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电视系列片《解读沁河古村落群》解说词

  《解读沁河古村落群》提纲

  发源于太岳山的沁河是山西仅次于汾河的第二大河流,流经沁源、安泽、沁水、阳城四县出山西省境后注入黄河。沁河在沁水县端氏镇至阳城县润城镇之间长不过三十余华里,四百里沁河却将它所有的钟灵毓秀与文运才思都毫不吝惜地集中赐予了这里,这片方圆五十里的神奇土地上走出了一个个名震一时的才子,留下了一座座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村落和一段段值得探究的传奇历史。
  本文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沁水、阳城两县沁河沿岸的古村落群和古堡群,以部分古村落为重点,以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探寻这些古村落、古城堡的历史成因与崛起之谜,如实反应它们的规划特色和建筑特点,挖掘它们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解读沁河才子之乡辉煌一时却又迅速衰落的深层原因与时代背景。
  本文初步计划撰写六集,第一集《探寻沁河古村落群》、第二集《金郭壁与夫人堡》、第三集《湘峪古城》、第四集《郭峪村与皇城村》、第五集《砥洎城》、第六集《解读沁河才子之乡》。

  第一集《探寻沁河古村落群》 
  全面介绍沁河古村落群和古堡群,概括它们的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探寻它们的历史成因与崛起之谜。
  重点历史人物:张慎言、张道浚、白起
  重要历史事件:明末流寇之乱、长平之战
  (所需影像资料。沁河源头;武安村的武安寨和古代军事地道。屯城村的长平之战历史遗迹、屯城村东岳庙、屯城村张慎言故居。尉迟村的尉迟敬德庙和敬德阁。)

  第二集:金郭壁与夫人堡
  郭南村与郭北村都是昔日金郭壁的一部分,郭南、郭北在过去不仅连为一体,而且规模远甚于今,仅村中的主街就长约五华里,"金郭壁"的赞誉绝非溢美。虽然沁河河道的西移、文运与经济的衰落带走了它往日的繁华,但大部分明代民居保存基本完好,古村的格局依旧完整。
  窦(豆)庄昔日被誉为"小北京",明末流寇之乱中,张氏母子拒堡死守,曾三次击败流寇的进攻,窦庄因此被地方官员命名为"夫人堡"。如今的窦庄,"小北京"的九座城门只剩下了四座,但"天恩世锡"的高大牌坊和一座座"尚书府"、"进士第"完全可以让我们想象出当年的规模与鼎盛,追寻到张氏祖孙三代的功业成败。
  重点历史人物:张五典、张铨、霍氏、张道浚
  重要历史事件:三打窦庄
  (所需影像资料。郭壁村:吊桥、崔府群庙(乐楼)、街巷、过街楼、宁远坊、三槐里、进士第、大中第、青缃里(王家圪洞)、青缃里书院。窦庄:城门、街巷、尚书府、进士第、天恩世锡牌坊、张铨墓。)

  第三集:湘峪古城
  湘峪古城竣工于崇祯七年,由孙居相、孙鼎相兄弟主持修建,孙鼎相在孙氏四兄弟中排行第三,曾担任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他的府第便以"三都堂"为名,湘峪古城因此也称三都古城。湘峪古城,以其极富创造力的设计与优良的建筑质量而成为冷兵器时代防御工事的杰出典范,更是民间军事工程的顶峰之作。
  重点历史人物:孙居相、孙鼎相
  (所需影像资料。城墙、藏兵洞、街巷、过街楼、"大男院"、"小男院"、"帅府院"、"金库院"、"绣楼院"、"书房院"、双插花楼、单插花楼、孙鼎相故居、孙居相故居遗址、石牌坊、孙居相墓、湘峪河、樊山。)

  第四集:郭峪村和皇城村
  郭峪村与皇城村相距不过几百米,而事实上,它们在历史上其实就是一个村,这座历史上人丁并不兴旺的古村落,却积淀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明清两朝先后走出了十五位进士和十八位举人,这在中国科举史、文化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后来迁居皇城村的陈氏家族则更是出类拔萃,"积德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被称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康熙字典》的总阅官、清代大学者陈廷敬是这一家族的杰出代表。
  重点历史人物:陈昌言、陈廷敬
  重要历史事件:明末之乱
  (所需影像资料。郭峪村:蜂窝城墙、地道、豫楼、"老狮院"、"小狮院"、其它民居院落、文庙、汤帝庙。皇城村:"冢宰第"、"斗筑居"、其它院落、河山楼、牌坊、陈廷敬墓。大桥村海会寺。)

  第五集:砥洎城
  在阳城县至今依然留存的三座城堡式建筑中,皇城相府、古村郭峪都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唯独砥洎城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专家们称:砥洎城是华北地区的明代民居代表,建筑史上稀缺的实物资料。
  重点历史人物:张敦仁
  (所需影像资料:砥洎城:坩锅城墙、街巷、过街楼、世泽坊、鸿胪第、有恒居、张敦仁故居、山城一览石碑。润城镇、润城镇东岳庙。刘善村西门。天坛山。)

  第六集:解读沁河才子之乡
  沁河才子之乡,在地域上为什么会集中于这片方圆几十里的沁河两岸,在时间上为什么会突然崛起于明末,在明末清初辉煌一时,又迅速衰落于清代中期,的确都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应该感谢明末的乱世,正是这一大批诞生于乱世的城堡式建筑为现代人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实物资料,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解读沁河才子之乡。
  重点历史人物:王国光、柳氏家族
  (所需影像资料。坪上村刘东星墓。尉迟村赵树理故居。上伏、下伏、上庄、中庄、下庄等村落,上庄王国光故居。西文兴村柳氏民居、西文兴村柳春芳墓。沁水县历山名人才子松。)

  《解读沁河古村落群》
  第一集:古堡寻根


  《水经注》有曰:谒戾之山,沁水出焉。这谒戾之山,也就是绵山,而沁水,我们今天称之为沁河。这条山西的第二大河流,从二郎神沟款款而来,脚步轻盈,温柔婉约,走过沁水、阳城,她回眸一笑,曼妙的身姿舞动出一条条曲折宛转的弧线之后侧身隐入了太行。沁河远去了,最终融入了黄河的激流,但我们依然能够听到她一声声徘徊的脚步,读懂她一次次深情的顾盼,因为我们忘不了她对这片土地的世代惠泽。

