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魂 系 山 西

魂系山西目录

魂系山西序言

第一篇
黄河文明源山西

第二篇
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

第三篇
华夏帝王三晋独唱风流

第四篇
数千古名将还看山西

第五篇
根在山西

第六篇
神秘黄土地三晋佛与道

第七篇
戏曲摇篮话三晋

第八篇
诗情画意谱三晋

第九篇
三晋雄文展磅礴

第十篇
晋商称雄  享誉天下

第十一篇
三晋古建甲天下

第十二篇
原汤原汁  山西民俗

bt-02.jpg (12306 字节)

  天体运行,地火升腾,千万年的造山运动铸就了三晋大地的奇山峻岭,雄关险隘,华夏文明伊始,山西便成为天下“第一军事要地”,在中国的几千年社会周而而复始的不断裂变与重新组合中,山西地位举足轻重:当中央王权强盛一统之时,凭借山西,外可拒侵,内可治乱;当中央王权削弱崩溃之时,谁拥有山西。谁便可以纵横四方,称雄天下。是故,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云:“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



一、远古的回声:视山西而定天下

  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三千年间,中国历史便已确定了这样一个基调:天下视山西而定,兵家为争压这块军事要地,杀得天昏地暗,拼得你死我活,一场场政权王朝更这交替、兴衰起伏的历史活剧不可避免地在山西频频演出:从发生在解州的涿鹿大战,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被商汤在鸣条冈所灭;从晋国作为周的主要诸侯国而担当屏蔽王室之大任,到“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开创东周,使周王朝得以延续;从春秋之际晋国图强称霸中原百余年,到由晋国分裂而成的三晋──魏、赵、韩在战国诸强的激烈角逐中,各领风骚,欲与强秦试比高……历史往往青睐那些得到山西的人们,远古如此,后世亦然……



二、长平之战定乾坤

   “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翦灭诸强,统一中华,筑起中国封建王朝史上第一块里程碑──秦朝。而秦王朝这块里程碑的奠基之礼,是发生在山西上党地区、战国时期规模最在的一场战役──长平之战。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中国历史在群雄纷争的战国末期,走到了一个何去何从的紧要关头:

  当时,号称“战国七雄”的秦、楚、齐、燕、赵、韩、魏相互侵吞,彼此鏖战, 谁都企图吞灭其它六国,统一中原。对于雄心勃勃的秦国来说,楚、齐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但一个居南,一个位东,在地理位置与军事实力上都不足以构成威胁。而秦国要出函谷关,夺取天下,迎面而来的便是三晋的赵、韩、魏。特别是赵国,在山东各国屡遭强秦进攻,疆土渐失之际,却由于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等一系列军事改革而逐渐强大起来,成为当时唯一有力量与秦抗衡的国家。

  秦赵两国相互对峙,虎视眈眈,战事一触即发……而秦赵不论谁赢谁输,其结果都将会直接影响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向。

  这时,秦国举兵犯韩,占领今河南沁阳之地,切断了韩国属地山西上党郡同韩国的联系。秦国之意,昭然若揭。上党素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称,而上党郡的长平地区又是“古冀之襟地,两淮之咽喉”,如占领此地,秦军进攻赵国便是轻而易举之事。

  韩上党郡守冯亭感到孤城难守,索性率上党郡所辖十七城归顺赵国,赵国立即派老将军廉颇驻守长平。

  眼看到嘴的肥肉人被赵国抢走,秦国岂肯善罢甘休,而且对于秦国来说,长平势在必夺,因为打赢此仗,便是打赢赵国;而打赢赵国,就是打赢六国。于是,秦倾全国之力,进击长平。

  秦赵两国在长平摆开战场,展开了一场决定彼此命运,乃至决定中国历史进程的大决战……

●40万赵军人头落地,头颅堆积如山……
●唐玄宗来到长增古战场,唏嘘不已,将40万赵军被坑杀的“死谷”改名为“省冤谷”
●当40万赵军人头落地的时候,中国历史上第一顶皇冠就已稳稳地戴在了秦始皇头上……


  面对秦军山呼海啸般的强大攻势,廉颇泰然处之,高筑营垒,以逸待劳,与秦军打起了“持久战”。

  孰不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秦国见强攻无效,转而施用反间计,诱使赵王撤回廉颇,派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长平前线主将。这一撤一派, 赵国便注定失败的命运了。

  赵括一到长平,就改变了廉颇的战略,反守为攻,主动出击。结果被秦军团团围住,相持了40多天,赵军弹尽粮绝,主将赵括中箭身亡,全军40万人被迫投降。

  虽然只是40万手无寸铁的降兵,但毕竟数量庞大,如发生兵变,秦军有可能转胜为败。因此,秦将白起下令,除将其中年幼的240人放还外,其余的全部坑杀。白起还命令士兵按杀掉赵军首级的多少,来领功请赏。一时间,赵军头颅堆积如山,“血流淙淙有声”。据古书上说,附近“杨谷之水皆变为丹”, 从此这条河被人们称为“丹河”。

  这场悲惨的战争给后世留下的创痕实在太深了。长平之战距今已2200多年了,然而有关它的山川地名依然随处可见:这条流淌着40万赵军鲜血的丹河,那个耕地时常可拴到两军交战箭头残骸的箭头村,还有当潞王时唐玄宗命人在骷髅山上建起的骷髅庙,千百年来,静静流淌,默默伫立,时时向人们讲述着这个悲惨的故事。

