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三晋古建走笔之二:古刹崇庆寺 

 

 

 

 

 

  距离长子县东南方约22公里的色头镇琚村是一座很大的村庄,村北青山连绵起伏,苍翠壮美,宛若画卷,名曰紫云山,相传是唐玄宗李隆基做潞州别驾时候,一次于重阳节登此山游览,但见彩云缭绕,紫气升腾,好似仙境,于是命名为紫云山。在山怀之中一前一后有两座古庙,前面的庙是一座护国灵贶王庙,为明代建筑,踞于山腰之上,正好俯瞰全村。山坡上长满了珍稀的白皮松,这些松树的枝干表面呈灰白色,如张扬舞动的苍龙般遒劲有力又曲线优美地散布在庙前,就像传统山水画中的那些古拙又充满了情趣的树木一样引人无限的遐想,增添无穷的神秘色彩。从这座护国灵贶王庙向北走里许的地方,背有山屏如靠,左右两山相峙,形如座椅,于其中坐北朝南藏有一座千年古刹便是崇庆寺了。 

  崇庆寺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原本分为前、后两院,山前的护国灵贶王庙就是当初的前院所在,同在一片山中,一佛一道,共生共存,足见中华文化的包容并蓄和乡民们信仰的多样性。现在的崇庆寺规模并不大,外有苍翠的松林掩映,主体只有一进院落,正南面为山门兼天王殿,其东侧又开有掖门一座,门东侧原有关帝殿。院内正中是主殿千佛殿,东配殿叫做卧佛殿,西配殿名曰大士殿,在主殿的西北角有一座西垛殿叫做地藏殿,东北角为禅院。 

  参照寺内的清嘉庆三年(1798年)《崇庆重修碑志》记载:“迨宋大中祥符九年而寺始建,千佛殿居其北,卧佛殿居其东,大士殿居其西,天王殿居其南,东南立门,门之东建关帝殿,西北建十帝并鬼王殿,西南又立给孤独长者殿,东北一院则为禅舍。”可知现在寺内的主要建筑基本尚存,与清代时变化不大。

 
 

崇庆寺千佛殿

 

 

 

 

 

 

   画面中的这座建筑就是崇庆寺的主殿千佛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平面呈正方形,下有石台基,正面明间开板门,次间为直棂窗,是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建寺时的原构,简洁俊逸的批竹昂让人看了就格外舒服。殿中央神台上有一尊高大的释迦摩尼佛,两旁相对的是迦叶和阿难,三尊佛像背后都有极其华美绚丽的背光装饰,而在迦叶和阿难背光的后面又塑有倒座的观世音菩萨立像,皆是明代作品。殿内墙壁上原本布满了精美小巧的悬塑佛像上千尊,因而被称为千佛殿,可惜现在十成已经毁去了八成,仅在西墙上部还有一些悬塑残存。其实崇庆寺作为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刹来说,最珍贵的建筑就是宋代的千佛殿,其余各殿经过后世多次整修改建,虽部分保留了早期构件,但风格已经杂糅,外观上更是以明清风格为主了,但全寺的价值却远远不止于此,因为寺内各殿里保存下来的彩塑不但数量众多,技艺精湛,也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崇庆寺的彩塑名气之大,甚至超过了千佛殿本身,许多人就是慕彩塑之名专程而来的。 

  崇庆寺的天王殿兼具山门的功能,只是一座不起眼的三开间悬山顶小殿,前后明间设板门贯通,只在背面两次间设直棂窗,但平时里两门紧闭,都走东侧的掖门进出寺院,很少有人能看到天王殿内的景象,8年前我来过一次,这里就是大门紧锁,在网上也罕见有人提及天王殿内的状况,似乎是被人遗忘的角落。这次我来的时候正赶上是端午节,方圆几十里甚至更大范围内的乡民都上山来进香,于是山门大开,我得以一睹天王真容。 

  和许多寺庙的天王殿一样,这里的明间是供人进出寺院的主通道,而两侧的次间即修筑了宽大的神台,左右各塑有两尊天王神像。相传佛教里的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多罗吒,手持琵琶,住在东胜神洲;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手持宝剑,住在南赡部洲;西方广目天王留博叉,手持赤龙,住在西牛贺洲;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手持宝伞,住在北俱卢洲。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漫长的融合逐渐本土化,到明代时,这些天王形象更加世俗化生活化,不仅仅是衣着服饰和相貌的汉化,在《封神演义》中还把四大天王演化成了佳梦关的魔家四将,即东方持国天王为魔礼寿,仍然是手持琵琶,象征调;南方增长天王叫魔礼青,手持宝剑,代表风;西方广目天王名魔礼红,开有天眼,可视天下疾苦,手持长蛇,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曰魔礼海,手持宝伞,象征着雨,四大天王和在一起就是中国人民最期盼的风调雨顺了。而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先是变成了魔礼海,后来手中的宝伞也变化成了一尊宝塔,与托塔天王李靖的形象很类似,更为大家广为熟悉,在现存的一些明代彩塑中,即可见北方多闻天王左手托塔的造型,比如山西灵石县资寿寺天王殿内的北方多闻天王便是如此。四大天王不但经常出现在众多寺庙中的天王殿里,也出现在《封神演义》和《西游记》这样的神话小说中,甚至香港的通俗歌星影星也借四大天王之名搞包装宣传,足见诸位天王早已根植于万民心中了。

