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博物馆巡礼之十一:山西省博物院

  山西省博物院概况:山西省博物院的基本陈以 “晋魂”为主题,由7个历史专题和5个艺术专题构成。

    7个历史文化专题中,《文明摇篮》揭示了从人类的第一堆圣火到中华文明的曙光初照;《夏商踪迹》探寻夏商两代中原王朝和方国文化在山西的遗存;《晋国霸业》反映从“桐叶封弟”到“三家分晋”的历史以及两周时期的青铜艺术华彩;《民族熔炉》汇聚南北朝多种文化碰撞融汇的艺术凝华;《佛风遗韵》呈现北朝至明清逐渐中国化的佛教造像艺术流变;《戏曲故乡》追述宋元时代戏曲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实物见证;《明清晋商》陈列山西商人艰苦创业的雄心与盛极而衰的思索。

    5个艺术专题 《山川精英》《翰墨丹青》《土木华章》《方圆世界》和《瓷苑艺葩》,分别汇集了玉器、书画、古建筑、货币和陶瓷精品。

    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汾河西岸,由主馆和四座角楼组成。远远看去,整个博物院就像一只巨鼎,山西的历史就沉淀在这只大鼎里面。这样说也许有些夸张,但只要走进去,看到大鼎里收藏的一件件稀世珍宝,你就不会这样想了。

    工作人员介绍说,院内共有文物约20万件,目前展出的有4000件,分门别类地摆放在12个展厅里。

    12个展厅,如同12个乐章,浑然天成,又各自成章。观众既可以随着历史的脚步逐个欣赏,也可以有选择地进入某一乐章细细品味。

    我挑选了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展厅进行了游览,其中的文物也许只是山西某个特定历史场合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但这已经给了我无尽的享受和畅想,从它们身上我看到了历史本来的样子。

女人爱美是与生俱来的

    如果把180万年前作为一个历史切点,那么《文明摇篮》展厅里的西侯度文化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史前遗存。180万年前,在芮城县风陵渡镇以北7公里处,有一个叫“西侯度”的小山村,这里的人们打造出的石器工具,燃起了中国第一堆文明之火。

    面对西侯度人180万年前打造出来的这些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石头,我竟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不是童年时代我无数次使用过的石头吗?恍惚间,我仿佛回到了久远的童年时代。那个时候,小小的我们还不会使用工具,但在野外疯玩的我们,已经能够像古人那样把石头作为武器,抛向枣树、杏树砸些红枣和甜杏吃了。

    除了这些让人倍感亲切的石头,陶寺时代一处无名女性墓葬吸引了我的眼光。墓葬里的女性虽然已经香消玉殒得只剩下骨架,但其右臂手腕处竟赫然戴着一串用绿色石子串成的手链。看着那串粗糙但别有一番风味的石制手链,一个接一个的猜想在我的脑海里雀跃:这手链是她父母给她的传家之宝,还是情人送给她的爱情信物?她的爱人和父母哪里去了?为何留下她一个人孤独地躺在这里?

    呵,在刀耕火种,无衣少吃的年代里,女人已经开始讲究美了,女人的爱美之心果然是与生俱来啊!

虎形灶就是我姥姥做饭用的那种

    如果说180万年前的西侯度人燃起了中国第一堆文明之火,那么,晋国600年伟业,则奠定了山西历史文化的基石。

    气势磅礴的《晋国霸业》里,有西周的鸟尊和春秋的刖人守囿车,但这些国宝级的文物,并没有引起我太多的兴趣,倒是春秋时期一个叫做“虎形灶”的灶具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个无腿老虎形状的灶台,整个灶由灶体、釜、甄和烟筒四部分组成,灶体的火门作兽首,背上设圆形灶眼,尾端有烟筒道,灶体内有用于搪泥的刺,无底,烟道上接四节烟筒,用子母口相互套接,灶眼上置圆底的釜为盛水器,釜上面承盆形甄,灶门虎眼周围饰蟠龙纹。这“虎形灶”分明就是我姥姥以前做饭用的土灶的样子,没有想到春秋时期,这样的灶具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在农村,类似这样的土灶现在还比比皆是。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历史离我们很远很远,看到这个“虎形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博物院里听大戏

    作为中国戏剧之乡,《戏曲故乡》不但有古老的戏台模型和丰富的戏曲资料,而且还有现代化的多媒体触摸屏系统和地方戏多媒体场景。

    站在多媒体触摸屏系统前,轻轻触摸一下屏幕,一段“打金枝”便在耳畔响起,美妙的戏曲声让人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工作人员介绍,多媒体触摸屏系统里存有包括山西所有剧种在内的各类剧目,游人只要轻轻触摸屏幕,就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剧目。

    而小小的仿古“戏台”上,三维成像的“演员”正在表演蒲剧《苏三起解》,只听那锣声一响,披了一身红色囚服的苏三便哀切地一步一顿地出来开唱:“悲悲切切离牢监,双膝跪倒大街前,未曾开言泪涟涟……”虽然台上的苏三仅有几寸高,但是唱念做打清晰可见。

    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一个利用幻影成像技术的多媒体戏台,在戏台底部放入等离子电视,上方安装倾斜成45度的玻璃。先将真实的戏剧演出录制在光碟上,用DVDVCD通过等离子电视播放出来,图像经过玻璃的折射,投影便在“戏台”上了。