  受沁河惠泽最多的两个县莫过于沁水和阳城,这两个县唇齿相依,一因水名,一因山名。沁水县的疆域与县名曾几经变更,它最终在隋代以沁水定名并延用至今,这未尝不是出于对沁河的回报。相比之下,阳城县的历史更为久远一些,《墨子》曰:"舜渔于获泽"指的就是这里,它在唐代因为位于太岳之南而改名为阳城。

  沁水与阳城有许多相似之处,最为显著的,就是他们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文化积淀的深厚,明代以来,两县文风勃兴,名人辈出,科甲题名之士位列全省前茅。

  这里是沁水的西文兴村,当年,永贞革新失败之后,柳宗元的宗族为避祸而迁居他乡,历经宋元,不宣门庭。但是,昔日"河东世泽"的显赫与祖辈"耕读传家"的教诲,柳氏后人们始终不曾忘记,百世书香门第在沉寂五百年之后再一次光耀门楣,族人接连科举高中,柳氏家族也成为沁水县众多文化巨族的一个缩影和代表。

  这里是阳城大桥村的海会寺,当年,古刹里传出的不仅仅是佛门的晨钟暮鼓,更有琅琅的读书声,海会别院里留下了一代显宦王国光、张慎言讲学的身影。这两座高耸的双塔之下,先后走出了一百多位进士。清朝初年,阳城接连三次出现十人同中进士或同中举人的科举奇观,时人称之为"十凤齐鸣"和"十凤重鸣",阳城也以"康雍盛时,名列三城"的美誉而与韩城、桐城齐名。

  正是有了沁河的水,有了沁河带来的灵气,也才有了沁河两岸的生机与繁荣。沁水、阳城物华天宝,缫丝业长盛不衰,煤铁资源丰厚,早在北齐就在武安村设置过官冶。由来以久的经商之风、沁河古道在古代商贸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先民们择水而居的传统习惯,使得一个个历经繁华的古镇崛起于沁河之滨,古镇周边,则散落着灿若群星的古村落。

  今天的端氏只是沁水的一个镇,但它的历史远比沁水久远。早在战国时代,这里就是端氏封地,韩、赵、魏三家分晋,迁晋君于此。此后,端氏做为一个县存在了千年之久,直到元代才并入沁水。明清之际,"缫丝之乡"端氏发展成为沁河沿岸重要的商贸巨镇。

  由端氏沿沁河南下四十里,是阳城县的润城镇。润城镇地少人多,冶铁业是当地的传统产业,自元代以后,外出经商者颇多,富商巨贾迭出,成为晋东南铁货产销中心并名列阳城四大古镇之首。

  润城镇不大,却拥有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为东岳庙,一为砥洎城。砥洎城是一座被建筑学界极为重视的城堡式建筑,做为一个村落,它具备完善的防卫体系、合理的内部规划和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

  在砥洎城被确定为省级文保单位的时侯,还没有人能够确知它的创建年代,有专家认为,它是建筑史上稀缺的实物资料,这种小城镇的规划为建筑史上所仅见。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类似的古城堡后来在周边地区接二连三的被发现,沁河两岸从端氏镇到润城镇,方圆不过四、五十里的范围内,从保存较为完整的皇城、郭峪、窦庄、郭壁、湘峪,到城堡遗址尚存的坪上、半峪、尉迟、屯城、刘善、周村,古城堡的密集程度完全可以用星罗棋布来形容,粗略地统计一下,沁河古堡群的数量竟然有几十座之多!

  人们在瞠目结舌之余,不禁要发出这样的疑问:沁河流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多的古城堡?这些古城堡又是什么人修建的?

  城堡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防御,它的建立通常都与战乱相联系。

  沁河流域遭遇的最大的一次战争,莫过于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的百万大军对峙于长平,秦军沿沁河设置的防线,由沁水县的王离城直抵沁水、阳城交界的武安、屯城。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秦军这条八十华里长的防线中,端氏镇至屯城村的这三十华里正是沁河古堡群的主要分布区域,而对战局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那支两万五千人的奇兵,也是由今天端氏镇所在的位置出发去截断赵军后路的。

  难道这一切仅仅都是巧合吗?

  这里是阳城县的屯城村,因秦军在此屯粮而得名,古堡遗址至今犹存。

  这里是沁水县的武安村,因秦军主帅武安君白起在此筑寨屯兵而得名,这条古地道,据说就是当年由秦军所修。

  此外,由秦军修建的营垒在沁水还有因秦将王离筑城据守而得名的王离城,和因秦军筑城牧马而得名的马邑城。

  但是,沁河古堡的历史都有那么久远吗?如果真的都是由秦军始筑,为什么又只集中在防线的后三十华里,而王离城至端氏镇这五十华里则罕有古堡呢?为什么二千多年来都难以见到相关的记载呢?

  浩瀚的史籍中一时难觅踪迹,我们从当地士绅保留至今的著作和碑记中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顺着这条线索,结合史料与建筑遗迹,终于还原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崇祯元年,明末深重的社会危机全面爆发,陕北的王嘉胤率先揭竿而起,攻城掠地,转战于陕西、山西一带。崇祯四年五月,农民军由河曲进入沁水,围攻窦庄,六月,王嘉胤被部下杀害于阳城。此后,王自用取而代之,农民军数年间几度进出于沁水、阳城,先后劫掠坪上、郭峪、下伏、上伏、润城等地,沁河两岸富庶的村镇,大多难于幸免。

  战乱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造成的严重破坏是勿庸置疑的,屯城人张慎言在《同阁记后序》中,曾详细地记叙了屠戮与劫掠带给百姓的创伤与痛苦。

  负责剿寇的明军将领曹文诏、张道浚一时无力彻底平定战乱,流寇暂时离去了,但是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还会回来,渴求平安的士绅百姓需要保护相濡以沫的亲人,保卫世代耕读的家园。