 
 

天王坐像

 

 

 

 

 

 

  

目前崇庆寺天王殿内的东次间尚存两尊天王坐像,西次间则空空荡荡,连神台也彻底拆除了,好像什么都没存在过一样。东侧两尊天王体量巨大,坐在那里通高也大约有两米多,为木胎泥塑,明代风格,天王面容都是豹头环眼,怒目向前,威猛异常,头上只带束发冠,身着华丽的战袍,外罩山文铠甲,两袖宽大,做随风飘舞状直连接到背后的墙壁上,战袍下缘罩在腿部铠甲之外,垂于地面。臂部、胸部和腰部的扎甲丝绦把铠甲紧紧的固定在身体上,各部分都饰有兽头吞口。按照四大天王通常的排布位置,塑在殿里东面的是东方持国天王魔礼寿和南方增长天王魔礼青,看来左面这尊便是东方持国天王,而右边的自然是南方增长天王。现存这两尊塑像因为年代久远,不知是人为破坏还是潮湿损坏,双手和双足都已无存了。持国天王塑像的手足缺失,露出了里面包裹着的木架,尤其小腿处裸露于外的木棒真的就好似骨头折断一般,令人有触目惊心之感。看其左前臂上举,右前臂下压,完整之时整应当是怀抱着琵琶,左手托琴轸,右手扶琴弦的的姿势,现在怀中空无一物,琵琶不知去向了。天王的额头处也遭受了重创,连头发带面皮掉了好大一块,但即使全身伤痛,数百年来仍然坚强不屈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再看右边的南方增长天王,整体境况和左边的差不多,只是右腿更惨,从膝盖处就被截断了,他左前臂基本是平放在腿上,右前臂则抬起平端,因其所持之物应是一口宝剑,按这个姿态分析,既可能是左手持剑,右手抬起轻托剑身,也可能是右手持剑,左手按于膝上,就好比维纳斯失去了手臂,可以给人以更多的联想空间。两尊神像均是一条腿曲一条腿伸的坐姿,按理弯曲的腿下会有小鬼扛托,类似造型曾在别处见过,但现在腿都不全了,小鬼恐怕早就化为齑粉了。两尊天王虽然残肢断臂,却丝毫不影响整体上的凛然霸气,似乎随时能从神台上猛然跃起,眨眼之间便会把殿顶穿透一样。

 
 

天王坐像

 

 

 

 

 

 

  据说在1972年时候,当地把天王殿改作粮库使用,大队领导用绳索拉倒了西侧两尊天王像。两个月后领导的儿子结婚,他当天上房顶拉篷布,莫名其妙的就被绳索勒住了喉咙而丧命,大家都说崇庆寺里的神仙灵验极了,从此更是深信不疑,其余殿里的塑像因此就保全下来了。 

  崇庆寺的西配殿名曰三大士殿,俗称罗汉殿,是一座三开间硬山顶的清代瓦房,中央开板门,两侧配直棂窗,虽然外观早已平淡无奇,但其内部仍然大量保存有宋代建寺时的原始构架,算得上是半座宋代建筑。

 
 

崇庆寺三大士殿文殊菩萨彩塑

 

 

 

 

 

 

   这座殿内正中央供奉着观音菩萨塑像,两侧相对的是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因而叫做三大士殿,三位菩萨都是慈祥柔美的女性形象,头戴宝冠,肩披帔巾,衣饰飘逸,裙裾修长,面貌清秀,双目微和,侧身垂足坐于各自坐骑神兽背驮的莲台之上,观音的坐骑是一只金毛犼 ,文殊的坐骑为一头白狮子,普贤所乘的是白象,三只神兽都卧于神台上,三尊菩萨气定神闲,似在说法讲经,又好象在闲谈,中间的观音菩萨更是把右腿踏在莲台上,右手抱膝而坐,不再庄严肃穆,似一位在自己家中慵懒休息的贵妇,开始由高高在上的神向寻常生活中的人转化,这也是佛教造像发展到宋代时期的一个特点。 

