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魂 系 山 西

魂系山西目录

魂系山西序言

第一篇
黄河文明源山西

第二篇
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

第三篇
华夏帝王三晋独唱风流

第四篇
数千古名将还看山西

第五篇
根在山西

第六篇
神秘黄土地三晋佛与道

第七篇
戏曲摇篮话三晋

第八篇
诗情画意谱三晋

第九篇
三晋雄文展磅礴

第十篇
晋商称雄  享誉天下

第十一篇
三晋古建甲天下

第十二篇
原汤原汁  山西民俗

bt-03.jpg (12413 字节)

  华夏5000年风雨沧桑,一幕幕历史悲喜剧在山西拉开帷幕,一个个风云人物在山西得天时,运地利,平步青云,贵为人主。书云:“北龙出昆仑入山西起太行至东海”,横空出世,济世安邦。是的,山西这冥冥青山、莽莽大河环抱的确是一片龙兴的热土,三千里锦绣河山书写的诚然是一部“龙梦”成真的历史。这山岳的雄浑,大河的无私,黄土的厚重,旷野的博大,塑造了志存高远者的伟大襟怀,且文化之恢宏,历史之久远,民风之淳朴,又给了背负青天者无穷的力量。集此精灵之气,安有不问鼎天下之理?



一、华夏文明起河东 炎黄伟业在山西

  当人类大多数民族还生活在原始森林的时候,在世界的东方,已经出现了两位脚踏大地,力拔千钧的巨人——炎帝和黄帝。他们率先在山西这片热土营建了华夏的“伊甸园”,开创了文明伟业。从此,这一民族骄傲地自称为“炎黄子孙”。

●农业一直是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根本命脉,炎帝是农神,从他开始,中华民族有了农业这一概
●全铜炎帝塑像——全国绝无仅有。炎帝下身围束兽皮,左臂抱谷穗,身后卧壮牛,这一塑像把民族艰难的超越变成了历史永恒的回忆
●炎帝爱女“精卫”魂归老家山西长子


  黎岭——这个太行山上鲜为人知的村子,恐怕它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2亿人口,包括九亿农民的大国来说,是任何溢彩流光,显赫知名的城市无法相比的。那还是在人类更多地匍匐于大自然赫赫淫威的久远时代,炎帝抖落了一身战争的烟尘,在太行山上找到了这片民族栖息的“温柔乡”,在这里建立了“耆国”。从此,获取财富的手段由部落厮杀掠夺变为自食其力,由伸手接受大自然的馈赠,茹毛饮血,变为刀耕火种,嘉谷果腹。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缘故,这片土地才有这个饱含历史蕴意的命名——黎岭,中华民族走向黎明的分水岭。

  炎帝指导人类播种百谷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相传炎帝时,有丹雀街了一株九穗的禾苗飞过天空。穗上谷粒落下来后,炎帝就把它拾起来,种在田间,以后长成了高大的嘉禾。为了感念他的功德,人们便尊他为“神农”。传说确实带有几分“仙气”,它把本来负重的历史轻松化了,也把炎帝呕心沥血的执著变得有几分浪漫情调了。

  在山西省长治市东北约10公里左右的地方,山峦起伏,奇峰林立,为上党盆地东部的天然屏障,其中有一段名为“百谷山”,相传也与炎帝有关。

  百谷山,它并非因谷物堆积成山才有此殊荣。它的命名直接取因于神农播百谷的传说。山上的庙,称为百谷寺,寺中还有百谷泉,下注为塘,人称“神农井”。

  “太行来脉中天近,炎帝神功万世尊”。全铜炎帝塑像,高30米,全国独一无二,炎帝上身赤裸,下身围束兽皮,左臂抱谷穗,身后卧壮牛,这种看似矛盾的构思,却有深刻的历史底蕴,兽皮代表茹毛饮血的渔猎生活,谷穗和耕牛代表着早期的农业文明,这种大胆的、奇异的构思浓缩了我们对于这位祖先所有的理解:他是历史的先驱,他代表了一个光明时代的到来,他吹响了一支令人亢奋的黎明序曲。

  羊头山,沁河的发源地。这里有一方好水土,也有农耕的辉煌历史。汉代以一种不大不小的黑黍定为一尺的长度,据说就是以羊头山的谷子为准。所以汉代在此地置谷远县,县治在今沁源县城关镇。后来易名“谷远县”、“谷州”,这些带“谷”的地名都源于神农得嘉谷的传说。至今晋东南地区一带盛产谷子,有全国闻名的“沁州黄”小米,米中“精英”恐怕和神农的“得造花香”不无关系。几千年心血的沉积,难怪培养出这醇香甘美的谷种。(太原道注:有关沁州黄参见本站山西民俗之各地土产)

  《述异记》卷上载有“太原神釜冈,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炎帝在发明农业的同时,发现世间有很多植物是疾病的天然克星。世间万物相生相克,这也是古老中医理论的真谛。炎帝的发现无疑对此具有首创意义。可以想象,没有炎帝的首创,更不会有后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不会有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世界医学无疑会缺少一只运行的“巨轮”。

  神农为了寻医治病而尝百草,献出了可贵的生命,但是他的后代却将他的品德发扬光大。炎帝有个女儿叫女娃,她性情活泼,意志坚强。一天,她在东海的岸边游玩,突然狂风大作,海浪滔天,汹涌的波涛夺去了她的生命。

  女娃死后,化作一只小鸟,她“精卫精卫”地叫着,人们因此称她为“精卫”。

  精灵“精卫”栖息在长子县西的发鸠山。这座山届太岳山的支脉,与巍巍太行蜿蜒相抱。精卫鸟栖息在这座山上的森林里,每天早晨都要大叫几声,向东海发出自己要报仇的誓言。(太原道注:有关发鸠山参见本站三晋名山漫谈)

  小鸟衔上山中的小石子、小树枝飞往东海,来到当年葬身的海面,把石块树枝投入海里。就这样每天填海不止。

  历史已远去,传说的神韵都承继于民族伟岸坚定的性格之中,炎帝的精神在发扬光大。

●中国人崇尚土德,土为黄色,黄帝的尊称由此而来
●古涿鹿在山西?还是在河北?千年争论不休的话题
●一篇《愚公移山》使王屋山在人们的记忆中扎了根,这座山就是黄帝“受丹诀”之地

  炎黄,历史将他们的名字写在了一起,不是因为他们曾经有过昏天黑地的厮杀,而是他们在推动历史进步中有不同的作为。如果说炎帝的功绩在于拉开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序幕的话,那么黄帝的功勋则在于他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伟大的融合。

  黄帝的先祖是有熊氏,号称有熊国。有熊国的首领少典与有(虫乔)氏的一位叫附宝的姑娘结为夫妻,两人相亲相爱,朝夕相处。他们居住的附近有条河流,叫姬水。

  一天,少典与附宝嬉笑着来到姬水边。附宝一边挖着可吃的野菜,一边哼着小调;少典手持木杈站在河边,一旦杈住条大鱼,便惊喜地将附宝喊来,分享他的欢乐。

  天渐渐黑了下来,他们正要回返,天空中突然发出了一声闪雷,接着,又一道弯弯曲曲的闪光划破天空。附宝就这样感天神怀孕了。

  人们盼啊等啊,还进行过多次的祷告。天上的月亮经过了二十四次圆缺,附宝才生下一个虎虎实实的男孩。这孩子双目炯炯有神,不足一岁就学会了说话,稍长大了点,就能通百事,断是非。

  那时,人们认为帝是万物的主宰,金、木、水、火、土为万物之本,称作“五德”。有熊氏的人们崇尚土德,土为黄色,这孩子又是天神转世,所以就给他起名为黄帝。如今,社稷坛上祭五色土,东西南北中,黄土为中,黄色成为至尊至上的象征,也成为中国帝王的“专利”。

  黄帝为了实现民族的统一,征战八方,足遍四野,这也成为黄帝涿鹿大战之地莫衷一是的原因。

  三次涿鹿大战是黄帝统一中原的必要举措,当时华夏文化的中心是现在晋南一带,当然也是统一中原的重要砝码,靠武力取得文化中心位置是古今战争克敌制胜的战略主题。于是黄帝在这一带同炎帝、蚩尤进行了三次定夺天下的大战。

  运城解州,古为涿鹿,是黄帝的都城所在地。

  黄帝用武力征服了天下。中原的部落、大国都来归顺。经过征伐之后,黄帝又回到涿鹿,修建了都城,并在附近的王屋山“受丹诀”。这大概是黄帝在建立都邑前举行的祭天活动,以示受命于天而建都于此。

  从三次涿鹿大战,到建立都邑,黄帝族的活动中心就在晋南,而其活动领域则达今河南、河北、山东、甘肃等省,显示出黄帝族的强盛。在这期间,黄帝族的实力发展很快,先后分出新的支族,中华民族在融合和锤炼中焕发了巨大的生命力,从此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二、天降大任于河东 尧天舜日禹王辉

  尧舜禹继承了炎黄在中原的首领地位,将原始社会的锦绣画卷描绘得更加灿烂辉煌。5000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尧的仁爱,舜的礼义,禹的无畏,正是中华走向富裕、民主、平等之原动力。历史的兴衰巨变已不能和昨日同日而语,但是,从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大同世界的共同追求上,确实可以看出历史在轮回上升中有着一种永不泯灭的理想和执著。

