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小虎三晋古建走笔系列

 

 

 

 

 

【编者按】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曾叹道:“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山西古建,正是这样因险远而得以幸存的国之瑰宝。 

与地下文物蕴藏量惊人的河南、陕西相比,山西堪称一座巨大的古代建筑博物馆。这里不但有稀世之珍的唐代木构,更有辽宋金元以来不可胜数的精美建筑,星罗棋布于山野村落之间,矗立百载千年。 

对于穿战火烽烟幸存下来的古建而言,除了岁月侵蚀,所谓“藏家”对精美的古建构件甚至建筑整体骇人听闻的占有欲,也对其产生了几乎致命的杀伤力…… 

而古建的真心爱好者,不会选择实体占有。他们不辞劳顿,一次又一次地前往探访,与原生环境下的它们无言相对,用眼睛、用心灵把美好留进记忆。 

这些古代建筑的痴迷者中,也不乏有心人,在寻幽揽胜之余拿起画笔,将对古建的殷殷真情凝诸笔端,定格记忆。网名“小虎”的连达,便是其中之一。

在这个机械复制轻而易举的时代,耗时费力的手绘对多数人而言,未免奢侈繁难。但正因如此,这一幅幅将古建风貌定格于笔端的写生,也就更为难得。 

应邀请,连达将近年完成的山西古建写生作品整理出来,附上相关的背景信息和对探访绘制情景的点滴回忆,与大家分享。愿更多的人能够透过这些图像和文字,体味文化遗存之美,也对文物保护多一分关注。连达在文章中的话也是我们的共同心愿——愿这些历经沧桑巍然挺立“浸透着传统文化醇美宽厚气息”的古老遗构,“不因时代的更替和世事的纷扰而改变,一直这样平和的延续下去”。 
 

画古建的小虎与《山西古建走笔》

三晋古建走笔之一:古村郭峪

三晋古建走笔之二:古刹崇庆寺 

三晋古建走笔之三:从武乡县城到南涅水

三晋古建走笔之四:襄垣访古

三晋古建走笔之五:从黎城到潞城

 
 

三晋古建走笔之一:古村郭峪

 

 

 

 

 

郭峪村舍

郭峪村的历史相当悠久,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村庄了,不过郭峪村真正富裕繁华起来还是明代以后的事情,因这一带铁矿丰富,冶铁业得到大发展,加之明代是沁河流域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时期,使得当地高官显贵和富商巨贾越来越多,营造村庄宅院和修缮庙宇自然是舍得投入的,于是经过几代人的建设,到了明末时期,郭峪村几乎成了沁河流域最大的村庄之一。可惜好景不长,随着晚明灾祸连年,社会开始动荡,进而盗匪四起,生灵涂炭,数股流寇横行于晋南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仅在崇祯五年(1632年)七月十六日,流寇王自用部就在大雨中杀入郭峪村,屠杀千余人,饱掠而去。自此后,明军与流寇在沁河地区展开了反复的拉锯战,郭峪村先后四次惨遭血洗,据碑刻记载,累遭浩劫的郭峪已经是“尸骸满地,天气炎热,臭气难堪。即有一二未受害者,天降瘟症,不拘男女大小,十伤八九。村民无地可避,每日惊慌,昼不敢入户造饭,腰悬米食;夜不敢解衣歇卧,头枕干粮。观山望火,无一刻安然。”后来在归隐还乡的右都御使、蓟北巡抚张鹏云的倡导下,全村上下捐钱出力,在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十七日开工修筑郭峪城池,用时不到十个月便已竣工,自此全村才能安然度过之后的朝代更迭和战乱兵祸。城墙初成之时,依山就势而建,最高处可达20多米,以砖石砌筑,周长约1400余米,设城门三座,以东边景阳门为正门,另有西边永安门,北边拱辰门,南墙下设两道水门,以樊溪河为护城河,城墙上设敌台十座,内侧筑藏兵洞六百余个,因此被俗称为蜂窝城,南城墙底部至今镶嵌着在开工之初张鹏云书写的“金汤”石匾,这是他对护佑家园和乡民平安的新建城池的期许,最终也的确真的建成了一座固若金汤的钢铁堡垒,不虚此名。

 
 

郭峪村金汤匾额

 

 

 

 

 

 

