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三晋文化漫谈
 

三晋文化漫谈总目录

第一章
黄河的乳汁

第二章
屏蔽中央的重镇

第三章
迭起于乱世的强藩

第四章
勃发的睿智

第五章
黄土筑就的襟怀

第六章
兴于乡里的表演艺术

第七章
晋帮商人的兴衰

第八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

第九章
古风犹存话窑洞

bsj9.jpg (11224 字节)

  山西地区保留下来的古代建筑很多,有中国古建筑博物馆之美称。这些古代建筑大多是寺观祠庙,建造精美,其中一些规模宏大者,仅次于帝王宫殿的等级。这一批珍贵的建筑艺术遗产,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不仅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和保护,也是山西人民引以为自豪的。

  至于普通民众的住宅,当然没有寺观祠庙那样精美宏大,甚至很有些“土”。但这些“土”味十足的建筑更多地受到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反映出当地的民风民俗,故常能引起客居他乡的游子几多思恋、几多怀想,而民居的特色也为研究文化的学者所注意,被视为探讨地域文化的一条线索。

  在山西民居中,最具特色的当首推窑洞,这是一种颇有古风的居住形式。挖掘土窑作为居室,是一种穴居形式,其渊源十分古老,《礼记·礼运》说:“昔者先王宋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木曾)巢。”《孟子·滕文公下》也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这里所说的“营窟”,就是挖成的穴居住室,它是古人类在学会构筑地面上的土木结构的房屋之前所住的居室,《孟子》说是在尧的时代,《诗经·大雅·绵》说是在周族的先祖古公禀父的时候,总之,是在很远很远的上古时期。考古工作者曾在山西地区发现一些新石器时代的穴居住室,距今有数千年之久,确实是历史悠久。构筑这种穴居住室,与黄土高原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旧石器时代晚期,曾经有过一段较为寒冷的黄土生成期,那时,从西伯利亚一带吹来的冷风中,飘浮着许多黄色的尘埃,逐渐降落在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相当长的时期过去以后,飘落的黄色尘土堆积成厚厚的一层,构成了黄土高原。从山西地区保留下来的原始高原面来看,堆积的黄士厚达十几米至几十米,这给原始人构筑穴居住室,特别是横穴居室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各种穴居住室也就应运而生。

  原始人类在黄土高原上挖掘的住室,最初完全是仿照天然洞穴的。天然洞穴曾给早期的原始人类提供躲避风寒雨雪、防御野兽侵袭的庇身所,但适宜的天然洞穴毕竟不多,不能满足日益繁衍的原始人类的居住需要,故当黄土层形成后,他们便尝试着在高原的向阳坡,在沟坎断崖上向里挖洞,利用黄土的松软和粘性结构,掏成拱形的横穴居室。《墨子·辞过篇》所说的“古之民……就陵阜而居,穴而处”,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这种横穴居室的最早的实例,发现于山西石楼岔沟,这是一处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存,平面呈方圆形,入口处小,室中央有灶。这是三晋地区窑洞的“始祖”,其意义非同一般。横穴居室最初为单个的,后来又发展出几个洞穴连在一起的,如在内蒙古凉城圆子沟发现的龙山文化早期的大型人类聚落遗址,其中有横穴式居室28座,每三间为一组,按山坡台地的自然起伏分成五六排。这种横穴居室就是后世一明两暗式窑洞的雏形。

  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中原地区的原始人类由从事采集为主的氏族,转化为从事农业为主的氏族,适应这一变化,人们开始更多地集中到土地平坦肥沃、水源充足的平原或盆地地区定居下来,并形成一个个原始村落。在这里,挖掘横穴居室是不适宜的,于是采取了向下挖竖穴居室的办法,初期的竖穴居室几乎是横穴居室的侧置,即在地上挖一个一人多高的竖坑,坑中立一柱子,上面措置锥形棚顶;为了出入的方便,坑壁上置有横木以供登攀,或者置有斜坡门道。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的龙山文化晚期遗存中,就有一例这样的房屋遗迹,从保存下来的坑壁看,其口径2.8米,底径3.15米,深2.1米,为圆形袋状,坑底偏西南处,有一圆形柱洞,是支撑屋顶的立柱所留下的;东南边有斜坡门道。从坑的深度看,人在穴室中的活动全在地下,是一个地穴式居室,有人也称它为土窑式房屋。

