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三晋古建走笔之三:从武乡县城到南涅水

 

 

 

 

 

  武乡千佛塔

  千佛塔所在地原本是武乡县段村镇东门外的净业庵,建成后历经磨难。在八路军收复段村的战斗中,日寇退入塔内负隅顽抗,为了保护古塔,进攻的八路军严禁使用炮火轰击,付出了重大的代价,最终保得千佛塔无恙。抗战期间,武乡县城被日寇毁成焦土,后来新的武乡县城就迁到了段村镇,随着城市规模扩张,千佛塔已经成县城中心。 

  武乡县地处长治市最北部,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得名于境内的武山和乡水,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就是武乡人。武乡县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曾经是八路军的根据地,八路军总部一度在此驻扎,因而也是受日寇扫荡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现存的古迹不多,有分量的古建筑更少,据说多是毁于日寇的铁蹄之下。

 
 

武乡千佛塔

 

 

 

 

 

 

   武乡县城中心的广场上耸立着一座瘦高挑的八角十三级攒尖顶清代砖塔,如一把利剑直插霄汉,这是清朝初年的高僧阎福江主持修造的千佛塔,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动工,至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方才落成,至今已经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了。这座塔下部以条石为基,塔身全部用青砖建造,通高三十余米,一层的直径约有八米,自下向上渐次收分,到了最顶层,直径只有两米,整体造型挺拔秀气,在空旷广场的衬托下,更加显得高不可攀,可与云天相接。塔一层面南开门,门拱为整石刻成,塔内部中空,有梯道可以攀登。此塔虽名曰千佛塔,据说实际上全塔之内只有大小佛像200余尊,千佛之名显然有些夸张。塔身上设有多座门窗,可以登临其上,俯瞰全城,各层檐下都以砖雕仿木结构做出精妙的枓栱与垂花,并镶嵌有多块砖雕装饰,有团龙和狮子之类的祥瑞图案,也有诸如“花开见佛”之类吉祥词句的浮雕匾额,二层至五层外墙上还残存有部分装饰性的栏板,全塔虽不及宋明古塔雄伟厚重,却胜在秀美轻灵,也算是清代楼阁式砖塔中的佳作。 

千佛塔所在地原本是武乡县段村镇东门外的净业庵,自建成至今,也是历经磨难,饱经沧桑,多次地震和雷击并没有将它摧毁,甚至日寇侵华期间,对段村的轰炸也没能炸毁千佛塔。在八路军收复段村的战斗中,日寇退入塔内负隅顽抗,为了保护古塔,进攻的八路军严禁使用炮火轰击,虽然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却最终保得千佛塔无恙。抗战期间,武乡县城被日寇毁成焦土,后来新的武乡县城就迁到了段村镇,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张,本来在段村东门外的千佛塔已经变成了县城的中心,并且在塔下建成了宽阔的广场,只可惜当初的净业庵建筑群已经彻底无存了,只余宝塔孤零零的矗立在空旷的广场中央,显得有些孤单落寞,因感其境遇,似乎觉得宝塔也增添了几分纤细瘦弱之态。现在塔身的砖雕尤其是下层部分,风化和水浸十分严重,许多地方已经变得圆滑无楞,相当酥脆,损毁程度令人痛心。 

坐在广场南边的商店屋檐下,于酷暑之中强自屏气凝神,专注绘此浮屠,正热的满面流汗,苦于支撑时,天上竟然飘来一抹薄云,刮起几缕清风,让人精神顿感振奋,下笔都流畅起来了。

南涅水观音阁与弘教寺 

观音阁水阁相依的形式颇为独特,亭阁与泉水相得益彰,可以视为中国早期建筑理念的一种继承和延续。这种建筑形制的古建实例所剩无多,早期的也只有在壁画里才能见到了。 

1957年在南涅水村北发现的石刻窖藏,则是弘教寺僧众在战火中所埋藏保存的。埋藏近千年的造像、碑刻,再次展现在世人眼前,其高超的艺术成就和文物考古价值令今人大为震撼。 