  崇祯十三年(1640年)正月十五日,郭峪村首富王重新又出资在村中高地上修建起一座高大的砖石巨楼,取《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之意,名之谓“豫楼”。此楼朝东而建,共七层,平面长15米,宽7.5米,通高三十余米,墙壁厚度也由下向上逐次收分,最下边墙厚两米,到第七层则仅有不足一米厚了。豫楼第一层为暗层,内置有石碾、石磨、水井,并设有暗道可通城外; 第二层墙上仅开有两窗夹一门,门额上镶有“豫楼”匾额,并设有炮眼4个,此两层内部均以砖拱券砌筑,三层以上,则用木制梁架支撑,除三层东向开设三个拱形窗洞之外,再向上则每层向东都开有五个大窗,但其余各墙面基本不设窗户,仅在第六层另三面墙上设一个或两个窗子不等。七层四周设垛口,其上又修建起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的城楼一座,整个豫楼就是高耸入云的巨大堡垒,是郭峪村的城中之城,如果一旦城墙失守,村中百姓则可退守豫楼做最后抵抗,楼内存储有大量粮食,并有水源,四周高不可攀,只需死守入口,便能让流寇望楼兴叹。沁河流域如豫楼般的堡垒巨楼尚存多处,曾有流寇围困月余而不克,掘地数丈而不倒的记载,常常能保全数百乃至上千乡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在是功德无量,被乡民们亲切地称呼为“看家楼”。这种高楼不但在战时具有防御功能,在平常还有瞭望预警作用,登上楼顶四外眺望,方圆几十里的景象尽收眼底,如有匪徒流寇前来,则可提前获悉,早作准备。

 
 

豫楼

 

 

 

 

 

 

   有了坚固的城墙和豫楼这样的防御设施保护,郭峪村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无论局势如何混乱败坏,再也没有受到大的损失,并且逐步得到了复苏,至清代初年天下安定以后,开始重新繁荣发展起来。其实郭峪村不但富庶,而且文风兴盛,据《阳城县志》记载,从明代中后期到清代初年的百余年间,郭峪就曾出过十八位举人、十五位进士,还有过一门三进士的科第世家,民间曾流传有“金谷十里长,才子出郭峪”的说法,这种殊荣远非经商致富所能获得,成为当地引以为自豪事情,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繁盛,同时也给当地留下了众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深宅古院。 

“老狮院”就是郭峪村著名的古宅之一,位于村中景阳北街口处,这里是本地望族陈氏的旧宅,相传明末购于他人之手,后来经改建成为陈家早期最重要的 产业之一。陈家出过的最著名人物当属清康熙帝的老师陈廷敬(1638年——1712年),原名陈敬,字子端,晚号午亭,历任康熙朝经筵讲官、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其实陈家世居于郭峪村,是书香门第和官宦世家,号称“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至陈廷敬时已是第九代,在此地置有大量田宅,这座老狮院是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所购,现存有左右两组二进四合院,基本保存完整。画中所描绘的就是老狮院高大巍峨的院门。 

 

 
 

老狮院院门

 

 

 

 

 

 

   这是一座有着浓郁晋东南特色的大宅门,修筑于厚重的石台基上,檐下枓栱密布,在门的正上方镶嵌有三块木匾,记述着陈家历代先人的官职身份,自上而下分别为“陕西汉中府西乡县尉陈秀、直隶大名府滑县尉赠户部主事陈珏、嘉靖甲辰科进士中顺大夫陕西按察司副使陈天佑、万历恩选贡士河南开封府荣泽县教谕陈三晋、赠儒林郎浙江道监察御史陈经济、崇祯甲戌科进士儒林郎浙江道监察御史陈昌言、顺治甲午恩选贡士敕封翰林院庶吉士陈昌期、顺治乙亥科进士亲授翰林院庶吉士陈元、顺治戊戌科进士亲授翰林内秘书院检讨陈廷敬”。大门前置石狮子一对,蹲坐在华美的须弥座上,几乎与门等高,并携带有小狮子于侧,彰显着昔日主人家奢华尊贵的身份,因其是村中最大的一对石狮子,于是乡亲们以狮指院,便将陈家这处宅子称作老狮院了,至今院中仍有乡亲居住。因村中古老的街巷狭窄,两旁宅院高深,站在老狮院门前只能抬头仰视,让人不由得感到一种威严与压迫的气息,也许这正是昔日宅院主人想要营造的官宦宅邸的感觉,数百年来气势不减。很可惜门旁这一对老狮在文革中被砸烂,现在所置的狮子是今人粗糙应付之作,只可远观,难以细品了。我坐在大门斜对面的墙根下开始写生,身后正是一户人家的茅房,这幅画是强忍着刺鼻的气味画成的,当时我不由得感叹,陈家当年是绝对不会容忍有人把茅房修在他家宅邸的斜对面的,当然繁华已成云烟, 诸多古老的宅院不是荒废坍塌就是由多户人家混居,被肆意改造成了大杂院,又哪顾得了这些。 