  在遭受战火蹂躏的乡村中,张道浚的家乡窦庄是一个例外,他的祖父张五典预感到社会动荡行将来临,因而早在天启年间就修筑了城堡。几年后,窦庄堡三次成功击退了流寇的进攻,成为自保家园的典范。在张道浚的倡导下,沁河两岸先后修筑起五十四座军事与民用相结合的城堡,形成了一个密集的古堡群。

  这就是沁河古堡群出现的原因和经过。

  以民间的力量修建如此之多的城堡,有赖于当地雄厚的经济基础,更需要乡民的鼎力支持,今天,我们只有真正理解战乱的残酷性和破坏力,理解战乱对于被侵犯的男人和被侮辱的女人,理解洗劫过后满目疮痍的家园,才能真正理解当年先民筑城自保的迫切要求和历史意义。

  《解读沁河古村落群》
  第二集:金郭壁,银窦庄


  从端氏出发,沿沁河南下,最先与我们相遇的古村落群是坪上、郭壁和窦庄。

  坪上村,是隆庆二年进士刘东星的故乡。刘东星官至工部尚书、漕运总督,留有《史阁款语》等著作传世。四百年后的今天,刘东星的名字依然常常被研究明朝思想史的学者们提起,人们最感兴趣的,不是他的政绩和学识,也不是他三十年敝衣蔬食如一日的节俭,而是他与李贽之间淡之若水却历久弥香的友谊。

  做为晚明思想启蒙运动的旗帜,李贽超越于时代的学说难以被正统认可而备受非议和迫害,而充满文化良知的刘东星却竭尽所能地给予他庇护和资助。万历二十四年,丁忧在家的刘东星甚至索性将李贽接到坪上住了将近一年。这一年的重阳节,李贽在坪上登高,虽然没有菊花悦目,但幸而有酒解忧。李贽在《九日坪上》一诗中并没有提到刘东星,但我们相信,刘东星一定在默然无语间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此时此刻,也只有刘东星才能读懂他思想深处的隐痛与漂泊的凄凉。这一天,七十岁的李贽大醉。

  坪上以南五里,是郭壁,壁者,军垒也,长平之战中,秦军曾屯兵于此,这是郭壁最早的历史渊源。

  今天的郭壁被分为郭南和郭北两个行政村,但他们在过去不仅连为一体,而且规模远甚于今,利用沁河水旱码头的交通优势,郭壁在明清之际成为商贸重镇,仅古镇中的主街就长达五华里,"金郭壁"的赞誉绝非溢美。虽然文运与经济的衰落带走了往日的繁华,但大部分明代民居保存基本完好,古村的格局依旧完整。

  郭壁背山面河,整个古建筑群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山坡上,沿沁河一线是坚实高大的堤坝和古渡口,吊桥是两岸旧时唯一的通道。

  西以山为屏,东以河为障,郭壁地势上的优势使它对于城堡的要求远不如其它村落迫切,南、北堡墙的修筑已是大明王朝最后一年的事情。 

  崔府君庙是郭壁年代最早的建筑,它的创建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崔府君本名崔珏,原是唐代一位被神化的清官,后世又因为显灵于唐玄宗、宋高宗而不断加封,崔府君庙也兴建至全国各地,但保存至今的并不多见。

  为数众多的门洞和过街楼是沁河古堡的一大特点,它们将古堡内部又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区域,通常都用"里"或"坊"来称呼。在这座过街门洞上,赫然题刻着"行宫"二字,这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测,难道曾有某位皇帝出巡至此?位于行宫不远处的泰山庙回答了人们的疑问。泰山庙,又称东岳庙或岱庙,供奉的是东岳大帝黄飞虎。泰山庙以东岳泰安为正,建于全国各地的则称之为东岳"行宫"。

  郭壁历史上曾产生过十六位进士,他们主要出自张、王、赵、韩四大名门望族,万历十四年进士、官至政通司右通政的韩范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这些博学才子们很多已被后人淡忘,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记载着家族荣耀的一座座"进士第"、"大中第"、"耕读院"依旧保存在"三槐里"和"青缃里"。

  "三槐"的典故出自于《周礼》,后来成为王姓的代称,王姓门宅常称"三槐堂",郭壁的"三槐里",民间谓之"王家圪洞",正是王氏家族聚居地,王家祠堂就坐落其间。

  郭壁西北的坡顶上,矗立着一座宏伟的堡中之堡,名曰"青缃里"。走过郭北长长的古街,穿过"三槐里"高大的门楼,绕过"进士第"曲折的小巷,眼前豁然开朗,修筑在山坡上的巷道全部用平整的长石条铺就,城门的石匾上镌刻着"青缃里"三个大字。

  青,青色也,也是青史的代称;缃,浅黄色也,也是书卷的代称。由两种色彩组成的"青缃"二字,也作青箱,指的是世传的家学,郭壁的书院就座落在这里。在这座藏书楼上,重叠着三个时代的标语,一座四百年前的书院,就这样忠实地记录着他走过的风风雨雨,将过去的和正在发生的历史还原在你的视野中。

  站在郭壁村头,就可以看到窦庄,北宋年间,左屯卫大将军窦璘家族由陕西扶风经端氏迁居到这里,并在村中修建了祖茔,窦庄因此而得名。

  在宋代暄赫一时的窦氏家族最终走向了衰落,而原为守墓下人的张氏家族却得到茔陵风水的泽福而日渐兴隆。张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是明万历二十年进士、南京大理寺卿张五典及其子孙三代,关于他们,《明史》有传,重点记述的是张五典的儿子张铨。

  张铨,万历三十二年进士,长期担任御史一职。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开始向明军发起攻击,身为一介文官的张铨屡次上书,指点辽东兵事,力荐熊廷弼,甚至还极为专业的从战略战术角度评述了辽东总兵官张承荫败殁的原因和责任。天启元年,张铨巡按辽东,赴任不久,后金兵围辽阳,明军大部溃散,张铨与经略袁应泰率残部苦战三日,城破被俘,张铨拒绝后金的招降,遥拜帝京与父母之后自刎。张铨殉国后,明廷追封他为兵部尚书,谥号忠烈,并诏恤在家休养的张五典。