  山河有情,历史却无情,它的发展往往要付出令人难以承受的惨重代价。尽管至今当地百姓一提起白起,恨不能吃其肉,喝其血,但如若40万赵军不被全歼,秦军能在长平之战中取得根本性胜利吗?正是由于秦国的决定性胜利, 中国历史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尽管秦国在长平之战41年之后才消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但秦统一华夏之势在长平之战后便成定局。所以说,当40万赵军人头落地的时候,秦昭王就已经将中国历史上第一顶皇冠稳稳地戴在重孙秦始皇的头上……



三、汉时之关在山西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流传千百年,至今仍被人们吟唱传诵,诗中的“关”与“阴山”,就是指山西北部以及与山西相连的内蒙古一带;“万里长征”说的是汉王朝凭借山西抗击匈奴的故事……

●就在刘邦衣锦还乡,荣归故里,脾睨群雄,几乎得意忘形的时候,却又十分忧虑地感叹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秦始皇,面对着自己前无古人的伟大功绩,昏昏然而飘飘然,自以为大地皆在他脚下,只要守好国门,从此便可高枕无忧。于是,发七十万人建造骊山陵寝,以备后事;又发三十万人修筑长城,以御匈奴。然而他却忘了一点,经过战乱的百姓急需休养生息,秦始皇如此大兴土木,惹得民怨沸腾,一个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民间流传 ,结果,长城没被哭倒,秦王朝的大厦却被哭塌了。

  整个中原又笼罩在一片硝烟战火之中……

  几年之后,在秦末群雄四起中崛起的刘邦,削平诸乱,一清寰宇,断秦之后重建了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汉朝,从而直升九五,君临天下。就在他荣归故里,衣锦还乡,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睥睨群雄,得意忘形的时候,却十分忧虑地感叹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四方”何指?当时关中已是京畿之地,牢牢在他控制之下;东方齐鲁、南方荆楚,自项羽乌江自刎之后业已俯首称臣;只有北方塞外茫茫大漠之中的匈奴,却桀骜不驯,控制了今山西、河北、陕西以北的大片土地,企图占领山西,从而进攻中原,最终夺取天下。

●汉高祖刘邦率三十万大军御架亲征,被匈奴围于平城白登山,生命岌岌可危……
●远嫁的公主,伴着雁门关外惨淡的月光,大漠深处叮咚的驼铃,越走越远……


  初初领略了帝王之尊贵的刘邦,绝不会允许刚刚得到的皇位让匈奴人抢走。他亲率大军三十万前往山西北部征讨匈奴,却不料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南),达七天七夜。如若不是采用谋士陈平之计,贿赂匈奴单于之妻,这位大汉帝国的开国皇帝早成为匈奴人的阶下囚,刀下鬼了。(太原道注:详细史实见本站《太原沧桑》之《龙潜太原》)

  惊魂未定的刘邦更加看重山西边防,封其兄刘喜为代王迎战匈奴。谁知刘喜枉为皇兄,却是无能之辈,到山西的第二年,就抵挡不住匈奴的进攻,逃回了洛阳。

  刘邦不愧为一代英主,接二连三的失败使他清醒地意识到:过分的穷兵黩武极有可能导致秦王朝灭亡的悲剧在汉朝重演。他果断地采纳娄敬建议,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以自己的血亲骨肉换取边境的安全,以求得暂时的安全。远嫁的公主,伴着雁门关外惨淡的月光,大漠深处叮咚的驼铃,越走越远……

  从此,汉匈之间尽管和和打打,打打和和,但“和亲”成为彼此关系的主旋律。

  不过,既然委屈求全只是刘邦的权宜之计,那么他就绝不会对山西边防等闲视之,继“白登之围”之后,刘邦再一次冒性命之危,前往山西北部平息叛乱,然后,又封儿子刘恒为代王,驻守晋阳。

  刘邦此招不可谓不灵,以致于后来许多王朝都争相效仿,将皇子派往山西为王,例如隋文帝的儿子杨广、明太祖的儿子朱(木冈)等。而那些被派往山西的皇子们,安分者,则忠心耿耿保卫皇父、皇兄的江山;不安分者,便凭借山西的有利条件,谋取皇位,成为万乘之君。当然,这一切都需在守稳山西的前提下,才能如愿以偿。

●雁门关内外,几番征战,几多白骨……

  汉文帝、汉景帝时,山西北部依然是几度桑田,几度牧场。

  在太原做过代王的汉文帝十分熟悉这里的山川地理,更清楚太原对于汉帝国意味着什么:太原自古即有中原之门之称,太原一旦失守,中原如囊中取物。于是他不断在太原加筑工事,派重兵把守,并多次亲临太原部署军队,指挥作战。

  汉王朝传到武帝手中,已是国泰民安,国富民强了。今非昔比的汉王朝自然不甘再忍辱负重,委屈求全,于是汉匈关系的主旋律由“和亲”转为战争。

  极尽山河之胜的山西无可替代地当起国之大任:一方面,经由这里的弛道从代郡出击匈奴,是一条重要的进军路线;另一方面,河东、上党、太原三郡盛产良马,可供出征运输和骑乘之需;同时,山西的地形之险又为防御和出击匈奴提供了便利条件,汉武帝“发率万人治雁门关险阻”,在代州雁门山谷道中修筑雁门关。

