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魂 系 山 西

魂系山西目录

魂系山西序言

第一篇
黄河文明源山西

第二篇
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

第三篇
华夏帝王三晋独唱风流

第四篇
数千古名将还看山西

第五篇
根在山西

第六篇
神秘黄土地三晋佛与道

第七篇
戏曲摇篮话三晋

第八篇
诗情画意谱三晋

第九篇
三晋雄文展磅礴

第十篇
晋商称雄  享誉天下

第十一篇
三晋古建甲天下

第十二篇
原汤原汁  山西民俗

bt-08.jpg (11247 字节)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在一切艺术里,诗的艺术占着最高的等级。

  中国,是诗的国度。

  著名美籍华裔学者刘若愚先生曾说:“作为人生的探索,中国诗能把人引到西洋读者所不知道或者不熟悉的世界。”被称为美国现代“诗歌之父”的庞德,更是对中国诗歌推崇备至。他倾倒于中国诗的含蓄凝炼,意象鲜明和情景交融,并从中汲取了丰富营养。他认为,在美国文学所受到的外来影响中,中国是根本的。庞德自己的著作《诗篇》,其中几章就是以中国为题材的。而当你置身于三晋诗歌的海洋时,你就更知道了什么叫做陶然忘返。这是一个美仑美奂的世界,这是一个心声奏鸣的神殿。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东方缪斯们翩翩起舞;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远古吹来的醉人熏风……

  山西,中华诗歌无愧的发祥地。



一、薛道衡“空梁落燕泥”

●山西诗人薛道衡,因为两句诗写得漂亮,竟被嫉妒的隋炀帝杀了头

  隋文帝鞭戈所向,一统大江南北,结束了中国历史自汉代至隋朝 400年的分裂混乱。然而,弥漫南北朝的浮艳绮靡文风,却依旧遗韵袅袅,难以一朝廓清。尽管风气如此,薛道衡的诗,却以一种难得的刚健清新展现于世,取得了隋代诗人中极高的艺术成就。

  薛道衡是山西万荣人。作为隋代朝廷器重的大手笔,他深得隋文帝赏识。由于才名卓著,青年时代曾出使南方的陈朝。这期间他写的一首小诗《春日思归》,清新有致,含蓄婉约: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表述了北雁春归,自己流落南方的殷殷思乡情。据说,在他写出前二句时,陈国的文人嗤笑不已,认为平淡无奇。而等看到后两句时,禁不住啧啧称赞,高兴地说:“到底是大诗人,果然名不虚传。”于是,连向来看不起北人诗文的江东文人学土,也争相传诵。

  中国诗界,一般公认薛道衡是隋代资历最深、名望最高的诗人。而最能够体现这一地位的,是他那篇描写思妇孤独寂寥心绪,颇有名气的代表作《昔昔盐》。全诗结构完整,语辞绮丽,通篇对仗,一韵到底。而恰恰是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二句,竟使薛道衡惨遭杀身之祸: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当时,隋炀帝也善作诗文,可嫉妒心更强,容不得别人超过他。传说薛道衡就是因为这两句质朴自然,形象逼真的诗文而被隋炀帝罗织罪名残忍缢杀的。隋炀帝在诛杀薛道衡时还恨恨地说:“我看你还能作‘空梁落燕泥’这样的诗句吗?”也许这种传说有几分牵强附会,但不能不说薛道衡的诗,在隋代文坛的地位,实在是奠“初唐”之格调而启“四杰”之前驱呢。(太原道注:有关薛道衡参见本站山西名人及山西古典诗文栏目)



二、初唐诗歌三晋风采

●《全唐诗》有名有姓有籍贯可考的758位唐代诗人,仅山西籍就有82人

  伴随着朝代的曲折更迭,漫漫修远中,作为文学主流的中国诗歌,由《诗经》三百篇而《离骚》而《孔雀东南飞》,一路浩荡,婉蜒辗转至唐朝,托起了她五色灿烂的鼎盛辉煌。

  一共存在了 289年的大唐王朝,是当时地球上疆域最大,国力最强,文化最繁荣的国家。在中华民族的这一黄金时代,中国诗歌气象峥嵘,呈现出千帆竞渡,万舸争流一派壮阔,保持了 200余年峰巅不衰。中国的伟大诗人,差不多半数以上出在唐朝。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有绝唱传世。

  清朝康熙年间曾编过一部《全唐诗》,堪称中国最大的诗歌总集。所记载的唐朝2300多位诗人,其中有名有姓有籍贯可以考证的 758位唐代诗人,仅山西籍的就有82人;而这部书所收录的 48900多首唐诗中,仅太原人白居易的诗就达2000多首。足见山西诗人与山西诗歌气度之不凡。如果按照中国现代杰出诗人闻一多先生的说法,唐代是“诗唐”,那么,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评断:唐代的山西,也真正称得上是“诗晋”。正是中华民族这块宝地上一串气贯长虹的姓氏:王通、王绩、宋之问、王勃、王昌龄、王维、王之涣、王翰、卢纶、白居易、温庭筠、司空图、聂夷中……方才汇聚生成了唐代诗歌中诸多的绚艳篇章。这些先辈山西诗人们,以无愧于时代的夺目精丽,彪炳于民族精神的史册,赢得了天下景仰,万古流芳。

●《三字经》把王通与老子、孔子等人齐名
●古书上说,王通给魏征、房玄龄等唐初著名将相传经授道,终于铺垫了李唐王朝三百年基业
●唐太宗赏花,一只大鸟,见人不怕,飞落在小花枝上。唐太宗忙问左右:“大鸟飞来,有何天意?”身边将相谁也答不上来。远在外地的王通给了他一个说法


  山西河津人王通,是隋朝末年的著名学者,也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祖父,史书上称他为“名儒”。他自幼喜好读书,学习精神十分刻苦,经常学到深夜。据说他曾有六年时间不脱衣睡觉,困倦难耐时就躺一会儿起来再学。后学有成就,因为怀才不遇,便返回家乡河东教授学生。当时,慕名来他门下求教的弟子多至千人。唐朝初年的名将良相房玄龄、魏征、杜如晦、薛收、李绩等人,都是王通的门生。他的学说,当时流传很广,名气很大,为此,后人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三字经》把王通与老子、孔子等人齐名。一些古书上还说,正是因为王通给魏征、房玄龄等唐朝初年的著名将相们亲自讲学论道,才终于造就了李唐王朝日后将近三百年繁荣昌盛的基础大业。

  王通是个有骨气的人。早年,退归家乡后几番谢绝隋文帝和隋炀帝的诏请,就是不肯出来做官。到了唐朝,仍坚持只搞学问而不问仕途。有一年,唐太宗和宰相房玄龄等人去花园赏花观景,忽然,有一只大鸟,翅如车轮,羽毛鲜丽,见人不怕,悠悠然飞落在一小花枝上。唐太宗见此情景,忙问左右:“大鸟飞来,有何天意?”身边的将相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人能答得上来。事后,宰相房玄龄给在山西家乡的王通写了一封信,向老师求教。王通回信说:“此鸟见人不怕,象征太平,乃是吉祥的征兆。”房玄龄向太宗汇报后,太宗觉得这种解释很有道理,就问房玄龄:“你怎么知道的?”房玄龄如实作答:“是我的老师指教的。”于是,太宗十分想见见这位有学问的先生。然而,当房玄龄把皇上的圣旨传给王通时,王通却死活不肯去见太宗。问他为何,他说:“白丁不见天子。”唐太宗听到这话,马上就给王通封官,但王通早已铁了心终身不再进官场,就回答说:“我不为五斗米折腰!”后来,唐太宗倒底也还是没能见到王通。(太原道注:关于王通参见本站山西名人栏目)

