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旅游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三晋文化名城走笔

总目录

一、大同 彩凤飞来第一都

二、朔州 名邑名城出名将

三、代县 雄关险隘忠烈城

四、五台 风情万种文殊界

五、浑源 名山名水两风流

六、宁武 雄关漫步说边防

七、应县 佛宫木塔甲天下

八、河曲 黄河风情美如画

九、原平 画山秀水孕精忠

十、忻州四奇

十一、晋源访古

十二、太原公子

十三、锦绣太原城

十四、龙城脊梁

十五、唯有清徐入图画

十六、阳曲史话

十七、祁县望族(上)

十八、祁县望族(下)

十九、古城平遥(上)

二十、古城平遥(下)

二一、漫话金太谷

二二、榆次春秋

二三、灵石探胜

二四、介休与介子推

二五、汾阳杂记

二六、女皇故里文水

二七、交城画卷

二八、吉县:黄河明珠

二九、洪洞县·洪洞人(上)

三十、洪洞县·洪洞人(下)

三一、尧都临汾

三二、晋国故都候马

三三、新绛神韵

三四、河津情思

三五、闻喜:宰相之乡

三六、夏县:司马光故里

三七、万荣:笑话背后的深思

三八、运城:复苏的文明

三九、永济:诗文传唱风流

四十、芮城逍遥游

四一、盂县悲歌

四二、太行之脊平定

四三、晋城风物记

作者后记:为文物大省呐喊

1
09-yuanpin.jpg (9078 字节)

  最初了解原平,听说有一座以抗日名将续范亭命名的学校,培养出许多杰出的人才,在山西有“北范亭、南康杰”美誉。后来,有缘多次到原平,渐渐深入认识到:这是一座集人文奇景、儒家理念、报国情怀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尤其是从古往今来杰出的原平文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学子经学致用、精忠报国、兼济天下的赤子情怀。

  原平历史悠久,战国时属赵,秦为雁门楼烦属地。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 114年)始置原平县,县治在今原平镇。东汉、三国、西晋、十六国时期,仍为原平县。北魏永兴二年( 410年)改称石城县,县治在今崞阳镇。隋大业二年( 606年)改为崞县。金为崞山军,元为崞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为崞县,1958年复为原平县,县治由崞阳移往原平。

  原平市有两大自然风景区。其一是五峰山胜境;其二是天涯山景区。五峰山有“小五台山”的美名。东峰漱玉泉清流激荡;南峰冥府殿阴气袭人;西峰梵玉宫天台楼阁;北峰水草庙恍若仙境。五峰山的核心景区是建在中峰之上的寿宁寺,原为五台山寿宁寺的下院,现存官厅三间,内置唐以来的各种佛像45尊。圣母殿重建于民国年间,内供圣母,系民间淳朴善良的线姑娘坐化而成,为一方水母。此外还有童子、龙王等塑像,极为传神。寿宁寺至今还珍藏着康熙帝亲笔御书的“五峰化宇”的匾额。寿宁寺,坐拥中峰之上,视野开阔,群山滴翠,整个建筑风格简朴洗练,意境深远。

  从原平市区过滹沱河大桥,就来到了天涯山风景区。天涯有石鼓,石鼓传祥音。据县志载:“天涯山有石,形似鼓,不待琢以成器,惟应观而像园,鼓非革生音,从石中发清虚之雅奏,超尘溘似和鸣。”因建石鼓神祠。现存石鼓神殿、东西配殿、过殿钟鼓二楼、旗杆、石狮戏石、木牌坊等建筑。石鼓神殿为主殿,悬匾“精忠纯孝”四字,内供忠义介于推像。

  寿宁寺和石鼓神祠,是五峰山与天涯山两大风景区的人文点睛之笔。如没有这两处古建,名山似乎颇显荒疏,名树似乎颇显寂寞,名花似乎颇显孤单。只这两处不经意的人文点化,山水有了神韵,花树有了人家,旅人有了归处。寿宁寺与石鼓神祠,是两处名山的人文精气所在。(太原道注:有关五峰山及天涯山参见本站山西名胜)