  雁门关进可攻,退可守,是大漠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汉朝要出击征战匈奴,须以此为根据地,方可长驱直入,直捣漠北;而匈奴要想南下,也须在此站稳脚跟才可马踏中原。

  于是,雁门关内外,几番征战,几多白骨……从今天雁门关附近昔日汉代古战场上那一堆堆长满蒿草的大土冢,我们可以想象得出当时的战斗场面是多么悲壮,多么惨烈。安息在这里的汉朝将士们,曾以血肉和生命同敌人搏斗过,以顽强的意志同敌人较量过。那英勇拼搏的身影,那愤怒的喊杀声,似黄河咆哮,不可阻挡;似太行巍峨,不可屈服……

  经历了无数悲壮、惨烈的战争,匈奴终于被逐往漠北,此后半个世纪,“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警,黎庶亡干戈之役。”

●刘秀一只眼盯着娇柔妩媚的宫娥嫔妃,另一只却死死盯着山西……

  一场外戚干政的宫廷内乱与刘秀的复国战争之后,西汉国运衰落,登基为皇的刘秀将国都迁往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东汉。

  对于帝王后妃们来说,中都洛阳是他们安逸享乐的温柔富贵之乡,但它同时又是一个“四战之地”,其自身根本无法自守。为确保北方门户,东汉王朝从一开始便在山西苦心经营:先是从河北蔚县山西大同堆土布石,修筑起三百余里的亭障,后又从太原至河北井陉、定县、临漳修筑堡壁、烽燧,一里十侯。这些亭障烽侯,是拱卫京师的第一道防线,山西更成为名副其实的“京城安危之所系”了。

  就在中原战火尚未完全平息之时,沉寂既久的匈奴再次南下,乃至侵掠到河东郡、上党郡。河东、上党二郡就在今山西南部,距东汉京都洛阳已经很近。这时,东汉王朝的安危可想而知……

  就在这万分危急之时,匈奴内部发生内讧,分裂为南北二部,纷纷向东汉请求亲附。东汉乘机收复了北方被侵吞的八个边郡,避免了一场国破山河历史灾难。

  如此千载难逢的机遇,不免会使人相信东汉有神人相助的传说。否则,失掉山西边镇的东汉,何以有如此回天之术,绝处逢生?



四、晋王朝 成也山西败也山西

  得山西者胜,失山西者亡。这几乎是历代统治者能否坐稳天下的关键所在。正是这一失一得,使得晋王朝饱尝了酸甜苦辣:匈奴贵族刘渊利用山西灭掉西晋,而东晋又利用山西晋阳牵制刘渊军,政权得以幸存下来,真可谓成也山西,败也山西。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刘渊趁乱起兵反晋……

  群雄逐鹿,天下三分。乱了几十年之后的中国,终于还是没有摆脱“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轮回,司马炎收拾起破碎的山河,又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王朝──西晋。

  这个历史上并不起眼的西晋,在当时却也引得王朝内部人等垂涎三尺。然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趁着朝廷内讧,南匈奴贵族刘渊在今山西离石自立汉王,起兵反晋。

  犹如秋风扫落叶来一般,刘渊军很快控制了山西南部和中部地区,进而又占据壶关,直逼洛阳。形势发展如此之快,连身在其中的刘渊都有些始料不及。欣欣然在平阳称帝接受群臣三拜九叩大礼的刘渊,对山西这块赖以成功的宝地也三拜九叩,感激万分……

  失去洛阳后,晋人又在长安拥立晋愍帝。然而这时的西晋已是个到了山穷水尽的弱小朝廷,不久便寿终正寝了。

  这原是司马家族之在不幸,但却也有人因祸得福。镇守江东的琅琊王司马睿以接续晋之大业为名,在南京称帝,史称东晋。

●刘琨月下登城高奏胡笳,数十万敌军不自退……

  就在西晋政权风雨飘摇,衣冠世族纷纷南渡之际,晋怀帝将并州刺史的空头之衔受予大将刘琨。刘琨不避艰危,毅然北上,冲破汉军的重重封锁,占领晋阳。

  待刘琨收拾好晋阳这幅破败的残卷,便开始以此为晋王朝的前哨据点与敌后根据地,与汉军周旋。最惊险的一次是,刘渊军里三层、外三层,将晋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形势危在旦夕……刘琨月下坦然登城高奏胡笳,曲调凄楚哀婉,敌兵听后无不思乡怀土,喟然长叹,军心涣散,第二早晨竟然全部弃城而去。

  当时,刘渊军队接连攻陷洛阳、长安,掳去晋怀帝、晋愍帝,铁蹄纵横,直至淮水、汉水。但晋阳始终是块难啃的骨头,由于刘琨时不时在刘渊军背后放一把火,搞得刘渊军队腹背受敌,无法集中力量抓住有利时机打过长江去,乘东晋政权立足未稳,将其消灭。他们也只有空对着江南的大好河山,望江兴叹了。

  看来,东晋政权侥幸存留下来,这段历史是由刘琨领导的晋阳保卫战写定的。(太原道注:有关刘琨及晋阳保卫战参见本站太原沧桑之异域孤军)