武乡县故城镇东边大约五里,有个北涅水村,再向南,跨过涅水河,则到达了南涅水村,一水之隔,南涅水已经属于沁县牛寺乡地界了。在村北的坡地上有一座歇山顶的古建筑,当地人称之为水阁凉亭,实际上这是一座清代建筑,叫做观音阁。就是在一池清泉之上修建的一座佛殿,里边供奉着观音和文殊、普贤三位菩萨,并有十八罗汉侍立两旁。池塘之内泉水如玉,清澈碧透,可见水草丰茂,有小鱼游弋其间,正中央修起平台一座,上边面南背北建有小巧的佛殿,平面呈正方形,单檐歇山顶,面阔进深皆为三间,设隔扇门,檐下为一圈回廊,房子体量不大,造型十分精致。池塘四周有石栏板围护,虽多有损坏残缺,但一些栏板上仍然保存有精美的浮雕图案,在栏板东侧基石下砌有水渠,泉水从这里流向村北的涅水河里,不过现在河水已成涓涓细流,更似一条小溪。 

在村边野外忽然见到这样一座造型传统古朴的小小庙宇,感觉既新颖又惊喜,虽然建筑规模不大,年代也较晚,但水阁的形式颇为独特,是中国早期建筑理念的一种继承和延续,这种阁水相依的古建筑现存的实例已经不多了,早期的也只有在壁画里才能见到,水阁胜在有水于阁下,亭阁与泉水一古朴一轻灵,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人赏心悦目,围着池栏观赏,喜爱之情不能自已,于是动笔画上一幅。 

 
 

南涅水观音阁

 

 

 

 

 

 

   早起下地干活的乡亲们,扛着锄头,推车独轮车从我身边走过,见我在画水阁,凑过来围观,并且惋惜的跟我介绍,说原来水阁在水中的平台部分都是木制的,很漂亮,前些年维修的时候,施工队为了图省事,把木平台换成了水泥的,效果比从前就差多了。我只能善意的推测,也许是因为木制的平台在潮湿的环境中太易损坏吧。 

  我在晋东南的乡村里经常看见一些村头小庙,主要是近些年乡亲们修建的,供奉的是土地或者菩萨以及一些不知名的本土神仙,大部分其实就是个硬山小砖房,与古庙相比实在没什么艺术性和审美可言,但武乡与沁县一带与别处不同,都是很认真的修成单开间悬山顶的样式,木构架做的有模有样,似乎是早期大庙的微缩版,别致而独特,让我好感倍增,可惜并无一座与水阁凉亭类似者,因而这座水阁就更显与众不同了。 

  从水阁凉亭向南走便进入了南涅水村中,举步间就是古刹洪教院了。 

  南涅水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这里自汉代就已置县,曾名涅氏、阳城,最后的县治是隋代的甲水县,自唐初始废,现在村中的洪教院历史之久,几乎与古村相始终。自东汉永平年间,佛教传入中国,这里就建起了寺院,最初叫做“弘教寺”,至南北朝时期,北魏经历了太武帝拓跋焘灭佛之后,到了文成帝拓跋濬时,皇室再次开始崇信佛教,著名的云冈石窟就是自这时起开凿的,北魏境内佛教得到了恢复和大发展,弘教寺的规模也达到了鼎盛,殿宇恢宏壮丽,僧侣数量激增,信众广布四方,诵经之声响彻霄汉,香烛日夜不熄,自那时起就已开始流行开凿石窟和石刻造像,僧众信徒广为捐资修造,创作了大量的石刻造像塔、造像碑和单体的佛像,从北魏永平元年(508年)起,雕凿镌刻工作历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历时五百余年,一直延续到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后来金兵南下灭宋,千年古刹弘教寺在战火中也化为一片焦土。 