在老狮院东北方向不远处的范家胡同里还有一座“小狮院”,这里初创于明代,是有“一门三进士”之美誉的张好古兄弟的旧宅,这个张好古让人印象最深的倒是相声《连升三级》里面的山东纨绔子弟,所以即便郭峪村的张好古是满腹经纶的书香门第,却还是对这个名字没有多少好感,完全被相声给毁了,就好像有人考证京剧《铡美案》中的陈世美和秦香莲也并非是宋朝人,而是清朝一对官员夫妻,因为得罪了文人,被编排进戏中骂臭,自此便万劫不复了,不知张好古怎么搞的,得罪了四百多年后的相声大师刘宝瑞,也被搞的声名狼藉,当然这是题外话,经查这位郭峪村的张好古乃是明朝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殿试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是货真价实的读书人。相传此院在明末流寇洗劫郭峪时被毁坏,于清顺治年间重建,现在基本保存完整,分前后两进院落,我所画的正是最外边的牌楼式大门,精巧的枓栱托起悬山式屋顶,门户体量虽然不大,却显得华贵气派,门前也置有石狮子一对,但比起陈家的狮子就小得多了,因此乡亲们称此院为“小狮院”。可惜小狮子也在历次浩劫中被砸的破烂不堪,肢体不全,再加之风化严重,已经仅剩依稀残躯,观之颇为凄惨。

 
 

小狮院院门

 

 

 

 

 

 

   我在黄昏时分走进小狮院,从内向外画下了院门,东边就是威武高耸的豫楼,天色逐渐暗淡下来,几只归巢的鸟儿从空中掠过,古老的郭峪村显得格外宁静安逸,只偶有几声犬吠传来,我画到四外黑暗的已经看不清楚才收笔。 

走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郭峪村尚存老宅院数十座,以陈家、王家、张家等名门大户为代表的昔日望族所遗留下来的诸如“老狮院”、“小狮院”、“西都世泽院”、“兵垣都谏院”、“侍郎寨”、“王家十三院”等等古宅大院正是那往昔辉煌岁月无声的见证,时光如白驹过隙,数百年兴衰巨变和沧桑往事在傍晚清风吹拂间似乎已经烟消云散了。

郭峪汤帝庙

郭峪村不但拥有众多的古宅大院,当年也曾经是寺观林立,庙堂相接,比如位于村西北的文庙、村东的白云观、文峰塔,还有吕祖庙、文昌阁、西山庙等等诸多的大小庙宇,可惜在文革中大都被拆毁,甚至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在进行拆除,目的仅仅是为了取用木料,终至这些庙宇荡然无存,只有村西门内的汤帝庙因被生产队占用,主要建筑才侥幸保留了下来。 

郭峪村汤帝庙当地也俗称为大庙,坐北朝南紧靠在村西门之内,庙宇背依山坡,以城墙为外墙,山门西侧的配楼与西门城楼相连通,在庙内即可直接登上城墙,两组建筑相互依托,因地制宜,设计的十分巧妙。相传这座汤帝庙创建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年),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扩建,后在嘉靖年间(1521-1567年)毁于火灾,万历年间(1573-1620年)村人集资修复,但在明末的流寇洗劫中再次遭到重创,清顺治九年(1652年)首富王重新捐资并阖村人等又一次对庙宇进行了大修,如今所存的格局就是那时候遗留下来的。

 
 

郭峪汤帝庙

 

 

 

 

 

 