●五千年中华传统美德的源头——野菜果腹,麻布为衣,三尺尧阶
●不立儿子立贤人,人也?超人也
●每人捧出一把土堆起得陵墓


  太平治世的尧王,没有涿鹿战火中黄帝的飒爽英姿,但是其清廉的品德、仁爱的胸襟,却为后世明主之垂范楷模。仁爱、信义、清廉、俭朴不仅成为帝王的理想品格,也成为中华精神文化的主旋律。

  尧王出生何地已无从考据,但史书记载他寄养于一个名叫伊村(在尧庙南四公里)的地方,是这里的山山水水启迪了他高尚的情怀。现在村西土丘上还有明代所立“帝尧茅茨土阶碑”,供后人凭吊。

  做了首领的尧,喝的是野菜汤,吃的是粗米饭,穿的是麻布衣,住的是破草房,生活十分俭朴。至今人们仍用“尧阶三尺”来形容俭朴的生活。

  尧为了治理好天下,重用了一批贤臣。尧任用的法官皋陶,历史上被誉为法律的创始人,旧时监狱中他被供为狱神。因皋陶是山西皋陶人,至今皋陶村有“皋陶敬羊”的传说;尧任用的贤人羲和二臣创立了历法,定了四季八节,为了纪念二臣的功绩,山西清徐一带至今保留着祭祀二臣的古老传统;尧任用乐官夔创作音乐,使劳作的百姓从此有了精神上的娱乐和享受,今天从古朴典雅的《击壤歌》中便可品味到当时的时代意蕴。

  传说,由于尧一心为公,天帝大为感动,显出许多神灵之事。天帝为了让尧记准时日,在尧的住处种下一粒草籽,长出了一棵叫历荚的仙草。这历荚每日长一豆荚,长满十五个豆荚后,又每日落一豆荚,遇小月留一荚不落。这样的日历也许就是我们今天日历的原型。

  的确,经过尧几十年的治理,九族和睦,国泰民安。据载:尧治理天下五十年,曾微服出游康衢,听见小孩儿们在唱着《康衢谣》:“立我众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意思是说:使我百姓有衣食,莫不是你的英明政策,大家不投机不取巧,顺乎自然的法则。这康衢庄就是今天临汾市东的康庄。这里古今民风淳厚。

  尧共有九个儿子,长于丹朱骄横暴虐。尧王为继位之事非常苦恼。

  尧王为选择一个能为百姓谋福利的继承人,出走平阳,遍访贤人,终于有了“历山坪得英才舜帝,举贤让政废黜九子”的佳话。从此,中国政治文化中有了一个充满民主魅力色彩的“禅让制”。它使以后几千年的封建“家天下”黯然失色,也使一切为权力而角逐钻营的灵魂有了自我对照的殷鉴。

  尧死后葬于翠柏森森的尧陵。尧陵高50米,周长80米,相传是尧王的臣民们每人掬土一把堆起来的。陵前祠宇内牌坊、献殿、寝殿、碑亭等建筑都保存完整。

  现在尧陵中的方碑生动地记载了旧时附近人们清明时节祭陵大典的情况:他们由村长率领,斋戒沐浴,供上整猪整羊,集体跪拜,鼓乐齐鸣。远至河南、陕西的人们也都纷纷赶来。在明清两代,皇上赐当地八村两种特权,其一免收皇粮;其二不当公差,但他们要肩负护陵和祭祠尧陵的任务。因袭传统,尧陵至今都有守陵人日夜护卫着。

  尧王死后有一座尧庙供人们祭祖。尧庙从始建至今已有2000多年,其间不断扩建重修,始具规模。虽千年朝代更迭,风范各异,但可以看出人们对尧的敬仰却丝毫没有减弱。因为这些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正是漫长封建社会所缺少的东西。尧王开创的原始大同盛世成为人们在阶级社会中走出异化的乐郊乐土。直到今天从寻根热潮的背后,都不难看出人们超越自我,超越异化的生命情调。

  尧庙门楼高耸,门额上镌刻着“古帝尧庙”四个大字。东西两侧的两个横眉,一曰“就日”,一曰“瞻云”,是太史公对尧王的赞美之词。

  雄浑古朴的五凤楼迎风而立。尧王当年曾在这个地方,登高眺望都城全景,并常与四位心腹大臣商讨国家大事。当时人们把尧王喻为凤中之王,把四位大臣喻为四只凤凰。“一凤升天,四凤齐鸣”,传说尧王活到一百多岁后去世。后人为纪念尧王与四位贤臣,在这里建起了五凤楼。

  五凤楼后面是尧井亭。亭四周松柏苍劲,花木茂盛,亭中央,有古井一眼,至今井水很旺。传说,这是尧王和他的大臣们,在远古洪荒年代,为人类开凿的第一口水井。

  尧庙除五凤楼外,还有广运殿、寝宫等,庙院中还有石碑十余方及古稀树木。置身其间,您一定会深深感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渊源于此。这种传统美德世世代代继承发扬,成为华夏文化的主流。

●舜是中国“孝”字第一人
●挥任命了中国第一批“部长级干部”
●舜在门前设了两样东西,一是“敢谏之鼓”,一是“诽谤之木”,让每个臣民随时敲鼓击木来指出自己的过失


  舜诞生于今山西省永济县南的妫水。传说,他的父亲是一个名叫瞽叟的盲人。有天晚上,瞽叟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一只凤凰嘴里衔着米来喂他,并对他说:“我名叫‘鸡’,是来给你做后代的。”妻子果然怀孕了,后来生下了一个每只眼睛里有两个瞳仁的男孩,这就是舜。

  他生下不久,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又续娶后妻,生一子名象。舜的继母刁钻残忍,弟弟粗暴凶悍,偏偏父亲又很糊徐,所以,舜在家中受尽虐待,常遭父母的毒打。他在挨打时,若见父母用的是小木棒,他就默默承受;若见用的是大木棒,就逃到荒郊野外,面对苍天呼号。后来,舜被尧重用,后母和弟弟也因嫉妒,屡次加害于他。但是舜对后母和父亲依然恪守孝道,对弟弟仍然尽兄弟之情份,这种“孝悌”、“仁爱”的道德准则也正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所信奉遵从的,成为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中的永恒信念。

  因父母的无情虐待,舜在家中无法正常地生活下去,最后只得离家出走,来到了历山脚下,辟了一块荒地,靠耕种度日。中条山脉历山“舜王坪”就是因舜王躬耕于此而得名。

  因为舜的美德感化,历山一带民风大变。过去常为田界而争吵,后来却争着让起田界来了。舜后来又到雷泽去打鱼,不久,那里的渔夫们也争着让起渔场来了。他又到河滨去制作陶器,不久,那里的陶器成色大变,既美观,又耐用,深受人们喜爱。

  总之,舜每到一地,人们都喜欢接近他,外乡人也都愿意和他住在一起。凡是他到过的人烟稀少的地方,一年过后就变成一个村落,二年变成一个城镇,三年就变成一个都邑。他的美名传到了尧王的耳朵里,尧经过几年考察,把王位禅让给了他。

  舜代行尧的政事以后,不辞劳苦,四处巡视,仍担心自己见闻有限,办事有过失。于是,他在自己的门前设了“敢谏之鼓”和“诽谤之木”。所谓“敢谏之鼓”,就是在门前放一面大鼓,无论何人想推荐贤士能臣,想献治国良策,都可以击鼓进言;所谓“诽谤之木”,就是在门前立了一根木柱,无论谁发现了舜的过失,都可以站在木柱前,大胆地指出来,由安排在木柱前的书记员记下来,转告给舜。诽谤之木到后来演化为气派威严的华表,成为王权威严的象征,这就和舜王的初衷大相径庭了。

  舜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定都蒲坂(在今山西永济市)。当时舜任用一批贤能之士以为辅佐。弃担任农官;契担任司徒;皋陶负责司法,共有九官。“九官制度”成为后来中国行政管理制度的雏形,“九官”也自然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批“部长级干部”了。

  舜帝即位,因政绩卓著,传说天上有五星化为五老,游于蒲坂今永济“五老峰”和“五星湖”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舜在一次南巡中,死在了苍梧山。与他患难多年的娥皇、女英泣不成声,泪如泉涌。她们伤心的泪水滴落在当地的竹子上,形成斑斑点点的泪痕,从此,南方就有了这种带有泪痕的“斑竹”。

  现在的运城,北门行三十里,有鸣条冈,冈上就建有舜帝陵庙,河东人称它为舜帝庙。这座庙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其后历经修缮,至今保存尚好。舜帝庙占地一百五十庙,气势恢宏,香火极盛。

  河东人为了纪念舜帝,迄今沿袭农历七月十五放河灯的习俗,是日夜幕降临,一盏盏河灯在黄河中漂游,光点斑斓,与天上银河相映成辉;登高俯瞰,又好似一条游动的“彩龙”,从天际飘然而下,异常美丽壮观,难辨天上人间。

●后来的儒家文化成为支撑一个民族精神信念的重要支柱,实质上,儒家伦理思想的基石就是尧舜道德观

  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与孝。孔子讲:“孝佛也,其为仁之本。”“仁”是蕴藏在内心的一种道德意识,表现在行为上便需以孝佛为起点,即对父母要孝顺,对兄弟要敬爱。在家能行孝,在朝则能尽忠。孟子在论述主观努力对道德修养的作用上讲道:“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并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由此可见,孔孟之道乃是对尧舜之道的继承与发扬。实际上墨家思想中的“兼爱”,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为”,都从中得到过启示。这种宝贵的道德遗产也许正是尧舜精神五千年不朽之重要原因吧!

