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主要关隘渡口简介

  石岭关 在阳曲县北。古称石岭镇,《元和郡县志》:“石岭镇在(阳曲)县东北七十里”,为并、代、云、朔之要冲,兵家据险之地。宋开宝二年(969)太祖征晋阳,辽师来援北汉,太祖命何继筠将兵赴石岭关拒却之。太平兴国四年 (979)以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断燕蓟援师。明初筑土城戍守,万历年间改为石筑,明、清设有巡司。
  壶山口 亦名壶关口,在长治市东南十六里,《资治通鉴》:东汉建安十年(2O5),高干“举兵守壶关口”,以拒曹操,即此。
  高壁岭 在灵石县南,为南北要隘。相传汉高祖刘邦出击陈郗时吕后斩了韩信,刘邦于返回长安途中,在此收到了吕后送来的韩信首级(头),遂葬之岭上,故又名韩信岭,亦称韩侯岭。岭上有韩信墓。
  阴地关 在灵石县西南五十里,唐太宗取霍邑时曾驻于此。《旧唐书·昭宗纪》:大顺元年,李克用“拒王师于阴地,三战三捷”,即此。因冷泉关在其北,故俗称阴地关为南关。
  汾水关 在灵石县东南,《周书·武帝纪》:“建德五年柱国宇文盛守汾水关”,即是。《通典》称,灵石县有汾水关为险固之处。
  冷泉关 在灵石县北雀鼠谷之北口,又名古川口,亦名灵石口,明设巡检司,近有冷泉村。通志称:“关外迤北皆平原旷野,入关则左山右河,实为南北之咽喉。”
  仁义砦 在灵石县南四十里,《宋史·杨廷璋传》,周世宗时廷璋率兵七千入太原境,拔仁义砦。即此。相传隋末刘武周,筑堡,为唐高祖仁义之师所破,故名。
  黄泽关 在左权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黄泽岭,山势险峻,路径曲折,又称十八盘,为通往河北省之要隘。唐置关,元、明、清俱设巡检司。
  九龙关 在昔阳县东,西有黄沙岭,东有老人峰,地势险峻,旧为通往河北赞皇的要隘。
  静阳砦 在昔阳县东,今称静阳村。北汉刘崇置砦,以扼周师。北控井陉、漫天,南控黄沙、黄榆,形势险要。
  娘子关 在平定县东北八十里,古称苇泽关。《魏书·地形志》:“石艾县有苇泽关,” 《读史方舆纪要》称,苇泽关“即唐之承天军,以妒女祠面名娘子关。”妒女祠建于唐大历年间。州志称:唐太宗之妹平阳公主(其夫柴绍)奉命率兵驻此。创建城关,故名娘子关。其东门外的水帘洞,水流沿百尺石壁直泻而下,是谓娘子关瀑布,极为壮观。郭沫若诗“娘子关头悬瀑布,飞腾入谷化潜龙”,即此。
  故 关 在平定东九十里,今称旧关。《魏书·地形志》:“石艾县有井陉关。”《元和郡县志》:“井陉故关,在广阳县东八十里,即韩信、张耳击赵时所出道,今亦名土门。”明洪武十年置故关巡司。
  白马关 在盂县东北七十里,一名牧马关,又名伏马关。《新唐书·地理志》: “盂县东北有白马故关,后魏置。”
  合河关 在兴县西北七十里,亦称合河津、临津关。《资治通鉴》:唐开元九年并州长史“张说将步骑万人出合河关掩击(叛恙),大破之”,即此。
  克胡砦 在临县西一百二十里。金大定时筑城屯兵于此,以防西夏,故名。清时改名克虎寨,又作克孤寨,今名克虎寨。
  军 渡 旧称军铺渡,隔黄河与吴堡相对,历来为晋中通往陕西之要津。
  金锁关 又名向阳关,在汾阳县西三十里。昔为汾、石二州咽喉要道。 《元史·泰定帝纪》 :“致和元年,令汾州之向阳关,穿堑垒石以为固。”明初置巡司;隆庆年增筑,今废。
  西公岭 又称薛公岭,在汾阳县西北,为通往离石和陕西之要道。1938年秋,日寇妄想由军渡西渡黄河进攻延安。9月14日,日寇满载弹药、粮秣和渡河器材的二十多辆汽车行至这里时,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在团长杨勇的指挥下,出其不意袭击敌人,经不到一小时的战斗,二百多鬼子除三名投降外,全部被歼。