  在殿内两厢列坐有十八罗汉塑像,大小尺寸与常人类似,造型也都相当的写实和生活化,更像是一群寺庙中的僧人在修行时表现出的不同状态。有的端坐神台闭目参禅,有的侧坐垂足微笑交谈,有的手捧经卷目视前方,还有的低头沉思似有心事,这些罗汉或是白净面皮珠圆玉润的小和尚形象,或是瘦骨嶙峋肋条也根根毕现的老者相貌,有的红面虬髯孔武有力,有的又似饱读学者般一派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雍容仪态,个个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似乎随时可以转身与观者打招呼那样逼真,他们的衣着也各具特色,有的穿戴整齐外披袈裟,有的一派慵懒,袈裟也垂到了腰间,更有的半身赤膊或袒胸露腹,僧衣和袈裟都是随意的一披,罗汉们的衣饰叠垂自然流畅,纹样也细致入微各具特点,有的罗汉脱去一只鞋子抱膝而作,那鞋子就放置于神座之下,似乎伸手拾起即可穿在自己脚上那样与真鞋无异,这是一堂创作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的彩塑,简直如同一群近千年前的僧侣就坐在面前一样生动真实,在形似的基础上更追求神似的至高境界,堪称现存宋代彩塑精品中的极品,让人一观即完全被吸引和折服。不过在199112月时,这些珍贵的彩塑曾经惨遭毒手,一伙盗贼两次潜入三大士殿疯狂地割取了12尊罗汉的头像,最后想搬走三大士塑像未果,竟然丧心病狂的把三位菩萨推到在地,泥塑的身躯立即被摔的粉身碎骨,虽然最终主犯被判处了死刑,丢失的罗汉头像也都如数追回并修复,但三大士塑像被毁却成为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现在的三大士彩塑是后来按照原有照片和资料忠实于原貌补塑而成的,见过从前样貌的人都说绝对可以以假乱真了,但这毕竟再也不是宋代遗作了,文物价值不可相比。 

  在端午节里,大士殿的大门再次敞开,远近的乡民上山进香祈求保佑,因为现在塑像神台前加装了铁护栏,使原本就不宽敞的空间更显拥挤,进香的人真是多如流水,我甚至根本无法找到合适的位置绘画,因此并没有留下三大士殿的作品。经常幽静无人的崇庆寺院中今天热闹非凡,不但有众多的香客,还有位民间说唱艺人,为往来香客唱点段子,谋个收入。他唱的是河南坠子,面前的小鼓,怀中的坠胡和右手捏的简板、腿上绑的梆子是他的行头,抑扬顿挫的唱腔吐字清晰,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多是给香客唱赞颂吉利之词,诸如夸奖其家门贤孝,子孙兴旺,一炉香敬了哪位神仙,两炉香献给何方神圣之类,一直唱到十炉香敬献满庙全神。除了这等应景的套词,也唱几段传统曲子,虽然方言浓重,但还是能够听懂,比如有一段唱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的词,唱词的大叔十分投入,如感叹般的长音很是打动人的心弦,这讲述远古时候忠贞气节的故事用这样地风格唱出来更加感人,在千年古刹里欣赏建筑与彩塑的同时,还有如此醇厚的民俗唱腔相伴,真是一种全方位的精神享受。

 
 

崇庆寺十帝殿判官像

 

 

 

 

 

 

   崇庆寺千佛殿西侧的地藏殿是另一座彩塑的宝库,此殿为面阔三开间悬山顶的小殿,正面也是两窗夹一门,为明代嘉靖十年(1531年)所建,里面满堂的彩塑保存完好,是以地藏菩萨为中心,两厢列坐有十殿阎君和六位判官,取十殿阎君朝地藏之意,这里的十位阎王爷据说是按照历史上十位著名的帝王形象所塑造,因此这座地藏殿也叫做十帝殿。 

  正中央的地藏菩萨结跏跌坐与须弥座上的莲台之中,面容饱满华贵,双目俯视,头顶梳发髻,唇边绘有胡须,是一位男子形象,这与晋北辽金时期遗留下来的男相菩萨形象一脉相承,身披袈裟,袒露胸怀,左手平放与腿上,右手举在胸前,双手呈说法印状,如在讲经说法阐述禅机普渡地狱内众生的意境。背后巨大的背光上有二龙盘绕,花卉妆点,腾腾烈焰直冲殿顶。 