●禹喝了仪狄酿的酒,两天两夜沉睡不醒,竟把出巡的大事也误了,酒醒后,他意味深长地对仪狄说了这样的一番话……
●从禹开始,中国又称为“九州”,只因为……
●禹用巨手翻开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第一页


  系舟山(在今太原市东北,忻州、定襄、阳曲三界交界处),相传是当年大禹治水系舟的地方。大禹弃舟攀上山顶,真是海天融一色,天地共苍茫。系舟山顶的禹王洞好似专为英雄所置,好为这位英雄提供一块小憩之地。就在这里,大禹意外地得到神龟龟背的启发,茅塞顿开,后来便“炸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变堵截为疏导,治理了洪水。现在系舟山上的禹王洞相传就是当年大禹和大臣议洪的地方。这个被称为“华北第一洞”的石灰岩溶洞,至今留有当年大禹捣米的杵臼和俯瞰大地河山的了望台。

  禹凿龙门后沿河下行,来到今天山西省芮城县东南的一个古柏参天的山峪。这时他实在走不动了,就靠着一棵古柏休息起来。后来人们把禹倚靠过的那棵柏树称作神柏,那个山峪取名“神柏峪”,并建庙纪念,至今神庙犹存。庙中还有一棵周长近四米的古柏,傲然挺拔。传说它就是禹当年倚靠过的那棵古柏。人们在这里相继落居,世代相传,这就是今天的芮城大禹渡。河对面大禹留宿的地方,后来就称作禹店村。今天这些地方都成了人们追念大禹治水功绩的圣地。

  禹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斗争精神的集中写照。或许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的历程较西方更为迅捷,或许是农业文明过早地发育成熟,使中国人较早地摆脱了童年的稚气和娇弱,也或许还有更为奥妙的宗教精神。无论如何,这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精神。几千年以后,也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培养的作家写出了这方水上具有的悲壮——《老井》。历史和现实有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大禹精神在他的后代子孙的血液中流淌奔涌。

  禹因治水有功,舜将首领之位传给了他。禹定都安邑,即山西夏县,夏县便取夏禹曾在此建都之意。

  禹的时候,谷物已有了富余,人们开始用剩余的粮食酿酒了。那时有个叫仪狄的人,他酿造出的酒清香醇美,远近闻名,他经常将自己的酒送给部落首领。

  大禹本来以俭朴著称,现在他看到天下太平,人们安居乐业,心情格外爽快,更兼美酒清香扑鼻,所以就开怀畅饮起来。大禹连喝数杯,两天两夜后才从沉睡中醒来,竟把出巡的大事也耽误了。

  大禹召来仪狄,对仪狄说:“造酒不禁,饮酒不止,民风要变坏,天下要大乱,饮酒这事于国于民无利。”看来最早发明酒的是中国人,而最早认识到酒的危害性的也是中国人。

  禹时,物质财富的增加,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必要条件。相传禹把全国分为九州,并用青铜铸了象征九州的九个大鼎。每个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珍禽异兽,号称镇国之宝。各部首领定期向禹王进贡时,都要向九鼎顶礼膜拜。拥有九鼎的禹王,当然就成了九州大地的主人。

  后来九鼎成为王权的象征,后代统治阶级在九鼎上大做文章。“问鼎天下”的角逐从此拉开序幕。不管大禹主观意志如何,历史已经把他载到了万王之王的宝座之上。

  他凭着自己的威信和权力将宝座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夏启建都夏邑(今河南禹县),后有一段时间迁都到山西的旧都。夏启成为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开国君主,“家天下”从此成为贯穿中国政治社会更迭的主脉。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一夏朝的诞生,标志着原始社会宣告终结,中国在历史发展中登上了新的台阶。

  夏朝孕育在山西,最后一代夏王暴君夏统被商汤打败也在山西。饶有趣味的是其战场就是舜帝长眠之地——鸣条冈。历史就像一幕戏,但比戏更神奇,更具意蕴。



三、山西代有英豪出 一代霸主写春秋

  中华历史的发展像一条蜿蜒奔腾的巨川,其间有回返往复,有群雄纷争。正因为如此,它才浩浩荡荡,气势磅薄。在中国历史上,春秋风雨是中华民族的第二次伟大融合。其间英豪辈出,代有英才。晋文公重耳励精图治,终于成为一代霸主,为实现民族再次大融合写下了无尽的辉煌。

●万人之上与万人之下的痛苦选择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魏时曹丕逼弟曹植七步赋诗令世人所心寒。然春秋时晋惠公夷吾追杀其胞兄重耳,使重耳颠沛流离,浪迹天涯19余载,饱尝人生艰难,世态炎凉,其际遇更催人泪下。

  晋治国之初,采取了“和戎”政策。其内容包括:通婚、会盟、任用等等。重耳其母狐姬就是大戎人,公子夷吾为小戎人所生,公子奚齐为骊戎骊姬所生。俗话说“三虎出一豹”,像历朝历代王位之争一样,晋太子之争终于演变成了另一场“玄武门之变”。

  献公五年,晋伐骊戎,得骊姬,生奚齐。骊姬得宠,被立为夫人。献公听骊姬谗言废太子申生,立奚齐,又放逐重耳于蒲,夷吾于屈,申生于曲沃(今曲沃市)。骊姬此后又尽赶尽杀绝之能事,诬陷三位公子欲毒杀献公,献公轻信骊姬之言,逼申生自杀,又起兵伐蒲,重耳逾墙而逃,被宦臣勃(革是)一刀砍下去,留下了一截衣袖,落荒异乡。现在隰县北25公里就有斩袖垣,即勃(革是)斩重耳衣袖处,重耳所住蒲地即交口县蒲依村,又名蒲子村。重耳虽逃出了蒲城,但真正的流亡尚未开始。

  献公死后,奚齐被杀,迎立出逃在秦国的夷吾,是为惠公。惠公认为重耳是其心腹大患,于是上演了又一幕弟杀兄的历史悲剧。重耳从此开始了19年的飘泊生活。

●重耳叩老农,拜黄土,方为王中之王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晋文公最终成一代霸业,以尊王相号召,号令诸侯,成就霸业,颠沛流离之苦自然在所难免。

  出逃的重耳,一路上风餐露宿,负重忍辱。他经历过被拒绝接纳的尴尬,也忍受过饥肠辘辘的煎熬,甚至强忍过观其沐浴的戏弄。一个被追杀的落难公子,其处境可想而知。

  盛夏酷暑,烈日炎炎,重耳无滴水止渴,无颗粮果腹,这时,重耳遇到一位老农。当重耳和气地向老农讨点儿食物的时候,老农却向他捧来了一把黄土。

  谋臣狐偃从老农手中接过黄土,对重耳郑重地说:“这是土地,这是上苍赐给我们的土地!”

  话音刚落,重耳跪下了,他叩头谢过老农,拜过上苍,然后捧起黄土放在了车上。

  确实,是为民,黄土乃庶民之本;是为君,王土乃工业所基。离开了土地,人民就无以生息;离开了土地,为王就无所依附;当然,离开了土地,千百年的战争和掠夺也就失去了意义。

  “祸兮福所依”。19年的流亡生活使重耳扩大了视野,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使他由一个贪求安逸的贵族子弟变成了一位胸怀大志的政治家。

●敌我交锋,退避三舍
●晋文公率领各国订立盟约,共同扶助周王室


  落难公子重耳在19年的流亡生活后终于回到了晋国,执掌了君权。他整顿军队,恩施百姓,任贤用能,使民心安定,上下欢悦,不出几年,晋国强盛了起来。

  为了争夺中原霸主地位,晋国和楚国展开了一场历史上有名的晋楚城濮之战,两国交兵中原城濮。文公为感谢楚国当年在落魄之日曾有善待之礼而退兵九十里,其信义享誉天下。从此在中国丰富的语汇中有了“退避三舍”这一成语。

  晋楚城濮之战以楚兵败北而告结束,晋国中原霸主地位因此确立。周襄王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慰劳晋军。晋文公在践土给天子造了新宫,把缴获的战车和俘虏献给周王。并率领各国在践土订立盟约,共同扶助周王室。周天子册命晋文公为侯伯(霸主)。因为,幸赖晋文公图强称霸,才使周王室得以继续存在,并保持着周天子的名份。

  晋文公死后,晋国又灭掉了许多小国,挥师大败齐军、秦师。文公开创的霸业持续了百年之久,王室以晋盛而维持。秦不能达中原,楚不能渡黄河,皆文公霸业所致也。(太原道注:有关晋文公的详细情况参见本站山西名人栏目)

●“尚武、尚贤、尚法、尚功”作为晋文公的治国韬略,影响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诞生。