  三关 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明时称外三关,为京师之屏障,后称三关。
  十八隘 《天下郡国利病书》: “雁门、平刑,盘道梁为阨塞,由雁门东顾则平刑,西顾则盘道梁。介乎东者则水峪,胡峪、马兰、茹越、小石、大石、大安,团城、凌云焉;介乎西者则太和、白草、八岔、小莲,夹柳、燕水、雕窠,元冈焉。是所名十八隘者也,自宋有之。”在繁峙、代县、宁武等县境。
  忻口 在忻县北五十五里,两山相夹,滹沱河流其中。 《清一统志》引《魏土地记》称: “汉高祖出平城之围,还军至此,六军忻然(按,忻、欣同义),故名。” 《宋史·地理志》: “秀容县有忻口寨。”清顺治六年(1649)吕梁农民起义军曾在此与多尔衮部将激战。1937年秋, 日寇入侵山西,在此遭到我国军民两个月的抵抗,后为阎锡山迫令撤退。十一月三日忻口失陷。
  云内口 在忻县西七十里龙门山北,云中水所经。 《宋史·地理志》:秀容县有云内砦,明初置寨西巡司,为戍守要地,又名寨西口。
  平刑关 在繁峙县东一百三十里,古称瓶形寨,金时称瓶形镇,清时称乎刑岭关,今称平型关。以.“东控紫荆,西辖雁门”,自古以来为交通要隘。1937月9月25日,我一一五师六八五团、六八六团、六八七团在此与敌作战,歼灭了日寇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三千多人。
  东陉关 在代县东南二十里,唐天宝十四年(755),郭子仪率兵征讨安禄山时, “围云中,拔马邑,遂开东陉关”。后人又称峪口,在今峪口村。
  雁门关 又名西陉关,在代县北四十里。 《唐书·地理志》: “西陉,关名也,在雁门山上,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宋为防御契丹的重地,元废。明洪武七年(1374)筑雁门关城于今址,为戍守重地、交通要冲。1937年10月18日,我八路军一二0师七一六团在团长贺炳彦、政委廖汉生指挥下,在此炸毁了日寇由大同开往忻口前线的满载武器弹药的汽车三百多辆,和由阳明堡开来的汽车一百余辆,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太和岭 在代县西北二十五里,宋靖康二年,金人劫钦宗及皇后,度太和岭至云中,即此。1937年七七事变后,周恩来同志来到这里,同阎锡山就联合抗日问题进行谈判,达成建立山西民族革命战争总动员委员会的协议,促进了山西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洪谷堡 在岢岚县南三十七里。 《新唐书·僖宗纪》:乾符五年, “崔季康、李钧及李克用战于洪谷”,即此。旧时亦称洪谷堡隘,又称洪谷砦。现遗址尚存,俗称寨子崖。
  天涧堡隘 在岢岚县北五里,两山对峙,深狭如涧,俗名暗门子。
  楼烦关 在宁武县西南。 《隋书·炀帝纪》: “大业三年,北巡入楼烦关。” 《元和郡县志》释: “在静乐县北一百五十里,今宁武关,当即古楼烦关也。”
  宁武关 明初置关,三关镇守总兵官驻之。 《天下郡国利病书》载: “旧为宁武屯,自正统己巳以来,都中数被敌侵,御史李佩奏宜置关屯戍,于是因旧名立关,以宁化所隶焉。堡凡十二,东为大河、为阳方、为朔宁;北为神池、为大水口、为利民;西北为黄花岭、为土棚、为义井;西为宁文,为二马营;西南为西镇。而宁文实与宁武相为犄角,以扼山西之险。”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到此,与官兵激战,击杀明总兵官周遇吉。自此,大同、宣化闻风而溃,起义军遂直捣京师。
  宁文堡 在宁武县阳方口西南二十里,明初为军屯,景泰元年(1450)筑城,称宁武关城。 “北临云朔,西带偏保,最为要冲之地。”即今宁武县城。
  阳方堡 在宁武县东北二十五里,明嘉靖十八年(1539)巡抚陈讲创筑堡城,名为阳方堡,清时驻把总,今称阳方口。
