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旅游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山西旅游 太原道,非常道,厚积薄发、源远流长的三晋文化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驿路牧歌作品集

横穿三晋去旅行
一、民宅探幽
二、古城丰姿
三、票号雄风
四、灵空探胜
五、仙堂圣境
六、藏山故事
七、晋谒五台山

山西旅游

山西民居
山西土产
旅晋游记
山西百县概览
山西历代长城
三晋名山漫谈

三晋文化名城走笔
山西省风景名胜一览表
山西省历史名胜一览表
山西旅游景点门票价格

太原旅游

太原揽胜
晋  祠
天 龙 山

崇 善 寺
永 祚 寺
凌霄双塔
崛 围 山
窦大夫祠
晋府沧桑

古城衢陌
张氏祖祠台骀庙

晋中旅游

晋中揽胜
绵  山
晋商大院
古城平遥
古城祁县
双 林 寺
镇 国 寺
资 寿 寺
张壁古堡

大同旅游

大同揽胜
云冈石窟
华 严 寺
善 化 寺
九 龙 壁
北岳恒山
悬 空 寺
觉 山 寺
水 神 堂
应县木塔
大同火山群

朔州旅游

朔州揽胜
朔州古城
应县木塔
崇 福 寺

净 土 寺
广武汉墓群

临汾旅游

临汾揽胜
尧  庙
大 槐 树
小 西 天
广 胜 寺
东 岳 庙
苏三监狱
霍州署衙

运城旅游

运城揽胜
永 乐 宫
普 救 寺

小 浪 底
龙门激浪
黄河铁牛
黄河古渡
古城新绛
绛州大堂
解州关帝庙
常平关帝庙

中国宰相村
飞云楼与秋风楼

忻州旅游

忻州揽胜
雁 门 关
边 靖 楼
赵 杲 观
管 涔 山
芦 芽 山
禹 王 洞
娘 娘 滩
杨忠武祠
忻州温泉
古城代县

长治旅游

长治揽胜
古城长治
上 党 门
灵 空 山
黄 崖 洞
太行大峡谷

晋城旅游

晋城揽胜
蟒  河
历  山
青 莲 寺
玉 皇 庙
炎 帝 陵
王 莽 岭
柳氏民居
皇城相府
羊头山石窟

阳泉旅游

阳泉揽胜
藏  山
娘 子 关
百团大战纪念碑

吕梁旅游

吕梁揽胜
庞 泉 沟
玄 中 寺
北武当山
武则天庙

晋谒五台山
一、五台山与文殊菩萨

  传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道场的五台山,居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人称“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可见其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传说五台山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文殊菩萨初来震旦(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时,居于石盘洞中。而石盘洞是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五台山为道家所踞。
  五台山取佛教替代道教,最终成为我国的佛教名山,来源于佛祖的明示及佛道两家的争斗。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对金刚密迹主菩萨说:“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此,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这里所说的“五顶山”,就是指现今的五台山。佛教传入五台山,史载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被汉明帝青来的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了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传说中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遂产生了在此建寺的想法。但因当时五台山是道家的地盘,道家不会轻易地允许外来教派在此建寺。一个要建,一个不让建,这就需要借助于第三者来裁决。据《国史旧闻》记载:“永平十四年正月十五日,明帝集诸道士于白马寺,使于摩腾、竺法兰二人赛法。”在明帝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赛法”协议,即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洛阳焚经台)。其结果,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烈火不烧”。可见,外来的和尚不但会念经,而且其经文也能经得起“千锤百炼”。印度二高僧因此也就获得了在五台山建寺的权利。接下来就是建寺地点的选择了。据《清凉山志》记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辅轮相,十指皆现。”相传他二人不仅发现了此足迹,而且还发现有“舍利”,再加上此处山势奇伟,气象不凡,与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修行处)相似,故决定在此建寺,并取名灵鹫寺。明帝为表示信佛,追命“大孚灵鹫寺”。“大孚”即弘信的意思。“大孚灵鹫寺”就是今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起,佛教就在五台山深深扎下了根,并开始成为我国的佛教中心。
