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晋祠圣母之谜

  一、晋祠“圣母”不是“邑姜”
  二、《太原府志》“娲后补天”
  三、女娲“巡游”“圣母”遗踪
  四、女娲
伏羲形影相随
  五、“凤城”“龙山”见证“太原”
  六、“圣母”巡游爱女相随
  七、“苗裔”奶奶
“天仙”七女
  八、遗爱子孙泽惠汾川
  九、晋祠“别院”“凤凰”镇城
  十、“积灰止水”与“台骀疏汾”
 十一、“五胡乱华”民族“失忆”

一、晋祠“圣母”不是“邑姜”

  太原晋祠“圣母殿”祭祀的“主神”是谁?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着混乱认识。金、元之际的元好问发出过晋祠“名实之紊久矣”的慨叹。人类儿女的生命都是由母亲所生,中华儿女怎么能不认识、不知道亲爱“圣母”的真容?学者孟繁仁积20年求索之功,解开了这一千年未解之谜。本报隆重推出其系列文章,作为献给“母亲节”的礼物。

    “晋祠”,是山西太原“驰名海内”的名胜古迹。它背靠“悬瓮山”,面临汾河水,又是“晋水”源头之地,集湖光山色和园林建筑于一体,给人以“人间仙境”之感;自古就享有“北国江南”之美誉。“晋祠”的历史十分悠久。时间至少也在3000年以上。是中国现存古代“祠庙”中最为古老的“祖先崇拜”建筑群。

    “晋祠”名称的来历,千百年来一直有“唐叔虞祠”的说法,但是,晋祠“圣母殿”所供奉的“神祗”到底是谁?却一直存在着令人“费解”的疑问和难题。

    根据古代礼仪制度,“宗庙”或“宗祠”是尊奉帝王祖先的神圣之地。据《礼记·郊特牲》:“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思源报本,弥远弥尊。”祭祀祖先就是对子孙进行“水源木本”教育,教诫子孙不忘祖先恩德,继承祖先的光辉事业。所以,“昭祖宗之德,顺天人之序”是宗庙祭祀的根本原则。

    按照数百年来的解释,“晋祠”是奉祀“周室”诸侯、“晋国”始祖“唐叔虞”的“家祠”。根据“礼制”,除了在“正殿”供奉“晋国”始封之主——— “唐叔虞”以外,还应该设置“后殿”,以奉祀其父、祖“周武王”、“周文王”以及“周”族先祖“后稷”、“姜源”的神主或神像。这样才能体现“庙主”感念先祖恩德的拳拳报效之心。

    但是,以现在“晋祠”的建筑布局,“圣母殿”北侧“唐叔虞祠”却没有以上内容。被误认为周成王、唐叔虞母亲、周武王妻子的“邑姜”,却被单独奉祀在“唐叔虞祠”远处的“圣母殿”里。更令人费解的是:供奉“邑姜”的“圣母殿”里却没有其丈夫“周武王”的神位,更遑论“周文王”及先祖“后稷”、“姜源”的影子。在“西周”中期“礼法”已经成形、定制的情况下,如此格局不但有反“礼制”,更是“无父、无祖”的“大逆不道”行为。更何况,如果“圣母”真是“邑姜”,其“神位”当在“唐叔虞祠”应该设置的“后殿”,而不是“圣母殿”内。可见当年创建这座“唐叔虞祠”只是为了奉祀“晋国”始祖“叔虞”,根本没有考虑奉祀“邑姜”和其他“周室”祖先。

    “唐叔虞”之母“邑姜”是否堪称“圣母”呢?“邑姜”乃是周文王的子媳,周武王的妻子,在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的暴虐统治,建立周朝以后,她以才干出众而成为协助丈夫的重要助手之一。周武王曾说,我的助手是十个号称“治乱之臣”的能人。虽然他们人数不多,却能够和我同心同德,平定、治理任何灾祸、叛乱,战胜比我强大亿兆之倍的敌人。周武王所说的“治乱之臣”,又称“十乱”,“乱”者,治也,指善于治理纷乱。据《小学·绀珠名臣类·十乱》记载:这十位“乱臣”的名字是:“周公旦,召公夹,太公望,毕公,荣公,大颛,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文母。”其中“文母”即指“邑姜”。

    “邑姜”除了以才干出众,被誉为“乱臣”之外,还因为是周成王(姬诵)及其弟叔虞(姬虞)的母亲而出名。据《左传》记载:武王、邑姜成孕之初,天帝曾经赐梦说,你生下儿子要取名为“虞”,将来要把他封到“唐”地,那里地属“参井”,其子孙将繁盛和兴旺。据《太原县志》“分野”:“太原属河北冀州,为‘参井’所临之次。”就是在这一“梦兆”影响下,发生了著名的“桐叶封弟”故事。在“妇以夫贵,母以子荣”的历史背景下,“邑姜”因此而享誉出名。除此以外,史料中找不到“邑姜”建立过其他功、业的任何记载。可见“邑姜”虽然当受应有的尊敬,但并不足以称为“圣母”。

    “晋祠”是由多座晋阳太原“祖先神庙”组成的建筑群体。他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按“辈份”先后传承、联系。晋祠庙的碑文也提供了“圣母”不是“邑姜”的重要证据:大明·隆庆元年(1567)所刻《重修晋祠庙碑记》有如下文字:“晋叔虞剪桐封弟,子燮因地号国,祠因以名,故至今称之。附于祠者,庙凡有八:圣母祠,玉皇庙,三清庙,泰山庙,苗裔庙,台骀庙,药王庙,真君庙,皆有利于民者也,故祀之……”意思是说:唐叔虞以“剪桐封弟”分封于此,裔孙子燮以地临晋水而命为“晋”国,“晋祠”附有祠、庙八座:圣母庙、玉皇庙、三清庙、泰山庙、苗裔庙、台骀庙、药王庙等。“玉皇庙”即“唐叔虞祠”东侧“关帝庙”后院的“昊天神祠”。碑文把“圣母祠”列于“玉皇庙”之前,可见“圣母”地位非常神圣、崇高,概非天上、人间任何人物可以相比,假如“圣母”果然是“邑姜”其人,“唐叔虞祠”的建造者敢让她的地位“谮越”凌驾于至高无上的“昊天玉皇大帝(伏羲)”之上吗?可见,晋祠“圣母殿”所奉祀的“圣母”,不是唐叔虞的母亲“邑姜”。  

 

 

 

晋祠圣母殿,琢石翁摄

 

 

 

晋祠圣母殿,琢石翁摄

 

 

 

晋祠圣母殿,顶山老道摄

 

 

 

晋祠圣母殿,以下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龙城往事摄

 

 

 

 

 

 

 

 

 

 

晋祠圣母殿圣母塑像,摄影者佚名

 

 

 

晋祠圣母殿宋塑侍女塑像

 

 

 

晋祠圣母殿,顶山老道摄

 

 

晋祠圣母殿外的木雕蟠龙,顶山老道摄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孟繁仁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10-13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晋祠圣母之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