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旅游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名山漫谈

 山西名山总目录及地图

 一、北天池山壮清漳

 二、北天台山赵杲之谜

 三、北武当山传奇

 四、拨开地云雾看霍山

 五、侧写恒山去与来

 六、怅然秋风说绵山

 七、从此昆山亦知名

 八、泛说龙角山兴衰沉浮

 九、孤山一柱鼎河东

 十、古崞天涯石鼓山

十一、观月当是珏山明

十二、冠山书香香无尽

十三、广志山的古稀风情

十四、何处觅得石门山

十五、虎头山正是好风光

十六、唤醒大同火山

十七、黄崖洞是一座丰碑

十八、浑源龙山应无恙

十九、魂牵梦萦石膏山

二十、稷王山千古忆教稼

二一、郊外有座乌金山

二二、晋阳龙山大事记

二三、精卫填海与发鸠山

二四、九凤山上千古一洞

二五、九月藏山好个秋

二六、觉山沧桑千载一瞬

二七、酷夏不热芦芽山

二八、灵空山禅踪秘语

二九、蟒山青青蟒水长长

三十、权将犹疑问卦山

三一、石壁山中访净土

三二、霜红还看崛围山

三三、谁识历山真姿容

三四、水神山上烈女恨

三五、天池点染燕京山

三六、天龙山感叹四则

三七、天元初始箕子山

三八、万壑疏风紫团山

三九、巫咸·鼓·瑶台山

四十、五老峰逸事

四一、五台山上的帝王好恶

四二、仙堂山秀小蓬莱

四三、雄风一贯黄围山

四四、寻古九峰山

四五、雁门山上唱大风

四六、遥拜高高人祖山

四七、一方风骚龙澍峪

四八、羿射九日三山

四九、幽远仙境藐姑射山

五十、找回王官谷的盛名

1
30-gua.jpg (7949 字节)

  与石壁山一样,交城县的另外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卦山,虽然都和通衢大道近在咫尺,但如果不是熟悉之人,即便你从它近旁走过,也断然不会知晓身边不远能有如此一个好去处。世言“真人不露相”,却不知还有“真山不露相”者同样存在。

  卦山很奇,也很怪——奇就奇在它的山形排列、群峰错落竟然能与古老的阴阳八卦图形相巧合,怪则怪在古人何以能够发现这种自然与文化巧合的奇异现象存在。明末清初时大哲人顾炎武先生的学生潘耒,此人与他的老师一样通今博古,学问宏阔,且更好交游。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师生同游卦山,游后潘耒有《卦山》五言长诗一首传世,诗中就有“森如六爻列,错若万卦排”这样一些对卦山特有景致的逼真描写。潘耒其人曾参与《明史》的纂修编撰工作,诗文典型,故清人沈德潜编辑的《清诗别载集》即将潘耒的《卦山》一诗收录其中。而事实上早在唐以前,卦山应该已经名播天下,时人或又将卦山称为“万卦山”。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时,在接近卦山顶巅的地方已创建了至今仍然保存完整的石佛堂;唐德宗李适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唐高祖李渊堂弟李神通的后人李说,又在卦山怀抱中开始增建光明殿等。这些都说明至少是在唐代时,世人已经认识了卦山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而且是一块山形自然酷似八卦卦爻形状的难得的风水宝地。然而,让人感到十分奇怪和万般不解的却是,既然卦山的山体形态与八卦卦爻形天然巧合,而且早有了一个“卦山”名号,那么,为什么唐初时的人们不在这里建一座道观,而偏偏要建一座佛寺呢?须知,道教从东汉初创时就已经将八卦图案做为其布道活动中最具本质性的基本符号,何况唐初从李渊开始,更公开宣称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后代,而且在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下诏钦定三教次序,使天下崇教者从此有了尊卑等级。即道教为国之首教,儒教次之,佛教则更排在儒教之后。从唐武德八年到唐贞观元年,仅仅两年之隔,究竟是人们有意冒犯李唐皇帝的尊严呢,还是他们根本就无视这座“万卦山”本身的存在呢?显然,这里多少有一点蹊跷。