  今年游五台正值暑季,出太原,过忻州,一路北上,暑气逼人。乘坐的大巴因无空调,更使同行者汗流浃背。但一到五台山,顿觉凉气宜人,实为一个避暑消夏的清凉世界。但传说在很早以前,五台山并非现在模样。那时它叫五峰山,气候非常恶劣,不是风雪交加,就是酷暑难当。当地百姓苦不堪言,遂向在此传教的文殊菩萨求援。文殊菩萨慈悲心肠,运用神通向东海龙王要来了“清凉石”,并将其安放在中台南边瓦厂村东北的一条山谷后,使五峰山成为气候宜人的“清凉佛国”,这条山谷也被命名为“清凉谷”,在此又建了一个寺院,取名“清凉寺”。“五峰山”也就更名为“清凉山”了。
  “清凉石”原来是青龙歇息石,青龙得知文殊菩萨将其移到了五峰山,遂大发雷霆之怒,追至五峰山,用龙尾把五个峰扫成了平台,用利爪把山顶岩石刨得个乱七八糟。据导游小姐讲,这些石块至今还遍布满山,人称“龙翻石”。而原来的五峰山也就更名为五台山了。
  “清凉石”与“龙翻石”随着人们的传说在五台山流传了千百年。如今,清凉寺虽以破败,但那块清凉石仍在。石长五米,宽二米半,厚两米,围十五米,石面青色,有云纹。据说,人坐其上,顿生凉意,遗憾的是此次游五台山,我没有去到清凉谷,也就无幸一睹那块为五台山带来灵气的“清凉石”了。到是登南台时,我着意留心了那些至今犹存的“龙翻石”,和同行的小叶一人拣回几块装进旅行包,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在许多史籍中,有很多关于五台山的记载。《清凉山志》中说:五台山原名“清凉山”,后因其五座山峰耸立,称为“五台”,故易名“五台山”。《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中说:“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台山也。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夏,故名‘清凉’”。《水经注》中说;“五台山,其山五台巍然,故曰‘五台’”。《五台山新志》中明确指出:“五台”之名,北齐始见于史。北齐以前则称“清凉山”。上述佛教传说及古典文献,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说明了五台山名称的由来。
  五台山高大雄伟,人称“华北屋脊”,除有五个台顶外,还有东南西北四门。东门即长城岭以东十公里处的龙泉关,在同蒲、石太两条铁路未建成之前,多数游人从此上山;南门分作三层,依次为虎牢关、阁小岭、厮阳岭。现在大多数游人都从南门一带新近修成的公路直上五台山。西门即五台县与代县之间的峨峪岭,在同蒲铁路未修成前,蒙古族游人大多从此登山。北门即繁峙与五台两县交界处的鸿门岩,这里天寒地冻,山高风大,登山困难,但若在夏季从此登山,即可领略“屋脊风光”之美了。
  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以及佛教名山,与文殊菩萨有着十分特殊的因缘。传说“五台”既是五方如来之座。五台山有五顶,象征文殊菩萨顶有五髻,显示出这位上首菩萨的智慧圆满。
  文殊是梵文“文殊师利”(Manjusri)的音译之略,它是智慧的象征。据佛典所说,他与佛祖释迦牟尼为同时代人,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出生于舍卫国,系多罗聚落婆罗门种姓。他一诞生,就有三十二象,八十种好。这也和佛祖释迦牟尼相同,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大乘佛教里,文殊菩萨始终是诸菩萨的上首,常与普贤菩萨一起,侍奉于佛祖释迦牟尼左右。所有的佛门弟子都将文殊菩萨视为智慧的化身。佛祖释迦牟尼从三十五岁证道,到八十岁示寂,在长达四十五年的传教弘法生涯中,凡是大乘法会,都有文殊菩萨参加。佛祖释迦牟尼说:“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菩提”、“五蕴”、“四禅”和“三明”等教说,都得到文殊的辅助。并且,在佛祖释迦牟尼形成僧团、建立僧院的过程中,文殊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佛祖释迦牟尼灭度后,文殊按照他生前的嘱托,和阿难、弥勒等人合作,在铁围山集结大乘经典,使大乘经典教学说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
  我国的文殊信仰,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发展起来的。相传文殊曾与维摩诘居士谈病,借机弘法,充满玄理,所以魏晋名士对他极为推崇。到了南北朝时期,不仅佛教徒对文殊充满敬仰之心,名士清客中也广泛流传着文殊信仰。
  文殊之所以在佛界有着崇高的地位,一是其来历不凡,过去世曾经是佛,现在世和未来世也都成佛,而且现在是首席菩萨,将来是首席佛陀。二是其智慧无与伦比。按照弥勒的说法:“其行广大,其愿无边”,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三是其佛学思想明确,乃是大乘空义的奠基人,修“一行三昧”,传“不二法门”,真正体现出一个菩萨“上求菩萨,下化有情”的献身精神。
  文殊是佛教的骄傲与光荣,文殊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他可以斩断烦恼,拯救众生;文殊在佛界的崇高地位,是历史的形成,是佛徒的公认。而如今,文殊早已走出佛门,走出五台山,来到了我们中间,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与我们同悲、同歌、同哭、同乐。