  地穴形居室虽然解决了平原地区的居住问题,但阴暗潮湿,不利于人类的生活,因而随着人们构筑屋顶技术的提高,便逐步改为半地穴式了。在芮城县南礼教材的龙山文化遗存中,即有一座半地穴式房址,它的平面近于圆形,直径2.65到3.12米,深0.6米左右,穴底中央偏南的地方有一个柱洞,从柱洞壁混有碎陶片看,当时是先挖一略大些的柱洞,立好柱子后,再用碎陶片和泥土混在一起填入柱旁空隙,并拍打结实。穴室顶部的结构,仅从遗址是难以看出的,考古工作者曾在陕西户县、武功县发现了一些陶质房屋模型,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户县出土的红陶房子模型,没有窗,门开在中腰部,顶为穹庐式,似为茅草覆顶;武功县出土的一件红陶房屋模型为尖顶,并饰以绳纹,顶部为茅草所结成,门也开在中腰部。这种房屋模型显然是根据半地穴式住室制造的,因为房屋下部为地穴,出入的门要在地面之上,也就是房子的中腰部位。在武功县还发现一件房屋形器盖纽,为尖顶,出檐,顶部饰以锥刺纹,像一捆捆茅草依次叠压的形状。这一房屋除了在中腰部开门外,还在房顶坡中部开有开窗。从这些模型不难看出,半地穴居室在通风、采光方面都比地穴式居室好得多。半地穴房屋除了圆形的外,也有方形或长方形的,有的在出口处有斜坡门道,居室与门道间有一低矮的门坎,对这种房屋的复原显示出,在门道上方也有波形顶,可以防止雨水顺门道流入室内。

  在东下冯的龙山文化早期遗存中,还有一个半地穴双间房子遗址值得注意,它由一大一小两个方形居室组成,中有过道相联,较小的前室位于南边,西壁处有通向室外的坡形门道,较大的后室位于北边,内有灶坑,是主要活动区。这个房址也是半地穴式的,深0.46至0.64米。从这个房址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房子的构造已经比较复杂,更加实用;由此还可引出一点联想,如果把这种布局略加改造并加深,不是与后世的地坑窑洞很接近吗?

  房屋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地上建筑了,这种建筑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多有发现。如东下冯遗址的龙山文化晚期遗存中,就有几个地面建筑遗迹,其中一个呈“凸”字形的建筑遗迹,居室为方形,南边中部为向外凸出的门道。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北壁中部边缘和南边门道左右两角间,大致对称地排列着四块明础石(其中一块础石已缺,但留有放置础石的痕迹),说明这间房子的房顶是用四根立柱支撑的,显示出向后世土木结构的民居的演变痕迹。

  从考古发现的情况可知,早在新石器时代,从穴居到地面建筑的各种类型在晋南地区都已出现,其中穴居住室有横穴、竖穴、半地穴以及单间、双间各种样式,有的还组成了居住群落。从发展的进程来说,是先有横穴居室,后有地穴式、半地穴式居室,最后为地面建筑。但同一时期又往往并存着几种类型,反映出建造技术的发展是渐进的,较完善的新式建筑不能完全替代老的建筑形式。尤其是横穴居室,具有易于挖造,节省建材,而且冬暖夏凉,防暑御寒性能良好,因此,在适宜构筑窑洞的黄土高原地区一直沿用下来,直至今日,位于黄土高原东部的山西地区也是如此,故窑洞成为山西民居中富有特色的一种类型。

  早期窑洞或曰穴居住室已有考古发现证实,《诗经·大雅·绵》一诗中也有“陶复陶穴”的记载,从汉唐人对《诗经》中的这句话的注解看,他们对于穴居即窑洞也都了解,应当是曾经目睹,而不是仅仅耳闻。此后,苏武曾在诗中言及窑洞(“刘生望都民,病羸寄空窑”),元代夏文秀《图绘宝鉴》曾说到“陈用志颖州、堰城人工画,居小窑镇”,明代杨维帧《大风谣》诗中也有“巷上覆我窑”之语,可知窑洞这一有特色的住宅形式一直为人们所沿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重修镇原县志》中亦说:“《诗》云‘陶复陶穴’。窑之制,自周先王始,历数千年,未之或改。”