  窦庄及其周边现存三座张铨墓,从史料分析,应该都是衣冠冢,它们传达着乡人对忠烈义士的崇敬。

  张铨殉国的时候,六十六岁的张五典已是风烛之年,但老年丧子的巨大不幸并没有将他击垮,伤痛之余,深谋远虑的张五典预感到海内将乱,因而耗尽其人生最后五年的心血主持修筑了窦庄堡。

  昔日的窦庄堡仿北京格局修建,内外两城,九门九关,民间称之为"小北京",同时也有"金郭壁,银窦庄"的说法。

  崇祯四年,王佳胤率军进入沁水,此时张五典已经去世,张铨之子张道浚正谪戍雁门关,族人请张铨之妻霍氏远走避难,霍氏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之后毅然率族人与入城避难的乡民坚守,激战四昼夜,直到流寇退去,窦庄因此被兵备副使王肇生称为"夫人堡"。

  第二年四月,流寇再犯沁水,八月和九月,王自用等部又先后两次围攻窦庄,都被正在协助山西巡抚剿寇的张道浚击退。窦庄,凭借坚固的防城和殊死抵抗,先后三次护佑了周边百姓逃过战乱。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张道浚继续与农民军激战于沁水、阳城,为保卫乡梓而奔波,正是在他的倡导下,当地先后建立起五十四座抵御流寇的堡寨,张道浚在他的著作《兵燹琐记》、《从戎始末》中,详细地记述了这段历史,此外,他还将父亲的遗著《国史纪闻》修订后刊刻。

  不过,张道浚的仕途却很不顺利,他以忠烈之后任职于锦衣卫,却被卷入政治旋涡而屡受牵连,第一次被贬之后,他本希望通过剿寇来洗刷前耻,虽然巡抚许鼎臣、兵备副使王肇都替他请功,但他仍遭到弹劾,被贬到了更为边远的海宁卫。

  如今的窦庄,已经很难找到当年"小北京"的风采,但"天恩世锡"的高大牌坊和一座座"尚书府"、"进士第"完全可以让我们想象出当年的规模与鼎盛,追寻到张氏祖孙三代的功业成败。

  《解读沁河古村落》
  第三集:湘峪古城


  从窦庄沿沁河南下二十里,再逆湘峪河东进,座落着上半峪、下半峪和湘峪三个古村落。

  湘峪村的城墙是沁河古堡群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所以人们提到湘峪,往往不由自主的要把它与古城二字连在一起。湘峪古城竣工于崇祯七年,由孙居相、孙鼎相兄弟主持修建。关于湘峪之名,传说这里过去名为相谷,因为村周山环水绕,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山"和"水",是谓湘峪,湘峪古城现在也被称做三都古城,不过,当地关于这一名称的争论仍在继续中。

  古城里的街巷为"五纵三横"的棋盘式格局,不过,这些街巷大多并不是笔直延伸、相互垂直,而是顺应地势的走向有意弯曲成一定的弧度,有些地方甚至连续出现两个九十度的拐弯,其军事防御目的非常明显。

  从建筑形式与建筑风格上说,湘峪古城的民居建筑与其它沁河古村落相似,但其正房更为高大、高层建筑更为集中、气势更为恢宏,同时,它还拥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中西合壁的建筑装饰形式。湘峪民居的窗户多采用拱券式窗孔,窗孔外墙饰以"眉檐垂柱"式砖雕,这是一种已经汉民族化但仍然带有浓郁西式风格的装饰形式。

  湘峪民居最富特色的建筑是"双插花"院落。北方民居的正房一般高度一致或是中间高、两侧低,但这座竣工于崇祯十一年的"双插花"院却打破传统,标新立异,形成中间低、两侧高的奇特外观,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教堂。这种外观因为与中国古代的双插花官帽形似,寄寓官运亨通之意,而被称为"双插花"院,这是对西方建筑风格的中式文化铨释。

  湘峪的南城墙沿湘峪河河岸伸展,内部全部被掏空建成了窑洞式藏兵洞,每个藏兵洞设拱形窗孔一个,众多窗孔在南城墙外侧一字排开,成为守卫者了望与防御的工事。藏兵洞均为砖石结构的窑洞式建筑,洞体宽大,洞洞相连,建筑形式分为"串珠式"与"后廊式"两种。在"串珠式"藏兵洞中,只需守住或堵死一门,便可断绝藏兵洞的东西交通,敌军一旦攻入藏兵洞,每一道门都可以成为抵御进攻的关口。"后廊式"藏兵洞各个相对独立,既可以各自为战,又可以通过后廊相互协防。

  湘峪藏兵洞,将防御工事、兵营、军需仓库的功能合为一体,洞体坚固,它既节省了城墙的建筑材料,缩短了建设周期,同时又增强了防御能力和反击能力。藏兵洞内还设有通道与城墙顶部和"帅府院"相连,便于指挥和增援。湘峪古城藏兵洞,以其极富创造力的设计与优良的建筑质量而成为冷兵器时代防御工事的杰出典范,更是民间军事工程的顶峰之作。

  这里是孙鼎相的故居,"文武衡鉴"与"四部都司"的匾额下,镌刻着孙鼎相的历任官职。这座气势逼人的五层高楼,虽然面宽只有三间,但二十五米的高度依然使它显得鹤立鸡群、雄伟壮阔,它既是气度大方的官宅,又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事实上,孙居相的故居更为宏大,我们仅从残存的月台和柱础上就可以想象当年的规模和气势。湘峪废毁的建筑并不仅仅是这一处院落,村里的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几根石柱来历,它们是万历皇帝为孙氏兄弟赐建的"三世少宰"和"二世清乡"两座石牌坊,它们记载着一个家族曾经的兴盛与荣耀,如今,我们只能抚摸着冰冷的石柱感慨岁月的无情。

  最后,我们将目光移向湘峪古城的建设者们。湘峪河南侧,是樊山,登上樊山,可以纵览古城全貌,翻过樊山,就是阳城县的皇城村和郭峪村。据说,樊山的十条山脉无论走向如何,最终都会朝向湘峪,当地民谚谓之:"十山九扭头,辈辈出诸侯"。湘峪村在明清之际产生了七位进士,孙居相兄弟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孙氏兄弟的父亲孙辰,曾担任过县令一类的小职。孙氏兄弟四人,分别为居相、可相、鼎相、立相,孙居相与孙鼎相《明史》有传,孙可相也走入仕途,兄弟三人同朝为官,孙立相则留在了村中,据孙氏后人推测,他可能没有考取功名,而在村中开设私塾从事文化教育。