二、 五台山的“五”字缘

  五台山旅游归来,“五”这个数字始终在缠绕着我。我一直在想,五台山与“五“这个数字是否有着一种神秘的因缘呢?首先从“五台山”这一名字开始,这里面就有“五”字。这实因五台山是由五座高耸入云的平台山顶组成,即东、南、西、北、中台。东台,也称“望海峰”,以其东望明霞、如波似镜而得名,海拔2795米,高度居五台第三;南台,也称“锦绣峰”,以其苍翠弥漫、灿若铺锦而得名,海拔2485米,高度居五台之末;西台,也称“挂月峰”以其月近峰巅、俨然若悬而得名,海拔2773米,高度居五台第四;北台,也称“叶斗峰”,以其仰望峰顶、犹似斗柄而得名,海拔3058米,高度居五台之首;中台,也称“翠岩峰”,以其巅峦雄旷、翠霭浮空而得名,海拔2894米,高度居五台第二。这是从地理上来讲的“五”字缘,除此之外,五台山乃是从“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蜿蜒而来,面积达五千平方公里,这其中的“五”是一种原本就有的“五”,亦即五台山本身就具有的。而五台山自从佛教东来之后,“五”字的神秘色彩便浓重了起来。佛教传入五台山是在我国的汉代,是在我国原始社会解体后,经历了夏、商、周、秦、汉“五个”天下一统的朝代,至此,五台山便开始了它的佛教“五”字缘。在佛教中有“五戒”,即一不要杀生,二不要偷盗,三不要邪淫,四不要贪酒,五不要妄语;有“五智”,即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有“五神通”,即能飞天入地、出入三界、行动自如的“神足通”,能窥见各种境界的“天眼通”,能听见和明白各种声音和语言的“无耳通”,能了解他人心念的“他心通”,能知道众生及自己来世命运的“宿命通”;有文殊菩萨“五”使者,一名髻设尼,二名优波髻设尼,三名质多罗,四名地慧,五名请召;五台山的“五大禅处”,即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堠寺,菩萨顶;还有佛教中的“五百罗汉”;传说中文殊菩萨与其斗法的“五百条毒龙”。另外,在我国还有五方文殊之说。这是说在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下诏在五台山的五个台顶,分别建造了五座寺院,都用来供奉文殊菩萨,但名号不同,这就有了“五方文殊”之说。东台望海寺,供奉“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奉“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奉“狮子文殊”,北台灵应寺,供奉“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奉“儒童文殊”。现今尚存的当年杨五郎出家时的“五郎庙”,供奉五龙王的“五爷庙,还有那座高五十米的被作为五台山标志的”大白塔,更有那康熙五上五台山寻父的传说。
  在五台山,更使我感兴趣的还是各处寺院里供奉的文殊菩萨的形象,即所谓“五髻文殊”。据说,“五髻文殊”被视为文殊的本体,其它各种形象的文殊,均以“五髻文殊”为本体。五髻象征五智、五佛。五髻形状为童子形,童子形象征天真。“五髻文殊”是“五字文殊法”的本尊,五字即五髻。《大日经疏》中说:“文殊师利,身郁金色,顶有五髻,作童子形。”又说:“首有五髻者,为表如来五智久已成就。以本愿因缘,故示作童真法王子形。”
  五台山,您这座号称“清凉佛国”的佛教名山,是不是因为与文殊菩萨有了这些理不清的因缘,才有了您久经不衰的辉煌?据说,“五台”是五方如来之座,五台山有五顶,象征文殊菩萨顶有五髻。这一说法,到是使我有一种“禅门公案”的感觉。是先有五台山呢?还是先有文殊的五髻呢?我恍惚觉着,这决不同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提问,这是五台山“五”字缘中的深奥的玄案。