    在整个展厅里,《戏曲故乡》也许不是最厚重的,却是离普通百姓最近的展厅,孩子们最喜欢在这里停留了。

与佛对视的一刹那

  《佛风遗韵》的布置就像是云冈石窟的样子,佛或端坐或静立,没有音乐,但行走其间似乎有种凝重的音符在流淌。

    这里既有清秀的东魏释迦立像,还有华丽的北齐观音菩萨五尊像,更有被称为“东方维纳斯”的唐代菩萨立像……想不到,几千年来相伴众生的佛,竟在这方圆之地重聚了。

    观看间,有一尊汉白玉质地的释迦竟然笑了。只见他嘴角微微内敛,脸上隐隐有酒窝透出,眉宇之间春风荡漾。螺发高耸,鼻高耳大的他,还是当初佛初来东土的样子,看着展厅的芸芸众佛,初来乍到的他在深感陌生的同时,或许有一种无以言表的兴奋和好奇。看着他略带羞涩的神情,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穿越时空的亲切。呵,人与佛的距离就是,与他对视的那一刹那间。

    随着脚步的深入,佛的外形从高鼻耸目,逐渐演变到了慈眉善目。这种外表上的变化,不但见证佛教艺术的发展,更映射出古代造型艺术家的审美追求。

    来的游人很多,大家都很静,悄无声息地驻足,悄无声息地离开。有的信徒会合掌膜拜一下,只是这里禁止香火,不然在这众佛环绕的国度,怎么能够不焚香一拜呢。

瓷器原来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5个艺术专题展厅里,除了《山川精英》《翰墨丹青》《土木华章》《方圆世界》展厅,《瓷苑兿葩》引起了我更大兴趣。

    《瓷苑兿葩》里的瓷器琳琅满目,从北朝的青瓷,到明清景德镇的精美瓷器;从普通的民间用品到华贵的官窑器皿。既有优雅的名窑佳作,也有野趣盎然的民间作品。

    做“china”,在外国人的眼里,瓷器代表着中国。而我这个中国人,一直以来都以为瓷器是景德镇的专利。直到在《瓷苑兿葩》里看了一张“古瓷窑分布图”,我才惊奇地发现,在宋代,山西竟然遍布着各种瓷窑,而后来的景德镇也只是在元代烧制出青花瓷之后,才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成为全国瓷都,可见山西瓷器在历史中也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给我惊喜的除了那张“古瓷窑分布图”,还有一个“粉彩窑工制瓷图瓶”。这个诞生于清嘉庆的瓷瓶虽然做工粗糙,但却是一件记录当时景德镇工匠们生活的作品。此瓶高60.3厘米,通体彩绘,画面饱满,内容为景德镇御窑厂紧张有序的瓷器生产场景。所绘人物达50人之多,除4人之外,全部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各种工匠。

    根据“粉彩窑工制瓷图瓶”上记录的场景,博物院在展厅的一隅试还原了一个微缩景观,将采石、淘泥、制坯、画坯、吹釉、满窑、烧窑、彩器、烧炉制作瓷器的整个过程,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在身临其境的同时,使人们对制瓷的过程一目了然。

    四个小时的游览很快就结束了,然而,馆中的文物我并没有来得及一一欣赏,我甚至连馆中收藏的十余件国家级珍宝都没有能够仔细品味。

    走出博物院的大门,我心里满满的,山西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就装在这只大鼎里面,得一勺可称大儒,然学海无涯,这样集知识性、考古性、教育性与一体的博物院,即使来上千遍也不一定能够窥其一斑,这匆匆一游不免让人心存遗憾。

    “玩转博物馆”系列结束语:我省是文化大省,博物馆是文化精品汇存之地,我省现有各级博物馆百余个,我们从中选取了11个有代表性的博物馆进行了报道。也许,我们的报道,不能将全省优秀的博物馆一一展现,但希望能引起广大读者对博物馆的关注,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那一座座文化精品的殿堂。

 

山西省博物院

山西博物馆巡礼系列

  山西是文化大省,博物馆是文化汇存之地,山西的博物馆自然大有来头,大有看头。山西现有各级博物馆(院)96个,我们将从中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进行介绍,既给读者以知识的补充,也想向全社会传达这样一种理念:博物馆不仅仅是将珍贵的文物收集保护起来,还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得到;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课堂,也应该是个休闲的乐园。现在,请在我们的带领下,去“玩转博物馆”。

  一、中国煤炭博物馆,告诉你所有关于煤的秘密
  二、河东盐业博物馆,一部盐业史细述文明故事
  三、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重温抗战烽火岁月
  四、榆社化石博物馆,跨越数百万年的奇迹
  五、榆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博物馆,走在明清的城市大道
  六、运城根艺博物馆,把树根变成艺术品
  七、离石汉画像石博物馆,石头上的悠悠汉风
  八、平遥双林寺彩塑艺术馆,双林彩塑千年长河放异彩
  九、中华字典博物馆,相府探秘 字海溯源
  10、右玉县博物馆,一座关隘前的博物馆
  11、山西省博物院
  12、璀璨夺目的山西师范大学戏曲博物馆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刘剑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8-05-2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博物馆巡礼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