●五胡十六国始于山西,止于山西
●大量少数民族溶入中原,五胡十六国奠定了大唐盛世异彩纷呈、君临万邦的繁荣局面


  刘渊耗尽一生心血所建立起来的汉国在灭掉西晋后三年分裂为前赵、后赵,双方在洛阳进行了一场大战,后赵灭掉前赵……就这样,先后有五个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了十六国,史称“五有十六国”,整个中国呈现出南为东晋北为五胡十六国的相互对峙。

  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大量的少数民族溶入中原,奠定了在唐盛世异彩纷呈,君临万邦的繁荣局面。而这一繁荣局面是由山西开始的。

●北周与北齐相互对峙,剑拔弩张……历史的天平最终倒向了得到山西的北周一边

  带着朔北大漠的满身风尘,鲜卑族拓跋氏从平城攻入晋阳,统一北方,建立北魏。

  悠悠数十载之后,正当北魏准备迎接百年霸业庆典之际,却不料发生内乱,分裂为东魏、西魏。东、西魏大权不久旁落,北齐、北周取而代之。

  北齐与北周,大致以黄河、洛阳一线为界,东属北齐,西属北周。北周属地风陵渡一带,是两国进攻对方的要地:北齐要想攻打北周首都长安,必须攻下风陵渡;而北周要想攻打北齐首都邺城,则必须守住风陵渡,然后从此出击。同时,北齐属地晋阳,也是双方争夺的军事要地。如果北周守稳风陵渡,攻下晋阳,则北周胜;如果北齐守稳晋阳,攻下风陵渡,则北齐胜。双方的都城都不在山西,但争夺的焦点却在山西。

  结果,北周出兵攻占平阳,迫使北齐十万大军从晋阳南下,解平阳之危,却被北周打败。北周又趁晋阳守护空虚,攻克晋阳。这样北周便胜券在握,第二年攻占北齐首都邺城,统一北方。

  历史的天平终于倒向了得到山西的北周一边……



五、太原:唐王朝的最初起点与最后支撑点

  历史对于山西的无数次青睐,终于蕴积出一个亘古的辉煌。公元七世纪初,山西成为历史瞩目的中心,隋太原留守李渊利用太原起兵反隋,建立唐朝;一百年之后,当唐王朝面临“安史之乱”的灭顶之灾时,又立足太原力挽狂澜,终于使虽已衰败的唐王朝得以不亡。

●隋炀帝杨广派极有才干的李渊驻守太原,替他看守这块“龙兴之地”,谁料李渊却利用太原举起了反隋的大旗……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北周灭掉北齐的第五年,北周也遭到了灭亡的厄运。北周大将杨坚废掉孩儿皇帝而自立,建立隋朝。

  隋文帝杨坚乃机敏谨慎之人,深知太原关系社稷安危,绝不可掉以轻心。即位不久,即效仿汉高祖刘邦,将其次子杨广封为晋王,驻守太原,以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突厥的入侵。

  杨广弑父杀兄,篡夺皇权之后,认为太原是他的“龙兴之地”,便大兴土木,修建避暑行宫“汾阳宫”。

  其实,这位荒淫奢侈的皇帝也并非只知享受,他很清楚太原的军事战略作用,于是,他将极富才干的李渊任命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替他固守太原,谁料李渊却利用太原举起了反隋的大旗。

  李渊凭借“晋阳之地,士马精强,宫监之中,府库盈积”和有利的战略地位,不到半年,就沿汾河、渭河攻入长安。

  一个千百年之后仍使后代子孙引以为自豪的大唐王朝就此诞生了。(太原道注:相关内容参见本站太原沧桑之唐王开基)

  唐太宗李世民有感而发,称太原城为“王业所基,国之根本”。

  除了不停地烧香拜谢之外,唐朝皇帝们对太原最大的关心莫过于投巨资精心营建,太原城成为由跨在汾河两岸的三座城组成的巨大而坚固的城池。三座城中的汾河之西的都城为最大,长4321步,宽3122步,高4丈,城内还包着宫城、大明城、新城、仓城四个小城;东城在汾河东岸;中城跨在汾河之上,连贯东西二城,故又叫“连城”。

  这座诞生出煌煌大唐的太原城,继而又成为唐王朝北方的坚固屏障。

●如果没有太原,本有三百年寿命的唐王朝,恐怕早就在安史之乱中夭亡了
●望着铜墙铁壁般的太原城,安史叛军也只有干着急的份儿了……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辉辉煌煌的大唐王在“安史之乱”的烽烟之中,急转直下,一落千丈……

  安、史起兵之后,从范阳长驱南下,先后攻克洛阳、长安两京,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随后,叛军大将史思明等分别从博陵、上党、大同、范阳调兵十万,会攻太原。

  而此时的太原所剩仅有地方武装“团练”之众不满万人。以一对十的悬殊之势,拒敌何易?