  封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在明朝走到了它的尽头,明末朝政陷入无尽的黑暗之中,官场充斥着腐朽末落的气味,大小官员从上至下集体性的人格变异。正是在这样的政治气氛中,孙居相以其直言敢谏、清正廉洁的形象特立独行于明末险恶的仕途之中。

  在万历二十年考取进士后,孙居相长期担任御史职务,被他弹劾、惩处的贪劣官员和不法豪强多达百余人。做为一名普通官员,孙居相清醒地看到了明王朝行将崩溃的政治危机:"当今内自宰相,外到郡守县令,没有一人得尽其职。政事日废,治道日乖,天变人怨,迟早要土崩瓦解,即便珠玉金宝亘地弥天,对于拯救危难又有何用?"在他的奏折中,不仅批评了自己的同僚,并且毫不留情地触及到万历皇帝贪财吝啬的性格缺陷。能够说出这样的警世恒言,不仅需要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更需要鞠躬尽瘁的责任感和逆龙鳞的惊人勇气。

  崇祯年间,孙居相出任户部尚书、仓场总督。就在此时,他的同僚杨时化弹劾了一名贪官,但这个知县却手可通天,不仅依靠朝中后台企图逃避制裁,同时还对杨时化发起反击。在寄给孙居相的私人信件中,杨时化以一句"国事日非,邪氛益恶"表达了自己的愤懑之情。人们说:"明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倔犟地与官僚集团对抗了三十年的万历皇帝尚且容得下孙居相的逆耳忠言,一心想扶大厦于将倾的崇祯皇帝却没有这样的胸襟,这封书信被厂卫特务机构获得后,崇祯皇帝龙颜大怒,孙居相因为同僚的这句牢骚而株连下狱,受到贬官戍边的处分。崇祯七年,也就是湘峪城峻工的这一年,孙居相孤独地死在戍所。

  孙鼎相为万历二十六进士,曾担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并在当地留下了"三都上殿,文武打颤"的传说。孙鼎相先后出任工部营缮司主事、兵部武选司主事、礼部主客司主事、吏部三司员外郎,孙鼎相故居门匾上的"四部都司"指的就是他担任过的这些职务。

  许多人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湘峪古城某些建筑、装饰的西式风格从何而来,事实上,当十六世纪西方文化悄然进入封闭的明王朝的时候,这些远道而来的文化使者们最早影响到的一批人很多都是朝廷大员。万历二十九年,在济宁漕署,刘东星、李贽与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就曾有过深入的文化、思想交流,给利玛窦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身为官员的刘东星远比学者李贽更为投入。我们没有看到孙氏家族与西方传教士有过直接的接触,但正是曾在工部、礼部任职的原因,使得孙鼎相精通建筑法式,并有机会接触西洋传教士从而了解西方建筑风格,所有这一切,都在湘峪古城的设计与建设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解读沁河古村落》
  第四集:郭峪与皇城


  这里是阳城县的樊溪,隔水相望的三个村庄分别是郭峪、皇城和大桥。事实上,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皇城村和大桥村都只是郭峪的一部分。

  郭峪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大桥村里座落着海会寺,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寺庙,最初的名字就叫郭峪院。

  郭峪是目前沁河流域保存面积最大的城堡式古村落之一,这一切得益于昔日经济的繁荣和官宦、巨商们不遗余力地建设。

  崇祯五年七月十六日,王自用部在大雨滂沱之中攻掠郭峪,千余死难者的鲜血成为幸存者挥之不去的魇梦。

  张鹏云,万历三十四年进士,在他的极力倡议和村中大户的积极响应下,一座宏伟的城堡在崇祯八年崛起于樊溪之滨,将郭峪护卫于他的臂弯之中。城墙上的六百余眼城窑,既是守卫家园的藏兵洞,也为郭峪赢得了蜂窝城的赞誉。城角的奎星阁,既聆听过静夜里居民们安祥的轻鼾,也听到了"十二月事变"突围的枪声。

  资雄一方的王重新担任村中社首多年,在郭峪城的创建中,他一人就捐银七千两。这位公共建设和慈善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尤其热衷于庙宇的建设。这里是王重新参与重修的汤帝庙,俗称大庙,是村之社庙,郭峪的重大事务通常都在这里商定。汤帝,传说中建立商朝的贤君,曾在阳城桑林为民祈雨。汤帝庙的通脊正殿面阔九间,如此规格在全国也属罕见,出自于一个村落就更显珍贵。

  郭峪历来文风鼎盛,民间有"金谷十里长,才子出郭峪"的美誉,明清两朝,这个小村一共产生了十五位进士、十八位举人,也出现过一门四进士的科举世家和许多门庭显赫的官宦人家,名噪一时的"樊南吟社"常活跃于此。

  当年,陈氏、王氏、张氏、范氏、卫氏都是郭峪的名门望族,如今,人非而物是,故园依旧,空余"老狮院"、"小狮院"、"陈氏十二宅"、"王家十三院"等一座座寂寞庭院任人凭吊。

  在这些古代民居的杰出代表中,又以"老狮院"为最,这里是陈氏家族的祖居,门楣上多达三层的木制匾额间书写着陈氏家族过去的辉煌与荣耀,青青的石条台阶、被岁月冲刷成灰色的门柱与斗拱记载着陈氏家族的沧桑。

  明朝末年,陈氏家族另辟新居于村外的中道庄,崇祯五年,为抵御流寇侵扰,陈氏家族在新居旁建造了一座高达七层的防御工事,取"河山为囿"之意命名为河山楼,民间俗称看家楼。做为民用军事防御堡垒,河山楼完固而周至,进入堡垒的石门高悬于二层之上,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楼内备有井、碾、磨等生活设施,囤集着大量粮食,以应付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楼底还辟有地道通往村外以便于隐蔽和转移。

  崇祯五年,工程尚未完工,流寇不期而至,郭峪在秋雨中惨遭涂炭,陈氏家族及附近村民八百余人入楼避难得以幸免。此后十个月里,流寇又先后三次进犯,依靠河山楼的避佑而逃过兵灾的村民多达数千人次。

