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大太原经济圈之太榆同城提挡加速

之一:太榆同城 历久觅新
之二:鸣李村的同城梦痕
之三:太原榆次的时空纽带
之四:从双城故事到同城时代
之五:榆次楼市
风生水起
之六:期待共享同城便利

大太原经济圈之太榆同城提挡加速

之四:从双城故事到同城时代

  10年之后,太榆同城的话题被再度提起。

    10年,对于一个人,应该是人生之中不算太短的记忆,但对于两个城市,却似乎太过短暂,历史的长河奔涌而去,十年或许都激不起一朵小小浪花。然而谁也无法否认,有一些“十年”对于一个人或一座城市都意义不凡,就如同连体婴儿般的太原、榆次,还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对于常年生活在这里的普通百姓而言,“打破区域行政壁垒”“构建产业协作格局”“太原城市群和经济圈”这些拗口又难懂的名词,并不能直接转化为他们脑海中对于“太榆同城化”的想象和憧憬。

    十年间,在政府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对接和资源共享,创造同城生活、同城便利的同时,两市市民已经开始在这片8000平方公里土地上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一个榆次家庭的双城故事

    25公里,从榆次城区到太原城区的距离,唐小菲用了10年时间一次次地穿梭、奔波、丈量。光阴流转,这穿梭中牵系着浓浓的亲情,也见证着这个榆次家庭的双城故事。

    107日,一个暖暖的午后,年轻的妈妈唐小菲跟一大家人一起吃午饭,这天是女儿糖糖三周岁的生日。午饭过后,趁着家里亲戚聊天的空隙,她和丈夫开了自家的别克君越,带上女儿,到位于太原亲贤北街的王府井百货购物。

    三岁孩子的生日对于榆次人来说,是个隆重的节日。前几天,唐小菲和丈夫一直张罗着找饭店、订菜单、选司仪。到生日宴结束,她想起还应该给宝宝买个玩具做生日礼物。“这里我都来过好几次了,记得顶层就是一个专门的儿童用品区,有衣物、用品、玩具,就开车过来看一下。”

    唐小菲家在榆次区汇通路附近,但生长在榆次的她对太原并不陌生。高中毕业后,唐小菲考上了位于新晋祠路的山西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每周都要往返榆次、太原。不过那会儿从榆次到太原的路没有现在这么通畅,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公交车。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绕来绕去,开开停停,直到满员甚至超载才能发车的私人小巴。“那时候有晕车的毛病,每次回家或是返校,都是件挺痛苦的事情。”

    在大学毕业返回榆次工作的这几年里,唐小菲依然保留了在太原购买衣物的习惯,她固执地认为,作为省会城市,太原一定是先于榆次触摸时尚的地方。近两年,城南几个大型超级市场、商场相继建成,除了柳巷、铜锣湾,唐小菲又多了几个好去处,“这几年新建商场的顶层都有吃饭、休闲的场所,逛得累了,找个歇脚的地方很容易。”已经试过几次到太原购物、休闲、美食一条龙,感觉越来越方便了。“从家里自己开车过来,路上只用了20多分钟。就算自己没车,901路公交车也比以前方便多了。”

    除了不时到太原购物之外,探望姨妈也是唐小菲每月必做的功课。唐小菲告诉记者,2008年从榆次一家医院退休的小菲姨妈,受聘太原一家私立医院继续“发挥余热”。和从前一样,每天下班,回到太原的家中,与姨夫一起看电视,是她最惬意的时光。从央视的新闻联播到山西新闻联播,再转台到晋中新闻,“两个城市连数字电视信号都一模一样,和榆次老家的生活没什么区别。”

    逛着逛着,女儿糖糖的手中已经多了一个粉色的米奇小书包和一大桶颜色鲜艳的积木。唐小菲对记者说出了她的期望:“要是太原的交通像榆次那么通畅就好了。”在她的感觉中,从榆次到太原去逛街已经是件很平常的事情,惟一影响她心情的就是碰上塞车了。

    一个太原人的同城感慨

    40公里,是从太原市小店区平阳路到榆次常家庄园景区的距离。

    2002年,时任山西国电集团办公室主任的赵继光,调任集团旗下子公司山西常家庄园总经理,开始了往返太榆的双城生活——从太原家中出来,经太长高速到达常家庄园景区,行车时间约为30分钟。每天早上,和众多在市内上班的太原人一样,赵继光自己开车去榆次上班,8年时间里,几乎天天如此。从刚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如鱼得水,在他看来,毗邻而居的榆次和太原,越来越像一个城市。