   全庙修建在紧邻村西门内路边的两米余高坚固石台基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院落,山门为二层楼阁式,中央的正门和两旁的掖门一字排开,外罩面阔五间的歇山式抱厦,前出小月台,左右各有石阶可上。山门左侧是三层高的角楼,右侧是两层高的配楼与西门城楼相连接。山门内为歇山顶两层倒座戏楼,东西两路相对建有有二层楼阁式看台。走进山门是一个东西向狭长的庭院,院子北半部又起一座近三米高的大平台,台边护以石栏板,正中央和东西两边共设有三组石阶,台上又是一重景象,最北边建正殿面阔九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檐下出廊,好长的一大列,是晋东南地区开间最多的正殿了,其左右还建有东西角殿各三间,左右配殿亦各三间。画中描绘的正是汤帝庙山门,这组建筑雄踞于高台之上,门前抱厦下的枓栱密集而华丽,抱厦以及内部倒座戏楼和左右配楼的歇山顶飞檐叠起,再与远处西门上的两层城楼相呼应,使得这一片建筑群显得巍峨宏大,蔚为壮观。西门旁的城墙内侧那一排窑洞式建筑就是当初所修的藏兵洞,这种形式既增加了城墙的功能,又省工省料,加快了城墙的建造速度,在流寇随时会卷土重来的年月里,是一种权宜之计。其实郭峪村城墙现存的已经不多了,仅村东南部和西北角还保留下来一些段落,供人登临凭吊。现在庙中住有一位从河南来的老道士,那是阳光明媚的深秋正午,山门前的石栏板上晾晒的正是他的被褥。 

汤帝庙内的九开间大殿始建于元代,屡次被毁后都依照旧有格局重建,但九间之数在等级森严的帝制时代显然是逾制了,乡民们有自己的办法,他们将这一排大殿分隔成三个三间的小殿,正中央供奉着主神商汤,左右分别供奉送子观音、高禖神和关圣帝君、二郎真君等等各路神仙,实际上也是一座全神之庙。这座大殿遭到的最严重一次破坏是在上个世纪末,为了抽取木料,村里几乎将九间殿彻底拆毁,附近的文庙也是在那时完全化为废墟的,好在近些年村里有了文保意识,汤帝庙和九间殿得到了重修,又按照昔日的排布重新安置了神像,总算保住了这硕果仅存的大庙。

 
 

汤帝庙戏楼

 

 

 

 

 

 

   在许多庙中都能见到两层倒座戏楼,晋东南地区的许多明清戏楼多是两层三间悬山顶式的,但汤帝庙这座戏楼显得造型独特,与众不同,其平面呈正方形,前檐由两根通檐大木柱支撑,飞檐张扬高挑的歇山顶使人不由得联想到了金、元时期的舞楼,戏楼下部的中门非到重大节日和祭祀是不开的,进庙的人都走东侧掖门。戏台左右两边还对称地连建有两个顶部略矮的配楼,下部分别跨建在东西掖门之内,既增加了戏楼体量,又簇拥着主体更显壮观。戏楼东西两厢是对称的二层观戏看台,每当有大戏时候,女眷就会在楼上观看,下层则是庙内道士的住所和客房。戏楼背后的配楼是唱戏时候的后台和化妆室,平时存放村社公用之物,明清两代都将汤帝庙作为村社大型活动的场所,村中每有大事,都会在这里决策和办理,到了建国后也曾将乡公所和大队部等职能部门设于此处,各殿宇都被用作办公室或者库房,因而万幸地保住了庙里的主体建筑,至今戏楼二层的墙壁上还斑驳地存有两幅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戏楼檐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演朝野奇闻兴废输赢可鉴,唱古今人物是非曲直当资”,把戏楼的内涵概括的淋漓尽致,戏楼演绎着历史,而这座古老的楼阁本身又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和其中的一部分,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连达,1978年生,黑龙江人,现居大连。网名“小虎”,新浪微博名为“走长城画古建的小虎”。自由职业者,古建筑爱好者,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长城学会会员。

2000年起开始徒步考察明长城,走遍了河北、北京、天津、山西以及辽宁大部的明长城。无论春夏秋冬,都曾在野外长期独自行走露营,考察长城现状,收集散失的长城碑刻资料,用拍摄和拓片等方式纪录长城。近年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各地古建筑和古村落、古民居,并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记录。

著有《山西古建写生》(2012年),相关绘画和摄影作品曾在《在路上—山西》、《中华遗产》、《长城》、《考古汇》、《泽州新闻》等图书报刊上发表。

 

本文来源:作者特许转载;本文作者:连达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7-2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三晋古建走笔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