  好在太原城本身坚固易守,守将李光弼率从在“城外凿壕以自固”,利用地道杀捕攻城的史军;制作抛石机发射巨石轰击史军,史军死伤无数,被迫后退。

  望着铜铁壁般的太原城,史思明也只有干着急的份儿了……

  正在太原之战紧张进行之时,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暗杀。急不可而地篡夺了帝位的安庆绪急命史思明等部回守大本营范阳。待史思明主力走后,李光弼亲率敢死队出击,全歼围困之敌七万余人。

  至此,太原守卫战取得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胜利。

●太原城久攻不下,安史叛军此招失算,满盘皆输
●儿子杀老子,臣子杀皇上,安史叛军四分五裂……


  历史与不可一世的安禄山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满以为占领了长安就可以夺取天下,可他却万万没有想到山西葬送了他当皇帝的美梦。

  太原守卫战的胜利,绝不仅仅只是为唐王朝保住了一座城池,使安史叛军损失了七八万兵力。太原是河东节度使的治所,地处战略要地,是河东乃至整个中原之根本。按照叛军的计划,他们企图会攻太原之后,抢占河东,继而“长驱取朔方(宁夏)、河(甘肃)、陇(青海)”,彻底击败唐军。谁知太原久攻不下,打乱了叛的计划。此招失算,满盘皆输。

  安史叛军为打开太原这道防线,不得不投入相当的兵力,这样势必分散其战斗力,影响叛军的总全战斗进程给唐军以喘息的余地,以利于反攻。而战斗力的分散,使得各路叛军统帅有了相对自主权与一定的军事实力,最终导致内讧。为争权夺利,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了安禄山,安庆绪的部将史思明杀了安庆绪,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又杀了史思明。这样儿子杀老子,部将杀统帅,安史叛军四分五裂,再也没有力量向唐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

  此后,李光弼率领兵马从太原出发,犹如猛虎下山,一举收复河北、河南大片失地。唐王朝终于得以衰而不亡,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

●有了山西这块根基之地,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又在藩镇割据的违这中维持了将近二百年

  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国势渐衰,江河日下,河北、山东一带长期被藩镇割据势力占据。但唐朝皇帝们时刻不忘“太原乃王业所基,国之根本”的祖训以及安史之乱中太原城及时救唐的事实,牢牢控制住山西不放。镇守太原的往往是朝廷重臣,只要这个唐王朝的根基之地不失,就能与关中互为呼应,朝廷就有回旋余地。

  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又在藩镇割据的重围之中维持了将近二百年。



六、五代嬗替 得山西者胜

  唐末宋初的53年间,先后有五个王朝相继称霸中原,争夺天下。而五代嬗替的契机就在于得到山西,金銮殿的大门向那些得到山西的人敞开着……

●失掉太原城,唐王朝终于寿终正寝了
●朱全忠棋高一招,致使唐王朝“太原与京城相呼应”的祖传秘方失效,于是,皇位归他了……


  唐王朝历经三百年,着实把太原苦心经营了三百年。太原城可算是壁垒森严,固若金汤了。

  然而,已经走到了尽头的唐王朝,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了藩镇割据的日益侵蚀。坚固的太原城不幸被沙陀人李克用所割占,唐王朝终于失去了太原城。这一回,唐王朝真的该寿终正寝了。

  当时,最强大的宣武镇节度使朱全忠意欲谋取帝位,出兵攻占了山西南部,一来限制了李克用的发展,阻止李克用效仿李渊从太原起兵占领长安;二来扼守住晋陕交通咽喉,致使唐王朝“太原与相呼应”的祖传秘方失效,用朱全忠的话说就是“断长蛇之腰”。这招的确很高,纵使李克用有心驰援京城,也是无能为力了。而占领了河中的朱全忠,要想攻入长安灭掉唐王朝已易如反掌。

  尽管这样,朱全中心仍然不放心,还想斩草除根,绝除后患,于是兵发太原。怎奈太原城坚不可摧,加之恰逢连续降雨,士兵多患疟瘌,粮草供应不上,朱全忠只得罢兵。

  心有余悸的朱全忠只好加固河中防线,然后率兵一举攻下长安,废掉唐哀帝,在开封自立为帝,建立后梁。

  从此,天下大乱……

●坐在龙椅上的朱全忠,对割据太原的李克用耿耿于怀……

  本想取唐代之的李克用当然不会对朱全忠称帝坐视不管。他发奋图强,经过几年的发展,控制了山西大部分地区,成为后梁的最大威胁。

  朱全忠对李克用更是耿耿于怀。称帝后不久,随即派兵攻晋,围困山西长治,企图攻克上党地区,控制由东南进出山西的关口,进可逼晋阳,守可确保河南京畿之地。

  做梦都想着当皇帝的李克用没等圆了这个梦就撒手人寰了。新即晋王位的李存勖大破梁军,解除潞州之围,彻底扭转李氏军队数年来的劣势地位,后梁灭晋的企图终于化为泡影。

  朱全忠意识到了后梁的淡前景,哀叹道:“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矣。”

  朱全忠的话果然不幸言中了。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随即挥师南下,攻陷梁都开封,灭掉后梁。(太原道注:详细史实见本站《太原沧桑》之《乱世英雄》)

●石敬瑭为做皇帝,将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契丹人,为中原留下无穷无尽的祸患……

  就在李存勖与朱全忠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北方的契丹族已悄然兴起,常常不是伸只胳膊就是伸条腿地骚扰中原。