  如今,在河津境内和通化村附近,仍可以找寻到一些与王通家族有关的文物遗迹。“通化”这个村名,就是以王通的名字命名的。传说,王通死后,曾有一伙盗贼扒王通的墓,行窃之后,为了掩盖他们的丑迹,便四处扬言:“王通墓中一无所有,连尸带宝全都化为神气升天了。”人们信以为真,便纷纷传言,“王通化了,升了天了。”以后,作为一种自豪和骄傲,这个村子也就被改名成“通化”。

  在村子东口的“王文中子庙”里,早先存有王通的代表著作《中说》木刻版,后被保管在王氏后世子孙王有泉老先生家中。它是我国少有的《中说》原版,珍贵异常。

  在附近不远处的吕梁山中,有一孔石头窑洞,是当年王通隐居著书的旧址,人称“文中子洞”。可惜清代以后,被遗忘,未能予以整修保护。有幸1981年 5月出于对故乡名胜的爱护,承蒙董其武先生指导,由专业工作者跨沟翻涧,才终于又找到了这处珍贵遗址。历经千年,它还能较完整保留至今,实属罕见。

●山西诗人王绩,开创了大唐诗歌的健康风气,中国历史上最大一部丛书《四库全书》,浓浓地给他书了一笔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当我们品味《野望》这首千古名篇时,似乎沐浴在金色的夕阳霞晖之中,领略到一幅秋天的山野景色,静温安闲,牧歌田园……

  王绩这首最被世人传诵的佳作,平淡疏野,格律谨整,创作上超出了当时一般的五律,尽脱六朝诗歌的靡艳习气;题材也突破了宫廷诗的狭窄范围,一显清新淡雅的田园风格,可以称得上是唐代最早的五言近体诗。

  参与过《隋书》撰写的王绩,是王通的胞弟,号“东皋子”,是唐初的重要诗人和作家。曾在长安和扬州一带做官,因不喜欢都市繁闹,弃官回到老家东皋,隐居田园。他把自杜康、仪狄以来善于酿酒的人和诸多名酒配方加以搜集整理,写成了《酒经》、《酒谱》等著作;在家宅旁立杜康祠一座,祭把这位酿酒的发明大师。王绩自比那位梦里桃花园的陶渊明,他写的《醉乡记》,虚拟了一个醉乡:去中国不知几千里,殿宇楼阁,绝景蒸朦,藤葛青苔,烟波悠扬。河东这位逍遥自在、嗜酒自娱的“斗酒学士”,莫非真有几分羽化而登仙的体悟?

  一代诗人,自有一代诗风,恰如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觉醒之际,总会蓬勃出自身的脉搏一样。山西大地上孕育的诗人王绩,以超逸润爽之笔,开创了大唐诗歌滚滚滔滔的健康风气,成为盛唐田园诗派的前驱。影响后世,功不可没。单此一点,历史就该赠他以应得的堂皇。于是,1100多年后,奉乾隆皇帝谕旨,清朝修撰的中国最大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终于华贵地为他的诗品大书一笔:“意境高古,气格遒健。”初唐诗坛,王绩几乎成了唯一享此殊誉赞颂的诗人。

●中国文坛流传的有关山西诗人宋之问的故事,很使后世神迷心醉

  关于五律诗,由于它是唐诗最重要的体裁之一,因而值得提到的还有一位叫做宋之问的山西汾阳人。

  中国文坛流传着一个很有魅力的故事,一直使后代文人神迷心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位早慧能诗的文学天才。后来投笔从戎,帮助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写的一篇传世雄文《讨武照檄》,劲采喷勃,痛快淋漓,把武则天骂了个狗血淋头。连武则天自己读了,也惊叹不已。徐敬业的造反终于失败了,而骆宾王的去向下落也就成了一个玄秘的谜。有人说他被杀,也有人说他出家作了和尚。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一天,宋之问游览到了杭州灵隐寺,夜宿寺中。月色寂静。灵感一出,顺口吟出两句诗:“鹫岭郁岩(山尧),龙宫锁寂寥”。可再往下就文思滞塞,难以续句。徘徊殿闲禅堂,苦苦喃喃自语,忽然之间,却听得一苍老洪亮之声回荡耳旁:“少年,何不接这样两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一惊,多好的诗句啊!急忙抬眼,循声望去,但见一位老僧,须眉皓白,威仪端坐。惶惑中,宋之问赶紧谢别。思路一开,随后的诗句源源而来……

  第二天一觉醒来,宋之问不知昨夜遭遇似梦或真,只觉那两句诗触目全篇,的确器宇不凡,四下里一打问,才知道,那位老者便是大名鼎鼎骆宾王!当日一早,已云游他方去了。

  或许,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大可怀疑,但宋之问刻意追求诗歌的韵律美,由此而促进了初唐五律诗的定型化,却实实在在是对唐代文学繁荣的一大贡献。(太原道注:有关宋之问参见本站山西名人栏目)



三、王勃落霞秋水惊华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这一名句的山西少年王勃,最后死在越南海面。据说,尸体逆水漂到北江河边……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少年王勃,当众挥毫,写出震惊华夏、传之不朽的《滕王阁序》……
●唐代文学大家韩愈说,自己的文章能够列在王勃的诗文后面,是很荣耀的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扫洒泪揖别的低沉氛息,惜离之情,被王勃写得意境开阔,博大奋发,成为唐代送别诗中的绚丽奇葩。

  被誉“初唐四杰”之冠和“少年才子”的山西河津人王勃,是隋末唐初名儒王通的孙子、诗人王绩的侄孙。他的童年,基本上都是在家乡度过的。依凭着这片黄土地的襟怀顿悟,启迪于祖辈大师们的传承脉系,小小年纪,王勃就已聪警绝众,才华横溢,不但诗歌写得篇篇结绿,语语连珠,文章更是做得辞采生光,意气风发。20多岁那年,他当众作的一篇骈骊散文《滕王阁序》,以高屋建瓴之势,气吞江河之慨,吐宏纳论,写景抒情,获得满堂喝彩。其中许多千古绝句,跨朝越代,至今不衰。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市的赣江边,与岳阳楼、黄鹤楼一道,曾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最初,由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为南昌都督时营建,后来,阎伯屿当上都督,重修了滕王阁。传说,这年九月九日,这位阎都督在临江傍水的阁中大摆筵席,款待全城达官显贵和文豪才子,为的是逞露其女婿吴子章的才学。因此,前一天晚上,这位都督已让其婿写好一篇《滕王阁序》,经反复推敲,默记在心,准备第二天拿到宴席上即席挥笔,一鸣惊人。

  当时,王勃恰好南下探亲路过此地。接到邀请后,连夜坐船赶到南昌,参加了阎都督的盛宴。席上,酒过三巡,都督命人捧出文房四宝,当场命题:《滕王阁序》,然后,假意客套一番,遍请来宾即席作文。众人心知其隐,皆谦辞推让不作。唯有王勃才高气盛,又不知个中玄奥,毫不客气,接过笔就挥洒了起来。都督一看这般,嘴上不好说,心中却格外恼火,遂暗令手下密切监视王勃,写一句给他报一句。头几句,都督听了,颇不以为然,说不过是些老生常谈罢了,直到听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警辞卓异的佳句,顿时惊叹不已,遂转怒为喜,禁不住拍案称奇:“妙句,真是天才!”受到夸赞,王勃益发文思泉涌,运笔如神,珍词绣语,滚滚而来。随着“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于是声名大振,《滕王阁序》也成为千古传诵的奇瑰篇章。

