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民居

民居习俗

村    落

民居概况

建房风俗

合 龙 口

建筑材料

建房程序

民居形式

民居院落

四 合 院

地 窨 院

穿 心 院

长治民居

窑洞粮仓

居室陈设

防护设施

民居图片

民居实例

柳氏民居

姬氏民居

丁村民居

砥 洎 城

张壁古堡

乔家大院

曹家大院

渠家大院

王家大院

何家大院

常家大院

阎锡山故居

孔祥熙故居

碛口西湾村

碛口李家山村

沁河古村落群

生活民俗

民间婚俗
生育民俗
民间葬俗
节日民俗
衣食住行
村落风化
家庭家族
游艺竞技
民间庙会
山西民居

信仰民俗

居住禁忌
婚姻禁忌
生活禁忌
农神崇拜
动物崇拜
植物崇拜
神灵信仰
宗教信仰
巫  术
占  卜
风  水

民间艺术

山西锣鼓
绛州鼓乐
民间社火
怀仁旺火
山西年画
太原曲艺
戏曲唱票
山西戏曲
民间刺绣
山西剪纸
山西面塑
民间雕刻
民间玩具
民间炕围画
民间木版画

各地土产

党 参
太谷饼
龟龄集

平定砂货

大同铜器
平遥牛肉
推光漆器
醋乡话醋
山西面食
太原面食

汾酒竹叶青
清和元头脑
沁州黄小米

山西各地土产

其他内容

风俗与风俗志
山西民俗与山西人
山西各地民俗介绍

1
山西的村落

    山西省境内,农村的最基层单位是村,村庄又分为行政村和自然村。行政村是为了行政上管理方便而划定的。有的行政村就是一个自然村,也有的行政村由若干个小的自然村组成。无论如何,村在农村里是最基层的单位。

    山西的村,大部分是历史遗留下来或自然形成的。以部分居民在交通相对便利、有可耕地、有水源、地势比较平坦、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聚居而成为村落。山西的村庄,自然形成的较多,人为地集聚在一起的非常少。大部分是依靠历史上的自然地理因素形成。

    山西村庄的名字,大部分叫“村”、“庄”,也有的叫“屯”、“沟”、“堡”、“头”、“寨”、“店”、“社”等。例如“李家屯”、“张家店”、“苏家寨”、“柴家堡”、“圪撩沟”、“东社”、“水头”等等,这些村名并不能代表山西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村庄名字。在一些深山沟里的村庄,往往叫得很离奇,让人听着有趣,但写起字来却很难,有些是一些非常生僻的字。

    山西村庄的名字中,有一些是与历史发展的某些阶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些是少数民族居住过的村落,名字一直延续到现在。像山西北部、西北部地区的奇村、胡村,明显地反映出少数民族曾经居住过的痕迹。

    一些村庄的名字,是与地理形势密切相关而取名的:例如三县瑙(土字旁),在榆次市东南,登上高瑙可望榆次、太谷、榆社三县,因而取名。

    一些村庄的名字,因历史上的名人在那里居住过或牺牲在那里而取名。如和顺县西六十里,有乐毅村,因战国时燕国将军乐毅被谗时避居于这里,因而取名。石勒村,位于和顺县北,这是由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石勒曾在此居住过而取名。寿阳县境内的尹灵芝村,因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尹灵芝英勇牺牲后将其家乡的名字改为尹灵芝村。

    一些村名,是因其为历史上的旧城故地而取名,如汾阳县境内的团城村,因是北魏所筑团城,当时为防胡人,今仍称之为团城村。又如山阴县境内的、位于雁门关北二十里的广武营,是明代洪武年间创置,名广武营,今称广武村。类似这一类村名,在山西甚多,仅汾阳县内,就有偏城村、满城村、八门城村、虞城村、东多城村等。

    有一些村庄,是以寺庙为村名的,像刘空寺、清凉寺、河神庙、关王庙、三娄寺、神堂坪、迭台寺、柏山寺等。

    有一些村庄,在历史上曾经做过馆、驿站、店或铺,因而村名就称为太安驿、张店、翟店、夏店、古店、大牛店、天池店、恒曲站、晋庙铺等。

    还有一些村名,是历史上的关口或在关口附近,因而这些村庄的名字至今仍然叫做关,如马岭关、横岭关、黑龙关、下关、薛关等。

    山西境内的村庄,有大有小,大到上千或者几千户人家,小到几户人家。这种大小,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形成的。一般说,距大城市近的郊区,村庄大一些的较多;距河流近、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可耕地多的地域形成的村庄,往往聚居人口多,因而村庄规模大。而那些偏远山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地区的村庄一般都比较小。

