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政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政区

山西政区

山西概况

山西简史

历史沿革

山川河流

关隘渡口

军事要地

晋 中 市

晋 中 市

榆 次 区

介 休 市

昔 阳 县

寿 阳 县

和 顺 县

左 权 县

榆 社 县

太 谷 县

祁    县

平 遥 县

灵 石 县

太 原 市

太 原 市

古 交 市

清 徐 县

阳 曲 县

娄 烦 县

大 同 市

大 同 市

大 同 县

天 镇 县

阳 高 县

左 云 县

广 灵 县

灵 丘 县

浑 源 县

朔 州 市

朔 州 市

平 鲁 区

山 阴

应    县

怀 仁 县

右 玉 县

忻 州 市

忻 州 市

原 平 市

繁 峙 县

代    县

五 台 县

定 襄 县

宁 武 县

静 乐 县

神 池 县

五 寨 县

岢 岚 县

偏 关 县

河 曲 县

保 德 县

阳 泉 市

阳 泉 市

平 定 县

盂    县

吕 梁 市

吕 梁 市

离 石 区

汾 阳

孝 义 市

兴    县

交 口 县

方 山 县

石 楼 县

岚    县

中 阳 县

交 城 县

临    县

文 水 县

柳 林 县

晋 中 市

晋 中 市

榆 次 区

介 休 市

昔 阳 县

寿 阳 县

和 顺 县

左 权 县

榆 社 县

太 谷 县

祁    县

平 遥 县

灵 石 县

临 汾 市

临 汾 市

候 马 市

霍 州 市

隰    县

蒲    县

吉    县

古    县

安 泽 县

乡 宁 县

汾 西 县

洪 洞 县

浮 山 县

翼 城 县

襄 汾 县

曲 沃 县

大 宁 县

永 和 县

运 城 市

运 城 市

绛    县

夏    县

闻 喜 县

垣 曲 县

新 绛 县

稷 山 县

河 津 市

万 荣 县

临 猗 县

永 济 市

平 陆 县

芮 城 县

长 治 市

长 治 市

黎 城 县

武 乡 县

沁    县

沁 源 县

襄 垣 县

潞 城 市

平 顺 县

壶 关 县

长 治 县

屯 留 县

长 子 县

晋 城 市

晋 城 市

高 平 市

陵 川 县

沁 水 县

阳 城 县

泽 州 县

介休市

  介休市位于省境中部,晋中盆地南部,东北与平遥、汾阳接壤;西南与灵石相连;西北与孝义隔汾河相望;东南与沁源为邻。总面积743平方千米。总人口38万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驻地邮编:031200。代码:140781。区号:0354。

  介休市辖5个街道、7个镇、3个乡:北关街道、西关街道、东南街道、西南街道、北坛街道、义安镇、张兰镇、连福镇、洪山镇、龙凤镇、绵山镇、义棠镇、城关乡、宋古乡、三佳乡。

    介休,春秋时属晋置邬县。秦建界休县,新莽改界休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西晋改界休为介休。北周改介休为平昌,隋开是十八年仍名介休,后历代县名不改。介休之名因有春秋时期晋国介于推隐居本县绵山而得。1992年设介休市,为县级市。

    该市地处太岳山北部,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部有绵山、天中山,海拔在2000米上下。最高峰在绵山艾蒿坡,海拔2487米,中部为岗峦起伏的丘陵区。北部为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主要农作区。河流,除汾河以33公里的流程从北部边境流越外,主要还有发源于南部山区的季节性河流龙风河、樊王河、新涧河、兴地河等,南北流向,注入汾河;并有发源于天峻山之狐岐山麓的源神池,自古常流不息,泉水清澈。境内为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度左右,一月-- 5度,七月24度,年降雨量 550毫米左右,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 176天。

    全市现有耕地42.5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大豆、薯类、稻米、棉花、油料等。

    境内矿藏资源有煤、铁、石英石、泥炭、石膏、紫木节、铝土、黑矾、石脂、硝、磷等,工业主要有冶炼、电力、煤、焦炭,石油、化学、机械、建材、纺织、皮革、塑料、化肥、印染、陶瓷、造纸、缝纫、食品、酿酒等行业。位于该市的汾西矿务局是全省八大统配矿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交通有同蒲铁路纵贯县境,并有通往孝义阳泉曲的介西铁路支线。大运公路和汾阳至介休两条干线公路贯通本县西、北。此外,还有县级公路和乡镇级公路多条,交通尚称方便。

    介休故称“三贤故里”,三贤指春秋时晋国介子推、东汉郭泰、北宋文彦博。名胜古迹主要有绵山、回銮寺等。绵山又称介山,山险景秀,自古为佛教圣地。山中有云峰寺、铁瓦寺、开元古碑、以及相传介子推隐居焚身处等胜迹数十处,为旅游佳境。

