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大同烟云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大同烟云

大同烟云
光辉岁月
绝塞烽烟
地名溯源
文史集萃
历代名人
龙壁之城
碑刻艺术
民俗风物

大同民俗风情

大同婚俗
大同丧俗
大同出生俗
大同起名俗
大同农事俗
春节生旺火

大同土产

大同铜器
大同土产
三黄二白

大同民居

大同四合院
南街穿心院
大同街巷漫谈

大同戏曲

山西戏曲
道  情
二 人 抬
耍 孩 儿
罗 罗 腔
北路梆子
大同戏剧史

旧日风俗

皇后之乡
旧大同的晾脚会
旧大同的城隍庙会
旧大同的其他庙会

1
dtxiju.jpg (8376 字节)

    大同地区剧坛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之后,建置了云中、雁门、代郡,并且号召臣民穿“胡人”服装,学习骑马射箭。每次出征得胜还朝和狩猎获物荣归之后,均要举行庆功宴会,并且雇用“优人”跳舞演唱,这些“优人”就是最初的演技人员。后来,庄稼丰收了或者家中有婚丧嫁娶之事,也要请“优人”跳舞演唱,这种跳舞演唱便可说成是大同的雏形戏剧。这种雏形戏剧经过历代不断发展和充实提高,如今,在大同地区遗留下来“赛赛”和“喜乐”两个剧种。“赛赛”是个只用锣鼓伴奏,单说不唱的吟诵式表演艺术,它来源于“跑鬼”,适宜在广场演出。扮演角色有真武、判官、探司、说文、角角鬼、头鬼、二鬼、三鬼、四鬼、五鬼、旱魔、毛女甲、毛女乙,共计13名角色。古代的大同,战争频繁,自然灾害很多,人们十分渴望和平,渴望安居乐业。因此,经常请优人跳舞唱歌、杀牛宰羊祭祀天神,以祈天神保佑尘寰和平共处、风调雨顺、逢凶化吉、合家欢乐,人们将这种祭祀活动称之为“跑鬼”。后来,“跑鬼”经过发展壮大,才演变成为“赛赛”和“喜乐”。“赛赛”所用乐器为大锣、大鼓、大镲、铙钹,后来又加进了小锣、吊锣等,扮演角色比“跑鬼”丰富得多,并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其代表剧目有《调鬼》、《斩旱魃》、《三英战吕布》、《关云长单刀赴会》、《陈州放粮》、《出幽州》等。如今“赛赛”这个古老剧种仍然活跃在应县西关、南关、寇寨以及阳高县鳌石村等地。“喜乐”的表演过程有:请神、殷五仁杀叛、观坛、开财门、祭门五大部分。喜乐的表演艺术以唱为主,舞蹈为辅,乐器有扇鼓、四块瓦、筷子、莲花落子。其表演活动大部分都在庭院或屋内,表演角色一般为二至三人,男为丑角,女为旦角,演唱时多为独唱、对唱、伴唱、伴舞。

    中唐时期,道教盛行全国。传入大同之后,先以说唱形式活动于民间,形成晋北道情。它以宣传道教思想为宗旨,其演唱内容多是超凡脱俗的神道故事,这种说唱形式的雏形戏剧经过发展壮大,充实提高后,沿袭至今成为右玉道情、大同道情和神池道情。