三、一个王朝的背影

  五台山的显通寺,俗称“祖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当时命名为“大孚灵鹫寺”,这座寺院和洛阳的白马寺,都是我国最早的佛刹。跨进此寺的第二道山门,在大文殊殿前,便可以看到有两座八角碑亭,每座亭内都立有汉白玉石碑一通。它们立于康熙四十六年七月十九日。有趣的是左边那通石碑上有字,系康熙御笔,所以人们管它叫“有字碑”,而右边那通石碑上,却无铭文,人们称它为“无字碑”。
  说起“无字碑”,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那个一代女皇武则天。当年,人们按照武则天的遗言,就在西安往北八十公里处的乾陵立了一通“无字碑”。武则天不愧为一代女皇,立“无字碑”立的真够聪明。她心里十分明白,她作为古代中国的第一位女皇,虽然她曾给唐王朝带来过辉煌,但就因为她是一位女性,人们对她的一生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逝世当年她已还政于唐中宗李显,碑文如何写却是难事。因此她决定立通“无字碑”,把千秋功罪就这样巧妙地交给了后世去评说了。
  武则天之后,几个朝代过去了,到了清康熙年间,在五台山的祖寺内却又添了一通“无字碑”,多少给人留下了一些扑簌迷离的感觉。早就听说五台山的显通寺内有一通无字碑,还在上五台山的路途中,我就和同行的小叶说,本次登五台,一定要去显通寺看看那通无字碑。刚上五台山,我们旅游的第一站就去了显通寺,看到了那通无字碑。
  原来,在显通寺的大文殊殿前,有两个圆形水池,池水清澈如镜,据说有一年康熙朝台,拜谒显通寺,来到文殊殿前,在他抬头凝望的一杀那,他仿佛看到端端正正坐落在灵鹫山上的菩萨顶,恰似一条巨龙昂头高卧在那里,那座碑楼象是龙头,两根幡干恰似龙角,那长长的一百零八级石阶,从碑楼上延伸下来,不正是吐出来的龙舌头吗?康熙住足不前,注目凝视,越看越象,越象心底泛起的愁绪就越多。这真是出真龙天子的地方啊,当这一念头袭上心头时,他就隐隐约约感到有一种不详之兆。难道说大清的江山会被别人夺去?他想找一些依据,只要证实菩萨顶不是一条龙,或者是一条死龙,他就放心了。
  显通寺的主持当时哪里知晓皇上的心思,看到康熙注目凝视菩萨顶,便自作聪明地凑上去说:“启奏万岁,那灵鹫山是一条龙,菩萨顶牌楼正好在龙头上,上顶青天,下临大地,所以菩萨顶瑞气旺盛”。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位主持的一番话不偏不倚,正重重地打在了康熙帝的心上。没等主持说完,康熙帝便瞪起眼问道:“灵鹫山真是一条龙?”不明皇上心思的主持还在竭力讨好:“我主说的对,当年文殊菩萨从东海龙王那里借来歇龙石,青龙也就跟着来到了这里,这灵鹫山就是那青龙啊。”康熙最怕这种对他不吉利的话,但他还是显出不太在意的样子,仔细地端详了一会菩萨顶,象是忽然发现了什麽,转头对那位主持说:“不错,灵鹫山是条龙,但是这条龙永远不会腾飞了。你看,它没有眼睛。”
  可怜康熙帝熬费苦心,原本想让那位主持接住他的话也说一句:“是的,这条龙是一条瞎龙。”但那位自作聪明的主持根本猜不透皇上的心思,只是想把他所知道的通通告诉皇上,便凑上去说:“齐奏皇上,我主有所不知,这龙是有眼睛的。每到午时,阳光照到文殊殿前的两个水池上,那菩萨顶的木牌楼两侧便会出现两个圆形的光环。”这简直是故意与人过不去,康熙帝再也压不住心头怒火,冲着那位主持大发雷霆:“你知道什麽,龙长了眼睛就飞走了,龙一走,五台山还会有灵气吗?这两个水池,给我填平,上面再立两通石碑压住!”
  龙颜大怒,那位主持岂敢怠慢,遂慌忙跪地,连叩响头,嘴里直说:“佛臣照办,佛臣照办!”康熙不愧是位儒雅的皇上,于不显山,不漏水之间,借保持五台山灵气之说,或多或少地轻抚了一下自己的心病。
  正是按照康熙的圣旨,文殊殿前那两个圆形的水池被人工填平了,并在上面盖起了两座碑亭,再立两通石碑。令人不解的是,康熙在题写碑文时,只写了一篇碑文,于是,显通寺的文殊殿前便有了这通“无字碑”。