  不过,古代关于窑洞的记载太少了,而且非常简略,使我们无法得知其详。清代以来修地方志之风盛行,许多方志中都对民众的生活情况予以载录,有的还记述到居住情况,这才使我们对当时的窑洞有了更多、更详细的了解。在山西省内各县的县志中,就有不少记载了当地建造和居住窑洞的情况,如康熙年间所修的《隰州志》,雍正年间所修的《岳阳县志》,以及民国时期所修的《闻喜县志》、《翼城县志》、《沁源县志》等等。这些州志、县志中记载了当地“民皆穿土为窑”,“村依土崖者,窟室为多”,“旧多砖石之窑孔”,民国修《定襄纪事》也记载,“傍山人民亦有住土窑者”。我们还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记载窑洞等居住情况的,以民国时期所修的县志为多,明清时期的方志中记载较少,这并非近世窑洞类民居超过明、清所致,而是因为后期所修方志更加注重对民风、民俗的调查,一些在当地原本习见的情况,在近代着眼于全国的范围来调查、记载时,就成了当地颇有特色的风俗,故被记录下来的就多了。那些没有被载入方志的,也并非当地没有窑洞类民居,而是没被修志者所注意罢了。事实上,各种类型的窑洞在山西省内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为数不少。如晋南地区在嘉庆二十年九月二十一日(1815年10月23日)发生了大地震,大量房屋倒塌,位于震中的平陆县“倒塌房屋二万余间,窑洞二万余孔”(张杰:《山西自然灾害史年表》)。在倒塌的房屋中,窑洞占了一半左右,那么,窑洞在当地民居结构所占的比重也应与此接近。

  “窑洞直到近代还久存不衰,是有它的优点的。首先是窑洞的建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它利用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层,节省木材,开发地下空间,又可以少占平地。其次是窑洞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它与大气接触少,传导慢,因而窑洞冬暖夏凉,可减少采暖或降温的设施。据测量,窑洞温度在10到22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为30%到75%,而且受大气中各种放射性物质、噪音的污染干扰较少。因而在近代中国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它自然地成为民居的一种主要形式。”(乔志强:《近世山西民居特色》,《文史知识》 1989年12期)这段话概括了窑洞类民居的主要特点也即优点,不过应该指出,“少占平地”这一特点主要是说那些横穴式的靠崖窑,至于平原地区的“地窑”、砖窑,则无此优点(至少是不明显的)。至于“各种放射性物质、噪音的污染干扰较少”,主要对于近现代较有意义,故而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尝试建造现代化的半地穴式建筑的,而在古代,尤其是在山区,本身就不存在这类问题。

  对于窑洞的这些特点、优点,前人也曾注意到。如《随州志》云:“民皆穿土为窑,工费甚省,久者可支百年。”“平地亦多垒砖为窑,山木难购,且窑中夏凉冬暖也。”《闻喜县志》在记述了各类窑洞式民居后,也指出:“足见古时木材贵而人工贱也。”山西地区在远古时曾是草丰林茂、气候湿润的人类良好栖息地,由于后世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气候也稍稍转冷,到了唐宋以后,逐渐成为干燥少雨的地区,森林资源也大大减少,农业生产水平也较为低下,因此购置木材,建造土木结构的居室,对于劳动人民来说就成了一件困难的事,这是窑洞较多的原因之一。因为窑洞还有冬暖夏凉、易于构造的优点,在一些木材不缺乏的地区,也有许多窑洞,如《沁源县志》记载:“本县木材不缺,所住房舍,率多构木为之。三区有以砖砌窑房,或穴土为窑而栖止者。”

  山西的窑洞类民居是由新石器时代的横穴居室、竖穴居室沿袭、演化而来,确实是古风犹存。不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它也逐步发生了一些变化,近世的山西地区的窑洞类民居,从类型上说,有靠崖窑、地坑窑和砖石砌造的锢窑,从构造形式说,窑洞内设有土炕,洞口有门窗,有的还用砖石砌成门脸;窑洞不仅有单间的,也有多间的,还有的在窑洞正房两侧筑有厢房,组成院落。可谓多种多样,各具特色。

  靠崖窑是山区和丘陵地带常见的一种窑洞,除了利用现成的沟坎断崖外,更多的是将山坡(土坡)垂直削齐,形成人造崖面,然后向内横挖洞穴,平面呈长方形,顶为拱券形,洞口安装木制门窗,一般在门上开一窗(与门同宽),门旁开一大窗(上与门上窗平齐),最上部再开一个通烟气的小窗孔,俗称为“一门三窗”。有的在客窑门口用土坯砌成门脸儿,刷涂石灰,富裕的人家也有用砖、石砌门脸儿的,甚至整个崖面都高高地砌上一层砖墙;窑洞内也有用砖、石护砌在黄土外表的,近世甚至还抹上泥灰,涂以油漆彩画,成为比较讲究的窑洞。靠崖窑往往依山势挖成一排多孔窑洞,或上下数层多排窑洞,如《隰州志》所云:“有曲折而入如层楼复室者,每过一村,自远视之,短垣疏牖(窗),高下数层,缝囊捆屦,历历可指。”清朝末年来华的外国传教土也曾在山西看到并记载了这种窑洞民居:“许多村庄是由在特殊的黄土层中挖的窑洞组成的,窑洞的前脸用砖或石头砌上门窗。窑洞位置很好——在倾斜的小山边——一层一层地向上排列,在每一层窑洞前有一条很窄的小路。这些住房冬暖夏凉,但是最大的缺点是不能通风。”(英·爱德华兹:《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山西传教士》)