    元代,“杂剧”无比盛行,据《中国戏曲》记载:“元代‘杂剧’是北方的产物,它的活动中心在大都(北京)、山西一带。”古城大同曾经是北魏京都、辽金陪都、元代重镇,人口众多,商业发达,为北方各族人民交流的中心,当然元杂剧也很盛行。当时在都司街口的关帝庙有座戏台,于元朝泰定年间曾受到敕封。正如清朝乾隆年间《大同府志》记载:“关帝庙在鼓楼东街,创建无考。元泰定年间,敕将封号,紫石小碣,今不存。明景泰、嘉靖、隆庆间,相继增修。”由此可以推想,庙的创建是在元朝“泰定”以前,作为酬神、祭祀的关帝庙戏台,当然也创建于元朝“泰定”以前,所以可以说,在元朝“泰定”以前,大同地区已经有戏曲班社的演出活动。在此期间,大同还涌现一个戏剧作家。据元朝钟嗣成著《录鬼簿》中记载:元朝初期曾有个元杂剧作家吴昌龄乃西京大同人氏。他先从屯田事业,后任安徽省知州官职,于延佑年间从事杂剧创作。主要作品有《西天取经》、《鬼子母揭钵记》、《辰勾月》等11个剧本。《西天取经》描述唐朝玄奘和尚到印度取经故事,为明代吴承恩著《西游记》奠定了良好基础;《鬼子母揭钵记》取材于大同善化寺鬼子母神在释迦佛的普渡下。改邪归正,皈依佛门的故事;《辰勾月》又称《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描述道教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神通广大画符驱邪故事。这三个剧本后来一直在历代舞台上久演不衰,《西天取经》已经家喻户晓;《鬼子母揭钵记》改编为《目连救母》成为传统神话剧;《辰勾月》改编成《吕洞宾三戏牡丹》,很受观众欢迎。

    明朝洪武二十九年修建代王府。与此同时,在皇城街内也建筑了一座戏台,当时称“代王府戏台”。它坐北向南,与一般戏台方位不同,虽经后来多次重修,仍与元代戏台有相似之处,这就说明当时代王府内经常有戏曲班社演出活动。

    清朝乾隆年间,山陕梆子已初步形成,在北京也登上大雅之堂。当时从吴太初著《燕兰小谱》所举在京花部四十四名旦角分析,包括当时大小班社十二部,演员籍贯来自全国十二省二十七县,说明花部(当时对昆曲以外的剧种称呼)演员是遍及全国各地,甚至同班社的同一演员,可以掌握几个剧种的演唱艺术。当时山西蒲州的薛四儿、太原的张莲官均被誉为“西旦”中的佼佼名伶。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梆子戏在忻州、大同一带普遍成立班社,延请蒲剧、晋剧艺人在十冬腊月垛箱之后前来教戏。这些班社则必须请蒲州、同州教师,舞台上也必须念“蒲白”,以保持梆子戏发源地的艺术风格。据《中国戏剧史讲座》记载:“如果以清代初年的‘秦优新声,有各乱弹者’这一较早记载作为根据,并参照邻近陕西的四川梆子(称秦腔)为乱弹这一事实来看,陕西梆子应当发源甚早,其次是山西梆子。特别是蒲州梆子(今称蒲剧),旧日蒲州人习唱梆子,必须先学西安话,然后以陕西音唱戏,这就可以说明蒲州梆子是来自陕西(此指旧日秦腔。若今之西安梆子,已有了变化)。蒲州梆子在山西称为南路梆子,称太原梆子为中路梆子(今名晋剧),而以代州梆子为北路梆子。这就是说,山西梆子的发展状况,是由南而北。根据各路地区的语音和所结合的民歌土调以及说唱故事的鼓词之类,随地发生变化。比方中路的太原梆子,因和当地的秧歌调有所参合,便和南路的蒲州梆子显有不同;而北路的代州梆子则国另有结合,也与中路梆子相异。北路梆子到了张家口,成为‘口梆子’;河北梆子即口梆子,但因河北原有老调梆子和大油梆子,相互结合之后,又和口梆子有所不同了。”根据上述记载可以看出,作为大同地区发源的北路梆子与蒲剧、晋剧的亲缘关系了。清代光绪年间,晋剧名旦侯俊山(十三旦)于每年冬天垛箱之后便来大同地区教戏,大同、浑源、灵丘等地已大量建立正式营业演出的戏曲班社。据传说,当时有个绰号“三灰堆”的在北街三道营坊经营一座茶园,设有戏班和底包(配角及龙套角色),还经常邀请外地的晋剧、京剧、河北梆子等戏曲班社来同演出。当时演出的京剧艺人姚德宝饰演关云长,“过五关”、“斩颜良”、“单刀会”等剧目非常受观众欢迎,为以后大同地区的戏剧班社奠定了良好基础。民国初年,在鼓楼西街由曹二等人开设“天庆茶园”(即是后来的“日新剧院”,俗称南戏园)聘请晋剧演员金兰红、拉玲子和北路梆子青衣泰斗李三元的徒弟蒲花女等人在此登台献艺。他们的演出剧目有“汴梁图”、“杀驿”、“斩十王”、“宁武关”等。金兰红自幼拜在张家口十七生门下学戏,专攻须生,文武全才,他的捎子功、马鞭功、身段功给观众留下极好的印象。花女子是舞台上的多面手,初学青衣,自从与金兰红结婚后,艺术上有很大提高,各个行当,样样出色。在“坐楼”一剧中,既能演宋江,又能演阎惜姣,还在“二进宫”剧中能够饰演大花脸应工的徐延昭,真可称为装龙像龙,装虎像虎,多才多艺,梨园英杰。拉玲子名叫高凤玲,她母亲也是内行,姨夫是杏娃黑,师傅是张进财。拉玲子专攻小旦行当,扮相十分俊美,可称色艺双全。她的拿手戏是“玉虎坠”、“卖人鱼”、“万花船”、“烤火盆”、“走山”等,在大同和忻州一带享有盛名。