  多少年过去了,这通无字碑伴随着历史的风云走到了今天,当今人站在它的面前时,它仿佛在向人们倾诉着一个十分遥远的故事,倾诉着当年康熙的万端愁绪。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大清王朝作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虽然曾出现过光耀千古的康乾盛世,但其寿终正寝的结局在所难免,这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也许当年的康熙深通其道,不然,为何立下了这通无字碑呢?
  无字碑,你在叙诉着千古遗憾,也在叙诉着铁的规律。



四、风雅皇帝的遗憾

  清王朝与五台山有着解不开的因缘,这除了清皇室笃信佛教外,还与当年顺治皇帝出家五台山不无关系。
  顺治是一位儿皇帝,事事都得听从于母命。十五岁那年,因迫于母命,不得不与卓礼亲王吴克善之女结婚。这种没有爱情的婚姻从一开始就为他埋下了不幸的种子。婚后两年,顺治曾和宫内董鄂妃一见钟情,顺治帝竞把他封为贵妃。皇后为正宗的皇室,而董鄂妃却是汉人,又加之顺治将皇后降为静妃,改为侧宫。这种事在清王室中一开始就被认为大逆不道,并遭到了顺治母亲的激烈反对。也是好景不长,后来董鄂妃一病不起,医药无效,于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八月十九日去世。顺治对此悲痛欲绝,又加之顺治的母亲公然下嫁给顺治的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这种奇耻大怒曾使顺治耿耿于怀。所有这些,使本来就好佛的顺治遂产生了悲观厌世、寻迹空门的想法,终于在顺治十七年正月扔下那显赫的皇位出家五台山当了和尚。
  清廷出了这样的事情,自然被认为是一种伤风败俗的大事。皇宫内找不着了当朝皇帝,只好以“驾崩”来掩盖,以大丧告天下。而大清王朝接下来的皇帝,就是被人们称为“风雅皇帝”的康熙了。
  在康熙的一生中,曾有五次巡幸五台山的壮举。这在中国古代皇帝中是很少见的。说是朝台,实为奉母命上五台山寻找其父顺治。
  据说,康熙有一此巡幸五台山,于一天早晨来到镇海寺,见殿前有一和尚在打扫庭院。康熙住足观看,只见此人身穿半新对襟袄,下身是深蓝色夹裤,脚穿一双圆口布鞋,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使人见了就有一种非同一般的感觉。因康熙寻父心急,便急忙上前问其姓氏,只听那和尚说道:“出家人无姓”。康熙这才想起问其法名,那和尚只告诉康熙他叫“八X”后,就只管低头扫院。康熙无奈,只有悻悻而归。但那位和尚的影子时时在其眼前浮现,他顺手拿起笔在纸上随便写着“八X”二字,当一行行的“八X”写满一页纸时,他突然发现,“八X”俩字上下连在一起,竟然是个“父”字。他欣喜若狂,几次巡幸五台山没有白来,终于找到了父亲。他急忙返回镇海寺,可那位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问此寺僧人,僧人回答的更妙:“我们这里的出家人从不穿那种圆口布鞋。”就在康熙遗憾万千、万般无奈之际,忽然发现山门右侧的墙上添了一首新诗:
  离俗当僧花山寺,不慎破碗被感出,古有子债父来还,今希父债子来还。
  康熙只好把这首诗的笔迹,拓印后拿回京城,他母亲断定这是顺治的笔迹。原来,顺治一开始出家就在花山寺,由于不小心把该寺主持的碗打破了,被赶出寺院。顺治写这首诗的含义是要求其儿子康熙,即当朝皇帝来赔尝老和尚的碗。没找到父亲的康熙,只有按照父亲的嘱托让江西景德镇特意烧制一窑瓷碗,分送给五台山所有的寺院。
  一窑上乘的景德镇瓷碗,算是康熙替其父顺治圆了一个梦。但当年康熙五上五台山,五次寻父未着,真不知这位清代著名的皇帝做何感慨。假如说以上传说为真(这种事,只有传说,不可能有正史记载)的话,康熙会不会因自己的一时疏忽,与其父失之交臂而终生遗憾呢?
  这事只有康熙知道了。