  可惜,王勃南下去探望任交趾县令的父亲王福(田寺),乘船返回时,在越南海面遭遇风暴,不幸溺水身亡。但在何处遇难,中国史书上没有确切记载,越南也众说纷纭。据说那天船翻以后,唯独王勃的尸体逆水漂到了北江河边。当时,王福(田寺)在当地做官深得民心,百姓们为王勃举行了厚葬。从此,每天夜里江面上便回响起王勃的绝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百姓们就为王勃建造了一座寺庙以祭祀他的亡灵。不久,父亲王福(田寺)也去世。当地百姓将他同王勃的塑像供奉在一起,把他们尊崇为越南的两个“福神”。(太原道注:有关王勃及其诗作,参见本站山西名人、山西古典诗文栏目)

  一百多年后,唐代的另一位文学大家韩愈,登滕王阁观文,对王勃的名篇大加赞赏,并在所撰《新修滕王阁记》中表示,自己的记述能够列在王勃的文章后面,是很荣耀的。

  由于这些文坛巨子们的烘托渲染,滕王阁变得越来越出名,修建规模也越来越大。1300多年的时间,差不多重修重建了有28次。到1926年,滕王阁又一次被毁。那年秋天,北伐军兵临南昌城下,军阀头目邓如琢怕北伐军过江后以滕王阁为依托,居高临下攻打城池,就干脆放了一把火,把滕王阁给烧掉了。

  1991年,在江西南昌旧址,按照原型再次重建了滕王阁。今天,当人们伫立在这座闻名遐迩的胜迹之前,耳畔似乎又鸣响起《滕王阁序》中那久传远播的警策之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放眼望去,水天一色,云烟浩渺,人们当不会忘记,久远以前,那位从黄土高原走了远路来过这里的山西少年……



四、绝唱连绵的王姓山西诗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片冰心在玉壶”,“不破楼兰终不还”
●山西这片黄土地上,冒出过一群姓王的著名诗人,他们的作品绝唱连绵,成为唐代诗坛一个有趣现象


  唐代诗歌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许多姓王的著名诗人籍贯都是山西。他们的诗作独领风骚,绝唱连绵,为中国诗歌平添了如许灿烂风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昂扬时代特征,表现豪迈气概,追求理想热情的组诗《从军诗》是唐朝最早的边塞派诗人王昌龄把诗歌的三大境界——物境、情境、意境熔为一炉的上乘之作。

  太原人王昌龄,在唐代诗名极盛。他曾多次出入边塞,到过河西、陇右、青海、玉门等地;他写的以塞外风光、战争场面、守疆护土、杀敌抗扰为主题的边塞诗,含蓄深沉,寓意悠远,耐人寻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这首《边塞》诗,读来意境雄浑,高昂悲壮,被明代著名诗人李攀龙誉为唐代所有七绝律诗的压卷之作。

  至于脍炙人口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则以意境清新,情景交融,而在唐代赠答诗中独创灵境,卓然一家: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的诗歌、诗论,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独领风骚,无愧于“诗天子”美称。(太原道注:有关王昌龄及其诗作,参见本站山西名人、山西古典诗文栏目)

  中国诗歌,素来讲究借景抒情,不重实而在写意,力求引起“言外之意”,暗示“文外曲致”,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这一点上,山西诗人的作品昭示了盛唐诗风,声誉甚高。像另一位唐代太原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两首其一》,尤以清真语挚,清远峻拔,含蓄曲折之笔,描述了边塞荒寒和戍边将土的艰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说到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首句究竟是“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历代至今,学人们都分成二大派,对此一字之别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从地理位置上看,“黄沙派”认为:唐代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达1000公里,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不应写入一幅图画之中;而“黄沙”却是玉门关突出的景物,大风起时,黄沙滚滚,直上云霄。所以,不应是“黄河”,而应是“黄沙”;而“黄河派”则反驳:黄河与玉门关虽远,但诗可以虚指泛写,未必一定拘泥于地理情形。

  从诗的意境上看,“黄河派”认为:“黄河远上”,莽莽苍苍,浩浩瀚瀚,这种境界给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辽远高阔壮美之感;而“黄沙派”认为:写塞外之景,但见遍野黄沙,直上云霄,与白云相连,一句就将边塞风光的典型特征概括出来,使人顿生空旷寥廓的荒远之感。

  从艺术美感上看,“黄河派”认为:“黄河远上”,气势磅礴,壮观雄奇;强调高远辽阔使人心旷神往的美感;而“黄沙派”则认为:“黄沙直上”,起势猛烈,囊天括地,强调朔漠粗犷,使人顿觉抗争的美感。

  看来,两派孰是孰非,即使包公在世,也难以了断此案了。

  王之涣属于仕途不得志而拂衣去官的文人。在家乡赋闲15年,他的不少诗作就是写成于这个时代。史书上还记载有一个旗亭画壁的故事。

  某天,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三位诗人,踏着薄雪到旗亭饮酒赋诗。三人约定,谁的诗被歌女选唱得最多,谁就是赢家。先有二位歌女吟唱,结果都是王昌龄和高适的诗作,他们得意地在旗亭壁上分别刻下一道。待到第三位歌女吟唱时,仍然是王昌龄的绝句,他高兴地又在壁上划了一道。这时候,王之涣有点儿急了:“刚才唱的都是下里巴人的曲调,阳春白雪的内容她们怎么敢碰呢?”说到这儿,指着一位最漂亮的歌女说:“等到她唱时,如果不是我的诗,这辈子我再也不与你们二位争高下;可她要是唱了我的诗,那么,对不起,你们二位可得跪到我床前,老老实实拜我为师。”说得三人哈哈大笑。等轮到那位最漂亮的歌女时,她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

  王之涣诗作流传到现在的,只有寥寥六首。可就是这么一点,也足以窥见其不俗之艺术品位了。(太原道注:有关王之涣及其诗作,参见本站山西名人、山西古典诗文栏目)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山西太原附近的清徐县,葡萄美名天下场,葡萄美酒馥郁香。由这里打点行装,即将远行的太原诗人王翰,以军旅生涯咏叹古今,留给后世的这一首《凉州词》,则更显风华流丽,意气坦荡。(太原道注:有关王翰参见本站山西名人栏目)



五、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写的这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东”实际上是指华山以东的山西老家
●《阳关三叠》怎么叠?迷倒了好几代人
●新娘子巧出一副对联,煞了王维的傲气,逼得他要去后院跳井
●“诗中有画”——“诗佛”王维以唐代山水田园诗派领袖著称
●“画中有诗”——“宗师”王维以中国水墨山水画鼻祖而闻名


  在涛滚浪涌的中华文化艺术发展长河中,有一朵极为瑰丽璀璨的夺目浪花,这就是三晋大地哺育的杰出诗人及画家——王维。

  王维的先祖原本山西祁县。到他父亲时,举家迁至永济县,这样,王维就成了河东人。他的高祖、曾祖和父亲都曾做过州官;弟弟王缙还担任过唐代宗时的宰相。

  王维青少年时代就富有文学才华,受到上层社会的青睐。除了家庭熏陶外,三晋河东大地浓厚的文化氛围,无疑给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进而对他的才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王维15岁离家后,在游历长安、洛阳等地时,这种对家乡的情感和对故土的珍视,便以淳淳的艺术魅力,化作了《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农历九月初九,原本是一个节日。按照公元五世纪的原始记载,它起源于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随从一位方士学道,方士告诉他:此日将发生一场灾难,命其携带家眷登上高处,并在他们的行囊中带上茱萸以消灾避害。这人遵照方士的话做了。当他回来的时候,果然发现所有的鸡狗都死了。从此,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和携带茱萸就成为一个风俗。

  中国人,常把自己的故土,敬称为父母之邦。千百年来,背井离乡,外出谋生的人,无时无刻不为思乡之情萦绕。尤其是每逢佳节,该是亲人团聚的时刻,而远离故乡的人们,身在异乡,对家乡一草一木的眷念,对亲人的牵挂,更是伴着诸多美好回忆一齐涌上心头。

