太 原 道 >> 山西旅游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名山漫谈

 山西名山总目录及地图

 一、北天池山壮清漳

 二、北天台山赵杲之谜

 三、北武当山传奇

 四、拨开地云雾看霍山

 五、侧写恒山去与来

 六、怅然秋风说绵山

 七、从此昆山亦知名

 八、泛说龙角山兴衰沉浮

 九、孤山一柱鼎河东

 十、古崞天涯石鼓山

十一、观月当是珏山明

十二、冠山书香香无尽

十三、广志山的古稀风情

十四、何处觅得石门山

十五、虎头山正是好风光

十六、唤醒大同火山

十七、黄崖洞是一座丰碑

十八、浑源龙山应无恙

十九、魂牵梦萦石膏山

二十、稷王山千古忆教稼

二一、郊外有座乌金山

二二、晋阳龙山大事记

二三、精卫填海与发鸠山

二四、九凤山上千古一洞

二五、九月藏山好个秋

二六、觉山沧桑千载一瞬

二七、酷夏不热芦芽山

二八、灵空山禅踪秘语

二九、蟒山青青蟒水长长

三十、权将犹疑问卦山

三一、石壁山中访净土

三二、霜红还看崛围山

三三、谁识历山真姿容

三四、水神山上烈女恨

三五、天池点染燕京山

三六、天龙山感叹四则

三七、天元初始箕子山

三八、万壑疏风紫团山

三九、巫咸·鼓·瑶台山

四十、五老峰逸事

四一、五台山上的帝王好恶

四二、仙堂山秀小蓬莱

四三、雄风一贯黄围山

四四、寻古九峰山

四五、雁门山上唱大风

四六、遥拜高高人祖山

四七、一方风骚龙澍峪

四八、羿射九日三山

四九、幽远仙境藐姑射山

五十、找回王官谷的盛名

1
47-lpy.jpg (7749 字节)

  临汾市河西有一处鼎鼎大名的龙子祠,龙子祠的泉水向南流出大约不到7.5公里的样子就进入襄汾县的浪泉乡。浪泉乡西南又有一个黄崖村,我们要讲的龙澍峪就坐落于黄崖村西的吕梁山脉东麓。

  龙澍峪的山体是一色的石灰岩青石,虽然其主峰的海拔高度不过1200米左右,但是由于黄崖村一带地处汾河谷地,西山而东谷,两下里地势相差忒大,所以出黄崖村西望,那龙澍峪的重重峰峦就也显得十分雄伟高大。

  龙澍峪峪口形如双阙,游人至此,由于身处低凹之地,绝然不能得见峪中山峰间的种种景景致。笔者第一次来龙澍峪,有同行者未曾入峪竟大呼上当,及至走进大牌楼,绕过天桥湾,登上华佗庙和千手佛殿前的峨山桥头时,人们方始得以望见西方远山上的南顶与北顶景观,原来这龙澍峪是如此宏大,山上竟还有诸多名胜和风景时隐时现在峰岩之际。特别是站在通向南顶真武庙方向的360级长阶之下仰首上望时,还确实有些移步上天的感觉呢。平心而论,这龙澍峪的名气当然无法与五岳五镇四大佛教名山相比,然而作为一方名胜之山,它也的确有它的独到特色和绵长悠久的文化积淀。至迟在明清时,这龙澍峪已经确知的各种神仙祠宇建筑就多达130余处。诸如东岳庙、灵官庙、真武庙、十王殿、华佗庙、赵元帅府、关帝庙、地藏王殿、冥府、老君炼丹洞、梳妆楼、三皇庙、土地庙、子孙神庙和水龙洞、火龙洞等等。从形式讲,龙澍峪的人文造景可是亭台楼阁和坊榭殿廊样样俱全。仅说桥,全山就有峨山桥、马鞍桥、悬空桥和奈何桥、娘娘庙桥、东桥等多处。这些桥大多凌架在十分高险的峡谷之间,人行其下,先有高不可攀和感觉;再行其上,却又有如履平地的体验。例如悬空桥,当地人最以它引为自豪。此桥与华佗庙毗邻,桥面上曾建有楼亭,能下瞰险壑。但使许多人意外的是,该桥无基无础无礅无柱,整个桥体仅依托的数根横插于半山崖间的酸枣木上,虽悬空千年,却竟无损坏。龙澍峪周围的老乡们世代传说这悬空桥原来是鲁班爷当年显灵建成的。