  靠崖赛本来是以单个或成排的窑洞为基本形式的,近世又有将靠崖窑与北方传统的四合院结合在一起的靠崖窑院,即在山坡上修一排窑洞(三间或五间、七间、九间,取单数),然后在两侧窑洞前侧向建造厢房,围成院落,并修筑院门。建造这样的窑院需在比较平缓的坡地上,再将土坡上削下来的土及挖窑洞的土填到前面的坡地上,形成院落平台,两侧的厢房因无山坡可依,需要用砖、石砌造。

  在没有山坡的高原平地上,直接建造横挖窑洞是不可能的,像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那样建遣竖穴居室,一是阴暗,二是仍需木材结顶,也是不适宜的。这里的人民采取了将竖挖洞穴与横挖洞穴相结合的方式,建造了“地坑窑”,又叫“下跌院子”。例如在闻喜县,“东北二原,又有所谓下跌院子者,掘地为大方坑,四面挖窑,居人于院隅,掘干井以沉水,以坡上达平地各村。”(民国修《闻喜县志》)其建窑方式与靠崖窑一致,只是要先挖一方形深坑,为横挖窑洞创造条件,也就解决了无崖可依的问题。因为院落陷入地下,就需要解决出入和防备雨水灌入的问题,出入由斜坡“窑漫道”来解决,这实际是原始社会地穴居室、半地穴居室的坡形门道的扩展;防雨水一是在院落方坑的上部边缘起垄加高,以防止地上雨水灌入,一是在院中挖一干井,使降落在院中的雨水流入井中,再慢慢渗入土中。很显然,这种地坑窑在地势较低、降水较多的地区是不适宜的。由这种地坑窑组成的村庄是极富特色的,古诗歌谣谚中的“院落地下藏”、“平地起炊烟”、“车从屋顶过”、“声由地下来”,形象地道出了这类村庄的特点。民国所修《镇原(在甘肃省)县志》所描绘的“远望之不见人烟,及入其门,则鸡鸣犬吠,白叟黄童,几疑别有天地,非人间矣”,也十分准确生动。

  地坑窑因是在方坑中向四面挖窑,采光程度大不相同,在使用上,一般是北面的正房为会客、居住的地方,其他方向的窑洞用作储藏粮食、杂物及厨房等。近世地坑窑也往往用砖修砌门脸儿,坑沿儿挡水的土垄一般用屋瓦覆盖,类似一圈低矮的屋脊。

  掘土而成的靠崖窑、地坑窑,是一种因土制宜的民居,同样是黄土,也有横土、竖立的区别,如“(分阝)州(今陕西同名县)永寿民多住窑房,即所谓‘陶穴’也。盖的地有横土、有立土。立土不可穴居,又不宜种植;横土反是。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民习而安焉。由周而来,未之或革。”(清光绪《永寿县志》引《得树轩裒谈》)在适于挖掘窑洞的地区,窑洞的使用寿命是很长的,“久者可支百年”(《隰州志》),如沁源县“各村房屋,盛建于清乾隆、嘉、道时代,咸、同、光绪时绝少。”(《沁源县志》)这其中就有一些是窑洞。

  除了靠崖窑、地坑窑之外,还有用砖或石砌成的窑洞式居室,即砖窑、石窑,又称作“锢窑”(太原道注:详细内容参见本站山西民俗之山西民居)。山西地区煤炭蕴藏丰富,到处都有黄土,是烧砖的现成原料;在一些山区,则有取之不尽的青石,因此,建造锢窑还是很方便的。锢窑的建造是先砌出房间的侧墙,上部以拱券的形式结顶,再将后部用砖封堵,前面建造门窗。锢窑可以建成一间或并列数间,也可组成院落,即锢窑院。这类民居的特点是利用较易得到的砖、石材料,而省去难于得到的用作房柱和栋梁的大木,也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建筑形式。■ 〈 全书完 〉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0-10-11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三晋文化漫谈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