  晋国的作为和晋文公的治国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其“尚武、尚贤、尚法、尚功”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以后的政治文化。尤其“尚法”的政治主张,其影响更为深远。

  惟其尚法,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典即产生于春秋末年的晋国。战国时期晋国又成为法家学派的摇篮。早期的法家人物吴起、韩非、李悝、申不害、西门豹等均出于三晋。晋文公作为春秋时期中国最早最彻底的改革家,功不可没。

  由于法家思想的成熟,秦始皇统一中国有了得力的思想武器;晋才秦用,大批具有变革志向的思想家来到秦国,帮助变法,晋国为秦国输送了大量人才,极大地充实了秦国的实力。汲取了晋国政治文化精气的秦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所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晋文公的影响已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

●绛县——一代霸主魂守故土

  晋文公死后安葬于山西绛县下村村南。宏伟的陵墓,巨大的石碑,使人肃然起敬。伟人已长眠,历史已远去,留给后人的是思念和启迪。

  绛县作为春秋时晋都,这里埋葬着晋国的三代君主,除晋文公外,还有晋献公和晋灵公。

  这晋国三公的历史功过,史家已有公正的评论。然被太史公司马迁称为“明君”的晋文公重耳向为世人所乐道。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在咏史史诗《故绛城》中总结了文公的一生:

  文公恢霸略,征讨辅周衰。
  奕世为盟主,诸侯听会斯。
  山河表里在,朝市古今移。
  欲访虎祁处,乡人亦不知。

  史学家的评价极为中肯,在这位杰出的政治家身上凝聚着山西这片土地上所有的无私和坦荡,也凝聚着世世代代的山西人具有的智慧和坚定。中华灿烂的历史正因此而更加绚丽辉煌,更加波澜壮阔。



四、铁骑腾起“龙”卷风 刘渊石勒作汉皇

  是大树就会有枝蔓,是大河就会有溪流。中华民族从炎黄到尧舜禹一直在培养着大一统的民族体系。三晋大地是中原文化的摇篮,也是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咽喉要地。长期以来,北方少数民族挟带着大漠朔风,策马扬鞭,云集此地,因此,大凡少数民族为王称帝的都兴起于山西。仅就西晋变乱中走入龙族的就有前赵刘渊、刘曜;后赵石勒;冉魏冉闵;西燕慕容永。他们在山西吞纳四方之气,使山西这片龙兴之地沸沸扬扬,好不热闹。

●晋朝开国,匈奴臣服,作了大汉国人质的刘渊万万没有想到他日后能成就一番帝王霸业

  古新兴,即今山西忻州市,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挠羊”比赛就可以看出此地仍有着游牧民族的尚武遗风。骑在马背上的文明和脚踏黄土挥舞锄头的文明在这里浑然天成。具有匈奴血统的刘渊就出生于此地。他少时熟读《春秋左传》、《孙吴兵法》。晋朝开国,匈奴臣服,刘渊便被派到洛阳做人质。在洛阳他倍受歧视,险些被杀。因晋室自相残杀,匈奴贵族想趁机占据地盘。刘渊借口搬兵帮助晋室解围,回到了匈奴五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立即被拥为匈奴大单于。刘渊实力日强,渴望干一番事业。

  刘渊以祖先曾与西汉和亲,结为婚姻,而自称是汉皇室的外孙,自称汉王,以示继续汉统。他把推翻腐朽衰败的西晋作为目标,这种战略眼光,得益于他对中原文化的深刻理解。他的战略思想,对他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胡”汉各族很多人归附他,队伍不断壮大。

  刘渊定都离石(今山西离石县),建立后汉,军事上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攻占了太原、屯留、长子、平阳等地。刘渊从起兵反晋和建立汉国都是从山西开始,五胡十六国的战火就这样在山西这片不平静的土地上蔓延开来。(太原道注:有关后汉及前赵皇帝刘渊、刘曜等人的详细情况参见本站山西名人栏目)

●刘渊将其都城迁到了吕梁山南部的蒲县,这个三面群山环抱的小城有幸沐浴天光

  为了向南发展,刘渊后来迁都于蒲子城(今山西蒲县)。此地三面群山环抱,昕水河横贯全境,大部分地区水草茂盛,宜于放牧。在刘渊的营造下,吕梁山南端的这个历史上并不著名的小城,出现了百业兴旺的景象,成为蒲县经济发展长河的源头,大大促进了当地农业、商业、建筑业、手工业的发展。就在北方很多城镇尽染战火腥风血雨的同时,这个小城却尽享天时地利,刘渊迁都无疑是向中原大大跨了一步。

  这种三级跳远,其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逼近中原,成就霸业。当然在这种征服的背后却有着对中原文化深深敬慕之情。不是他征服了中原,而是他将其民族文化汇入了浩瀚的华夏文明之中。

●神蛇筑城,刘渊大惊,使人斩之,却涌出了一股神泉,为敬神灵,刘渊建起了龙子祠

  “风雷龙子何年去?遗事闲从父老求。”这是清朝戏剧家孔尚任与友人同游龙子祠后留下的佳句。

  龙子祠在临汾县西南25公里的平山下。其西为金龙池,平水发源地。相传西晋永嘉年间,刘渊筑城,随筑随塌,选招募能者。有一个四岁婴儿应募,化为蛇,令一个叫韩媪的拿着灰,洒在蛇走过的地方,并说灰可以筑城,城遂成。刘渊感到奇怪,随蛇至平山下,蛇入洞穴,尾露数寸。刘渊使人斩之,忽有泉水流出。刘渊以为蛇是风云雷雨之神,故建祠祀之,名龙子祠。

  龙子祠泉沿山麓多处涌出,群泉汇集,渠道纵横,周围青山绿柳,风景迷人。真让人有“远隔红尘世外幽,宜人景物失乡愁”之感。当年多亏神蛇助神龙刘渊一臂之力,否则也没有这迷人的清泉,迷人的龙子祠了。

  传说是富有魅力的,但刘渊不是龙,也不是神,他是人。他是两种文化缔造出的真豪杰。

●石勒——中国唯一的一位由奴隶成为帝王的英雄

  从奴隶到将军的故事很多,但从奴隶到帝王的故事却只有石勒一个。中国的封建统治是“家天下”,家族的背景决定了每个人的高低贵贱,要想打破这种秩序,必须超越很多的险阻。这意义决不亚于人类对于喜马拉雅山的征服。

  石勒是羯族人的后代。西晋王朝江河日下,日薄西山。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石勒,社会地位卑微。他从小在家务农,目不识丁,十四岁就外出谋生。青年时代的石勒善于骑射又胆识过人。

  那年并州发生大饥荒。石勒外出逃亡,饥寒交迫。当时,并州刺史司马腾派部下到处抓羯族人卖往山东为奴,以换取军粮,石勒就在被卖之列。途中挨饿受冻,受尽殴辱。漫漫古道,洒下了奴隶的斑斑血泪,也埋下了石勒反抗的种子。

  石勒被卖身为奴,后来主人免掉了他奴隶的身份,成为田客。石勒被放免后,继续为人佣耕,不幸又被官军拘捕,面临再次沦为奴隶的命运。他乘机逃脱,于是铤而走险,走上武装反抗的道路。

  他在被卖为奴的年轻人中串联了十几条好汉,专与官府作对,杀富济贫,人称“十八骑”。后来聚众起义被东海王司马越所败,因而投奔刘渊。刘渊任命他为大将,令他带领大军挺进中原。

  实际上刘渊起兵的核心力量是匈奴五部上层分子,目的是“兴邦复业”,恢复匈奴帝国的统治,其性质与石勒率领的奴隶和贫苦农民反抗封建压迫剥削的斗争迥然不同。石勒前往投奔,不过是政治目标一致情况下的权宜之计,并不是真正臣服。他表面上奉刘渊为主,实际上按自己的意图独立地进行军事、政治活动,不受其统治和约束。

  投奔刘渊后,利用联合反晋的有利条件,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石勒以各个击破的战略,使西晋王朝的主力部队被歼殆尽。

  他占有幽、并、冀、豫等广大州郡,成为中原地区的一支强大军事力量。后来,他公开树起自己的旗号,称赵王,史称后赵。(太原道注:有关后赵皇帝石勒、石虎等人参见本站山西名人栏目)

●石勒身为帝王,说出“人主不能独断专行”的警言
●面对溢美之辞,石勒表现了一个平民帝王的质朴品德


  “溥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是权力的顶峰,这种权力包括对天下的完全占有。

  石勒称帝以后,望着旧宫连连摇头,心想,平民百姓积累些家财还要建造新房,朕已富有天下,总是在这旧殿里议事,未免有失礼仪。于是发出诏文,建造邺宫。廷尉续咸上书谏阻,石勒大怒,即令御史将续咸收捕入狱。中书令徐光劝说道:“陛下纳谏从善,人皆敬慕,为何今日不听忠言?”石勒立即觉察到自己刚才的举动太过分了,便面带歉意地说:“人生不能独断专行,不然就会枉杀忠良,贤达之士就不来了!”于是立刻派人把续咸请回来,当面向他道歉,鼓励他继续谏议朝政,并下令停建邺宫。这个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的帝王,真难得有如此的胸襟。在他之前有秦王的暴虐,魏王的残忍;在他之后也有无数骄横的暴君,但是石勒却能克己纳谏,实诚可贵。