    土特产有陶瓷、贯稻糖、五灵脂、黄酒、主焦煤、紫木节、银条菜等,号称介休八珍。其中洪山陶瓷以历史悠久、工艺精细、造型美观、色泽洁白而著称,远销40多个国家;而贯馅精则以酥脆香甜闻名于世;义安咸和涌的黄酒,曾在1924年荣获巴拿马赛会银质奖。

  介休市行政区划

  北关街道
  成立于1996年12月。管辖范围为:城区东西大街、朝阳路以北,彦博路以南,北河沿街以东的半个旧城区。常住居民18050人(含流动人口共计22079人),下辖北大街、顺城路、介纺等3个社区,81个居民小组。
  西关街道
  位于城区西北部,方圆2.8平方千米。成立于1997年12月。居民17183人,下辖文明北街、绵山北街、金融等3个社区,居民小组92个。
  东南街道
  成立于1997年。位于介休市东南,辖区范围西至南河沿,东南临定阳路,北临东西大街,朝阳路。居民19687人,下辖新建东路、铁南、南大街等3个社区。
  西南街道
  成立于1997年1月。北至裕华路以南,东至南河沿以西,南至55198部队与下城南村接壤,西与西靳屯村接壤。总人口26033人。辖站前(人口10427人)、光明(人口6888人)、裕华(人口8718人)等3个社区。
  北坛街道
  成立于1997年,东起大运路和北坛东路交界处,西至汾秀公园,南至彦博路和山印专运线。总人口8412人。辖崇文街、北坛、花园等3个社区。

  义安镇
  位于城东10千米处。全镇面积86.2平方千米,总人口52448人。辖31个行政村:义安村、沙堡村、东大期村、西大期村、孙家寨村、刘家寨村、降家寨村、那村、席村、洪相村、北盐场村、南盐场村、田岳堡村、董村、霍村、孟村、孟村湾村、北辛武村、孟王堡村、北堡村、中堡村、南堡村、桑柳树村、乐善村、白家堡村、田李村、任家堡村、孔家堡村、中街村、礼世村、宋家圪塔村。
  张兰镇
  面积101平方千米,总人口46397人。辖35个村:南窑头村、泉泉村、南岭村、旧寨村、新寨村、东风村、沟口村、沟底村、上梁村、下梁村、涧里村、上岭后村、下李侯村、强南村、旧堡村、新堡村、旧新堡村、南贾村、史村、孙村、张村、梁家庄村会委会、石场坊村、大甫村、穆家堡村、朱家堡村、张原村、仙台村、板峪村、红卫庄村、堡和村、张兰村、东北里村、西北里村、田堡村。
  连福镇
  古称“交市”,位于介休市东南部,临南同蒲铁路,南与沁源县为邻。面积101.5平方千米,总人口31637人。辖48个村:迎远堡村、夏庄头村、东狐村、西湖龙村、化家窑村、北山头村、赵家窑村、神光窑村、甘草岭村、关子岭村、靠龙庄村、前山庄村、后山庄村、东湖龙村、柳沟村、窑则头村、东杨屯村、西杨屯村、西武屯村、南王里村、北王里村、邬城店村、里屯村、东武屯村、大埝村、樊王村、樊王沟村、东圪塔村、西圪塔村、红泥湾村、上西崖村、下西崖村、北坡村、南坡村、船窟村、木壁村、苗沟村、薛家岭村、后崖头村、刘家山村、赵家庄村、连福村、张良村、沙堡庄村、义和堡村、大许村、东刘屯村、西狐村。

  洪山镇
  位于城东南12千米处。全镇面积78.6平方千米,总人口12812人。辖12个行政村:洪山村、马山村、运吉村、磨沟村、南沟村、石屯村、堡上村、大褚屯村、上曹麻村、杨家庄村、小褚屯村、朱家庄村。
  龙凤镇
  位于城东南8千米处,全镇面积110.4平方千米,总人口13630人。辖15个行政村:龙凤村、龙头村、漏土村、河东村、峪子村、圪垛村、桃坪村、鳌子岭村、遐壁村、渠池村、西宋壁村、东宋壁村、南庄村、北庄村、张壁村。
  绵山镇
  位于介休南端,距市区2千米,面积158.5平方千米,总人口28738人。辖37个行政村:南靳屯村、城寺村、坂地村、吴家山村、小畅村、大郎神村、樊家湾村、小山头村、前党峪村、东河底村、西河底村、团枣湾村、后党峪村、柳树坪村、大靳村、小靳村、万果村、东欢村、陶庄村、神湾村、焦家堡村、河村、保和村、靳凌村、宋家小庄村、秦树村、兴地村、冀家庄村、南槐志村、北槐志村、西靳屯村、谢峪村、岳家湾村、东内封村、西内封村、常乐村、董家庄村、上城南村、下城南村、长寿村、四家窑村、马堡村、侯堡村、西欢村、梁家村(上述村名录和统计数不符)。
  义棠镇
  位于介休市西南,距市区8千米,南和灵石县交界,西北和孝义市相邻,总面积77.82平方千米,总人口34600人。辖30个行政村:温家沟村、大安村、南村、北村、小宋曲村、西堡村、田村、旺村、白岸村、师屯南村、师屯北村、西刘屯村、万安村、段家巷村、利贞寨村、郭壁村、钦屯村、要里村、沙木墕村、白水村、北角头村、杏坡村、圪塔头村、沟南村、后庄村、枣湾村、冯家南庄村、义棠村、东堡村、汪沟村。