  1957年在南涅水村北,村民于河岸边一处土崖下取土时候发现了石刻窖藏,出土了各种石刻造像和碑刻等千余件,正是弘教寺僧众在战火中所埋藏保存的,也许他们埋藏造像时候,只是为了暂避战争的席卷和破坏,但却再也没有机会去重启窖藏,终至其被历史所遗忘,造像就这样被埋藏了近千年,当他们再次展现在世人眼前时候,其高超的艺术成就和文物考古价值令今人大为震撼,于是沁县专门在县城南边的二郎山顶修建了大规模的仿古建筑群“南涅水石刻馆”进行收藏、展示和研究,我在完成了故城镇一带访古计划后,专程到沁县去参观了石刻馆。除了单体的石雕佛像和碑刻之外,最多的是由5-7块方形或梯形四面雕刻有佛龛的石块层叠组合成的佛塔,每面龛中都端坐有一尊或两尊的佛像,两旁还侍立有数量不等的菩萨、力士或者僧侣,佛龛周围的纹样花卉装饰也有浓郁的北朝特征,从人物造型、衣着服饰,龛笼及建筑造型到器物式样,都是当时社会面貌的真实反映,不但数量庞大,形式也是罕见的,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穿越了一千五百年的时空,我能有机会与之面对,深感缘分不浅,在参观时,也信手画了一幅造像塔局部的佛龛留念。 

 
 

南涅水北朝造像

 

 

 

 

 

 

  再说那座毁于兵火的弘教寺,在金代后期再次得到了重建,并于大定九年(1169年)被敕封为“洪教之院”,只是再难恢复全盛时的气象了。根据寺中现存的碑刻记载,在元代至元八年(1271年)以及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基本形成了目前的格局,原有三进院落,山门现在已经无存,其后主线上还有前殿、戏台和正殿,正殿两侧各有一座配殿。 

  山门位置的原建筑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民房,这里现在开着一家小商店,店主正是南涅水村的文保员张大哥,我说明来意之后,他热情的请我进院参观,并给我做了简要的介绍。山门内的前殿和戏台都是三开间悬山顶结构,前殿尚存早期建筑的一些特征,但戏台则是清代遗留,上边还扔着一块民国时期的维修碑。寺内现在的精华部分是正殿即大雄宝殿,此殿始创于金代,建于砖石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明间设板门,次间开直棂窗,檐下斗拱用材粗壮硕大,虽经历代修缮,仍保持着金元时期建筑的特点,正中央悬挂的巨大木匾,上书“敕赐洪教之院”,是金大定九年时的原物。正殿两侧各有一座一开间悬山顶的配殿,用材粗犷,有元代气质,东配殿几年前坍塌,后重建,西配殿保持了原貌,里面现在供奉了关老爷,这几座殿宇都是精品,不过寺中由今人所补塑的神佛们实在不忍细看,尽量忽略吧。 

 
 

南涅水洪教院

 

 

 

 

 

 

   打着伞顶住灼热的日光,坐在东配殿旁的荒草丛中画下这幅画,文保员张大哥给我送来了水喝,并给我提供了一些本地的古建筑信息,待我画完,还执意骑摩托把我送回故城镇,让我感动的无以言表。在路过村北口时,张大哥指给我看土崖下发现石刻窖藏的地方,这个不起眼的黄土坡旁曾是凝聚了千年精华的宝库,使古人的心血杰作得以逃过覆灭的浩劫并穿透历史时空传承下来,不由让人好生感慨

  画古建的小虎与《山西古建走笔》三晋古建走笔之一:古村郭峪三晋古建走笔之二:古刹崇庆寺三晋古建走笔之三:从武乡县城到南涅水三晋古建走笔之四:襄垣访古三晋古建走笔之五:从黎城到潞城

 

本文来源:作者特许转载;本文作者:连达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7-2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三晋古建走笔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