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政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政区

山西政区

山西概况

山西简史

历史沿革

山川河流

关隘渡口

军事要地

吕 梁 市

吕 梁 市

离 石 区

汾 阳 市

孝 义 市

兴    县

交 口 县

方 山 县

石 楼 县

岚    县

中 阳 县

交 城 县

临    县

文 水 县

柳 林 县

太 原 市

太 原 市

古 交 市

清 徐 县

阳 曲 县

娄 烦 县

大 同 市

大 同 市

大 同 县

天 镇 县

阳 高 县

左 云 县

广 灵 县

灵 丘 县

浑 源 县

朔 州 市

朔 州 市

平 鲁 区

山 阴

应    县

怀 仁 县

右 玉 县

忻 州 市

忻 州 市

原 平 市

繁 峙 县

代    县

五 台 县

定 襄 县

宁 武 县

静 乐 县

神 池 县

五 寨 县

岢 岚 县

偏 关 县

河 曲 县

保 德 县

阳 泉 市

阳 泉 市

平 定 县

盂    县

晋 中 市

晋 中 市

榆 次 区

介 休 市

昔 阳 县

寿 阳 县

和 顺 县

左 权 县

榆 社 县

太 谷 县

祁    县

平 遥 县

灵 石 县

临 汾 市

临 汾 市

候 马 市

霍 州 市

隰    县

蒲    县

吉    县

古    县

安 泽 县

乡 宁 县

汾 西 县

洪 洞 县

浮 山 县

翼 城 县

襄 汾 县

曲 沃 县

大 宁 县

永 和 县

运 城 市

运 城 市

绛    县

夏    县

闻 喜 县

垣 曲 县

新 绛 县

稷 山 县

河 津 市

万 荣 县

临 猗 县

永 济 市

平 陆 县

芮 城 县

长 治 市

长 治 市

黎 城 县

武 乡 县

沁    县

沁 源 县

襄 垣 县

潞 城 市

平 顺 县

壶 关 县

长 治 县

屯 留 县

长 子 县

晋 城 市

晋 城 市

高 平 市

陵 川 县

沁 水 县

阳 城 县

泽 州 县

方山县

  方山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中部,东临娄烦、交城,西与临县毗邻,北与兴县、岚县接壤;南与离石相接。总面积1433平方千米。总人口14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圪洞镇。邮编:033100。代码:141128。区号:0358。

  方山县辖5个镇、2个乡:圪洞镇、马坊镇、峪口镇、大武镇、北武当镇、积翠乡、麻地会乡。

    方山县战国时为赵国皋狼邑,西汉置皋粮县,东汉末废,北齐文宣帝时置良泉县,隋炀帝大业三年改名方山县,五代、宋、金俱称方山县,金宣宗贞佑四年方山县徙于积翠山,元世祖至元三年并入离石县。民国七年七月得置方山县,一九五四年七月一日方山县与离石县合并为离山县,一九五八年离山县与中阳县合并尽,更称离石县,一九七一年五月,重建方山县。

    方山县地处吕梁山顶巅,地势高亢,东倚关帝山,西南低,地形分山地、丘陵和谷地。东部山地主要山峰有关帝山、支顶山、武当山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其中关帝山苍松翠柏,林木蔽天,主峰海拔2830米,为全县最高峰。西部山区主要山峰有落辉山、汉高山等,海拔在 1700 米以上。西南部丘陵区,海拔在1500米以下,北部赤尖岭,是方山北部门户,也是通往岚县的交通要道。中间为北川河,发源于赤尖岭,由北向南纵贯西部全境,此外还有马坊沟、屹洞沟、峪口沟等支流。本境气候多样,光照充足,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均气温8.7度,一月均温--8.2度,七月均温22度,年均降雨量440至650毫米,霜冻期为九月下旬至次年五月上旬,无霜期为90至150天。

    方山县现有耕地24.92万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高梁、莜麦、油料、土豆为主。关帝山的南阳山、阳圪台、真武山三个林场都在该县境内。另外,该县野生沙棘面积达26万多亩。

    该县矿藏丰富,主要有煤炭、磷、钨、铜、铝锌、铁、水晶、大理石、硫铁矿、云母、石灰石硫磺、石膏、铝土矿、银等矿藏。主要工业有煤炭、化工、建材、五金、木器加工、酿酒、缝纫等生产行业。

    方山县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公路有忻州至碛口线、大武至方山线、三交至西交子线等。此外,各乡镇、林区间均有县级和乡镇级公路相连。

    方山县境内的北武当山,又名真武山。其主峰海拔1983米。目前北武当山作为旅游资源正在开发。

  2000年,方山县总人口135598人,各乡镇人口: 圪洞镇 31746 马坊镇 9769 峪口镇 20860 大武镇 23205 开府乡 7554 方山乡 8159 麻地会乡 9867 下昔乡 7209 店坪乡 7413 张家塔乡 5939 石站头乡 3877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方山县行政区划