  卦山很美,一直很美——美在三方面:山美,人称“卦岳爻峰”,错落有致,主峰太极峰与“三十三天”坐北向南,充满了神灵之气;水美,卦山山外西有瓦窑河,东有磁窑河,锦绕玉带,且山中又怀抱着灵泉、龙泉、浆水泉、遍布着清爽之气;树美,古人曾将卦山之柏与黄山之松相比,卦山柏中名柏尤多,如七星柏、龙爪柏、虎头柏、二仙柏和绣球柏等等,一株株苍古遒劲,神灵活现,葱郁中又展现出一种原始的生动情气(太原道注:相关内容参见本站旅晋游记栏目)。清初,江南才子朱彝尊登卦山,曾在天宁寺以《卦山题名》文题壁。文中记下了他游卦山时所见到的壮丽一幕。语称:“日将暮,风雨骤作,乃留宿僧舍。晓起登峰以望,白云蓬蓬,弥涨柏谷。下视城郭,出没雾中,若方舰之浮于海。”无论是八卦或六十四卦,其表现出的本质都应该是气之变化。三百余年前朱彝尊的这一段精彩描述,不仅仅只是在此记载了他的一瞬主观感受,而更珍贵的则是他在不意之间已经忠实客观地记录下了当年卦山的一般生态气象。熟悉卦山地形的人们都把卦山形象地比喻为一只大盆子。使多少游人感到诧异的是,若在这只“大盆子”里面举目眺望,“盆”内皆为葱郁茁壮的古柏,而再看“盆”外进,却在四周近邻山上再也找不到树林,找柏树则更难。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人解光启先生曾将当地流传许久的一个叫作“聚宝盆”的民间传说故事完整记述了下来。故事中讲古时卦山天宁寺中曾养着一头小毛驴,监寺和尚派小和尚每天割青草来喂驴,并规定割草得每天换一个地方,以免坏了山中风景。可是时间长了,监寺和尚发现小和尚偏偏只在一个地方割草,而且这地方的草割过还像没割似的。监事和尚很奇怪,趁天黑在这个地方挖地三尺看有什么宝贝。后来挖出一个破瓦盆,看看没什么用,就用它喂狗。谁知用这瓦盆喂狗竟发现这瓦盆中的狗食竟越吃越多。到此,监寺和尚才知道瓦盆是个宝。于是他把瓦盆收起来放元宝,瓦盆中的元宝也由一变十,越变越多。此事很快传到山外,有人就想盗走瓦盆。情急中监寺和尚只好夜里把破瓦盆悄悄埋藏在一棵扭扭柏的树根下。等到第二天天亮时,监寺和尚想再找回那瓦盆,可他未曾想到,此时的卦山竟到处都长满了扭扭柏,而破瓦盆却再也找不回来了。显而易见,这个“聚宝盆”的传说故事并未真正解开大家的疑问。看来,如果说前面提出的“卦山为什么不建道观建佛寺”的问题是一个历史文化之谜的话,那么,后面这个“为什么卦山柏林茂盛而卦山四周近邻之山却连树都不长”的问题,则应该是一个自然生态之谜了。

  “交城山、交城水、交城山水实在美。”这是一首自明清以来就传唱不衰的交城民歌中最著名的唱句(太原道注:有关《交城山》参见本站山西民歌),卦山即属整个交城山东麓靠晋中平原处的小小一隅。卦山面积虽不大,但巍峨雄壮,主峰海拔达1142米以上,且文化渊源古老,人文开发的历史可以追溯至约1400余年前。经过千百年来的造景活动,山中历史人文景观已是鳞次栉比,殿阁辉煌。到目前为止,作为一处驰名三晋大地的风景名胜,景区内仍保存了一大批珍贵的古建筑。如天宁寺中的千佛阁、大佛殿、昆卢阁、地藏殿,还有石佛堂、朱公祠、圣母庙、卦山书院文昌宫、华严塔、环翠亭等等,仅现存建筑面积就达4000平方米以上。其中不乏文物精品,如石佛堂中的唐代石雕佛像与天宁寺中各殿堂楼阁,即已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序列。近年来,交城县人民政府对卦山的保护建设更为重视。在他们的计划中,正要逐步地恢复或新建一批景观,如清初顾炎武、阎尔梅、傅山、潘耒等人曾经登临过的四望楼、望海亭、乔冲杓墓、柏交亭和卦山碑林等。

  卦山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遗产格外别致而丰富,内中不乏许多我们至今仍然感到奇异和好奇的待解之谜。写至此,不禁感慨,欣然口占一首。正是:

  卦岳不曾见道观,
  偏遇佛阁爻峰间。
  游客惊异俱不解,
  权将犹疑问斯山。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0-06-24 )

太 原 道 >> 山西旅游 >> 山西名山漫谈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旅游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