  石勒身为帝王,备受颂扬,但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有一次,他大宴群臣,问大臣徐光,他能与古代的哪个开国皇帝相比。徐光奉承说:“神武谋略高于汉高祖,雄才博识超过魏武帝曹操,自古以来只有轩辕黄帝可比!”石勒听罢摇了摇头,微微笑道:“人岂不自知,卿言太过,朕若遇汉高祖,当面北事之,与韩彭比肩;若遇光武,当并驱中原,未知鹿死谁手。”诚恳的语言,就像养育过他的大地那般厚重,没有一丝的骄纵和虚妄。

●石勒立遗嘱,他死后丧事要从简,不要放金银财宝,不要放置器玩

  石勒翦灭了前赵,统一了除辽东和河西之外的北方广大地区,公元 330年,他称大赵天王,不久改称皇帝。其疆域“南逾淮海,东滨于海,西至河西,北尽燕代。”在五胡十六国中,后赵是除苻秦之外版图最大的一个王国。

  公元 333年,石勒病亡。临终前他告诫太子石弘和中山王石虎等接受司马氏骨肉相残而覆亡的教训,应当和睦团结,并遗令丧事从简,“敛以时服,载以常车,无藏金宝,无内器玩。”

  这种简朴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屈指可数。许多皇帝甚至在生前就让人们为自己大兴陵墓,好让自己在阴曹地府也尽享生前的荣华富贵。中国的十三陵、乾陵、秦始皇陵,外国的金字塔等皆是如此。石勒没有这样,但是他的精神品质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座不朽的碑。



五、鲜卑南下建霸业 平城飞舞拓跋旗

  正像许多匈奴人一样,鲜卑族人也一次次舍下自己好端端的牧场,希冀在中原戴起草帽,拿起镰刀过上一种和中原人一样的生活。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王圭)使这种梦想变成了现实。后由明元帝拓跋嗣、大武帝拓跋焘、文成帝拓跋(王圭)、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拓跋宏相继为政,随之,鲜卑族的汉化一步步完成。山西以它特有的博大、宽阔,兼容并蓄,使这个“逐水草”“无城郭”的游牧民族心甘情愿地将其姓氏和服饰语言都融进了浩浩荡荡的中原文化的巨川之中。

●鲜卑部落首领拓跋(王圭)带领鲜卑人经过昏天黑地的厮杀后,自己端坐在了帝王的宝座之上
●风沙漫漫的白登古战场,今朝繁华有宫室,红墙高院深几许


  拓跋(王圭)登上鲜卑人首领的宝座,是在本民族衰落,而北方地区陷于分裂的特殊历史时期,这种契机本身为他提供了民族复兴和图霸中原的可能。拓跋(王圭)在击败柔然、高车革势力,稳定了塞北以后,出兵攻下重镇晋阳,进而夺取山西、河北两省。出于统治的需要将都城由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平城这颗塞北的明珠,终于拂去了大漠风沙和战争的烟云雾霭,露出了她的娇媚和英武。

  平城在民族融合中经历了过多的阵痛,古往今来,战事不断。古代战马驰骋、胡笳悲鸣的白登古战场就在这里。历史上,它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融合发展,铸就钢筋铁骨的熔炉。

  昔日“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今朝繁华有宫室,红墙高院深几许。北魏定都平城后,起鹿苑,营宫殿,一派兴旺景象。

  平城定都长达95年,方圆几十里的城墙,巍峨壮观的广和宫、昭和殿、太极殿等建筑拔地而起。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豪华顿失。公元 526年,平城被战火烧毁。昨天的辉煌只留在了青史当中,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历史不能假如,但我们真想说:假如平城不废,它会告诉我们多少当年的历史。

●拓践焘翻开了中国“南北朝”的历史篇章

  拓跋(王圭)死后,太子拓跋嗣继位,是为明元帝。在元帝统治下,北魏的力量进一步增长,形成北方实力最强的一个政权。

  不久,拓跋焘继位,三晋古城平陶(今平遥县),因避太武帝拓跋焘“焘”字之讳,更名平遥。拓跋焘历经十五年,北逐柔然,连灭三国。中国的疆域宋得三四,魏占六七,两国对峙,划分南北。北魏占有今甘、陕、晋、冀和豫南、鲁北、辽西广大地区,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自公元四世纪初开始的,为时长达一百余年的北方割据状态,即“五胡割据”的混乱局面。

  中华民族再一次由大乱走向大治。而且又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实现了这一作为。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碰撞斗争中激发了蓬勃旺盛的生命激情。

  文化渗透的力量是原始而巨大的。汉人从秦开始就在北方修筑长城,以抵挡少数民族的铁骑,以后历代营造不辍。北魏占领了北方,也格守着汉人的信条,营造长城,防范北方柔然的进攻。修建长城成为北魏先帝未竟事业。

  一天,拓跋焘率领文武群臣骑着马来到距平城百余里的丰镇,见那里聚集着上千人在搬砖担土筑长城。拓跋焘登上城墙,远眺塞外荒漠,产生了一种更为深刻积极的思考。他告诉官吏“勿须再修这长城了”。拓跋焘清楚:柔然骁勇善战,飘忽不定,犹如飞蝗遍野,区区一座城墙,是不能保证不起边患的。先帝未竟的事业不是这座长城,先帝未竟的大业是一统天下!让成千上万的民夫搬砖担土,构筑长城,不如让他们穿上盔甲,骑上战马去进攻敌人。

  这也许是以前帝王从未有过的深刻见解。秦人修筑长城,修倒了秦朝的江山社稷,汉人接受秦王教训,不筑长城,却以怀柔收买人心。拓跋焘今天放弃修筑长城,却是以扩充实力,积极有为,以攻为守,防御敌人,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他成就统一霸业所具有的大智大勇。

  绵亘万里的长城,你知道在 150年之前一位少数民族出身的帝王对你就有如此深刻的评价和理解吗?!

●孝文帝迁都遭到了太子的反对,为了表示改革的决心,他将太子废为庶民
●孝文帝率领30万大军长途跋涉两千余里,文武百官涕泪俱下,哀求皇帝不要再往南征
●改汉姓、着汉装、说汉语,孝文帝是最彻底的改革家

  建立北魏的拓跋部是一个文化较低,社会发展落后的部落。在它的统治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魏孝文帝的改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他明白鲜卑族只有接受汉人的文化,用汉化笼络汉人,才能实现一统天下的鸿图大略。

  迁都洛阳是魏孝文帝拓跋宏执政以来苦苦思索的一件大事:平城自作为京都以后,人口逐渐集中,游食者渐多,粮食供给难免发生困难。而中原自古就是产粮区,特别是冯太后推行均田制后,中原地区的农业已成为北魏王朝的重要基础;平城位于魏土北疆的边陲,经常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如果南迁洛阳,待北魏国强势盛时,举兵南征,实现一统天下则易如反掌;洛阳是中原政治与文化的中心,迁都洛阳之举必将促使鲜卑人加速汉化。只有这样做,才能迷惑中原的一批醉心于“中夏正音”的士大夫们,有了他们的支持与承认,魏室可以名正言顺,君临天下。

  然而拓跋宏心里明白,迁都洛阳必然遭到老臣们的激烈反对。于是他设圈套,举倾国之兵力挥师南下,说是要成就一统江山之伟业,并且是皇帝御驾亲征。

  月余以后,拓跋宏率领30万大军长途跋涉2000余里,渡过黄河到达洛阳。士兵个个面容憔悴,精疲力尽,文武百官跪在孝文帝马前,苦苦劝阻,有的甚至涕泪俱下,哀求皇帝不要再往南征战。

  拓跋宏沉思良久,说道:“君无戏言,即告谕天下迁都洛阳。只要有一个朝臣反对迁都,朕则决不改变南下的决心。”

  就这样,魏孝文帝为完成迁都洛阳的壮举,不惜把太子恂及年逾七旬,历事六君的重臣拓跋丕废为平民,同时严厉制裁了反对派。

  无数平城儿女跟随这位人龙迁到了洛阳,他们将宝贵的文化精髓无私地贡献于中华文明的大熔炉中,同时他们在超越中也获得了新生。根据改革的命令,这些代迁户都落户洛阳籍,死后也魂守洛阳。为了加速汉化改革,这位年轻的帝王变鲜卑姓为汉姓,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鼓励与汉人通婚。孝文帝自娶汉族大姓女子为后妃,又为其五个弟弟娶汉族大姓的女子为正妻,并把公主们嫁给汉族大姓。他还禁止士民容胡服,一律改着汉装。孝文帝亲自在光极堂给群臣颁踢了汉族的“冠服”,让他们穿戴。还规定,改胡语为汉语,在朝廷为官的,再说胡语就降爵黜官。

  有一次,孝文帝在洛阳街上,看到一个鲜卑妇女,坐在车中作鲜卑打扮。在召见群臣时,责备任城王拓跋澄,说他督察不严,奉行命令不力。拓跋澄辩解说,只有少数人这样打扮。孝文帝尖锐地说:“难道要全部这样打扮才算督察不严吗?你这样说简直是‘一言丧邦’!”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族。匈奴、羯、氐、羌、鲜卑慕容部都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进程,鲜卑拓跋部虽娜姗来迟,但总归仍是沿着这一历史方向前进。孝文帝顺应历史的发展,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年轻有为的政治革新家。他们的贡献正在于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的积极有益的伟大尝试。而这种豁达雍容的气度,锐意进取的精神,又怎能说和他生长的文化环境没有关系呢?