  写这首诗时,王维年仅17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诗名中说的“山东”,其实指的是西岳华山以东的山西永济老家。情真意切、淳朴厚道的画面基调,勾勒出了独居他乡的少年王维,对故土的惜惜依恋,对亲人的殷殷企盼;写尽了黄土地上,黄皮肤儿女们悠悠千古赤子情……

  作为一位造诣极深的诗人,王维还常常能以俭省的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处场景,营造出一番动人的情思气氛: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小诗《相思》,简炼而精深,读来朗朗上口。借助普通的“红豆”传说,以叮咛的语气,表达出一位年轻女子炽烈入骨的相思情,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王维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仅流传下来的就有 400多首,呈现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其中的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又称《阳关三叠》,一显友人奉使出塞,惜别殷殷劝酒的情景,抒发了恋恋不舍的情谊和深长悠远的祝愿,深受世人喜爱:

  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由于这首诗在唐代就广为流传,当时有人曾把它谱成歌曲,在送别的宴席上演唱,不过,怎样对这首诗进行“三叠”,从古至今,却迷倒了历代许多文人墨客。

  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他认为,应该叠在第三句,即唱到“劝君更进一杯酒”时再重复一遍这一句;

  后有宋代文人苏东坡。他觉得,应该叠在后三句,即把这首诗的后三句每句唱一遍;

  如今,人民音乐出版社的《中国音乐词典》则解释说:在最后一句三叠,即把“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重复唱三次。

  另外,根据史书记载,另外二种叠法,也颇有趣致:

  渭城如雨,渭城朝雨(氵邑)轻尘,(氵邑)轻尘;
  客舍青青,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
  劝君更进,劝君更进一杯酒,一杯酒;
  西出阳关,西出阳关无故人,无故人。
  渭城,渭城朝雨,渭城朝雨(氵邑)轻尘;
  客会,客舍青青,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劝君更进,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西出阳关,西出阳关无故人。

  迄今为止,人们对“三叠”的看法仍旧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令人难分仲伯。究竟以难的说法为准,恐怕仍为一谜。

  王维自幼聪颖过人,才华出众,所以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传说他成婚那天,新娘子巧打主意,想煞一煞他的傲气。于是就在他兴致勃勃正要入洞房时,新娘挡住了门口,说:“奴有句上联:‘一幅古画,龙不吟,虎不啸,花不芬芳,猿不跳,笑煞蓬头刘海’,尚缺下联,望郎君赐教。”王维赌气道:“如对不上贤妻的佳句,甘愿跳井。”哪知他搜肠刮肚,至三更天也未能对出。羞愧之余,正要去后花园跳井,却见花园石桌上有盘残棋,霎时间茅塞顿开,妙语涌出:“半局残棋,马无主,车无轮,卒无兵器,炮无声,闷攻束手将军。”事后悟出,这是妻子故意摆阵给他敲的警钟。从此,虚心求教,年仅21岁便中了进士。

  在中国文学史上,王维以描绘自然景物的极高艺术成就,创作了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山水田园诗歌,从而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领袖人物。历代文学评论家尊李白“天才/诗仙”,杜甫“地才/诗圣”,王维“人才/诗佛”的说法,足以昭示王维冠世盛名之不凡气派。

  在中国绘画史上,王维同样以独具神韵的“水墨山水”画绝千古,而被后世画家供作中国文人画鼻祖一代宗师。他所奠定的这种中国水墨山水画基础,发展至元、明、清三代,终于形成中国古代绘画最重要的一种风格。难怪后世学者认为,王维在绘画上的地位,实际上更高于他在诗歌领域的地位。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宋代文豪苏轼,论及王维艺术思想最重要的特征时这一著名赞评,可谓一语中的,由来贴恰。

  “诗中有画’,王维用画家的眼睛笔踪文脉,诗情画意,通揉汇济,起承转和所在,迭现出一幅幅景致清新的淡雅画面: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画中有诗”,王维以诗人的思绪经纬画面,造理入神,超然物外,线条色彩落处,幻化为一首首逸韵颤撼的无声之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晚年隐居在陕西蓝田附近的辋川。据史书记载,王维山水画中最受推崇的一幅,当数著名的《辋川图》,作于长安清源寺。可惜,由于时代久远,原画早已随着寺院的消失而不复存在。现在,只能依据历代名家们的描述和赞许,来想像它的雄壮笔墨和高远气韵了。古今画界甚至有这样神妙的传说:宋朝时,有位名叫秦大虚的太学博士,卧病在床,久治不愈。朋友高符中给他带去一帧《辋川图》,说:假如你常看看这幅画,病情很快就会好转。秦大虚听后,每日多次观赏此画,恍惚中,感觉自己好似真的与王维同游风景秀丽的辋川。没多久,疾病果然得愈了。

  故事也许纯属虚构,但清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王维的评价却是白纸黑字:“古来以文辞欺人者,莫若谢灵运,次则王维,而文墨交游之士多护王维。”(太原道注:有关王维及其诗作,参见本站山西名人、山西古典诗文栏目)



六、天长地久自居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千呼万唤始出来”《琵琶行》
●白居易一生创作了3800首诗歌,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
●李商隐给白居易做墓志铭,称他为“太原白公”
●杭州把原来的一条“白沙提”改称白堤,以纪念这位行过善举的地方官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含英咀华,挥毫泼墨。

  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展现出一个伟大的名字——白居易。

  水净沙明般清澈,淋漓尽致样深刻,写这首诗时,白居易仅十六岁。当时名满四海的大诗人顾况,恃才傲物,对于后生小辈,极少推誉。当他见到来拜访的白居易,就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呀!”可当看到这首诗,立时喜上眉梢,马上改口:“有了这样的文才,居天下四方也是易事!”从此,对白居易赞不绝口,逢人就夸。白居易的名字,在京城长安迅速传遍开来。初出茅庐的少年,一时之间成了京都名人。

  祖籍太原的白居易,尽管出生在河南,可他自己和他的朋友元稹、陈鸿等人都认为他是太原人。李商隐给他作墓志铭,也称他为“太原白公”。

  白家是个大族。相传,他们的老祖先曾为秦朝的江山立过汗马功劳。秦始皇缅其功勋,遂封子孙于山西太原,繁衍兴旺时,家族内还有人做过太原太守。算起来,到白居易出生的唐朝,白家的香火已经延续了 700多年。

  虽说是名门后代,白居易倒没有什么架子,反而为求取功名,几度负米还乡漂泊,这使他懂得了黎民之苦楚,求生之不易。为百姓的困苦境遇而一掬同情之泪,奋笔疾书的《卖炭翁》,暗示了对社会的抗议: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作为一位对中国诗歌发展作出伟大贡献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毕生以一腔澎湃创作了3800多首诗歌,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而他创导的著名的新乐府运动,更是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

  喻理深刻,光彩照人的《长恨歌》,写一代风流倜傥唐明皇,把人们感兴趣的有关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民间传说,通过自己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加以充实渲染,成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叙事诗歌典范: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感伤思缅,多少生死情缘,风流玄宗,跃然纸上;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真挚缠绵,几许悲欢离合,绝代贵妃,软媚浓艳;