  王重新后来在郭峪也建造了一座看家楼,取预防、居安思危之意命名为豫楼。在豫楼的墙碑里,有王重新撰写的《焕宇变中自记》,文中详细记述了崇祯年间的战乱,没有想到的是,在这文风鼎之地,为后世留下第一手战乱资料的竟是一位商人。

  很多沁河古村落中都曾建有看家楼,另一座经历了实战考验的看家楼名为汝璋楼,崇祯五年九月,王自用率兵围攻,掘地丈余深而楼不毁,古人高超的建筑工艺不能不令人赞叹。

  河山楼峻工的第二年,陈氏家族修建了内城"斗筑居",将河山楼、世德居、树德居等建筑囊括其中。陈廷敬显贵之后,家族兴旺,在这种情况下,又开始修建外城"中道庄",并于康熙四十二年全部完工。

  世德居建于明正德年间,是皇城村现存最早的建筑。明朝末年,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成为这里的主人,崇祯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陈廷敬出生于世德居,与他的几个兄弟先后在这里接受陈昌期的儒学教育,并从此走上仕途光宗耀祖,世德居成为陈氏家族兴旺繁荣的又一个发祥地。

  这座石牌坊奉旨建于清顺治十四年,褒奖的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这一年,十九岁的陈廷敬已经考取举人的功名,牌坊的落成不仅为陈家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激荡着青年学子渴求功名显贵的雄心壮志,一座更大更能彰显天恩的牌坊已经在无形之中植根于他的心灵深处。第二年,少年得志的陈廷敬即成为陈家第三位进士,开始了他平步青云的宦海坦途。

  此后,陈廷敬喧极一时,位极人臣,辅佐康熙皇帝五十一年,成为他的政治导师与肱股重臣。康熙皇帝曾两次驾临陈家,皇城之名也由此而来。

  陈廷敬还负责主持编撰了我国历代收字最多的《康熙字典》,而他的儿子陈壮履也参与了这一文化工程,父子同修一部字典,一时被传为佳话。

  陈廷敬心中的那座牌坊最终在清康熙三十六年奉旨建造,"冢宰",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陈廷敬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这一官职即为清初的宰相。"总宪",则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而另十四幅匾额则书写着陈氏家族取得的功名与官职,其中包括康熙皇帝对陈廷敬父亲、祖父、曾祖父的累次封赠,这便是一个莘莘学子在位极人臣之后为昔日的寒窗苦读而得到的泽被整个家族的回报。

  斗筑居内,还建有御史府,这是陈廷敬伯父陈昌言的故居,内城城门上的"斗筑可居"匾额即是陈昌言的手笔,这四个字充分表达了遭逢乱世的陈氏家族对平安生活的渴望与祈盼。陈昌言在明清两朝均担任御史之职,也只有类似于他这种出身于商贾家庭的知识分子,才不会像传统儒生那样,与生俱来地背负过于沉重的思想负担和"夷夏之防"的精神枷锁,得以从从容容地脱去旧朝服,剃去头发,继续做他的"直指公"。

  顺治六年,大同总兵姜瓖起兵反清,烽烟燃遍三晋,姜瓖部将张斗光上门召请陈昌期,经历了明末十余年战乱的陈昌期不愿卷入政治旋涡引火烧身,因而严辞拒绝。张光斗举兵围攻斗筑居,陈昌期率众坚守,直到清军解围,陈氏家族和周边村民因为没有参与这次注定会以失败告终的兵变而逃过了一场政治灾难。

  从"斗筑居"的命名、陈昌言的两朝为官以及陈昌期不愿反清这几件事,我们可以看到陈氏家族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与谨慎求稳的价值观念,所有这一切,无疑都被陈廷敬完整地继承下来,再加上陈廷敬自身的德才以及清初帝王迫切需要汉族知识分子来协助他们维护统治,这些都是陈廷敬官运亨通、成为封建政坛上罕见的不倒翁式人物的主要原因。

  陈氏家族的最后一位进士是陈廷敬的孙子陈师俭,繁荣兴盛一百余年之后,陈氏家族最终走向衰败。但是,"积德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辉煌历史,使陈氏家族无愧于"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的赞誉。

  《解读沁河古村落》
  第五集:砥洎城


  郭峪以西十里,是晋东南名镇润城。在明末动荡的岁月里,润城周边一共诞生了三座城堡,分别是屯城、刘善城和砥洎城。

  屯城村,相传因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屯粮于此而得名,这里是明末吏部尚书张慎言、清代浙江巡抚张泰交等一门三进士的家乡。

  张慎言,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历任明朝南京户部尚书、南明吏部尚书等职,因为性格耿直而几经沉浮。清兵攻取南京后,他患病拒绝用药,不治而亡。张慎言在当时也是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其书法与董其昌齐名。

  对于明末的战乱,张慎言有着切肤之痛,他的家乡受到了袭扰,被他冀以厚望的儿子张履旋,也在战乱中投崖自尽。正因为如此,张慎言在《同阁记后序》和为同乡杨朴撰写的墓志铭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明末战乱和建设砥洎城的第一手文字资料。

  砥洎城座落于润城镇西北隅的土丘上,在沁河改道之前,它三面环水,沁河绕城而过,远望好似中流砥柱,因为沁河古称洎水,砥洎城由此而得名。

  砥洎城出于军事防御目的而建,同时兼顾居住使用功能,城堡内的街巷、民居与城墙一起被纳入整个防御体系,担负防御职责,并体现出鲜明的防御为本、平战结合的设计风格和建筑特点。这一点,从砥洎城的选址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堡选址通常都要考虑交通便捷,而砥洎城恰恰刻意选择了这个三面环水的地形筑城,设计者首先考虑的,正是防御功能。

  润城镇冶铁业发达,并因此出现了一大批富商巨贾,他们用来自于冶铁业的财富构筑城堡,而冶铁后废弃的坩锅又成为城墙的主要建筑材料,既坚固耐久,又降低了成本,从城墙内侧,则可以清晰看到坩锅与石条混砌的特殊结构,那密密麻麻、整整齐齐排列的坩锅,使人感觉这儿才是真正的"蜂窝城墙"。