    村庄的形成,尤其是在山区,往往是由于家族聚居人口繁衍而逐渐扩大的。往往一个村庄内,有几户大姓是分为几个同宗族的。有一些村庄,纯粹就是由一个姓氏的家族组成。这种天然的血缘关系,往往是村庄形成的基础。

    山西境内的村庄,村内有街道,街道一般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者居多。这些街道中,往往有个中心地,有的叫做十字街,有的叫做大十字。这种十字街,往往是村子的中心地带,也是群众集会的集中点和群众文艺活动的集中点。这种集中点上,往往都要设置一处戏台,逢年过节时唱些乡戏。这种戏台,在山西一般的村庄内差不多都有。有些地方戏台,历史悠久,比如山西临汾魏村的牛王庙元代戏台,这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最久的戏台。在村庄内建有戏台是相当普遍的。

    山西的村庄,在房屋建筑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其一是村内房屋互相毗连,前边房屋的后墙就是后边房屋的正面墙。左邻右舍,墙房相连,也叫做接山连墙,对户而居,中间相隔一条街道。当然,单门独户墙院不相连的也有,尤其在山区就多一些。

    山西村庄的第二个特点是:高低层叠的比较多,酷似楼房。其实是由地形决定而形成的景观。这种层叠的“楼房”在山区较多。在平原地区是没有的。

    其三,山西的村庄中,由于地理位置比较适宜,成为交通要冲,因而村庄也相应地扩大而成为集镇。这些集镇,一般商业较为发达,村庄居民户相当多,规模颇大。

    山西的乡村中,街道一般都比较简单,名字也起得很随便,什么十字街、大前街、通顺街、烧酒巷、铁匠巷等等。而村中的街道也不规则。往往村中有一处商业摊点,一处公共水井,一处戏台。有时,这几处都在一个集中点上。当然,一般村庄历史上也都曾有过“关帝庙”、“土地庙”之类的建筑物,在一些大的村庄中,有“孔庙”一类的建筑物,人们称之为“文庙”。

    山西的村乡,一般盖房都习惯于坐北朝南,一个村庄,往往由许多坐北朝南的院落并排构成,结构简单,排列整齐,这是平原地区农村建房的特点。

    院子里,往往要安排一定的地方做鸡舍、猪圈,也有时人家要修个兔窝、狗窝什么的,不尽相同。还要划出一定的地养花种树,现在的山西农村,时兴种果树,干果树,像核桃树、枣树、花椒树;水果树,像苹果、梨、桃、杏、柿子等。

    院子里,有些地方喜欢用青砖铺地,有些地方喜欢用河床里的鹅卵石铺地。还有的地方,则用水泥抹出一部分地皮,备晒粮食用。山西部分地区的屋顶有意识地抹成平的,也是做为打场后晒粮食用的,这种习俗,在太原、晋中一带为盛。

    山西农村的院落,一般都是封闭式,即一个门,进出都从此门经过,别无它门出进。院内的墙,即围墙,一般分成几种:一是砖墙,二是土坯墙,三是石头墙,四是板筑土墙,还有木栅栏墙、篱笆墙等等。有些墙,搞得很简易,墙身也不高。但有些墙,却十分讲究,磨砖对缝,由石头作基础,这些事都要根据经济条件来决定。

    山西乡村的院落,大门是门面,一般都讲究对大门的装饰。一般人家,都要搞一个比较像样的门楼,搞一对比较墩实而耐用的门扇,用油漆漆过。油漆的颜色可以是黑色,也可以是赭色、枣红色等,根据各家的爱好与当地比较普遍使用的颜色来定。

    一进大门,住住要建一个照壁,即影壁,作为装饰,在照壁上作画、写字。农村人一般喜欢的画是“松鹤延年”,“喜鹊登梅”,喜欢写的字是大“福”字或者“寿”字、“禄”字等。

    有些比较讲究的房屋,进大门后,有一段过道,才能见到影壁。大门的门基,都比较讲究要抬高。设置许多台阶,使客人进门前登台阶再进大门。在门的两侧,人们还喜欢搞个装饰之类的东西,譬如石狮子坐立于大门两旁,甚为壮观。也有的干脆搞两个石墩子,亦可装饰,还可坐人,一举两得。当然,还可以拴马,成为拴马石。

    院内的排水沟,有阴有阳,不尽相同。院内的路,有些是在各门前修通一条路,互相连接,一直到出门。

摘自《山西民俗大观》,中国旅游出版社,李彬著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0-06-10 )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山西民居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