●南巡碑、御射台、永固陵、孝文山……孝文帝怎能舍下这一景一物

  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从此,在山西留下丰硕的北魏文化遗迹。拂去岁月的尘埃,它记载着这个王朝百年的辉煌。

  魏孝文帝五岁登基,新君年幼,一切政事都由冯太后亲自作主处理。政治斗争的残酷倾轧,使这位温柔、贤惠、善良的女子变成力挽狂澜、叱咤风云、主宰社稷的巾帼英雄。同时也使冯太后和孝文帝在风雨中相依为命。

  孝文帝对祖母非常孝敬。他长大后,常常陪祖母冯太后到山林野外散心。

  一次,他们来到了方山(今方山县),环顾四周满目葱茏,山川润泽,太后便有托身于此山的愿望。太后对群臣说:“舜帝安葬在了苍梧,但二妃并没有以陪葬在舜帝身边来显示自己的尊贵。”

  魏孝文帝为了满足太后的愿望,开始在方山兴建太后的永固陵,并且也修下了自己的虚宫寿陵。

  冯太后是有名的勤俭太后,为了不辅张浪费,她对永固陵的修建规模进行了规定,但是孝文帝孝心一片,还是将永固陵的规制加大了。

  永固陵巍峨于方山之巅,其封土与山形浑然一体,山的雄浑烘托出了太后的尊严。这在当时落后的生产和运输条件下,该是一种怎样的奇迹?

  从交城庞泉沟的“孝文山庄”出发,沿着神尾沟的十里林道北行,穿过茂密松岭,莽莽云彩,再在“鬼见愁”坎坷不平的高山野径跋涉数里,到了无高可攀之处,便是吕梁山脉之巅的孝文山。

  登上孝文山,山河尽收眼底。

  《山西省通志》记载,北魏孝文帝曾避暑于此,故又称其为“居冯太后丧,避此山不食者三日,群臣固请还宫,因以名山”。直到现在,孝文山苍翠依旧,似因孝文帝的美名而不朽。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不久,北巡山西,到了灵丘(今灵丘县),停驾于其祖父文成帝的“南巡碑”与御射台处,并诏诸弟及从官比试射箭。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曾亲随孝文帝北巡,是此次活动的目击者。

  早在公元 461年,北魏文成帝拓跋(王圭)为了记述四次南巡的伟绩,在灵丘立《皇帝南巡之颂》碑,碑邻黄土堆积圆丘状的“御射台”,附近山地还有公元 483年修建的觉山寺及古栈道凿孔,形成一组硕大丰富的北魏文物群。

  孝文帝重返故土,凭吊先祖英灵,别有几分悲壮和感慨。先祖们征服中原是通过战争来获得,帝业传到他手中,他只能以开明、进步与和平来捍卫先祖的业绩,摈弃旧俗,使自己民族追赶上文明前进的脚步。

●北魏金陵何在?千古之谜

  著名王朝的陵墓人们都知道,唐朝有陕西乾陵,明朝有北京十三陵,但成就百年霸业的北魏皇帝葬于何地?却无人知晓。北魏从昭成皇帝什翼键到献文皇帝拓跋弘共七帝,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先后葬于北魏前期的皇陵——金陵。然而1500年过去了,金陵何在,竟成了千古之谜。

  从现存北魏文献中的片言只语中推断,再加之对山西右玉北魏墓葬群的具体考察,专家初步断定:它与北魏金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考察组跑遍了右玉境内以及右玉与和林格尔、左云、山阴、平鲁交界的主要山峰,共发现较大的墓葬14处,涉及面积达1500多平方公里。其他表遗物的特征与冯太后的方山永固陵的遗物特征完全一致。这批北魏墓葬,无论从其营造规模形制,还是山形气势来看,绝非一般王公贵族的墓地。

  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惊人的。但人们在惊喜之余,也不能不这样想:北魏在山西平城定都近一个世纪,这种长治久安,是祖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北魏的帝王们怎会愿意死后再离开这片土地,去魂守那内蒙古的高寒和风沙?



六、天龙山下一卧龙 三军齐唱敕勒歌

  历史的发展总是这样富有戏剧性。北魏迁都洛阳后,在山西崛起的高欢父子,同样也是鲜卑人的后代。他们扶植了北魏的新皇帝元修,并在晋阳修建了大丞相府,晋阳遂成为高氏集团的政治中心。高氏集团隔山隔水遥控着洛阳,北魏政权名存实亡。终于在 550年废东魏,建立北齐。

●高欢枯瘦矮小,面色灰黄,谁能料到他却胸怀“澄清天下”之志
●从尔朱荣手里得了20万流民,只搭上了副将的三颗门齿


  高欢长得枯瘦矮小,面色灰黄,但却胸怀“澄清天下”之志,投靠到北魏的车骑大将军尔朱荣那里。

  投靠尔朱荣那天,正值尔朱荣在并州郊外选马。尔朱荣见他长得其貌不扬,并不重用,只让他在帐下做个随卒。

  当时,尔朱荣看中了一匹悍马。这马生性暴烈,见人又踢又咬,谁也不敢靠前。高欢主动要求驯服这匹马。

  尔朱荣后来被魏帝暗算。其侄子、官居汾州刺史的尔朱兆,点起两万人马,南下为叔叔报仇,约高欢同往。高欢以河北六镇流民动荡不安,不可不防为借口,自愿镇守晋州。(太原道注:有关尔朱荣参见本站山西名人栏目)

  实际上高次出身鲜卑族,对鲜卑族的六镇流民采取的是怀柔政策,这样便渐渐地取得了六镇流民的信任,使起义很快得到平息。

  高欢又利用他在六镇流民中的威望,煽动河北六镇流民起义,并大造围攻晋阳的声势,迫使尔朱兆弃洛返晋,使他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境。这时,尔朱兆请他出来助战,借此机会高欢在尔朱兆面前显示了自己的力量,从而身价倍增。

  高欢班师晋阳后,尔朱兆真的对他刮目相看。庆功宴上,已有几分醉意的尔朱兆一再为高欢敬酒。酒过数巡,两人边饮边谈起河北六镇流民的事。

  这时,坐在高欢身后的副将贺拔允抢着说道:“何人均莫如高公统帅流民。”不料,他的话刚出口,高欢眦目大怒,转身挥起一拳,重重地打在贺拔允的嘴上。顿时,鲜血糊口,三颗门齿被打掉。这一拳打掉了尔朱兆的怀疑,拱手将六镇流民心甘情愿地送到了高欢手中。

  日后高欢消灭了尔朱氏,开进了都城洛阳,另立孝文帝的孙子、平阳王元修为魏帝,自为大丞相,在晋阳建大丞相府,遥控洛阳,虽远隔千里,但对皇帝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洞察秋毫,了如指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高欢大举进攻西魏的玉壁城,试图拔掉西魏在汾河下游的一颗钉子。

  汾河下游的玉壁城下狼籍不堪,惨不忍睹他躺着七万余具东魏士兵的尸体,高欢气忿病倒。

  这时西魏人乘机造谣说高欢中箭将亡,意图涣散高军士气。高欢听说后,为了安定军心,勉强坐起,与大将斛律金高唱《敕勒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歌声悲壮苍凉,激越高亢,三军闻之,皆为之动容。

  斛律金本人虽行伍出身,目不识丁,可他因在玉壁城下一曲《敕勒歌》竟名扬于古,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享有盛名。

  玉壁城遗址在今稷山县城西南六公里的柳沟坡上。现在这一带还留下了“高欢城”、“万人坑”等地名,相传是高欢屯兵和埋葬死者的地方。

●天龙山如泣如诉当年事,避暑离宫乘云化雾变乌有

  白发萧萧映绿尊,
  每谈古迹默销魂。
  明朝残树残山外,
  一吊离宫贺六浑。

  和山西许多地方的山地比较,天龙山算是一方宝地,漫山松柏成林,山涧溪流长年不竭,令人心旷神治。北齐高欢的避暑宫遗址就在这里。

  据史料记载,这里原有木石构造的“漫山阁”,可惜早已不存,只有石壁上的孔洞诉说着往日的辉煌。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父亲高欢,曾把浩大的天龙寺当作避暑的行宫,可以想象到它昔日该是何等的显赫。

  高欢苦苦追求的一统天下,终于以玉壁城大败而化为泡影,自己大志未酬,而悲愤身亡。(太原道注:有关高欢参见本站山西名人栏目)

  公元 550年,高欢次子高洋,为东魏主,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高洋就成为北齐的第一代皇帝。

  公元 576年,周师入晋阳,晋阳破,北齐亡。

  时间的流逝,使人们难免激起几分对逝去的东西的怀恋和惋惜:然历史无情,北齐“马上治天下”政治策略终归失败,文明、开放、进步才是一切事业兴旺之根本。

  李商隐为追吊北齐之亡,写有《北齐二首》:

  一笑相倾国便亡,
  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
  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
  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
  更请君王猎一围。

  李商隐试图总结北齐王朝亡国的历史教训,对北齐末代皇帝的荒淫无度进行揭露。事实上高氏集团亡国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走出民族的偏狭。高氏父子是鲜卑化的汉人,在政权建设和施政建设上,顽固地保持鲜卑族的落后传统和文化,终于国破家亡,落了个可悲的下场。

  但是,从历史的大环境来看,北齐和北魏一样,对形成开放自由的一代唐风,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唐代之所以使封建时代的繁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同北魏北齐的奠基是不无关系的。



七、万古汾水一女皇 千秋功过武则天

●大唐盛世,异彩纷呈,一代女皇创千秋伟业。千古汾水,孕育出了一个闪光的名字——武则天。
●伊丽莎白女皇、叶卡捷琳娜世袭皇位,武则天却单枪匹马,由下等的才人登上皇帝的宝座
●鞭、锤、刀——只要给媚娘这三样东西就没有制服不丁的烈马
●谁能料到当年凄凄惨惨的小尼姑,就是大周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十四岁入宫,远离母亲,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势力来到了一个陌生而神秘的世界。临别,母亲哭泣不已,武则天却安慰母亲道:“女儿此去进宫廷,谁知道不是一件喜运的事?”她心理充满着对宫廷神秘生活的憧憬。

  武则天入宫后立为才人,赐号“媚娘”。有一次,太宗问:“有一匹烈马,谁能驯服?”武则天走出来,一脸认真地说:“只给妾三样东西便可,鞭之不行,锤击之,锤之不成,给我以刀。”这番话从小小年纪的武则天口中说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使太宗悚然色变。看来这个“媚娘”的性格中不仅仅独有娇媚。

  武则天作太宗的才人11年,没有得以升迁,更没有身孕之喜,太宗作为英主,长孙皇后之后的惠妃已占满了他的情感。

  太宗临终要一纸定则天终身,武则天过上了青灯黄卷,暮鼓晨钟的尼姑生活,在这凄凉寂寞的岁月里,她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亿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首诗正是她内心凄苦的流露。她把解脱自己的希望寄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

  早在作太宗后宫的时候,武则天和李治就暗相往来。她早就有把自己托付给这位比自己小四岁的太子的想法。

  太宗逝世两周年之日,李治去感业寺进香,与日夜思念的武媚娘在禅房相会。高宗和武则天相对而泣。高宗劝则天耐心等待机会,一定安排她重新进宫。对于武则天来说,这次机遇非常重要,因为加上11年的才人生活,她已有整整13年未能得志了,她必须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境况,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

●掐死亲生女,翻身当皇后
●朝堂议事,高宗总是要扭头听听珠帘后面皇后的意见,很不方便,后来干脆让皇后和自己一起坐在了堂前
●武则天的威势和高宗不相上下,并称“二圣”


  武则天第二次入宫,深得高宗宠爱。她为高宗生下了皇子和公主,再加之她善于宠络人心,地位不断提高。但是,武则天的目标是皇后宝座。

  武则天的第二个孩子是女儿,很讨人喜欢,王皇后也不禁前去看了看,逗弄一番,知道皇帝就要来,皇后先走了。武则天见机下狠心掐死了亲生女儿,然后轻轻盖好被子,象没事一样。不多一会儿,皇帝来了,武则天仍佯作欢笑,可是掀开被子抱起死孩子一看,她真忍不住了,失声痛哭起来。皇帝询问情况,左右宫女回答,皇后来过。唐高宗不加思索便断言:“后杀吾女”。就这样皇帝废了王皇后,改立了武则天。

  武则天就这样登上了皇后的宝座,手段似乎有些残忍,可是对于风云突变的宫廷生活来说,要么为刀俎,要么为鱼肉,心慈面善只能在政治斗争的风浪中倾覆,甚至粉身碎骨。人们可以说她阴狠,但是她13年忍受的沉寂之苦又谁人理解?谁人知晓?她应该成为爆发的火山。

  恰巧,高宗身体不好,常常头晕脑疼,因此在御座之后挂了张珠帘,让武则天坐在帘内,随时替自己出主意。武则天的威势和高宗不相上下,当时并称为“二圣”。

  武则天也果断机敏。她修订《姓氏录》,扩充官僚队伍,组织北门学士,提出建业十二事,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卓越的才干。

  高宗觉得这个皇帝当得没滋味。朝堂上议事,他不能作主,总是要扭头去听听珠帘后面皇后的意见。后来他索性借口头痛,眼睛也有毛病,干脆不去上朝,把朝政都交给武则天处理。

  高宗死后,则天励精图治,为此,她写了《唐享昊天乐》组诗,其中第九首云: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
  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
  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
  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大意是说:我接受了唐高宗的嘱托,临朝执政治理天下。制定了平定边疆的方略,朝廷的军队神武强大。要完善先帝的政治措施,遵循先朝规定的规章制度。上天降下吉祥的征兆,大业的光辉普照天下。

●慈禧老佛爷将凤刻在了龙之上也没敢作皇帝,可是距她1000多年前,武则天就将皇冠戴到了自己头上
●武则天称帝,气煞孔圣人


  “女人祸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对于中国的封建文化来说,女人只不过是男性社会的点缀和陪衬,而女人政治更是为传统文化所难容。武则天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实现了中国女皇“零的突破”。政治本身就是血腥的,我们不能也没有任何理由因为她是一个女人便过分责备她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因为政治斗争本身就是你死我活的,更何况男性世界的权力角逐也一样腥风血雨!

  武则天要在中华这样一个古老的封建大国巩固和加强自己作为“女主”的地位,反对的力量是很强的。

  在高宗去世二个月后,武则天派人杀掉了太子李贤,废黜中宗,立第四子李旦为皇帝,但居于别殿,不许参与政事,并平定扬州叛乱。杀掉“唐忠臣”裴炎,平叛李唐宗室起兵。

  除此之外她大开诏狱,施用滥刑来镇压一切反对派。

  可武则天毕竟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不是一个只凭肆虐蛮干的统治者。她任使酷吏是有限的,27名大酷吏除傅游艺之外,无一授予相职,只是让他们执法而不予执政大权。在司法机构中她保留了狄仁杰、徐有功等一批执法平怨的良吏。

  公元 690年重阳佳节,67岁的圣母神皇武则天正式登基,建立大周朝。她从媚娘、才人、昭仪、皇后、天后、太后、圣母神皇到皇帝,走上了权力的顶峰。

  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的诗句。武则天为自己建了新的明堂。其明堂与众不同,共分三层,最下一层分别刷上青、红、白、黑四种颜色,表示一年的四季,中层是正十二边形象征十二月和十二时辰。第三层分为二十四等边,代表二十四节气。最上边是表示天体的圆形屋顶,俨然一只高一丈的铁凤凰,外边用金叶裹住。不用说,这就是“圣母神皇”的象征了。

●骆宾王在檄文中痛骂武则天,则天皇帝却把这样的檄文收集起来,置于案头欣赏,读得有滋有味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徐敬业叛乱时,曾写过《为徐敬业讨武 檄》,对她进行了恶毒的人身攻击。骂她“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骂她“包藏祸心,窃窥神器”,简直是罪不容诛了。

  檄文传到洛阳,武则天让内待读给她听。内侍越读越心惊:如果她怒火发作,殃及池鱼,自己岂不倒楣?于是内侍的声音发抖了,一边读一边偷看武则天的脸色。武则天看出他的心思,笑着说:“你怕什么?这又不是你写的!”内侍一听这才放心大胆地读下去。

  武则天听完之后,笑了笑说:“文章写得真不错!知道这是难写的吗?”内侍回答:“听说是一个叫骆宾王的手笔!”武则天说:“这么好的文才,却不在朝中,这就是宰相的过错啦。”遂后还吩咐平叛将领:“如果捉住骆宾王,不许加害,一定送到朝廷。”武则天还让人把骆宾王的诗文收集起来,常常置于案头欣赏。恶毒的人身攻击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万难容忍的,更何况是唯我独尊的帝王?可是武则天对此却豁达、从容,这不凡的胸怀和气度也正是她在政治的惊涛骇浪中傲然自若的原因吧!