  觊觎帝位已久的太原节度使石敬瑭,趁后唐末期朝政混乱,以燕云十六州(今山西、河北北部)作为交换条件,请契丹出兵帮助灭掉后唐。

  真是瞌睡了一个枕头,契丹人正愁南侵中原没有立足之地,这送上门来的好事自然不会推掉。于是,很快发兵三十万,伙同石敬瑭的兵马,凭借“太原险固之地,积粟甚多”,在太原大败后唐军。不久,后唐被灭。

  石敬瑭为做后晋皇帝,将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契丹,开门揖盗,致使晋北、冀北之险关皆失,契丹南下侵掠可长驱直入,为北宋留下无穷无尽的祸患。杨家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历史背景之下,这是后话。

●如同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北汉搅得后周整日不得安宁

  其实,石敬瑭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他死后不久,以燕云十六州为南下攻掠中原基地的契丹军,长驱直下,杀入开封,后晋灭亡。

  就在契丹攻入开封、灭掉后晋之后不久,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辽兵北退后,刘知远很快进入洛阳和开封,统治中原。

  刘知远只做了十一个月皇帝就死了。他的侄儿继位后,忌杀大臣,天雄镇节度使郭威被迫起兵反汉,建立后周。

  五代中的梁、唐、晋、汉、周,虽只有郭威没有利用山西起兵称帝,但就在他建立后周后不久,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又在太原建立北汉,与其抗争。如同孙悟空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北汉搅得后周整日不得安宁,虽也曾全力清剿,但却不得结果。



七、宋太宗火烧水淹惧太原

  梁、唐、晋、汉、周五代中的唐、晋、汉都是凭借太原起兵夺取政权的,太原因此有了“龙城”之誉。但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对于已经登上皇位宋皇来说,这块“龙兴之地”却是克星,自然不能熟视无睹。于是,一场灾难不幸在太原城降临了……

●宋太祖对占据太原的北汉耿耿于怀,却又苦无良策,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夜,宋太祖叩响了宰相赵普家的大门……
●没有攻下太原,宋太祖死不瞑目……


  “陈桥兵变”继而“黄袍加身”,这出由赵匡胤自导自演的历史名剧,结束了后周的统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五朝──北宋。

  赵匡胤当上皇帝,欣喜之余,又忧形于色,望着宋朝狭小的版图,心中着实不满。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赵匡心事重重,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一骨碌爬起来,悄悄离开皇宫,来到宰相赵普家。

  赵见皇上雪夜来访,十分惊讶,问道:“夜深天寒,敢问陛下,到此有什么事吗?”

  “唉,朕难以入睡呀。你想,一榻之外,都是人家的地盘,因此特来找你商量。”太祖停了一下,用试探的口吻说:“我打算收复太原(北汉)。”

  赵普摇摇头说:“陛下,太原位于西北两面,如果一举而下,那么,辽国南下的边患就要由我们独挡了。还不如暂留着北汉,等到平定南方诸国以后,再平定太原。”

  赵普一番高论,说得宋太祖龙颜大悦,当即确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

  文弱的南方诸国,哪里是北宋的对手,不出几年便相继俯首称臣了。

  赵匡胤顺利地一步步实现着他的统一大业。然而当赵匡胤征讨太原征讨时候,却被打得丢盔卸甲,大败而逃。这是赵匡胤戎马一生中唯一打过的一次败仗。

  不久,赵匡胤突然在斧声烛影中莫名其妙地死去,成为千古之谜。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随即登上皇帝宝座,是为宋太宗。

●宋太宗赵光义恨恨地说:“太原,我一定要攻取它”
●小小的北汉,仅占据山西的三分之一,就与庞大的北宋抗衡了29年


  赵光义即位后不久,就对人恨恨地说:“太原,我一定要攻取它!”为了攻克太原,赵光义可谓处心积虑,呕心沥血了。他整整花了两年的时间进行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宋军先在今太原北面的石岭关附近打了一场胜仗,继而又攻破祁县、岚州、石州,太原几乎成为一座孤城。

  然而,太原城毕竟身经百战,周围四十里,城高而坚固,易守难攻。此时又缺水,不可能用水灌,只能靠人硬攻,而人攻宋军势必损失惨重。

  于是,宋太宗亲自起草了一篇有趣的劝降诏。它没有咄咄逼人的词句,而是恭维北汉皇帝刘继元“素怀英气”,又以封王封侯“必保始终富贵”相劝。

  刘继元果然动心了,夜里派人送来降书。第二天一早率领官属戴白衣纱帽在太原城北连城台下向太宗皇帝俯伏请罪。

  小小的北汉,仅占据山西的三分之一,就与庞大的北宋王朝抗衡了29年。最后北宋还是以高官厚禄劝降,才算将其灭亡。

●祸起龙脉──太原城一片火海之后,又是一片汪洋……
●山西传统戏曲中的许多剧目,声声嘶呖,字字滴血,对宋王朝骂声不绝……


  太原城屡攻不下,着实使赵光义大为恼火;北汉皇帝刘继元投降后,太原城的居民居然爬上房顶揭瓦打进城的宋军。正如元好问诗云:“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

  赵光义既恨太原城坚固难攻,更恨太原军民顽强抵抗,认为中央集权强盛时,太原地区最后才臣服;中央集权弱时,太原地区最先搞叛乱。最让赵光义不自在的是,他看到从隋末以来,几位开国君主全是凭据太原而后登上龙椅,认为这里是龙城。既然如此,留着这个祸患还有何用?于是,赵光义下诏毁掉太原城。