  砥洎城过去被分为十个坊,每个坊都有自己的名字,刻成匾额后镶嵌于过街楼上。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有的空间划分与所属关系逐步改变,很多名字也被人淡忘,走在今天的砥洎城中,只剩下"世泽坊"这唯一一块匾额。

  砥洎城的街巷狭窄幽长,四通八达,主要巷口设有巷门,坊与坊之间又通过横跨巷道的过街楼连接。坊间的蛛网小巷将民居分隔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院落,同坊一样,城中每个院落也都拥有一个极富书卷气息或诗情画意的名称,这些名称被雕成木匾镶嵌于门楣之上。

  坊中的院落并不封闭,院落之间均有仅容一人通过的过道相连。砥洎城中的这种布局与特点,体现着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思想,同时构成了一个完善的内部防御体系,一旦敌人攻破城墙,城内居民可以通过院落间的过道与坊间的过街楼方便地转移或反击,而呈丁字型构造的蛛网式狭窄巷道不仅不利于进攻,而且极易使入侵者迷失方向。 

  砥洎城"一城三进士",官做得最大的是陕西巡抚张瑃,学术成就最高的是张敦仁。张敦仁,乾隆四十年进士,当时年仅二十岁,以后为官江南,多有政绩,故居院中这口做工精细的大铜缸就是他从江南带回来的。做为清初的国家级大学者,张敦仁的价值更体现在学术领域,除了历史、文学等方面的造诣,他是清代数学领域成就最大的学者之一,很多著作在介绍到他时,都称之为"著名数学家",他的遗像,至今仍然保存在省博物馆中。

  张敦仁故居规模并不大,主体建筑为三层阁楼式民居,顶层一侧还建有望楼一座,这也是砥洎城目前最高的建筑,它甚至成为砥洎城的一个标志。

  这是崇祯十一年的"山城一览"碑刻,上面绘制着砥洎城建筑规划平面图,详细地标注有城内建筑和巷道,尽管今天的砥洎城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完整风貌,但在建筑专家和规划专家眼中,它依然是华北地区的明代民居代表、建筑史上的稀缺实物资料。

  三百多年来,这些历经风雨的明代民居至今仍然遮风挡雨辟佑后人,可以说是一种奇迹,而居住在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古建中的现代人,也可以说正享受着一种难得的奢侈--尽管他们从来没有这样认为过。人,正因为有了人,才给这座凝重的古城带来了生气,但是,人类的活动也在无时不刻地破坏着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沁河流域的每一个古村落和古城堡中。

  2003年,山西省公布了首批十九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名单,沁河流域的郭壁、窦庄、湘峪、尉迟、皇城、郭峪、大桥、西文兴上榜,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强。这一结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入了沁河古村落群,人们在关注它的人文与历史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它的保护,与此同时,当地也计划以"沁河古堡群"为品牌逐步开发它蕴藏的旅游资源。

  就名称而言,"沁河古堡群"着重体现的是它外在的建筑形式,而"沁河古村落群",则涵盖了更为丰富、广泛的内容和更加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和我国其它地区的古村落群相比,沁河古村落群具有它鲜明的特点。首先,它拥有显著的地域性,集中分布于沁河两岸,其建筑和文化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其次,历史悠久,很多村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唐代甚至更早。第三,凭借交通上的优势和丰厚的资源,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了繁荣的经济,并在明清盛极一时。第四,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文风鼎盛,产生了一大批科举世家和在当时具有一定影响的学者、文人和官员。第五,沁河古村落的明清遗构是我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精华,具有令人称道的建筑特色。

  这些建筑特色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在特殊历史时期以民间的力量修筑了几十座城堡,军事防御功能显著,蜂窝城墙、藏兵洞、看家楼都是民间军事防御工程的顶峰之作,这些古堡同时都具有平战结合的特点。二是建筑工艺高超,至今仍然保存了大量的明清高层民居建筑,孙鼎相故居高达五层的镜面楼是其代表。三是民居院落带有浓郁的晋东南地方特色,大都是"四大八小"的棋盘式院落,院院相接,明断暗连。四是北方宏大的建筑风格和江南精巧的园林建筑艺术相结合,很多建筑与装饰带有江南风格,这得益于当地名门望族在江南做官经商的经历以及他们的文化品味和艺术追求。五是具有西洋建筑特征和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从湘峪的孙氏院落到上庄阎锡山秘书樊次枫故居,拱券式窗孔、"眉檐垂柱"式砖雕、"双插花"院落都明显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六是这些建筑倾注着深厚的人文情感,体现出对外对内排斥、对内凝聚的建设理念,传达着建设者的人生哲学与美好希冀。

  很多人都会将沁河古村落与晋中的晋商大院做个比较,两者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显著的差别。同样是城堡式建筑,沁河以杂姓聚居的村落为单位,而晋中则以家族为单位,简而言之就是村与家的区别。就建筑风格而言,晋商大院追求奢华,面积庞大,装饰细腻,而沁河古村落群更显高官的胸襟气度,大开大合,气势宏伟。

  或许不久的将来,沁河古村落群,也将象晋商大院一样,成为山西的旅游品牌。

  《解读沁河古村落》
  第六集:解读沁河才子之乡

  有人曾说,千里黄河,独富河套,沁河在端氏与润城之间长不过四十华里,千里沁河却将它所有的钟灵毓秀与文运才思都毫不吝惜地集中赐予了这里,这片方圆几十里的神奇土地上走出了一位位名震一时的才子,留下了一个个值得探究的传奇故事。

  沁河古村落是庇佑才子们入世与出世的家园,沁河才子们又为这些村落带来了涌动千古的灵气。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感谢明末乱世为后人留下了如此丰富的实物资料,使我们得以从倾注着人文情感与艺术追求的建筑与装饰中去解读沁河才子之乡。