  城关乡
  位于介休市区,全乡总面积23.7平方千米,2.3万人,辖10个行政村:西关村、马女村、郭家村、罗王庄村、梁吉村、阎冀堡村、石河村、下庄村、顺城关村、南街村。
  宋古乡
  位于介休市城郊,总人口28428人,辖14个行政村:宋古村、洪善村、三道河村、东段屯村、西段屯村、宋安村、南桥头村、上站村、下站村、韩屯村、赵家堡村、李家堡村、花园村、南张家庄村。
  三佳乡
  是全市面积最小的乡镇,总人口17788人,辖11个行政村:三佳村、永庆村、南两水村、北两水村、东湛泉村、西湛泉村、东宋丁村、西宋丁村、温村、崇贤村、下曹麻村。

  介休市历史沿革

  介休历史悠久,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时,曲沃庄伯伐翼,晋翼侯奔随,随在今介休城东,当时为晋大夫士会食邑。公元前636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录,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
  自公元前514年起,介休历史上先后东部建置邬县,西部建置平周邑,秦始皇设郡县,城区建置界休,以后改为界美、介休、平昌。东魏时,定阳郡一度侨治境内。北周时期,曾设置介休郡。隋、唐时期一度设介休郡、介州。邻县灵石公元590年建县前,一直为介休地域。隋、唐时设介休郡、介州时,兼领平遥县。孝义历史上曾几度并入介休县。宋、元、明、清时期,介休县域和领属关系基本保持不变。199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下文,介休撤县改设县级市,行政区域不变,隶属晋中地区。现由晋中市代管。
  2000年,介休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有的5镇15乡撤并为7镇3乡。调整后,介休市辖5个街道、7个镇、3个乡。总人口372993人,各乡镇人口: 北关街道 17512 西关街道 12808 东南街道 19365 西南街道 23476 北坛街道 3758 义安镇 53183 张兰镇 46048 连福镇 31367 洪山镇 12843 义棠镇 34621 龙凤镇 13934 绵山镇 31227 城关乡 23622 宋古乡 30978 三佳乡 18251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山西政区目录

太原市太 原 市古 交 市清 徐 县阳 曲 县娄 烦 县太原城区
大同市大 同 市大 同 县天 镇 县阳 高 县左 云 县广 灵 县灵 丘 县浑 源 县
朔州市:朔 城 区平 鲁 区山 阴 县应    县怀 仁 县右 玉 县
忻州市:忻 州 市原 平 市繁 峙 县代    县五 台 县定 襄 县宁 武 县静 乐 县神 池 县五 寨 县岢 岚 县偏 关 县河 曲 县保 德 县
阳泉市:阳 泉 市平 定 县盂    县
吕梁市:离 石 区孝 义 市兴    县交 口 县方 山 县石 楼 县岚    县中 阳 县交 城 县临    县文 水 县柳 林 县汾 阳 县
晋中市:榆 次 区介 休 市昔 阳 县寿 阳 县和 顺 县左 权 县榆 社 县太 谷 县祁    县平 遥 县灵 石 县
临汾市:临 汾 市候 马 市霍 州 市隰    县蒲    县吉    县古    县安 泽 县乡 宁 县汾 西 县洪 洞 县浮 山 县翼 城 县襄 汾 县曲 沃 县大 宁 县永 和 县
运城市:运 城 市绛    县夏    县闻 喜 县垣 曲 县新 绛 县稷 山 县河 津 市万 荣 县临 猗 县永 济 市平 陆 县芮 城 县
长治市:长 治 市黎 城 县武 乡 县沁    县沁 源 县襄 垣 县潞 城 市平 顺 县壶 关 县长 治 县屯 留 县长 子 县
晋城市:晋 城 市高 平 市陵 川 县沁 水 县阳 城 县泽 州 县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12-11 )

太 原 道 >> 山西政区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政区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政区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