  赵光义先纵火焚烧。“万炬皆发,官寺民舍,一日俱烬。”如此还不解恨,第二年又引汾水、晋祠水冲灌。几番折腾之后,历经春秋、战国、汉唐一千余年的古城雄关太原,化为一片焦土,一片废墟。

  要说至此该罢手了吧,可赵光义还是不放心,将太原城迁到唐明镇(今太原西羊市一带)后,还把新城的街道都修成丁字形。丁与钉谐音,赵光义认为,城里到处是丁(钉),龙城的龙脉就被钉死了。太原城主不会再出真龙天子与之争夺江山了。直到今天,太原城里还有许多丁字街。(太原道注:有关内容参见本站太原沧桑之火烧晋阳)

  赵光义又将太原城降了“职”,由府级降到州级。

  至此,赵光义才算出足了心头的这口窝囊气……他心满意足地回东京汴梁做他的皇帝去了,却将骂名留在太原。千百年来,山西传统戏曲中的许多剧目,声声嘶呖字字滴血,对宋王朝骂声不绝,晋剧《骂殿》就是典型的一例。

  说来也很有意思,唐王朝对太原城爱不释手,呵护备至;宋王朝却对太原城恨不能将其碎尸万段。两厢比较,虽一个爱之极,一个恨之至,但爱恨却缘于同一个理由:太原是龙兴之地。



八、毁太原 宋王朝自掘坟墓

  自从五代时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契丹以后,中原便裸露在辽兵面前,随时有被辽兵侵占的危险。宋王朝也曾试图夺回燕云十六州,未能奏效。倘或太原城依然坚固,尚可抵挡敌兵,只可惜宋太宗毁掉太原城,无异于自掘坟墓,北宋王朝只有面临灭亡的厄运了……

●宋太宗做梦都没有想到,被他恨之入骨的太原城竟然如此顽强地守护着赵宋王朝的祖业家小……

  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族在灭辽之后,大举南下,进攻北宋。

  南侵的金兵分东西两路出兵,东路军从平州南下,几乎没有有遇到什么抵抗,直抵北宋首都开封城下;西路军从今山西大同南下,到达太原城下,却遭到太原军民的坚强抗御。

  正是由于太原城久攻不下,牵制了敌方大量兵力,因此东路金兵一直攻不下开封。宋太宗赵光义大概做梦都没有想到,被他恨之入骨的太原城,竟然如此顽强地守护着他们赵宋王朝的祖业家小。

  然而此时的太原城早已不是汉唐、五代时的太原城了,它城小人少,储备又不足。被围困的日子久了,城里缺乏粮食,只好把弓弩、筋甲拿来煮了吃,甚至拿树皮、草料充饥。到了最后,居民死亡十之八九,许多士兵都害起病来,就是没有病的也都饿得不能动弹,倚壁瞠目,失去了战斗能力。这座孤城在被金兵围困九个月之后被攻陷了。(太原道注:有关内容参见本站太原沧桑之太原保卫战)

  宋王朝终于作茧自缚,自食其果了。

  攻破太原城之后,西路金兵长驱而下,与东路军相会合,很快攻克开封,将徽、钦二帝掳往北国,北宋即告灭亡。建都临安的南宋,也只有在黄河沿线设防了。

●南宋灭亡之真相:山西失陷,通往汉中、巴蜀乃至中南、东南的门户,都一一打开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宋王朝的坟墓早在宋太宗毁掉太原城时就掘好了


  斡难河畔的部落大会之后,蒙古族勃然兴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领他的蒙古铁骑抄掠金属地的忻州、代州等地,进逼金首都北京,金王朝只得迁都河南开封。

  然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蒙古兵很快攻下太原、汾州、平阳等地,山西防线一失,河南也将不存。金哀帝又逃往蔡州,第二年,宋、蒙联合出兵,金亡。

  山西落入蒙古军队之手,通往秦陇要塞的屏障自然洞开,中原大地随失去拱卫。然后,蒙古骑兵自汉中锋芒南指,巴蜀之地岌岌可危。天府之国陷落之后,中南、东南也很快陷落了。

  指望着凭借黄河、长江天堑坐稳江山的南宋王朝,终于没有逃脱灭亡的厄运。

  追溯宋王朝灭亡的缘由,谁能说与太原城的被毁没有一定的连带关系呢?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九、明朝安危系山西

  清人顾祖禹曾在《读史方舆纪要》一书中指出:“明既定都于燕(指北京),而京师之安危,常视山西之治乱。盖以上游之势,系于山西也。”

●退回到蒙古大漠的元朝依然不断进犯山西北部,企图再一次以山西为根据地,马踏中原……

  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并非只识弯弓射大雕,元朝立国之后,他们对山西采取怀柔之策,以保安宁。当元末的战火由灾难深重的南方烧起,且愈烧愈烈之时,山西却安若泰山,成为元王朝的稳固后方。

  明朝大军进入大都后,扩廓帖木儿拥兵山西,与明军抗争。明军进兵山西,扩廓帖木儿大败北逃,元朝失去中原的最后一根据地。失去了这块根据地,元朝无论如何也无力回天了。从此,元朝退出了历史舞台。