五、寻迹五郎庙

  五台山的包袱也太沉重了。从当年两位印度高僧来到这里,它就开始了律动中化民族历史脉搏的艰难历程。从汉代、两晋南北朝直到明、清,作为佛教圣地的五台山从来就没有轻松过。虽为佛教净土,但终究跳不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圈子。可以说,从汉代以来,中国封建社会每个朝代的影子都可以从五台山上找到。“五郎庙”,即宋朝开国之初杨五郎出家之处,就演出了一场当时中国封建社会中奸臣当道、忠良惨遭迫害的民族悲剧。
  杨五郎为宋朝开国名将扬业之子。宋朝的杨家父子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至今都是如此。当年宋太宗由扬家父子保驾游五台时,杨五郎结识了太平兴国寺(五郎庙的前身)的方丈睿见。杨五郎很赏识睿见的渊博才学,睿见也很敬佩杨家父子,因此二人情投意合,无话不说。在每次接触中,睿见总是有意无意地向杨五郎灌输一些有关佛教的思想和戒规,并旁敲侧击地劝杨五郎弃甲归山。关于出家当和尚,正直人生辉煌时期的杨五郎想都没有想过。也许睿见高僧有他的高明预见,也许是睿见高僧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保全这位宋初的忠臣良将,在临别是,睿见送给杨五郎一个包裹,并一再嘱咐道:不到关键时刻,不要打开这个包裹。
  听过评书《杨家将》的人,大概不会忘记,出山西大同南下五十公里,便是闻名的古战场金沙滩。在这里远眺,只见巍峨险峻的两狼山巍然屹立于西北,蜿蜒起伏的黄花梁坦然横卧于东南。方圆四十里的金沙滩,便是当年辽宋鏖战的沙场。北宋名将杨业父子,为了抗击北方辽邦的入侵,凭借雁门关和两狼山的天险,曾屯粮聚兵古金沙滩,使北国辽兵不曾入关内一步。杨家父子的威猛,曾威震骠悍的辽兵。提起杨家将,辽兵就闻风丧胆。后来,由于当朝丞相潘仁美有意陷害,杨家将大败,七狼八虎死了四个,被俘两个。当时,杨五郎突围到一片树林里,前无逃路,后有追兵,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想起了睿见送给他的那个包裹,急忙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顶和尚帽和一件袈裟。睿见高僧的良苦用心,使这个曾威震辽邦的顶天立地的汉子泪流满面,仰天长啸,他痛恨当朝奸臣当道的现实,万般无奈之下,便决定弃甲出家、寻迹空门。于是他当机立断,头带和尚帽,身穿黑袈裟,由树林里大摇大摆地走出来,辽兵见是位和尚并未在意。杨五郎也就凭借睿见高僧赠送的包裹摆脱了困境,幸免被俘。
  杨五郎再上五台山,投奔太平兴国寺,在这里开始了他后半生的和尚生涯。后来,人们出于对这位忠臣良将的敬佩和爱戴,将太平兴国寺改为五郎庙,其所在的山谷也叫成了五郎谷。
  杨五郎抛弃了人间的一切烦恼,在这里找到了彻底的解脱,他佩服睿见高僧的预见,也崇尚佛国的清净。但惟有一点放不下的是,由于他是武将出身,每天不习武,就觉着浑身难受。但他已是出家人,刀、枪、剑、戟是属于兵器不便使用,于是他就选用了一根八十一斤重的铁棍,当作习武之器。他每天晨起习武,风雨无阻。久而久之,不便组织起了一支“僧兵”,每天习武不止。
  事情就是这样的奇特,宋王朝与杨家始终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杨家在忠心效力于宋王朝的历程中由于当朝皇上的昏庸使杨家将死的死、亡的亡,但忠臣毕竟是忠臣,良将也不愧是良将。当年金沙滩一战,辽兵大胜,杨家将死亡惨重,也就剩那杨六郎逃回。不可一世的辽兵便视大宋无人,萧太后即令大将韩昌带兵来犯。此时的宋皇才又想起了杨家将,几经周折找到了逃回的杨六郎,并命杨六郎出兵迎敌。六郎深知韩昌的厉害,想邀五哥出山助战,遂派大将焦赞火速急奔五台山。这黑焦赞实为一介武夫,只想是拿皇上的圣旨就可压杨五郎出山了,但谁知出家之人,岂认圣旨,被激怒的杨五郎当即就把黑焦赞轰了出去。到是八贤望肚子里道道甚多。八贤望主持正义,爱护忠良,有恩于杨家,他亲笔给杨五郎写信,情真意切,并以自己的名义邀五郎出山。又派黑焦赞二次上山。五郎见到八千岁的亲笔信,顾不及其它,遂点起五百名僧兵昼夜兼程,火速赶往雁门关。
  那骄横的韩昌根本就没有把宋朝领兵元帅杨六郎看在眼里。虽然他曾多次领教了威震辽邦的杨家将的厉害,但那都已成为了过去,大宋单凭一个身但力薄的杨六郎,怎样也不会重现往日的威风。他打着心中的如意算盘,攻克雁门关,直捣京城汴梁,大宋的江山唾手可得。韩昌,这位沾了潘仁美的大光、在金沙滩一战力挫宋军的北国辽将,正趾高气昂地布置辽兵于雁门关下安营扎寨时,杨五郎也赶到了雁门关。只听的号炮齐鸣,战鼓震天,杨五郎率兵杀出关来,见韩昌也不答话,劈头就是一棍,韩昌连忙挺叉相迎,只听“喀嚓”一声,韩昌手中的叉断为两截。好五郎,此时的国仇家恨一齐集中于手中的铁棍,也就是因为韩昌的坐骑久经沙场,急速往回一跃,使他在这重棍下得已保住了一条性命。
  在北国辽邦,人们只是相信杨五郎当年也在死亡之例,突遇这种情况,韩昌总有一种活见鬼的感觉,适才的美梦早已被杨五郎的铁棍击得烟消云散。他知道五郎的功夫,自己决不是对手。管他是鬼是人,现在只有逃命为上了。刚才还在打着踏破汴梁城、擒大宋皇帝进呈萧太后的韩昌,此时只管拨转马头向北仓慌逃串了。韩昌马快,五郎的棍更快。只见五郎策马迎上,再一棍下去,韩昌被劈成了两截。雁门关下,五郎的两棍退了辽兵,重震了大宋的威风,也报了五郎的国仇家恨。只是五郎手中的铁棍由于用力过猛,力劈韩昌之后,又打在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石头被打的粉碎,铁棍也震下了一条一尺多长的裂缝。
  这条铁棍如今存放在显通寺“佛国藏楼”,是五台山的珍贵文物,也是五台十景之一。此次五台山之游,我在显通寺看到了这根英雄手中的铁棍,只是那一尺多长的裂缝现已焊接完好。这根铁棍长八尺,粗一寸半,棍的一头镌有小字“共重八十一斤谢荣榄段四礼造”。它竖立在那里,仿佛在叙诉着这段悲惨的历史。
  看到这条“五郎铁棍”,使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随即产生出一个强烈的欲望,我要去看看那座郁结千百年恩怨的“五郎庙”。但听导游小姐说,昔日的五郎庙早已不复存在,它不是毁于战火,也不是剥落于历史的风尘,是因当年林彪要在那里修建“茅蓬山庄”而毁于一包炸药。说到此,导游小姐带着一种不无嘲弄的口气讲,恰逢几年前炸掉五郎庙的那个日子,林彪就葬身于蒙古的温都尔汗。说这是一种报应,一种佛界的报应。
  选在一个晾爽的傍晚,我只身一人去了五郎庙。五郎庙真的不复存在了,但在五郎庙的遗址上,用铁围拦围着一根栓马桩,这是当年栓杨五郎坐骑的地方。五郎庙不复存在,五郎铁棍也锈色斑斓,惟有这栓马桩,还是那样真切和不屈。
  于落日红霞中,我矗立在这栓马桩前,追溯着历史的脚步,仿佛回到了我国历史上那多事之秋的宋朝。栓马桩啊栓马桩,你能栓住驰骋疆场的战马,却栓不住忠臣良将的拳拳报国之心。林彪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他可以炸掉五郎谷旁的五郎庙,却永远也炸不掉一代又一代国人心中的五郎庙。
  五郎庙,无论今昔,五台山在为你悲歌,历史在为你悲歌,民族在为你悲歌,整个华夏大地也在为你悲歌。您看,于落日余辉中,山风吹响了松涛,不正是日日在为您祭奠吗?