  其理可鉴,其情也哀。

  白居易这首《长恨歌》,不仅为中国诗歌留下了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而且惠遗后世音乐创作。1932年,海外留学归国的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教授黄自先生,以白居易诗篇为题材,创作了中国音乐史上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这部大型声乐作品,填补了合唱教材缺乏中国作品的空白,成为载入音乐史册难得的佳作。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与《长恨歌》齐名,白居易还有盛名广传的《琵琶行》。这时他在官场上遭到打击,被贬为江州司马,借琵琶女流落江湖的凄惨境遇,抒自身失意官场之忿懑不平: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秋江月色,枫叶荻花。《琵琶行》字字下泪,句句含情,伤惋弥漫,郁怨渲泄: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由于白居易的诗歌平易浅切,明畅通俗,故尔不仅深得贵族喜爱,更广为平民所欢迎。唐宣宗曾说过: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当时,有朝鲜商人来求索白居易的诗作,带回去后卖给该国宰相,一篇值百金。日本僧人惠芳也在苏州南禅寺抄得一部白集带回国,后陆续有人抄回,至今日本保存有相当于宋、元时的三种抄本各一卷,视为国宝。据《日本国见在书目》记载,唐代诗人对日本的影响,以白居易为最。《长恨歌》和《琵琶行》在唐代时期的日本几乎家喻户晓。白居易的诗歌对中国后世文学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文坛大师苏轼、陆游、黄遵宪,都曾受白居易诗风启迪。此外,白居易的诗歌还多被改编为戏曲。《长恨歌》演变为《梧桐雨》、《长生殿》;而《琵琶行》又化作了《青衫泪》。中国戏曲文化也由此平添了异彩奇光。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春风和煦,江水碧绿。一曲《忆江南》让人忆起白居易为官一任,利民一方的业绩。在杭州任刺史三年,把西湖整治得水绿山青,人民安居乐业。当白居易要离开杭州时,手下佣人把他剩余的俸钱装箱,准备带走。白居易看见后,说:“把它存到库里吧,今后好治理西湖用。”

  白居易要走了,杭州百姓心里好不难过。他们打听好白居易上路的日子,纷纷提了酒壶,托了糕点,久候西湖边来送别。

  百姓们在西湖边等啊等啊,没听到鸣锣喝道的声音,也没看到抬着满箱金银、满筐绸缎的行列,只见到白居易从天竺山骑着马缓缓而来。两个佣人抬着两块天竺石跟随,一路走来,一路与百姓们话别。百姓们跪着拦住白居易,许多人都哭了。

  白居易看了,心中十分感动。就在马上吟了一首诗,说:我在杭州三年,惭愧没有什么功绩,只不过是脱不了诗人的习气,做了十多首诗歌,临走还带了两块天竺山的石头,这恐怕也有伤清白呀!

  白居易离开抗州后,那里的百姓一直亲切地呼他为“白舍人”。有人还画了他的像,供在家里,有人把他的诗抄写了贴在墙上。白居易在西湖修的堤,早已经没了。但是湖山荣幸,千百年来,堤以人名,人以堤传,杭州人一直把原来的一条白沙堤,叫做“白公堤”,以此来纪念这位关心民众疾苦的诗人。

  烟波淡荡,西湖诸岛。人文色彩最浓厚,知名度最高的岛屿“孤山”,人们忘不了那座修竹如帘,梅树舒枝,小巧玲珑,建筑别致的竹阁,更忘不了它的主人白居易的故事,他的出游西湖,他的偃卧憩息……(太原道注:有关白居易及其诗作,参见本站山西名人、山西古典诗文栏目)



七、花间词派温庭筠 《二十四诗品》司空图

●温庭筠,中国第一位有词集的文人,当朝把宰相挖苦得面红耳赤,下不了台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把唐以前的中国诗歌作了一番大归拢


  经历了从唐宪宗到唐懿宗七朝的山西祁县人温庭筠,不只是晚唐写词最多、影响最大的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词集的词人。他以绮丽香软、偏于闺情的艺术风格,被誉为“花间词派”的鼻祖。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鸟,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温庭筠在词史和韵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自他而始,词,才在文坛上形成独立的体式、风格,才与诗并驾齐驱,至宋朝呈现千岩竞秀、花红柳绿的极盛局面:除词而外,温庭筠的诗歌在唐代也有很大影响。刘禹锡、白居易等,无论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学上的名流大家,都给了他很高评价。他同李商隐齐名,号作“温李”;文章又与韦庄、杜牧、贾岛并举。

  聪明颖悟的温庭筠虽才名雄著,生活遭际却落拓不遇,仕途困窘,备受摈抑。屡试不第,穷愁潦倒的现实,把这位诗家词人弄得心灰意冷而又玩世不恭,极好讽刺权贵,触犯上司。据说,温庭筠相貌丑陋,被人呼为“温钟馗”。一次,唐宣宗赋诗,上句用了“金步摇”,但下句一时怎么也想不出来,就令温庭筠来对,他立即对以“玉条脱”,宣宗很满意。宰相令狐不知这个词语的出处,温庭范告诉他就出在《南华经》里,并且说:“庄子的《南华经》是一部极普通的书,人皆知之,并不是什么生辟的著作,相国在公事之余,也应该读一点古书才是。”语带教训,话又说得有点儿刻薄,使这位相国面红耳赤,下不来台。(太原道注:有关温庭筠及其诗作,参见本站山西名人、山西古典诗文栏目)

  历史总喜欢这样,自觉不自觉中,产生它自身的某些规则框范。比如诗歌,有人创作诗歌,就有人研究诗论,二者互为表里因果,方才相得益彰。由是,中国诗歌的生命节律得以疏理,黄河文化之多元汇达得以凝聚。

  所以,当同一片黄土地上,诗歌大家圣名瑰艳,又兀地矗起一座诗歌理论丰碑巨铭之际,便很值得在庆幸这片黄土厚实之余,再驻足端详另一位晚唐时期重要的诗文大家,山西永济人——司空图。

  这是位生不逢时,境遇坎坷的诗人,恰处在唐朝行将覆灭的时代。破碎的理想,难以面对的现实,促成了他辞官避世,归隐故土的行止。河东,中条山王官谷,这片“世外桃源武陵溪”,一处“休休亭”,成就了司空图晚年最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二十四诗品》。(太原道注:有关王官谷参见本站三晋名山漫谈栏目)

  以诗的形式写成诗论,在文学史上,这是创举。司空图集自己毕生赏诗心得,以四言诗体写成的《二十四诗品》,将诗歌风格之美和意境之美分成二十四种,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诗歌哲学和诗歌美学:

  雄浑 冲淡 纤(禾农) 沉著 高古 典雅
  洗炼 劲健 绮丽 自然 含蓄 豪放
  精神 缜密 疏野 清奇 委曲 实境
  悲慨 形容 超诣 飘逸 旷达 流动

  司空图诗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进步,对唐朝以后千余年的中国诗歌创作及其批评鉴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自此,学人对这部《二十四诗品》的各种释译续编研探,再未停断。(太原道注:有关《二十四诗品》参见本站山西古典诗文栏目)

  如果说,南朝人钟嵘的《诗品》还只是一部精炼的总结齐梁以前 500年诗歌之“诗史”,那么,历史的烟霭中,山西中条山麓深处,先贤老者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才真正把中国诗歌的激流归拢、撞合、喧哗,卷成了新的巨澜……



八、金元词冠元好问

●如果没有元好问的记载,《金史》的内容将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美国首都华盛顿纪念碑上,有山西人徐继畲的两段文字


  相传上古之前,二郎神担山,行至牧马河边,略觉劳顿,便下河洗澡,浴后把两座山遗留在河两岸,自己则扬长而去。以后,岁月沧桑,河东之山变成了今天的蒋村,河西之山变成了今天的神山村。后人将神山村修建一番,改名为遗山。一位来此讲学授徒的学者,爱慕遗山美景,遂为自己取名号“遗山”,这便是金元之际,山西忻州的那位不凡人物——元遗山,即元好问。

  作为文学家,除了 203篇笔记体短篇文言志怪小说外,元好问尤以1380余首诗歌雄踞唐宋以后诗坛,其中以“丧乱诗”为代表的七言律诗,在艺术上达到高超境界,可与伟大诗人杜甫的同类作品媲美,成为继宋代苏武之后,能与陆游相匹的杰出诗人。至于他所写的 380余首词作,更是独居金元时期冠顶,足以与两宋词家并比。