  《全唐诗》中有一首《制袍字赐狄仁杰》的诗,是武则天写在赏赐给狄仁杰的锦袍上的。

  “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全诗四句十二字,既是对狄仁杰的表彰,也是对他的激励。前两句概括了狄仁杰的功绩,说他辅佐朝廷,志守清廉而勤政,后两句是要求狄仁杰率励朝中大臣,要他居宰相之位,激励大臣们同心协力,治理好国家。

●生前非凡武则天,死后立“无字碑”,难倒后来人

  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武则天死后跟丈夫李治葬在一起,陵墓叫乾陵,建在长安以西的乾州的梁山上。陵墓占了整个山麓,设有内外两层城墙,墙内有献殿、下宫等建筑。司马道的两侧矗立着许多石雕、石马、石人、珍禽、祥兽,还有60个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的石像。在陵园大门前面有一座“述圣纪碑”,是记载高宗皇帝业绩的。碑高63米,共七节,因此又叫“七节碑”。七节的含义是代表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碑文是武则天亲自撰写的,当然要把她丈夫的文治武功颂扬一番。碑文由中宗李显书写,著名的石工镌刻。

  临终时,她告诉中宗,将来她死后就在乾陵高宗的“述圣纪碑”对面,立一方“无字碑”,上面一个字也不要写,任凭后人去褒贬评说。

  1000多年过去了,那碑身雕着两条飞龙,碑顶刻着八只螭头的“无字碑”依然站在梁山山麓的草丛中,迎送着朝晖夕阳、春风秋雨。武则天正像她生前预料的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她时而被摔到了赞誉的峰巅,时而被抛下毁辱的深渊,就像她的一生一样大起大落,对她的是非功过争论不休。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武则天始终是一个富有历史魅力的名字。

●谁人用心良苦,在一副楹联中使武则天、白居易、王维三个山西人同台演出

  武则天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今天的文水南徐村,村南有“武氏井”,村北有“则天圣母庙”,村西有武家山,村东有武家庙,村里一些姓武的农民自称是武氏家族的后代。

  南徐村的后代把对女皇所有的朴实情感都寄托在则天圣母庙上。

  则天庙规模不大,但庙内一副楹联却格外引人注目:“六宫粉黛无颜色,万国衣冠拜冕旒。”上联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写她的相貌之美,下联出自王维的《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写她的国威之壮。有趣的是武则天、白居易、王维都是山西人,这副不知名之集句联制作者,让三位出自山西的古代名人“同台演出”,着实构思奇巧,用心良苦!

  庙小神大。据专家考证,当年的气势宏伟的则天庙屡遭破坏。后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武则天,只好将女皇尊位移至这个不大起眼的庙中,但无论如何,缭绕于故乡心中的香火是万万不能断的。



八、五代烽烟起三晋 群龙高歌龙兴史

  五代的历史就是山西的龙兴史。从山西龙兴的帝王携手将唐代和宋代这两个链环连到了一起。在群雄逐鹿的争战中,历史再次将关注的焦点投放在山西这片不平静的土地上。这个时期从山西崛起的帝王有后唐李存勖、李从珂;后汉刘知远;北汉刘崇。山西帝王辈出,名声大噪,于是有了“山西是个出皇帝的地方”之说。

●五代后唐第一个皇帝李存勖,是毛泽东在诗中曾咏诵过的历史人物

  李存勖是沙陀部人的后代,先祖降唐,并赐李姓。其父李克用因捍卫唐室镇压起义军,爵封晋王。此时正当唐室倾覆,须扭转乾坤之时,但李克用却壮志未酬,抱憾先死。

  李克用死后,李存勖继位作了晋王。他骑射娴熟,刚强剽悍。长年在外征战,数年之内大败梁军与燕王刘守光于太原一带。公元 923年,李存勖从晋阳发兵,率领一支有“鸦军”之称的骑兵,直捣汴梁,灭掉朱全忠的后梁,建立后唐。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染跋扈河。
  只手难抉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毛泽东这首诗中所写的就是李存勖上党破梁兵的故事。(太原道注:原文有误,此诗应为清人严遂成所作,毛泽东曾引用此诗)

  公元 907年,后梁朱温的军队攻打后晋的潞州(今长治市),李克用派遣周德威等前往援救。梁军在潞州城西筑重城,称夹寨,与潞州城中李克用的守军相持近一年。第二年李克用死,李存勖作为晋王,他在晋阳召集将佐们议道:“朱温军队听说我们大丧,一定认为我们不会兴师打仗,又以我年轻嗣位,没有作战经验,必然会产生骄怠之心。如果轻装前进,倍道兼行,出其不意地兵临夹寨,以我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定可大胜。”

  这年四月,李存勖率兵发自太原,五月初一那天,晨雾晦瞑,晋军领先埋伏于三垂冈下,天将明时直抵夹寨。

  在这茫茫的雾天,梁兵竟连哨兵也没设。骤然间,山崩地裂般的喊杀声,把贪睡的梁兵惊醒。此时已有不少段寨墙被攻豁,一股股破堤洪水似的晋兵涌进寨内。

  天大亮后,夹寨内外遍地殷红,血腥气弥漫,数万梁兵的死尸横躺竖卧。整个夹寨内外塞墙全被推坍了。

  战斗结束后,李存勖在寨中掳得符道昭的妻子侯氏,他爱其貌美,平时藏于后宫,每外出打仗总带在身边,人称她为“夹寨夫人”

  宋元以后的戏曲和小说往往称山寨头领掳来的妻子为“压寨夫人”或作“押寨夫人”。清人翟颢在《风俗编》中考证,压寨夫人应是“夹寨夫人”之讹传。

  李存勖是历代帝王中以精通音律、酷嗜戏剧而出名的一位佼佼者。

●山西元曲的发达,真难保与这位“李天下”不无关联

  元代陶宗仪所著《南村辍耕录》说:“五代后唐的第一皇帝庄宗李存勖是我国古代皇帝中最懂音乐的皇帝之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有的戏班仍把李存勖作为戏曲界的祖师爷供奉着。

  《五代史》在《庄宗本纪》中记有这样一段趣事:庄宗的丈人刘山人,曾卖药算命,与他女儿在战乱中走失。后来女儿进宫当了皇后,自以为门第低下,便认了一个大臣为义父。刘山人得知女儿当了皇后,便找到皇宫。刘皇后碍于面子,不认其父。李存勖觉得此事好玩,就故意穿上刘山人的破衣裳,背着褡裢和采药的筐子,又让儿子李继岌提着一顶破帽子,跟在后面,一边向后宫走,一边学着刘山人的声音大喊:“刘山人来看望女儿来了!”刘皇后见状大怒,把儿子打了一顿,把李存勖也给轰了出去。李存勖根据这个故事编了一出小戏,戏名叫《刘山人寻女》,自己扮演刘山人。

  欧阳修主纂《五代史》,特辟《伶官传》,其中便有“李天下”(李存勖的优名)。欧阳修称李存勖“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

  确实李存勖是填词作曲的高手。

  一叶落,
  褰朱箔,
  此时景物正肖索。
  画楼月形寒,
  西风吹罗幕。
  吹罗幕,
  往事思量着。

  这首《一叶落》意境清新高远,实乃上乘之作。看来,后来的山西元曲发达真难保与这位“李天下”不无关系。

●战场上所向无敌的英雄,却死于一个优伶之手

  李存勖整日与戏伶为伍,以演戏为乐,终于在公元 926年,被优伶郭从谦乱箭射死。据史载:这位迷恋于演戏的皇帝死后,与装饰有凤凰鸾鸟形的瑟、筝之类的乐器一起焚化而葬。

  李存勖“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李天下统领了三年天下,结果“不爱天下爱徘优”,国破家亡,后人多引以为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李天下身为天子却“常身与俳优杂戏于淀,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人们叹惜一代天骄终于成了荒唐“天子”,于“艺事”却也为幸事。(太原道注:有关内容参见《太原沧桑》之《乱世英雄·虎父龙子》)

●石敬瑭出卖燕云十六州,做了契丹人的儿皇帝

  作为五代史重要人物的石敬瑭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着不小的知名度。作为山西人,或许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出现的都是叱咤风云、正大光明的巨龙,但人生百态,历史纷纭,我们没有必要羞于提起这段特定历史中的这个特殊人物。因为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总有鱼龙混杂。

  李存勖打下的后唐江山,后由李嗣源、李从厚、李从珂继承。石敬瑭是后唐的大将,也是唐明宗李嗣源的三女儿晋国长公主之子,为河东节度使。

  石敬瑭谋反,李从珂派兵平叛。面对大兵压城,石敬瑭给契丹上表称臣,并愿当契丹天辅皇帝耶律德光的儿子,请契丹发兵援救,还说如果他石敬瑭灭了唐朝,当了皇帝,就把雁门关以北和卢龙一道十六州之地全送给契丹。

  契丹军经过代州城、忻州城,在太原附近汾水北岸的虎北口列开大阵。经过一场鏖战,唐军大败,丢下近万具尸体于汾河岸上。

  石敬瑭在柳林筑了一个土台子,——这就当即位坛了,就这样仓促地当了大晋皇帝。这位皇帝即位也太仓促,连衮冕还没置办,身上还穿的还是节度使袍服呢!耶律德光无奈就当场脱下自己的龙袍,披在石敬瑭身上。石敬瑭穿着契丹皇帝的龙袍,拜了皇天后土,由军卒们吹着军中之乐回营——就算当皇帝了。石敬瑭守信用,将十六州的地理图送给了耶律德光,还立了文约,答应每年向契丹输纳三十万匹帛。

  石敬瑭为作儿皇帝,代价惨重。除人格受辱外,可以看到的损失也绝非只有十六州和三十万匹帛。后晋以后,燕云十六州成为辽南下攻掠中原的基地,致使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的破坏。这位儿皇帝也似乎感到了自己人格的低下,早早地就谢世而去了。(太原道注:相关内容参见《太原沧桑》之《乱世英雄·燕云十六州》)

  山西五千年,人杰地灵,苍龙辈出,在华夏文明史上大放光彩。

请看《魂系山西》第四篇:数千古名将 还看山西


摘自《魂系山西》,李镇西著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0-08-15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魂系山西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