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太原纵横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原老店

益源庆醋厂

太原面食店

清和元饭店

认一力饭庄

太原亨得利

六味斋酱肉店

老香村食品店

鸿宾楼烤鸭店

华泰厚服装店

太原纵横

太原市树

太原政区

太原市花

太原牡丹

太原老店

太原旅游

太原文史

6weizai.jpg (9399 字节)

  清朝乾隆年间,北京城内有一家由兄弟五人开设的“天福号”酱肘鸡鸭店,这家小店加工的酱肉制品色香味美,曾一度时期成为敬奉朝廷的贡品。随着“天福号”声望的扩大,河北、天津等地也都设立了该店的分号,到了民国27年,也就是1938年,北京“天福号”的一名小师傅盛荣广带着几个人来到太原,在当时的达达巷17号开了一间“福记熟肉铺”,以生产肠子为主。为了保持“天福号”的传统经营特色,扩大产品的影响,增加产品的产量和品种,1943年,“福记熟肉铺”搬到现在桥头街“六味斋酱肉店”的地址营业,取名“福记六味斋”。

  昔日的六味斋,店员只有八、九人,在只有40余平方米的木板楼内,店后加工生产、店前销售。当时经营品种有十多个,产量百八十斤。由于他们生产的酱肉等制品,配料考究,做工精细,风味独特,深受市民的欢迎,曾获“六味压三晋,香美冠群芳”的赞誉。

  太原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名特产品的开发,为了扩大六味斋的生产规模,让更多的市民都能吃到六味斋的产品,1956年“福记六味斋”实行公私合营,并正式定名为“六味斋酱肉店”,隶属太原市食品公司肉食批发部领导。

  进入60年代,六味斋的产品品种达到30多种,虽然产量不断增加,也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要。为了适应市场,市食品公司决定重建桥头街六味斋。1964年,新的桥头街六味斋酱肉店竣工,营业面积 200多平方米,加工车间也另搬到了半坡街,生产工人发展到40多人,日产量已上到千斤左右。尽管如此,每天来六味斋买肉的人仍在增加,特别是逢年过节,市民们大清早就排起长队,往往等一两小时才能买到肉食。

  在这种情况下,1973年在新建路重新修建了一座1000多平方米的加工车间,生产也由原来的手工操作改为半机械化生产,经营品种最多时达60余种,日产量达3000斤左右,逢年过节产量达万斤以上,固定销售点也由原来的桥头街一处发展到解放路、新建路三处,总营业面积600多平方米,代销点发展到30多个。

  1976年,六味斋酱肉店从食品公司肉食批发部分出来,实行独立核算,产供销一条龙经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春风吹到六味斋,使这个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传统老店又显示出生机和活力。经过综合治理,他们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经济责任制,使企业由过去的传统经营管理,逐步走向了现代化科学管理的轨道。通过大搞技术革新,由原来用火锅加工,改为现在用汽锅组织生产,变过去职工凭经验看火候加工,为今天的仪表进行操作,不但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车间还配备了搅拌机、切肉机、灌肠机等机械设备。1982年六味斋的产品——“酱肘花”以它特有的“瘦而不柴,肥而不腻’”的特点,被国家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获得了地方熟肉制品的最高荣誉,1984年和1988年复评均合格。1981年还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的“酱肉”,1988年参加国家商业部评比,也获得优质产品奖。目前,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奖的还有“酱猪肝”、“排叉”,被评为太原市优质产品奖的有“花大肚”、“叉烧肉”和“酱猪头肉”。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0-12-11 )

太 原 道 >> 太原纵横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太原纵横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太原纵横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