  尽管如此,退回到蒙古大漠的元朝军队依然常常侵袭山西北部的朔县、宁武、保德等地,试图再一次以山西为根据地,马踏中原,重建昔日的雄风。在这场“换帝不换天”的王朝争夺战中胜利了的明王朝,依然对曾经马踏中原的蒙古铁骑心有余悸。为防备元朝军队南侵,他们在北方边境地带设置了九个重镇,号称“九边”,大同和太原就是九边中的首要军事重镇。

●明代的太原城一扫北宋以来的破败潦倒,重新恢复了往日的雄姿
●如果太原城还是那样规制促狭,蒙古鞑靼兵大兵压境,明王朝的后便不堪设想……


  历经磨难的太原城,经过宋和金、金和元、元和明的几次战役,已被打得残破不堪,直到明初才渐渐恢复。

  为了防御蒙古鞑靼部的入侵,朱元璋将其第三个儿子朱(木冈)封往太原做晋王。

  朱(木冈)将太原城向东、南、亲三方面扩展,筑起周长24里,高3丈5尺的包砖城墙,每面各开2门,城上建角楼4座,小楼92座、敌台32座,城围壕深3丈,还有防御用的敌台、逻室等,可称得上是“坚逾铁瓮”了。

  太原城一扫北宋以来的破败潦倒,又重新恢复了汉唐、五代时的雄姿。

  明太祖朱元璋与晋王朱(木冈)可算是深谋远虑,不像宋太宗赵光义那么鼠目寸光。坚固的太原城绝不仅仅只是为明王朝壮胆,那些城墙工事,后来在蒙古鞑靼部攻掠太原时派足了用场。否则,如果太原城还是那样规制促狭,面对鞑靼人强大的攻势,太原城便难当御敌之大任,那么,明王朝的后果便不堪设想了……

  为了增强太原城的防御力量,明王朝曾在现大南关周围修筑土城,后来又把土城砌上砖,并且把它同太原城连接起来。明王朝还在太原驻扎重兵,今天太原市南面的老军营,就是因当驻扎军队而得名的。

●大同频频告急,英宗皇帝在金銮殿上急得团团转,乱了方寸……
●堂堂的大明皇帝,居然成了瓦剌人的阶下之囚。如此辉煌的战果,着实让瓦剌人狂喜了一阵……


  在“靖难之役”的熊熊烈焰中,建文帝与其后妃们化为灰烬,由此篡夺了皇位的明成祖朱棣将京城由南迁往北京,山西对京城的屏障作用随之转移到大同一线。

  大同是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必经之路,它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是京师之藩屏,如飞狐口就是大同通往京城的重要关口,大同如有闪失,必将危及京城。

  一场震明王朝的狂风暴雨终于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兵分四路进犯中原,其中一路率先进逼大同。

  大同频频告急,英宗皇帝在金銮殿上急得团团转,乱了方寸。太监王振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竟不顾一切怂恿英宗御驾亲征。谁知英宗一行快到大同时,忽闻前线战败,英宗急命还军。行至河北怀来县土木堡时,被敌军先头部队追上俘获。

  堂堂的大明皇帝竟成了阶下之囚,如此辉煌的战果,着实让瓦剌人狂喜了一阵……

  瓦剌兵乘胜追击,一直攻到北京城下,形势非常危险。幸而留守北京的大臣于谦果敢地采取紧急措施,督率军民英勇抵抗,击退了瓦剌兵,同时加强了太原、大同等地的防御力量,北方的形势才稳定下来。

  这个史称“土木之变”的事件是明王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而这个转折是由大同形势危急引起的。

●李自成攻陷宁武关,崇祯皇帝上吊的绳子已系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了

  叱咤风云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后,东渡黄河,经禹门口进军山西。在宁武关大败明军后,势如破竹,直捣明王朝首都北京,途径太原时,在千万双目光的注视下,这位杰出的农民英雄缓缓从街头走过。他的一举一动,乃至在何处脱帽,在何处上马,都被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久,太原城出现了一些新街名,如帽儿巷、上马街等,一直沿用至今(太原道注:详细史实见本站《古城衢陌》)。今天的太原人,对此依然津津乐道。

  李自成率兵在“迎闯王,不纳粮”的欢呼声中,进入北京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仓惶逃出紫禁城,爬上煤山自缢。

  后人戏说:吊死崇祯皇帝的那根绳子,早在李自成攻陷宁武关时就已经系在煤山的那棵歪脖子树上了。

  40多天之后,一支脑后留着辫子,刚刚步入封建制初期的满族大军,凭借着八骑劲旅的强弓利弩杀入山海关,很快攻陷太原。清军占领山西以后,继而攻掠汉中、四川、以后中南、东南也相继被清军夺取,其态势有如当初元灭南宋。

  清朝初立,由于巩固了在山西的统治,清军才得以扫平蒙古、准噶尔等地的叛乱。没有山西的天然屏障,清政府的这些战略是不可能实现的。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中国数千年“分”与“合”的历史进程中,山西以其特定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物质基础,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正如大唐帝王李世民所言,山西乃王业所基,国之根本。

请看《魂系山西》第三篇:华夏帝王 三晋独唱风流


摘自《魂系山西》,李镇西著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0-08-15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魂系山西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