    赵继光坦言,刚刚来到榆次工作的一两年里他很难适应。“尽管半个小时的车程不算长,但从太原到榆次心理距离还是很远。”很长一段时间,赵继光和他的太原同事总觉得融不进榆次这座小城。他说,在这里找不到他想要的那种归属感,他更愿意将常家庄园看做是太原的一份子。“常家庄园游客有三成以上来自太原市,太原市的旅游指南上,都印有常家庄园的介绍,在大多数旅行社的行程安排上,外地游客通常是在上午游览常家庄园,但不管多晚出园,也一定要赶回太原市内去吃午饭。”赵继光笑称,虽然较早地听到过关于“太榆一体化”的议论,但他觉得那与自己关系似乎不大。

    这种难以适应还表现在许多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初到榆次时宴请客户,赵继光一定会把客人请到太原,因为晚上一过8点,榆次像样点的饭店基本上就关门了,而从常家庄园通往榆次城区的道路路灯全都是黑的;从入园游客的待人接物、衣着打扮中,赵继光能一眼分辨出哪些是太原游客,哪些是榆次当地的客人……

    不过,这几年榆次发展得很快,城市建设、道路绿化、商业发展都在快速向太原靠拢,餐饮、休闲、娱乐设施该有的都有了。赵继光说,曾经难以适应的,现在都不是问题。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近5年的旅游统计报表上,“过路游客”的比重一直在下降,而留在榆次消费的游客人数却越来越多,对于景区来说,这也是一个利好。

    呆的时间久了,赵继光还发现了“生活在别处”的好处。作为晋商大院常家庄园的现代掌门人,赵继光甚至用晋商文化的传统来分析这一不同:历史上的榆次,有紧邻并州的大户风光,有祁县、太谷、平遥三县深宅大院的繁华。丰富的阅历,让榆次人有了海纳百川的气度。在处理政务、商务甚至家务时,会舒缓有致,不急不躁,显得信心十足。相反,在太原谋生,有太多的“命题作文”,有太多的突发事件,工作的紧张感经常相伴。在太原,人们多为自己安排工作和生活,即便是在周末,去健身、去公园甚至去听讲座的也大有人在;而在榆次,更多的人有意无意中选择舒适和随心所欲。这或许与城市功能的不够完善有关,但是和区位也有很大关系——出则繁华,入则清静,千百年的风雨塑造了榆次的品格。“与太原相比,榆次是一个更加宜居的城市,很多楼盘的居住舒适度要比太原高,周围环境也比太原好,房价却比太原要便宜一半以上,许多在常家庄园工作的太原人都在榆次买了房子。”赵继光说,他自己很“享受”这种两地同城的感觉,不知道这是不是越来越多的人留恋榆次的原因。

    同城生活越来越便利

    “去榆次和朋友聚会,不仅是尝了个新鲜,而且价钱也比太原便宜不少。”刘先生是榆次人,去年4月从部队转业后留在太原的机关工作,喜欢热闹的他经常在周末和同事、朋友们聚会,自从去年年底聚会在榆次吃了一次火锅,大家就决定以后要轮流坐庄,吃遍榆次。

“那次吃的是菌汤火锅,饭店就在榆次区政府的旁边,从单位出来上滨河东路、龙城大街,顺着太榆路走,到了榆次拐个弯就到了,特别方便。”刘先生说,自己以前和家人一起到榆次这家饭店吃过一次,觉得味道不错,特别是菌汤口感比较新鲜,所以特意订了包间请同事来吃,没想到大家感觉都挺好。

    从前都是和榆次的朋友相约去太原吃饭,和太原的朋友返回榆次聚餐还是第一次,但却让大家体会到了从未体验过的便利。刘先生说,周末在太原大一些的酒楼吃饭都要提前预订,有时忙来忙去还不一定订得到地方。在榆次吃饭就会容易得多,不仅不需要预订,就连酒店的服务都好很多。除了好吃新鲜之外,最让刘先生满意的是省钱,8个人吃了那么多菜,结账还不到300元,而在太原,这样规模的聚会餐,哪次都会超过500元,吃得还不如这次尽兴。

    刘先生说,有了车,再加上太榆道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将聚会餐、年夜饭“搬”出太原就越来越便利。在刘先生看来,901的开通和龙城大街的通车,从真正意义上拉近了太榆两城的距离,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两地能够取消手机漫游费,让互联互通更方便。

    一天内在太原购物榆次休闲或在太原工作榆次居家,已成了许多人习惯的生活方式。同城生活,在我们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时,就已经潜入我们身边,悄然改变着许多人的生活模式。同城生活便使太原多了个榆次老城、榆次多了个汾河公园……随着基础设施无缝对接的推动和资源共享相关政策的出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会越来越多地发现,太榆同城生活的舒心与便捷。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10-2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大太原经济圈之太榆同城提挡加速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