  原平市有两大历史名镇,北为崞阳,南为原平。始立县治原平者,是汉人主政的西汉、东汉、三国、西晋等朝;更立县治于崞阳者,除唐、明两朝外,俱是胡人主政天下,如北魏、金、元、清等各朝。如此巧合的地缘政治因素,造就了原平不同凡响的地域文化。

  本世纪后期,一处不经意的考古发现,使我们探寻到了原平文化的源头。据1990年出版的《山西县市简志》载:“原平东北处三班古墓的发掘,明确记载了班政铺为汉代班氏之故里。”

  汉氏班氏名人,都是中国历史上读书人敬仰的精忠报国的楷模。先祖班壹,与战国楚王同姓,为令尹子文之后,博学多才,而生不逢时。秦灭楚,迁楚令尹后人至晋、代间居住,因以班为姓。班壹放牧为生,致牛马数千群,终成富户,不断散财资助后来的西汉边守,百岁而终。班壹后人班儒、班(氵兄)、班伯等都是博学致仕、精忠报国的名吏。在班氏名人中,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撰写《汉书》的大文学家、历史学家班彪、班固、班昭。他们父、子、女三人,巨大的贡献在于:使后代的帝王和读书人,穿透历史迷雾,看清了中国第一个强大王朝的兴衰史。如此炽烈的报国之情,班氏三人是用文笔来表达的。而另一位班氏名人,班彪之子班超,不屑做小书吏,投笔从戎,为国家屡建奇功。无论班彪等人的默默奉献,还是班超的叛逆兴武,都成为后来文人报效国家最有力的两种选择方式。前者影响了司马光等心怀天下的历史学家,后者影响了岳飞、文天祥等弃笔从戎的儒将。所以,政政辅、班氏古墓的发掘,使我们探寻到了原平儒家文化的源头。

  在原平历史上,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还出现了一位与岳母同样高大的守节教子的母亲朱氏。在大牛店乡阳武村,立着一座气势磅礴、雕镂精细的朱氏牌楼。这是清代道光帝“旌表”名吏武访畴为其母朱氏修建的节孝牌楼。朱氏早年守寡,却潜心教子,武访畴不负母望,20岁中秀才,31岁中举人,32岁中进士。后累任知县、知州,中议大夫陕西延榆绥兵道加盐运使。寡母朱氏随其居住,经常教诲儿子要爱民恤民、清正廉洁。武访畴听从母亲教诲,每到一处,造福一方,清贫为官。晚年退职后,任教于西河书院,继续为国家培养人才,是当时极负盛名的贤吏。武访畴如此精忠报国,是因为背后有一位贤如岳飞之母的朱氏。如今,那座高大威严、正气凛然的朱氏牌楼,立于乡间,无疑在告诉后世的母亲们:如何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原平的儒家文化,并不是一味地表现为温和与顺从。也有其刚如烈火的一面。这方面的例子,远者如弃笔从戎的班超,近者如刚直不阿的一代名将续范亭。

  续范亭是崞县西北人(今属定襄县)。早年就读于太原陆军学校,参加过辛亥革命,后来在国民党军队中,担任中将级总参议。1935年,在民族最危亡的时刻,续范亭将军只身赴南京,劝蒋抗日。谁知腐败的国民政府只热衷于内战,置民族大义于不顾。续范亭一气之下,来到了南京中山陵前,剖腹自杀,以明心志。此举在国民党上层和人民群众中间,引起了强烈的震劝。辛亥元老,对国民政府如此失望,消息传来,更加坚定了正义之士自主抗日的决心,更加让中国人民认清了腐败政府的本质,更加孤立了以蒋介石为首的投降集团。续将军如此侠肝义胆,毛主席赞之为“松柏气节,云水襟怀”。续将军后来获救,与共产党一同走上了抗日道路,直至去世。如今,在原平市范亭中学校园内,建有续范亭纪念馆。当年的壮烈义举,激励着后来人:以天下安危为己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解读文化古城原平,就是解读中国儒家文化中最精彩的一部分,既高古典雅,又雄浑劲健;既自然含蓄,又豪放奔流。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0-05-05 )

太 原 道 >> 山西旅游 >> 三晋文化名城走笔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旅游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