    日寇侵占大同时期,“天庆茶园”仍然开业,班上张胡子曾邀晋剧演员富艳庭、水上漂、舍命红等人来同演出,其中水上漂(真名王玉山)专工小旦青衣,走起圆场,飘然如飞,观众誉名“水上漂”。演出“梵王宫”、“血手印”、“珍珠衫”、“王婆骂鸡”等戏,在观众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在群众中有句谚语“宁让阎锡山不坐了,不要让水上漂不唱了”,可想而知,观众对水上漂的表演艺术评价之高。

    解放以后至1958年,大同及雁北各县普遍成立专业剧团,其中有北路梆子、晋剧、要孩儿、道情、秧歌、二八台、罗罗腔等剧种。除山西地方剧种外,还有大同矿务局移交给大同市文化局的大同市评剧团。

    综观大同地区剧坛发展历史,大体经过了七个变化阶段:

    一、演出场地变化了:由广场艺术变为酬神庙台艺术。

    二、演技提高了:由于演出地点是由农村转入城市,因此,演技也必须由粗犷的农村艺术提高为细腻的市井艺术。

    三、演出组织变化了:一开始只是逢年过节临时组织艺人们演出,班社组织是业余的。后来业余班社满足不了观众的要求,便成为职业性的班社,艺人们便以演出为生。

    四、演出班社变化了:由于戏剧很受观众欢迎,演出班社也就必须相适应,即规模由小变大,由少变多。

    五、班社阵容扩大了:从很多剧种的发展史来看,开始只是演“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丑。后来为适应剧情需要,增加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每个行当里又按照年龄、性格、身份、职业的不同,分为若干“细目”和“子目”。如:生角行当里可分为老生、武生、小生。老生又分为文老生和武老生。按“髯口”来分又有黑、苍、白之别;武生又有靠架与短打,挂髯口与不挂髯口之别;小生行当里又有扇子生、穷生、袍带生、翎子生、武小生之别;旦行可分为青衣、小旦、闺门旦、刀马旦、武旦、彩旦;净行也有黑头、架子花脸之别;丑行也有文丑、武丑、方巾丑之别。

    六、剧情内容丰富了:从某些剧种诞生开始,只是演“三小行当”的生活戏,后来为了适应观众的需要,剧情内容则由简单变复杂了,有历史剧、宫廷剧、案情剧、故事剧等。

    七、艺术水平提高了:雏形的戏剧表演艺术比较简单、粗犷,和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形式很相似。后来,这种初级艺术已不能满足观众和剧情的需要,必须加以充实提高,丰富提炼,因而就产生了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各种动作,这些动作经过艺术加工后,逐渐被观众承认,被观众赞许,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戏剧表演程式,即闻名世界的“四功五法”。其中包括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这种“四功五法”的表演程式,由于其高度的提炼和夸张,看来似乎是离现实生活很远,但它是现实生活的升华和结晶,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典型,更有代表性。因此,也就更能够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0-03-31 )

太 原 道 >> 大同烟云 >> 民俗风情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大同烟云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永久域名:http://taiyuandao.126.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大同烟云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