  从柳氏家族的河东遗泽到海会双塔边的十凤齐鸣,沁水、阳城两县昔日繁荣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沁河两岸耕读传家的才子们,阳城县明清之际"书馨四溢、旌旗一树"的十三个诗书世家中,这里就占到了七个。"郭峪三庄上下伏,秀才举人两千五",这是一句在当地家喻户晓的民谚,不仅是秀才举人,进士也层出不穷,坪上的刘东星,郭壁的韩范,窦庄的张氏父子,湘峪的孙家兄弟,砥洎城一城三进士,屯城一门三进士,皇城陈氏一门九进士,郭峪一村十五进士,不经意间,沁河才子们共同书写了一个在山西空前绝后的科举传奇。

  民谚中的三庄,指的是上庄、中庄和下庄这三个紧密相连的村落,上庄的王氏家族一门五进士、六举人,"十凤齐鸣"中就有"两凤"出自王家,王国光更是成为沁河才子之乡的代表人物。

  王国光,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在阳城、沁水一带,他是一位名声显赫的传奇人物,当地至今仍然流传着他为民、为官直至最后罢官的故事,有的民谚据说直接出自于他本人。王国光历任户部和吏部尚书,是张居正改革的得力助手,被誉为明代的理财家。由他编撰的《万历会计录》是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税制度改革的依据,后来成为明清两代田赋的准则。

  这里是距离上庄不足十里的尉迟村,村名来自于唐代名将尉迟敬德曾流落于此的传说,村中建有全国唯一的尉迟敬德庙和敬德阁,村民们编织簸箕的传统手艺,据说也是来自于尉迟敬德。尉迟以赵姓为主,村中建有赵氏祠堂,在这个清代院落里,闪耀出沁河才子之乡最后的灵光,他,就是"山药蛋派"的领军人物赵树理。

  赵树理出生在沁河边,长在沁河边,窦庄、端氏都留下过他求学的足迹。在赵树理的作品中,无论是《三里湾》还是《李有才板话》,我们都能体味到浓郁的晋东南民俗风情。建国后,赵树理还一度回到尉迟,带领乡亲父老修水库、开果园,村中的许多老人依然清晰的记得他的音容笑貌。

  说赵树理是沁河才子之乡最后的灵光闪耀,也许有人并不赞同,因为在赵树理之前的晚清和民国以及在他之后,沁河流域也依然代有才人,从周村被誉为民国"山西第一才子"的郭象升,到下庄山西近代藏书家、金石学家、书法家杨兰阶,从端氏清末进士、民国行政院副院长贾景德,到上庄阎锡山的秘书樊次枫,从郭峪的近代教育家卫树模,到上伏以"实业救国"但却壮志未酬的栗润森,举不胜举,但是,相对于明末清初的鼎盛,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文化,衰落了。

  沁河才子之乡,在地域上为什么会集中于这片方圆几十里的沁河两岸,在时间上为什么会突然崛起于明末,在明末清初辉煌一时,又迅速衰落于清代中期,的确都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首先,仓廪足而知礼仪,沁河才子之乡的崛起与其雄厚的经济基础是分不开的。古商道的交通优势、由来已久的经商之风以及发达的煤、铁、盐、缫丝四大行业,使得这一地区的经济从元代以后迅速发展,产生了一大批富商巨贾,为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第二,得益于当地耕读传家、重视教育的传统。从现存古城堡、古村落、古民居的选址、规划布局、建筑理念、装饰艺术上,都可以看到他们的文化追求与文化底蕴。文昌阁,是这一地区最常见的祠庙建筑之一。一些村落中,书院、私塾占据着村中仅次于祠堂的重要建筑。即便是在今日,我们从许多古民居的门匾、室内装饰的字画、条幅上,依然可以体会到昔日鼎盛的文风。

  第三,相互间的扶持与提携。对于仍在寒窗苦读的学子来说,先行者成功的脚步激励着他们的壮志雄心,而一旦金榜题名,地域上的归属感、比邻而居的亲切感、千丝万缕的宗族、姻亲与友情关系,使得他们建立起密切的私交并较为容易在政治上保持相对一致的立场或达成某种默契,而这种关系,对于政治基础的坚实与仕途的发展必然有着很大的帮助。在万历四十一年孙居相与吏部朋党王大智的反复交锋中,张五典就是孙居相坚定的盟友,最终帮助孙居相取得了这场激烈政治斗争的胜利。户部尚书王国光与工部尚书刘东星二人的家乡相距不过三十华里,他们结为儿女亲家,对这两大家族的政治势力无疑是一种巩固。西文兴村柳氏民居内王国光题写的对联,说明这两个家族间同样有着深厚的私交。皇城的陈氏家族,历史上只是郭峪村的一员,这两个村庄之间血脉相承的联系必然是难以割舍。值得一提的是,陈廷敬的夫人,也是王国光的玄孙女。

  除了以上三点主要原因外,我们还可以列举出一堆次要条件和因素,但是,所有这一切仍然无法做出圆满的解释,许多疑惑始终困扰着我们挥之不去。

  在与村民们的探讨中,他们无一例外的提到了风水。从历山名人才子松的传说到湘峪"十山九扭头,辈辈出诸侯"的民谚,再结合这些村落、民居、坟茔在选址上无一例外地重视,风水楼、风水影壁的广泛应用,使他们相信这其中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存在,但是,这种力量为什么没能使沁河才子之乡长盛不衰呢?

  清初的采矿禁令、古商道的废弃以及持续的社会动荡带来的经济衰退、官宦子弟们在学业与意志上的颓败、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现代教育的发展……这些原因同样难以圆满解释沁河才子乡在短暂辉煌后有如流星坠地般的迅速衰落。或许,"巧合"二字,将是我们最后的托辞。

  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沁河古村落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沁河才子们也早已远去,比古村落的颓败更让人担心的是,诗书传家的风气一旦发生断层,祖先的文化成就、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就会变成虚无缥缈的东西,后人将无法理解也无法传承。在这样的担忧之中,我们走进了一户户普通的沁河人家,他们的厅堂里,没有豪华的家俱,没有大红大绿的年画,有的只是平凡与简朴,以及这些已经微微泛黄但却依旧充满睿智与人生哲理的中堂与对联,这一刻,我们相信,沁河古村落文风鼎盛的岁月虽然已经随着沁河的碧波远去,但文化的传统依然保持,沁河古村落的再次兴盛,将不只是遥远的梦想。

 

 

本文作者:张珉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6-01-01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