  既是名山,历史上就该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名人题咏。龙澍峪也不例外。在这里,妇孺皆知元代初年闻名于朝野的著名诗人与大书画家赵孟□,就曾在龙澍峪的天桥旁留下过一首七言绝句。诗曰:“天门高处两仙桥,飘渺白云手可招。坐隐渐薰毛骨爽,翩翩鹤下羽。”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大学士王维屏的《游龙澍峪记》中遍述山中诸景,其中有所谓“迎薰亭”。是亭极有可能即是从赵孟□诗的第三句中取意而建成的。由于赵孟□的这首诗多少年来流传范围仅限于古襄陵县地域,而未曾见于历来的赵孟□诗集中,所以有些朋友就怀疑此诗的真实性,继而认为这位著名诗人或许根本就未到过龙澍峪。但是,事实却也未必如此。原来,与赵孟□同时期,在古襄陵县的东柴村和义村曾经分别出现过两个不大不小的人物。一位叫牛光祖,官至刑部主事,另一位叫卢希古,官至国子监助教。这二位和当时的元朝皇帝一样,对赵孟□的诗文书画十分钦佩,故专请赵孟□至其乡里为他们的祖墓亲书碑文,以此作为显赫。关于这两件事,牛光祖祖坟的碑文今天仍可在清末胡聘之编辑的《山右石刻丛编》中全文阅及,而卢希古祖坟的那块碑,则只在清初雍正版的《山西通志》陵墓卷中有片言只语提及。牛、卢二人的乡里距离龙澍峪近在咫尺,如果赵孟□真到过牛、卢二位的家乡故里,那么试想,他到龙澍峪和吟出天桥之诗的事情十有八九也就应该属情理中事。

  据知,龙澍峪最早的名字叫做“龙斗峪”,民间传说,东海龙王派水龙与火龙去到人间行云布雨,调节旱涝。若旱,水龙就施雨;若涝,火龙则喷火。两条龙来至古襄陵县黄崖村西,见此山景色祥瑞且风调雨顺,于是它们就长卧于山谷之中睡起了大觉,时辰久了难免伸腰卷曲相互磕碰起来,随之发起脾气两相打斗。这就是“龙斗峪”的来历。打起来并不要紧,谁知惊动了西天佛祖,佛祖派龙澍菩萨来降伏二龙。后来龙澍峪中的水龙洞和火龙洞据说就是二龙蜇伏的巢穴。

  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说到龙澍菩萨,那可是实有其人。在佛教史上,同为古印度人的龙澍与马鸣,其显赫声望可以说是仅次于迦迦牟尼。释迦牟尼约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龙澍和马鸣则约诞生于公元2世纪左右。到公元4世纪末时,龙澍与马鸣首先被印度著名的佛教经籍翻译大师鸠摩罗什介绍到中国,这之后很快就引起当时已定都长安的后秦皇帝姚兴的赏识。鸠摩罗什在长安一带组织起了有数千人的所谓关河学派,专事译经讲学,极力推崇弘扬龙澍与马鸣其人及其所主张的佛教大乘法门。龙澍与马鸣在当时以及以后的中国宗教社会和广大世俗社会中获得了一定的地位与影响。鸠摩罗什的四大门人之一在其所作的《大智释论序》中声称那时的东亚诸国不但纷纷为龙澍和马鸣立庙奉祀,甚至“宗之若佛”,今天的龙澍峪一带民间,人们仍然习惯称龙澍为菩萨,显然就是此历史影响的后果。魏晋时的平阳(即今临汾)与当时的洛阳一样,曾经都是佛教在中国中原较早繁衍昌盛的地方。古襄陵的龙斗峪最早有佛寺驻进,随之又把“龙斗峪”改称为龙澍峪,估计也均在魏晋至南北朝那个时代,而这一切都可能正是佛教大乘法门信徒们的所作所为。

  时光流逝,星转斗移。世间的万事万物在不停的发展与变化。唐宋以后,与山西省内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山一样,龙澍峪也逐渐成为一处佛、道、儒甚至还有诸多民间小神相互和平共处的仙界乐土。直到后来,佛殿当然还有,然而除了“龙澎峪”这个名字之外,有关龙澍与佛教大乘法门的本事真髓,却是烟消云散得连点影子也难以寻觅了。

  龙澍峪的故事传说就如龙澍峪中的风景景观一样丰富多彩,游人至此,难免要激引起种种情怀与畅思。黑龙江省密山县一位叫江五振的游客为龙澍峪曾留下过一副长联。其上联曰“登上三百六十阶,尽览龙澍峪迷人风光”;下联则是“遍游殿堂楼台后,愈发怀古念今之幽情”。可惜未见有横批,我不妨为其添一个,是谓:“此山当有回头客”。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0-06-24 )

太 原 道 >> 山西旅游 >> 山西名山漫谈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旅游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