  方山县辖5个镇、2个乡:圪洞镇、马坊镇、峪口镇、大武镇、北武当镇、积翠乡、麻地会乡。

  圪洞镇 辖32个行政村:班庄村、庄上村、前东旺坪村、后东旺坪村、古贤村、横沟村、潘家坂村、建军庄村、车道崖村、桑家会村、圪洞村、西山村、糜家塔村、高家庄村、阳湾村、务云塔村、武家湾村、郭家湾村、津良庄村、东沟村、水沟村、石站头村、南洼村、黄草林村、秦家坡村、南后庄村、高家山村、槐树焉村、果则园村、农胜山村、胡家岭村、袁家甲村。
  北武当镇 辖11个行政村:阳湾、新庄、暖泉会、庙底、下昔、占古、武当、松泉、河庄、来堡、韩庄。
  大武镇 (缺资料)
  积翠乡 辖行政村:孔家庄、卧龙潭、积翠村、水神沟村、赤红村、代居村、东王村、凤翼村、邦罗村、莴苣沟村、刘家庄村、冯家庄村、莺峪村、南阳村。
  麻地会乡 辖16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焦家峪村、后则沟村、胡堡村、运庄村、韩家沟村、西坡村、大西沟、石湾村、赵庄村、水沟湾村、麻地会村、庄上村、郝家庄村、桦林坪村、冯家庄村、阳圪台村。
  马坊镇 辖31个行政村,郝坚岭(辖贾家沟、世佛沟2个自然村)、辉回(辖麻地渠、辉回2个自然村)、西沟、条则焉、同堡村、麻峪、吴家沟(辖老池沟、刁家沟、吴家沟3个自然村)、开府、油房沟(辖油库沟、卧湾2个自然村)、杨家沟(辖杨家沟,牧场两个自然村)、神堂沟、磨地湾(辖杜家沟,温家沟两个自然村)、王家湾、陈家湾(下辖陈家湾、索柴沟2个自然村)、红岩湾(辖红岩湾、西会湾、店则上3个自然村)、落辉(辖前、后落辉两个自然村)、高明村、树林、(辖温家沟、树林则两个自然村)、马坊(辖刘家坡、马坊两个自然村)、空上(辖水神沟、窑上、塔则沟、武家湾四个自然村)、代坡、四皓、庄则上(辖庄则上、水峪、泉则沟3个自然村)、龙泉、赤街、李家湾、温家庄(辖秦家崖、温家庄两个自然村)、赤街会(辖赤街会、君则沟两个自然村)、杨家坪(辖杨家坪、杨家沟、神沟三个自然村)、周家沟(辖马坊湾、小岔洼、周家沟三个自然村)。
  峪口镇 辖行政村:田家坡、横泉、乔沟、圪叉咀、东湾、杜家会、西村、土坌则、吉家庄、兴隆湾、圪针湾、峪口、安上、石板梁、花家坡、南村、前南村、新庄、西山、阳峁、牛家岭、常家山、宗家山、郝家焉、周家山、张家塔、上曹家山、下曹家山、花果山、呼家湾、任家山、韩家山。

山西政区目录

太原市太 原 市古 交 市清 徐 县阳 曲 县娄 烦 县太原城区
大同市大 同 市大 同 县天 镇 县阳 高 县左 云 县广 灵 县灵 丘 县浑 源 县
朔州市:朔 城 区平 鲁 区山 阴 县应    县怀 仁 县右 玉 县
忻州市:忻 州 市原 平 市繁 峙 县代    县五 台 县定 襄 县宁 武 县静 乐 县神 池 县五 寨 县岢 岚 县偏 关 县河 曲 县保 德 县
阳泉市:阳 泉 市平 定 县盂    县
吕梁市:离 石 区孝 义 市兴    县交 口 县方 山 县石 楼 县岚    县中 阳 县交 城 县临    县文 水 县柳 林 县汾 阳 县
晋中市:榆 次 区介 休 市昔 阳 县寿 阳 县和 顺 县左 权 县榆 社 县太 谷 县祁    县平 遥 县灵 石 县
临汾市:临 汾 市候 马 市霍 州 市隰    县蒲    县吉    县古    县安 泽 县乡 宁 县汾 西 县洪 洞 县浮 山 县翼 城 县襄 汾 县曲 沃 县大 宁 县永 和 县
运城市:运 城 市绛    县夏    县闻 喜 县垣 曲 县新 绛 县稷 山 县河 津 市万 荣 县临 猗 县永 济 市平 陆 县芮 城 县
长治市:长 治 市黎 城 县武 乡 县沁    县沁 源 县襄 垣 县潞 城 市平 顺 县壶 关 县长 治 县屯 留 县长 子 县
晋城市:晋 城 市高 平 市陵 川 县沁 水 县阳 城 县泽 州 县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12-11 )

太 原 道 >> 山西政区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政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政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