  八角堡 在神池县西北六十里,明弘治中筑,有城楼八座,故名。为据险扼塞之地。嘉靖二年(1523)置八角守御所。日寇占领期间曾驻重兵,为其西北屏障, 1945年2月18日解放,今为八角村。
  三岔堡 在五寨县北六十里,明嘉靖十八年筑,以东达神池,西通岢岚,北向偏关,当三路之冲,故名。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盘踞这里六年之久,是日寇突入我二分区腹地的重要据点,1945年4月12日解放。
  石梯子 在河曲县南,旧名阴岭关,又称石梯隘口,明成化十二年(1476)建。
  天桥峡 在保德县东北三十里天桥村近处,黄河至此东西两岸相距七、八丈,冬季结冰可通行车马,犹如天然桥,故名。现建有天桥电站。
  偏头关 北汉天会元年(957),在今偏关城东一里始筑严砦,其地东仰西伏,因名偏头,宋置偏头砦,元升为关。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筑今之关城,清名通边关。 《天下郡国利病书》: “偏头关东连丫角山,西通黄河,与河套仅隔一水,其地东仰西伏,故名。堡凡十有八。关以东为马站,为八柳树,为老营;东北为小营,为水泉;北为寺★,为滑石涧;西为桦林,为楼子营,为罗圈,为杨冕,为唐家会,为五花营,为得马水,为灰沟;南为永兴;东南为八角,为长林。”明时太原镇总兵驻此。
  红门口 在偏关县东北,为通往内蒙之要隘。古称厂沟,明宣德九年(1434)以沟通塞外,建敌台桥洞一座,外设边墙一道,壕堑品窖三层。万历中年增左右砖台以备侦望。
  草垛山堡 在偏关县北,明弘治中年筑堡。其地高出崇山,直望三十余里,为沿边传烽之首。
  杀虎口 在古玉县北。古称参合陉。 《水经注》: “参合陉,北俗谓之仓鹤陉,道出其中,亦谓之参合口。”张相文《塞北纪行》称: “古树颓水(今乌兰木楞河),其水源流颇长。南自洪涛山以北,东自武州塞以西,诸山之水皆会归焉。而杀虎口内外,实为数水交汇之处,故其地绾毂南北,自古倚为要塞, 即《水经注》之参合陉也。就杀虎口土人之音审之,与参合口酷肖。”明嘉靖中年筑杀虎堡城,清设巡司,民国置县佐。
  磁窑口关 在浑源县南十七里恒山左侧。路通灵邱,明洪武四年(1371)筑堡设巡检司,又名磁峡口。自从唐代起,这里就盛产磁器,故名。近处多古窑址。
  马邑城 秦筑,故址在今朔县城西北隅。 《元和郡县志》:“昔秦人筑城于武周塞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而筑,城乃不崩,遂名马邑。”
  广武营 在雁门关北二十里。明洪武七年(1374)创置,亦曰广武城,亦称广武陉,又称广武站。今称新广武村,旧属代县,现属山阴县。有汉墓群(墓★共六十个),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旧广武城 在山阴县南。有汉墓九个,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石口 在应县南三十里,亦称大石谷、大石口堡, 《宋史·地理志》: “繁峙县有大石砦”。古时为与塞外互市要地。《宋史·张耆传》: “使自云、应、蔚至者,由大石谷入”,即此。
  神头岭 在潞城县东。1938年3月15日, 日寇下元兵团柏谷部队一千五百余人,由潞城出发去援救黎城被围之敌,我八路军三八六旅旅长陈赓率领七七一团、七七二团在神头岭伏击,歼敌一千多人,是谓“神头之战”。
  太行关 在晋城南四十五里太行山上,故名。古称天井关,据《读史方舆纪要》,关南有天井泉三所,其深不测,因名。汉刘歆《遂初赋》: “驰太行之险峻,入天井之高关”,即此。宋靖康元年(1126)改名雄定关,元末亦名平阳关,向为晋豫两省之交通要冲。今仍称天井关。关内即羊肠坂道,又称太行坂道,至为险要。按,羊肠坂有三:一为壶关县之羊肠坂,一为阳曲县之羊肠坂,一为晋城县羊肠坂道。