  作为史学家,他还以数百万字的《壬辰杂编》、《中州集》、《金源君臣言行录》等著述,记载了金元之际的许多重要文献,成为后代学者修撰《金史》难得的珍贵史料。

  作为思想家,他不仅上书金朝旧臣耶律楚材,更北行清后来成为元朝开国皇帝的忽必烈担任儒教大宗师,促其汲取汉族文化,任用汉人,重视儒家学说,加速了蒙古统治者的征服由野蛮向文明渐变,挽救了在战争中将要被屠杀的千百万人民,为保护发展中原文化教育做出了独到贡献。

  金、元之际的中国大地,改朝换代,战乱频仍。曾处于这场重大政治斗争旋涡中心的元好问也数度颠沛流离,四处漂泊,直至年近五旬才返归故里。阔别25年回到家乡忻州,使他心情格外欢欣感慨,正是在这种愉悦的心态下,他才创作出了令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诗文作品。

  过去,曾有研究元好问的专家、学者,指责他失节,大意是嫌他没有为金朝的末代皇帝金哀宗殉葬,没有在金朝灭亡以后隐居山林,等等,形成了一段学术界人尽皆知的历史公案。有关这类争执,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出了一部《元遗山新论》,以大量史实资料为依据,澄清了许多疑窦,一翻 700年来元好问“气节”冤案,甚是一件好事。

  确实,对于一介书生士人,只要他们的思想本质脉络是优国忧民的,便不应该对他们在文化高压和民族欺榨逆境中的某些权宜之计或手段,讨以刻薄的求全责备。只有以这样豁达的心胸来思忖我们的文化先辈,多想想他们为我们民族的精神留下的宝贵遗产,这样,当我们来到忻州元好问的故乡,系舟山下韩岩村,面对他的墓地时,我们的魂魄方能在平和中,与九泉之下的这位多难的先哲,生发出苦涩的共鸣。

  元好问早年为读书修史而建的“野史亭”,早已毁坏,现在这一处,是1924年(民国13年)重修的。在砖砌拱门上雕刻着清代名人徐继畲亲笔写的“野史亭”牌匾。1990年,来自国内及海外的学者百余人曾云集忻州,举办元好问诞辰 800周年学术研讨会。无疑,这是对元好问这位为祖国统一、文明发展和民族融合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杰出历史人物的绝好纪念。(太原道注:有关元好问及其诗作,参见本站山西名人、山西古典诗文栏目)

  顺便提一笔,上述说到为元好问“野史亭”题写牌匾的徐继畲先生,籍贯山西五台县东冶镇,也是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上很有建树的人物。他曾做过清朝的封疆大吏福建巡抚、总理各国衙门事务行走以及总管同文馆大臣。由于在沿海地区任职多年,勤于研究中外文献资料和向外国人询问各国情况,他所著的关于世界历史地理的《瀛环志略》成为继魏源《海国图志》之后,在中国近代史上同样也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专著。(太原道注:有关徐继畲参见本站山西名人栏目)

  有趣的是,在徐继畲的《瀛环志略》一书中,他对美国联邦制度和总统制度的赞赏,对美国独立战争领袖和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深表钦佩的两段文字,1853年,经浙江宁波耶稣会人士镌碑赠送,至今仍被砌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纪念碑第十级内壁之上,成为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徐继畲和魏源的这两部著作,是中国知识分子认识世界的启蒙教科书,对于帮助那些最早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仁人志士开拓视野,启迪智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慧眼独具的梁启超先生对此评价说:“中国的士大夫稍有世界地理知识,实在是自此开始。”

  丹青融汇,书画翩然。倘佯中国绘画艺术殿堂,三晋英才,巨星煌煌——从画史巨著《历代名画记》的张彦远,到《图画见闻志》的郭若虚;从破墨山水的王维、全景山水的荆浩,到米点云山的米芾、米友仁父子,从南宋四大家之一的马远,到当代书画大师董寿平、丁绍光……这些卓立于画坛书苑的艺术名家们,以博大沉雄的气魄,或破墨写意,或精工细描,在中国绘画艺术的天地中争荣竞秀,为三晋文化的辽阔深远,泼洒了多姿的风采。



九、绘画艺术的“《史记》”——《历代名画记》

●人们大都知道司马迁写过气势恢宏的历史著作《史记》,殊不知,中国的绘画史上也有一部“史记”,这就是被誉为“画史之祖”,唐朝时山西人张彦远的杰作《历代名画记》

  中国绘画界,在唐代空前繁荣的社会文化交响奏鸣中,出现了伟大的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及其光辉著作——《历代名画记》。这部包蕴宏富的画史巨著,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美术史专著,曾被后世誉为绘画艺术的“《史记》”。全书以十卷篇幅,详尽概括了唐朝会昌年间以前中国绘画演变的源流,用系统丰富的理论,对绘画规律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张彦远提出的“艺术发源于天然论”,阐释了“天然是本源”、师传仅仅是流派的艺术哲学;“书画同源论”,论证了书画二者的审美关联;“疏密二体说”,在理论上首次划分了中国绘画形式中的工笔与写意两大体系……这些独到精辟的见解,开创了中国史论结合的美术著作体例。书中记载的 370多位画家传记,保留了许多散佚的绘画古籍条文。大画家顾恺之等人的遗文,就是凭借此书才得以存世。对于后人而言,今天仍然能够了解有关唐朝以前的画家和绘画史料及其鉴赏收藏情况,《历代名画记》委实弥足珍贵,难以替代。近代学者推崇其为“画史之祖”,显见绝非虚谬之言。

  籍贯河东临猗的张彦远祖上三世做宰相,是当时有名的望族;他本人也曾官至大理寺卿。唐朝五品以上为高官,而张彦远当时的职位已在从三品以上,足见其政治地位是较为显赫的。这些有利的条件和世代重视才学修养,喜爱收藏书画典籍的家风家学,使张彦远涉猎广博,因而在一定意义上,也使《历代名画记》得以立论高瞻,见解独到,能以丰富详备的内容而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理论的一部“百科全书”。

  除了《历代名画记》,稍晚些时候,张彦远的另一部重要论著《法书要录》,也以罕见的传本,记载了自汉、晋、宋、齐、梁、陈、后魏至唐朝名代书法论文大小近百篇,成为中国第一部书法理论文集,是后人研究和学习唐代以前书法艺术必须依据的文献。

  孜勤于诗文书画的张彦远,不仅深谙理论,精于鉴赏,更多所创作。从记载来看,他的绘画侧重于山水。画迹见于著录的有《丰林泉石图》,载于清朝人方颐睿所写的《梦园书画录》一书。可惜张彦远的大量书画,由于年代久远,今已难睹其貌。唯有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唐代画家韩干所画的一幅《照夜白图》上的寥寥数字:“韩干画照夜白,彦远。”算是现存唯一的张彦远书法真迹。令人欣慰的是,张彦远的著作早已被译成英、日等文字,广泛流传于亚洲、欧洲、美洲和澳洲,他的艺术思想对当代世界艺术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十、郭若虚与《图画见闻志》

●宋代画论家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是自张彦远之后中国绘画史上,唯一能与《历代名画记》媲美的一部画论通史