六、遥望令公塔

  凡是去到五台山龙泉寺的游人,都会从导游小姐口中听到有关令公塔的故事。令公塔,为北宋名将杨业之塔,坐落在龙泉寺西北里许的山坡上。杨业以身殉国之后,被宋天子追封为太师中书令,因令公是古人对中书令的尊称,故人们管此塔叫令公塔。
  传说公元980年,辽兵十万入侵雁门,时为代州刺史的杨业布重兵把守雁门隘道南口,又亲率精兵千骑,飞速迂回到雁门隘道北口,将辽兵包围在几十里长的峡谷里一举歼灭。杨家将从此威名远扬。公元986年,宋军大举北伐,在主帅潘仁美的有意陷害下,使杨家将孤军深入,被陷于陈家谷口(在今朔县南),杨业重伤被俘,为保气节,撞死在李凌碑前。年约60岁左右。辽邦的萧太后为防杨家将盗骨,将杨业的假骸骨放于红羊洞中,真骸骨秘密藏于幽州城内望乡台。使得中计的北宋大将孟良果然从红羊洞中盗回了杨业的假骸骨。公元1004年12月,北宋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与萧太后议和,并订立“澶渊之盟”,次年初,孟良借护送北番君臣归境之机,装作番人才盗回杨业的真骸骨。
  在五台山出家的杨五郎接过父亲的骸骨,在五台山龙泉寺西北选了块风水宝地以葬父骨。就在他准备建瘗骨塔时,却听说潘家和敌国辽邦都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派人来到了五台山准备盗走杨业骸骨。潘家是要使老令公暴骨于野,破坏杨家风水;辽邦盗骨是要用老令公之骨作镇国之宝耿正气,烈忠心,镇邪气,显国威。五台山百姓和各寺僧众自愿捐款仿造当年曹操七十二疑冢的做法建起了七十二座瘗骨塔,让五郎选一塔,秘密埋葬,使盗骨者找不到真骸骨到底葬在哪座塔下,从而帮助五郎保全了老令公的骸骨。
  时隔数年过去了,这七十二座瘗骨塔中,由于真塔(即现在尚存的令公塔)用了特殊材料,如今巍然尚存,而其它七十一座却都荡然无存了。
  五台山,你是中国历史明辨是非的古鉴,你是杨家父子忠心报国的见证。五郎庙和令公塔,不正是那段历史的积淀吗?去了趟五郎庙,那沉重的历史积淀,使我再也无有勇气去拜谒那令公塔了。只是于龙泉寺的山冈上,远远眺望那座貌不惊人的孤塔。那周围的九道山冈象征着老令公的七子二女,似九条小龙争先恐后朝令公塔飞去。我佩服五郎的眼光,他为其父选择了这块风水宝地,也为民族选择了这块风水宝地,告慰着老令公的在天之灵,弘扬着民族的不屈精神。



七、青云和尚的难题

  在清乾隆以前,到五台山只有“朝台”一说。由于当年隋文帝下诏在五台山五个台顶各建一个寺庙,以供不同法号的文殊菩萨,遂有了五方文殊之说。从此以后,凡到五台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个台顶寺庙朝拜五个不同法号的文殊菩萨。
  要到五个台顶去朝台,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但五个台顶相互之间相隔数十里山路,而且台顶的气候变化多端,有时异常恶劣。仅以中台为例,一年中有八个月降雪期,二百五十多天是积冰期,全年有二百多天大风不断。相传清乾隆帝当年来朝台,屡欲登台顶进香朝拜,都被风雨阻隔,但笃信佛教的乾隆帝总想了此心愿,遂召黛螺顶的青云和尚,并轻松地向他撂下一道难题,即:“五年后我再来时,既不登五个台顶,还要朝拜五方文殊。”就起驾回宫了。
  圣旨是不可违抗的,但事实又是难以做到的。乾隆轻松的一句话,给青云和尚出了一道大难题。时间年复一年地过去了,到了第五个年头上,青云和尚还是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青云和尚愁肠百结,寝食全无,恰在此时,有个叫栓柱的小和尚因偷吃供品被青云和尚逮住。和尚犯戒是要从重体罚的,但青云和尚没按清规戒律体罚他,而是限他三天想出不登台顶还要朝拜五方文殊的最好办法。
  不知青云和尚是随便说说,还是相信小和尚真的能够想出一个十全十美的好办法,只是他也是象当年乾隆对待他一样,把这个难题交给了这个偷吃供品的小和尚。也许是五台山的文殊菩萨显灵,小和尚没有象老和尚那样愚笨,而是仅用了三天便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即将五个台顶的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顶的正殿,登黛螺顶等于登五个台顶,进正殿朝拜五方文殊等于朝拜五个台顶的五方文殊。青云和尚听后十分满意,遂立即照办。待到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三月,乾隆再次来到五台山时,终于在黛螺顶实现了“既不登五个台顶,还要朝拜五方文殊”的心愿,并高兴地亲自题诗:
  峦迥谷抱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
  盘间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供养五台曼殊像,奢犁凝未识真宗。
  在这次游五台时,在黛螺顶我看到了这首诗,它是刻在黛螺顶碑记的背后,落款日期是乾隆丙午暮春月。
  青云和尚由于一件偶然的事件,解开了乾隆留下的难题,免遭了杀头之祸。乾隆也由于青云和尚的贡献,解决了千百年来隋文帝留下来的难题。说也奇怪,神圣的佛国净土,也心甘情愿地听从于“真龙天子”们的任意摆布。
  也许后人不满于此,遂有了“大朝台”和“小朝台”之说。五个台顶都到,拜过五个台顶的文殊菩萨为大朝台;不登五个台顶,只上黛螺顶为小朝台。由此可见我华夏文化传统的博大与精深。不拂你先后二位皇帝老子的龙颜,但还要体现佛界的神圣,这种事,实在是做得令人叫绝。