  长平关 《读史方舆纪要》称:在长子县南四十里,南去高平县四十五里,亦传秦将白起坑赵卒四十万处,隋置关。
  上党关 在屯留县西。 《魏书·地形志》: “上党郡有上党关。”先属★氏,后属屯留县。
  南关 在武乡县西北端,为晋东南出入晋中盆地的孔道。历代为兵家咽喉之地。宋时李纲救太原先克南关。金兵南侵,亦由此袭入上党。
  井谷关 在襄垣县东南。 《元和郡县志》称:在襄垣县东南四十里天井谷内,深邃似井,因以为名。魏武置关,北周建德六年(577)废。《太平寰宇记》谓之天井关,今称井关村。
  东阳关 在黎城县东,即壶口故关,古称吾儿峪。 《资治通鉴》:五代晋天福元年(936) “赵德钧自吾儿峪趋潞州”。《元史·察罕特穆尔传》:至正十八年(1281) “分兵屯上党,塞吾儿峪”,均此。明时设有巡司,为上党通往河北之要道。1938年3月30日,我八路军一二九师为打击日本侵略军从邯郸至长治的重要补给线,在徐向前副师长指挥下,以三个团于东阳关至涉县响堂铺之间设伏,并以小部队向黎城、涉县方向警戒,阻击增援之敌。上午九时,日军一百七十余人,汽车一百八十辆由黎城经东阳关向东出动。当敌人进入伏击圈内,我军发起进攻,经一小时激战将敌全部歼灭,烧毁敌人的全部汽车。同时,击退由黎城、涉县增援之敌,共歼敌四百余人。是役称东阳关战斗,亦称响堂铺战斗。
  正梯隘 在平顺县东九十里,一名梯头隘,以形险若梯而名,向为通往河南林县之要道。今名★底隘,原属壶关县。
  风门口 在平顺县南风门★下,通河南林县,明改今名玉峡关。 《天下郡国利病书》称: “玉峡关旧曰风门口,在隆虑万山之岭,为两河三晋之界,盖天作之险也。
  羊肠坂 在壶关县东南一百六里, 《汉书·地理志》:坂长三里,盘曲如羊肠,故名。曹操征高干时经此,曹诗《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即状其艰险。
  铁岭关 在侯马南十二里,五代晋置铁岭关,亦名厄口,即今绛山上之隘口村。五代汉天福十二年(947),汉主刘知远出兵自晋赴洛,有司奏顿厄口镇,帝恶其名,别路至闻喜县。从骑由厄口者,多争道堕绝壑。即此。
  永和关 在永和县西北黄河岸,唐以前就有永和关。《元和郡县志》:永和县以县西永和关为名。
  马头关 在大宁县西七十里,古称马斗关。《唐书·地理志》:大宁县有马斗关,关南临黄河。明洪武初设为官渡。旧有巡司。
  石鼻崖 在乡宁县西南,黄河之隘口,一作石壁,一作石皮,今称石鼻子。
  黑龙关 在蒲县东南六十里。明、清设有把总,为通往临汾之要隘。
  孟盟堡 在永济县西。明嘉靖中年置。春秋时秦将盂明伐晋,济河焚舟,盟师必克,故名孟盟。今为孟盟桥村。
  风陵渡 在芮城县西八十里。原属永济县。古称风陵关。唐圣历元年(698)于风陵堆南置关,又称风陵津。据传风后(黄帝之相)葬于此,故名风陵。又称风堆,也作封陵。《汉 书·艺文志》有风后兵法十三篇。《史记·魏世家》:哀王“十六年,秦拔我蒲反、阳晋、封陵”。《秦本记》:昭襄王十一年,“秦与韩、魏河北及封陵以和。”《正义》 注:“封陵在古蒲坂县西南河曲之中。”自古以来为通道要津,19 47年4月26日解放。
  茅 城 在平陆县南,春秋为晋茅邑,亦曰茅亭,今为茅津渡。 《左传·文公三年》: “秦伯伐晋自茅津济”,即此。1948年刘邓大军陈赓兵团即由此渡河南下。
  龙 门 即禹门口,旧时为秦晋主要交通要道,故又名禹门渡,在河津县西北二十五里。黄河至此,两岸峭擘对峙,形如阙门,故名龙门。河中有石岛横亘,形势极险,相传为夏禹所凿(实际是黄河侵蚀作用造成)。《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即此。

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2-06-30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