  身为宋英宗女婿的山西太原人郭若虚(太原道注:原文有误,郭若虚为宋仁宗弟东平郡王赵允弼的女婿,宋真宗郭皇后的侄孙。曾做过驸马都尉的是另一位太原画家王诜,宋神宗将宋英宗之女蜀国公主嫁给了他),是北宋著名画论家,所著《图画见闻志》,以六卷篇幅,通过史论、画传、画事三大部分,按照社会地位的高低,记载了唐、五代、宋、辽 284位画家的生平事迹。书中对各种题材的画法研究和有关绘画故事的记述,丰富了美术史论结合的研究领域。由于《图画见闻志》在时间顺序上与《历代名画记》前后相接,因而它被视为《历代名画记》的续篇,并与之一道,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绘画通史。宋代绘画的高度成就,赖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而得以充分展现。元代历史学家马端临著《文献通考》,称《图画见闻志》为看画之纲领。清代《四库全书提要》谓《图画见闻志》深得画旨。日本及亚洲诸国对此书早已广泛刻印,现今欧美等地也多有流传,皆说明了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堪与《历代名画记》媲美的光辉巨著,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影响深远。



十一、全景山水画大师——荆浩

●隐居在岢岚山南麓的荆浩,挥笔画松几万本……
●太原画家王诜的绘画风格“不古不今”,被人视为珍藏秘宝


  唐代以后,中国山水画已发展成熟,出现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其中以李思训父子为代表的青绿山水,王维、项容为代表的水墨山水,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的两大脉系。生活在五代后梁时期的大画家、山西沁水人荆浩,则采众家之长,以笔墨并重的画风,成为山水画由唐向来过渡中重要的桥梁。荆浩擅佛像和山水,尤其是他画的“云中山顶”,仰面而起,壁立千仞。他曾自负地说:“吴道子画山水,见笔不见墨,干枯乏味;项容见墨不见笔,墨黑团团缺少笔力。我是扬两家之长,避两家之短,成我一家之法。”

  为了逃避唐末战乱,荆浩曾长期隐居岢岚山南40里处的峡谷中。一天,他无意间走进了一个大岩石的夹缝,不料里边竟别有一番天地。由于人迹罕到,此处满地青苔,怪石峭立,云烟迷茫,而古松尤为茂密多姿。见此情景,荆浩不禁连声叫绝。从此,他天天出入此地,携带纸笔,对着古松写生,将一棵棵盘在溪边、悬在岩上的松树认真描绘,一气竟画了数十本,几万张,最后才认为自己是把这些古松的神态绘画出来了。

  怀着对艺术的如此专注与勤奋,荆浩不断吸收、融汇不同的流派风格之长,终于创造了层峦叠嶂、松柏姿肆的全景式山水画,以天地无垠、宇宙造化的壮阔风骨,自成一家,独立于中国画坛。他的画论著作《笔法记》,更以系统深刻的绘画理论,在中国的山水画论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代的绘画艺术,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新高峰。其成就突出表现在山水、花鸟画的蓬勃发展上。众多的北宋画家中,还有一位值得称道的山西太原人王诜,以“不古不今”的画风而著称。“古”是指青绿;“今”是指水墨。他的代表作《渔村小雪》,就兼有金碧与水墨两家之长,风韵独具,被人视为枕中秘宝而收藏。王诜的艺术成就,体现了“水墨自与诗争妍”的境地,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对以后的画家冯谨、赵伯驹、赵孟(兆页)多有影响,从而使他在中国山水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十二、“大米小米”画云山

●狡黠的“大米”,偷梁换柱偶尔也有失手的时候……
●宋高宗非常看重“小米”,这位皇帝所收藏的画,大都经过“小米”的鉴定


  “大米小米”,是美术界对北宋时期山西太原籍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的昵称。他们的山水画,运用水墨淋漓、隐隐约约的“点”来描绘烟云变幻的江南山水,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因而被称为“米点山水”。

  文人画,是宋代绘画艺术的一大特色,作品多以山水、花卉为题材,在绘画技法上追求笔墨趣味,注重与诗文、书法的结合。在这种绘画形式中,富收藏、精鉴赏的米芾,不但书画一流,而且一生趣闻轶事很多,人们叫他为“米癫”,或“老米狡狯”,说明他的为人同他的书画艺术有很大关联。对于古书名画,只要知道哪里有,他就不惜耗尽巨金,千方百计觅购收藏,好像如不能到手,就要抱恨终生一样。

  有一次,米芾在真州,得知当时的一位大画家蔡攸正在一条船上,就立即赶去求画。蔡攸很感突然,面露难色,一时没有应允。谁知米芾竟说:你若不肯答应,我不如投江死了。说着,一边攀着船舷,一边大声呼叫,似乎真要坠下去。见到这种情景,蔡攸没法推却,只好画了一幅给他。

  又一次,米芾向别人借了一幅唐代画家戴嵩的《牛图》,自己悄悄临摹了一幅,却把真品收藏起来,摹本还给人家。由于他的临摹甚为逼真,时常能瞒过世人,所以这在他也不是第一回了。可是这次借给他《牛图》的却是一个内行。那人一眼就看穿了他的诡计,定要归还真品。米芾还想掩盖,那人说;我那张画上,牛眼睛里还有牧童的影子呢,你再好好看看你还给我的这张!米芾情知再难狡赖,只得满面羞惭,将真品还给人家。可见,酷爱书画的米芾,尽管狡黠多诈,精明算计,偶尔也有失手的时候。

  在米氏父子题材广泛的绘画中,以山水画成就最大。他们的“米点山水”,不拘成法,大胆创新,在中国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章,对后世影响很大。从元到明清,高克恭、明四家、董其昌,乃至清四家,都不乏“大米小米”的影响。宋代作为文人画的成熟时期,“米点山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除了绘画,米芾书法成就也极高,尤以行草书为最。宋代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其中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者,米芾可谓独占鳌头。米芾的书法传世作品有《蜀素帖》、《乐兄帖》、《珊瑚帖》等,从中可见其书法雄健清新,收纵自如的情致。此外,米芾还常因画题诗,使画面神采弥张。他的作品诗书画三者结合,风范深为后人景仰。(太原道注:有关米芾参见本站山西名人栏目)

  米芾的绘画真迹,今天已无从看到了。他的书画风格,只能从和他最接近的儿子米友仁作品中窥见一斑。

  米友仁是米芾的长子,人称“小米”,小名虎儿。大书法家、诗人黄庭坚曾作诗称赞这位后辈“虎儿笔力能扛鼎,教子元晖继阿章。”黄庭坚还为此赠给他一方刻有“元晖”二字的古印章,米友仁遂取字元晖。米友仁继承了父亲的艺术风格,除了擅长书法,还在绘画上将“米点山水”发扬光大,进一步确立了这一画派在画史上的地位。他的绘画作品流传下来的以《潇湘奇观图》、《云山图》等最为著名。米友仁后来在朝廷作大官,皇帝宋高宗赵构非常看重这位才子,赵构收藏的书画,大都经过他的鉴定。由于米友仁画“云山”很自负,不肯轻易送人,有位朋友就写了一首诗来嘲笑他吝啬:“解作无根树,能描蒙懂云。如今供御也,不肯与闲人。”



十三、“马一角”画半边

●中国画,虚虚实实,有时看似空白,其实中间大有名堂……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北宋皇帝徽宗和钦宗被金人掳去,京都汴州沦陷,北宋到此灭亡。宋高宗赵构逃到杭州,重建国都,号称南宋,醉生梦死,苟安一隅。不过,文化发达的南宋,皇家画院中还是出了不少画家。其中就有人称“马一角”’的山西永济籍画家马远。

  如果说,北宋的山水画主要画大山大水的全景,那末,南宋的山水画则多取特写镜头式的近景,侧重画山川奇秀的一角。这在山水画的发展上,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而促成这个变化的完成者,当首推山西画家马远和另一位浙江的画家夏圭。他们开创了一个独特的画派,运用北方画派之笔墨,画浙江一带的山水,绘画史上把他们并称为“马一角”,“夏半边”。他们两人加上李唐和刘松年,合称为“南宋四家”。