八、五台山悟禅

  到五台山旅游,人们大多的是来拜佛,但对我来说,重要的是来悟禅。
  五台山是我国的佛教圣地。说起佛教,我对此无过多的研究。但在我国古代的那些佛教宗派中,我倒是对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禅宗很感兴趣。
  禅宗不但是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佛教最为显赫的宗派之一。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意为“静虚”,就是用静坐思维的方法,以期大彻大悟,故名禅宗。相传梁武帝时,菩提达摩从南印度来到我国,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学精髓传给了中国僧人慧可,成为中国禅宗祖师。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禅宗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在东土发展壮大了起来,至唐后期,禅宗几乎取代了其他佛教宗派,直到现在,全国寺院十有八九属于禅宗。
  禅宗不是心理学,但其对人心的研究则是现代心理学理论所不能比拟的;禅宗不是基督教,但却和基督教一样,首先关注的是人生问题,人生方式。相传六祖慧能寄寓于广州法性寺,晚上风起,吹动刹幡有声,听到寺内二僧辩论,一个说是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争论不休,慧能插嘴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便印证了那句古话:“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这句有名的禅语直指人心,说明一切对于外境的执著都只是心的变现,一切妄念都只是我心中物。正如《西游记》里那个唐僧所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一切都生于心,出于心,说到此,我到想起了宋理学家程氏兄弟的一桩事。据说,程颢、程颐兄弟俩曾一起去赴宴,程颐见席中有妓女陪酒,便佛袖而去,只有程颢留下来与人同饮,尽欢而散。次日,程颢到程颐书斋中去,程颐仍怒气未消,程颢笑到:“昨日本有,心上却无;今日本无,心上却有”(意即:昨日本有妓女在,但我心上无妓女在;今日本无妓女在,但你心上却有妓女在)。看来只有“心中无妓”,才能“眼中无妓”了。而在禅宗中,也有这样的禅理故事。据说,一个女尼问赵州从谂:“什么是佛法大意?”赵州随手掐了她一把。女尼问:“和尚还有这般举动?”赵州答到:“只因你还有这个身体在”。
  赵州物我两忘,而女尼却心中有我,这是一种深奥的禅理,它表明了对世界的一种态度。禅宗中好讲对世界的三种态度,第一种态度:“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说用逻辑思维法则来把握世界,见到了山,便贴上“山”的概念,见到了水,便贴上“水”的概念。自然山水不再是葱茏碧绿的风景,而是一个概念,一个类别,一个抽象的逻辑学上的事物。第二种态度:“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是以非逻辑的第三只眼来看待世界。见到了山和水,却并不贴上“山”和“水”的概念,扫除名目的纠缠,丢掉语言的拐杖,以便接近它本来的面目。第三种态度:“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是以没有灰尘的明镜般的心来观照世界,见到了山和水,就根据山和水本来的面目去体验山和水。山水是生机勃勃的,人生也是生机勃勃的,物我两忘,物我一体,超越世俗,回归自然。
  人生是一种艺术,物我两忘是其胜境。如鱼游水底,如鸟翔天空,自然、自由、自在,这才能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有人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孔、老之教,只是建立社会道德的规范,《庄》、《易》之书虽然高深玄奥,但仍然未能穷尽宇宙人生的精徽,而禅理则是指明用一种参悟的智慧,去直接领会人生与宇宙的真相,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
  这里所说“参悟”中的“悟”,是禅宗里的一种重要理论,欲参禅需要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叶落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参禅者执著地寻找禅的本性,却渺无所得。第二种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参禅者粗通禅理,却因拘泥于“我即空”,似已悟道而其实未悟。第三种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顿时开悟,直接领悟到瞬间即永恒,永恒即瞬间。这即为“众里寻她千百度,终不见,猛然回首,她却在灯火澜珊处”。这“猛然回首”不正是那一瞬间吗?在这瞬间永恒中,我即佛,佛即我。我与佛成为一体,在时间是瞬刻永恒,在空间则是万物一体,这便是禅的最高境界了。
  重要的是,经此瞬间的“参悟”之后,原来的对象世界就似乎大不一样了。尽管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外在事物并无任何改变,也不需要任何改变,但经此“瞬间永恒”的感受经验之后,其意义和性质却似乎有了根本不同。即已超越时空,因此,也就超越了一切,于是也就获得了从一切世事和所有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自由感。从而,既不要计较世俗事务,也不必故意枯坐修行,以一颗平常的心自自然然地去真正的生活。
  这便是禅。
  禅是对迷途者的呼唤,禅为人们观照人生提供了一双睿智的眼睛。
  禅还人一颗平常的心。
  能够以一颗平常的心去接近世界,这便获得了精神的自由,这便把握住了世界的本性。(全文完)

撰稿人:驿路牧歌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1-07-06 )

太 原 道 >> 山西旅游 >> 旅晋游记

太原道 >> 山西旅游 (最后更新时间:2001-07-06 )
网易镜像: http://taiyuandao.go.163.com   169镜像(湖南信息港):http://garden.hn.cninfo.net/taiyuandao
中华网镜像:http://litrsnajin.at.china.com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永久域名:http://taiyuandao.126.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旅游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