  马远山水画的主要特点,是在构图方面采用“以小见大”,以局部表现全体的艺术手法,创造不同凡响的独到境界。例如他的《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上,一个渔翁在船上独坐垂钓。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几乎全为空白,但却有力地映衬出江面的空旷渺漠、寒意萧条气氛,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凝神贯注的神情,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广阔的意境。像这种在画面上留出大量空白的现象,不仅在马远的作品中是常见的,而且可以说是中国画在构图方面的一大特点。中国画很讲究这种“空白”。所谓“计白当墨”,即表面上是空白,是虚的,实际上却并非空白,而是虚中有实。马远对此很擅长,所以,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则仅写水之一涯。至于其它景物,也是减到不可再减。所以,人们戏称他为“马一角”,而这“边角之景”,似乎也就成了马远山水画的代名词。过去,也有人认为马远之所以画“边角之景”,其实是暗指南宋小朝廷的“残山剩水”,隐喻南宋偏安江南之意,怀念北宋的大好河山。这种说法,若细细品味去,似也不无道理。马远的山水画,还有《踏歌图》、《雪图》、《探梅图》等,以及现存十二幅专门画水的作品。至于至今藏于台湾博物院的《梅石溪凫图》,清静幽雅的画面,追逐嬉戏的野禽,简笔勾勒出了山水花鸟的完美融汇,足见马远的花鸟画也颇有成就。

  那位与马远风格相近的浙江画家夏圭,画风同样是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在构图上常把景物挤压在一角,留出大片的空白天地,令画面空明爽朗,使人心旷神情。他最喜爱画的西湖,被称为“水墨西湖,画不满幅”。所以,人们叫他“夏半边”。

  马远、夏圭所代表的这种独特水墨绘画,苍劲一派,风行一时,在南宋中期,几乎笼罩了整个画坛。他们的画风,延续了 150年之久,对后世影响,不可低估。



十四、书画大师董寿平

●“搞点学术就不错”
●北京天安门、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以及诸多宾馆,都有他的大幅画作、墨迹
●国家政要常以他的字画礼赠外国元首


  北京天安门、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及许多宾馆、饭店和重要场所,都有他的大幅画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常以他的字画作为国礼赠与外国元首……

  为人民大会堂创作《苍松图》,宽6米,高4米,4人抻纸,2人捧墨,如此巨幅,他竟不须起稿,而挥洒自如,苍松挺拔,枝繁叶秀,难得佳作,一挥而就……

  这就是90岁高龄,60载画坛,当今中国美术界一代宗师、著名国画家、书法家、鉴赏家——董寿平先生和他的书画风采。

  董寿平原名董揆,1904年 2月17日出生在山西洪洞县杜戍村的一个诗书世家。高祖、祖父、父亲,都是以诗、书、画见长的学者名流。董氏家族广集历代名家字画,所收藏之文物、图书,曾多达10万余卷。其祖父董文焕是清朝咸丰皇帝时的翰林。当年外国人为他拍摄的无底版照片,是中国最早的几张黑白照片之一,据说至今仍珍藏于董寿平先生府邸。

  清代花鸟画家恽寿平,被称为“写生正派”。他的诗、书、画,人称三绝,在清代影响甚大。董寿平十分崇拜恽寿平,酷爱其绘画,更敬仰其为人。这样,1928年,他将自己的名字由董揆改作了董寿平。本来,古人称宰相职位为“揆”。早年,外祖父为他取此名,可能有光宗耀祖的希冀,谁料想,董寿平却无意官场仕途,反倒在书坛画界成就瞩目:正像1994年初他对青年人说的:“搞点学术就不错,当官没甚么意思。”看来,人各有志,关键在乎心境与外物之和谐吧。

  董寿平先生是享誉中外的书画大师。“董梅”,“寿平竹”、特别是他画的黄山,风格独具,画黄山而非黄山,非黄山而似黄山。作品气势雄伟,引人入胜。风起云涌处山谷生风,令人仿佛身在画中,心驰神信。

  自1979年以来,董寿平先生已九次东渡日本举办画展。1985、1989年,又分别到香港、新加坡举办画展,声誉倍隆,令海内外共仰。1991年 7月,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宴请他,先生以“心积平和气,手成天地功”条幅相赠,哲理洋溢,令海部俊树首相非常高兴,并告诉董先生,他将把条幅悬于办公室内,以为座右铭。日本的另一位前首相中曾根康弘与董寿平先生也互有书法相赠。这位前首相亲笔书写“心”字送给董先生,以示日中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此外,董寿平先生还与日本书法界泰斗村上三岛先生联袂在中日两国举办书画展览,此举邦交海外,贡献卓越。

  对于山西家乡,董寿平先生更是一往情深,充满厚爱。他将自己历年来创作的 200幅书画精品,捐献给了山西省博物馆。1989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太原著名的风景名胜地晋祠建成“董寿平美术馆”,以永久珍藏这位德尊望隆的艺术大师的传世佳作。



十五、画坛巨匠丁绍光

●吴冠中教授说:“丁绍光凭一根线条缚住了版纳风情”
●外国评论家说:丁绍光是站在中国绘画顶点的当代巨匠


  美国著名评论家芬雷称他为:“震动世界画坛的云南画派领袖”;

  日本著名评论家代室哲郎称誉他是“站在中国绘画顶点的当代巨匠”;

  法国最富权威的美术评论家帕里诺著文说“他的艺术具有超时空的魅力。”“一颗现代浪漫主义银河系中的流星,他的作品是对我们先人之见的挑战。”

  这些大名鼎鼎的国际美术评论家们所说的,都是一个人:旅居美国的中国山西籍画家,现年52岁的丁绍光先生。

  一位画家,何以受到世人的如此仰慕?归拢一番如下零册散简,也许方能悟出些个中缘由。

  1962年,以第一名优异成绩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的丁绍光,一头扎到祖国边陲云南,一呆就是18个年头! 1979年,在北京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大获成功。吴冠中教授的评价,点石成金,一语中的:“丁绍光凭一根线条缚住了版纳风情。”北京人民大会堂请他为云南厅创作了大型壁画。他的作品亦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前几年,在日本举办的第一届东京国际艺术展上,日本《21世纪绘画》杂志社联合其它几家出版社,邀请世界各地来参展的著名艺术家、评论家、收藏家、画商,评选他们心目中14——20世纪的 100位世界大师级画家。结果,丁绍光名列第29位,是唯一上榜的中国画家。值得注意的是:排在丁绍光前面的28位画家,多已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化做九天外了。

  日本国际级画廊有一个传统,不展出亚洲画家的作品。而1986年底,当美国西格尔艺术公司首次把丁绍光介绍给日本画坛时,这个禁忌终于被打破了,日本 500家画廊展售了丁绍光的作品,大阪、名古屋、东京、长崎、札幌等各大画廊的每次展览,丁绍光作品竟全部售空。真是一派狂飙之势。

  1990年 6月,丁绍光的画作首次在法国巴黎展出,地点是坐落于香榭丽舍大道上久负盛名的“柏翰画廊”。这个世界级画廊,一向以只展示毕加索、马蒂斯、莫奈、梵高、列宾等国际大师们的作品而声誉显贵。岂料,揭幕典礼后仅半小时,丁绍光的画就被抢购一空!法国画坛,为此震惊。

  时下,丁绍光的画作每幅估价均在20万美元左右。行家估计,未来售价每幅将突破百万美元。丁绍光一幅《白夜》原画以 270万元币售出,创台湾1991年原画作品最高价目记录。展出期间,潮水般涌来的崇拜者们,曾将他高高托起。

  为了弘扬这位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的山西籍中国画家及其艺术成就,1992年,适值校庆90周年之际的山西大学,聘请丁绍光先生为名誉教授,山西省人民政府也在太原兴建了“丁绍光美术馆”。

请看《魂系山西》第九篇 三晋雄文展磅礴


摘自《魂系山西》,李镇西著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0-08-15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魂系山西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