  两厢的十殿阎王大都正襟危坐在宝座之上,各个峨冠博带,袍服华丽,身后的背景塑造成层叠的山石,群山之间有亭台楼阁,飞檐高挑,门户重重,象征十八层地狱内对人的审判和轮回过程。十殿阎君分别是指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在道教中,这十位阎王归东岳大帝统帅,执掌阴曹地府和阴阳转世轮回,而在佛教里,十位阎王则是团结在地藏菩萨周围,因为这十位阎王都带个王字,于是民间也习惯给地藏菩萨加一个王字,称作地藏王菩萨了。 

  在崇庆寺听人闲谈说起了这座地藏殿内十尊阎王的塑像是按照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梁武帝萧衍、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和明太祖朱元璋所塑造,因而叫做十帝殿,当然谁也不知道历史上这些皇帝到底长什么模样,只能根据史书里只言片语的描写和猜想来创作,这十位帝王塑造的尺寸略小于真人,个性鲜明,风格迥异,有的刚毅霸气不怒自威,有的面如满月温文尔雅,还有的雍容华贵气质稳重,是明代彩塑中的佳作,所穿着的也都是明代的衣冠服饰,在两厢的下首各列坐有三位判官,都是实际执行审判工作的,其中就有著名的首席判官崔府君崔珏。

 
 

阎君秦广王

 

 

 

 

 

 

   上图所绘阎君像是西厢左起第一位阎君秦广王的塑像,相传他专管人间的长寿与夭折、出生与死亡的册籍,统一管理阴间受刑及来生吉凶。据说这一尊秦广王是按照汉高祖刘邦的形象塑造的,《史记·高祖本纪》中云“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说他长了一张龙的面孔,高鼻梁,有一部漂亮的胡须,这尊塑像的相貌的确是按照这个描述而塑成的,但见秦广王冠冕堂皇,袍服华美,有玉带束腰,金龙简边,左手持生死簿微举于前,右手握剑指向下指点,左腿平端,右腿垂坐,怒目凝眉,正在张口似喝问又似叱责,仿佛是在审问来到地狱的鬼魂,自然流露出一股威严气势。其身侧云端上有神将纵马奔腾护持于旁,背后是殿宇层叠,直接屋脊,什么重檐歇山顶出平座,三重檐十字歇山顶,将这些殿堂宫阙塑造的极尽奢华,细致入微,连每一组斗拱每一根椽子都做的十分精准,各殿的檐柱上都有一对金龙盘绕,殿里帷帐之内书案宝座间是升座的阎王和判官,他们正在对下跪的人鬼进行审判,表现了地狱里的审理与轮回的流程。 

  入寺进香祈祷的人们在院中的大香炉里上了香,又来到神台前给地藏菩萨和各位阎君磕头,他们敬献上布匹、纸钱和成捆的香烛,有的还供上点心食品,祈求家人平安或者病痛好转,诉说心愿时都是又说又唱,似乎是在清唱地方戏的感觉,都是极其虔诚的,看来民间对神明的信仰与崇拜习俗还在顽强地延续着。

 
 

阎君平等王

 

 

 

 

 

 

  上图所绘阎君是东厢下右起第二位平等王, 据说是按照明太祖朱元璋的形象所塑造。他专司阿鼻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阳世杀人放火、斩绞正法者,解到本殿,用空心铜桩,链其手足相抱,煽火焚烧,烫烬心肝,随发阿鼻地狱受刑。直到被害者个个投生,方准提出,解交第十殿发生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而朱元璋一生杀伐也是相当果决,无论对战场上的敌人,对蒙元的政权还是对和自己曾经并肩战斗出生入死的战友和兄弟,一旦拿起屠刀,从不心慈手软,几次大杀朋党朝臣,动辄上万人,使满朝官吏几成惊弓之鸟。但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惩处的严酷也是古往今来所罕有的,在他颁布的《大诰》中规定了墨而文身、挑筋去指、种诛、阉割等10余种法外酷刑,还在州县设立“皮场庙”,对民愤极大的贪官污吏,当众剥皮,事后用草充之,制成人草皮袋,悬于官府,时刻对后任者进行警示教育,以防重蹈覆辙。这般雷霆手段,在位时简直就是一位活阎王,担负起地府阎王的重任看来是不成问题。《明史·太祖本纪》中描写朱元璋的相貌是“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 。”这尊塑像的额头果然虬结突兀,异于常人,其狮鼻阔口,横眉立目,做咬牙切齿状。但见他头戴嵌满珍珠并有金龙盘绕的王冠,身着华贵雍容的朝袍,正襟危坐于上,右手按腿,左手呈剑指向下指点,一派立即将人犯打入阿鼻地狱的愤怒与冷酷气势。两旁祥云之上有神将护持,背后的楼阁宫室更加高峻宏丽,巨大的三重檐歇山顶直至苍穹,与日月相接,两侧以爬廊和别的建筑相连通,殿阁内也塑有正在审案的阎王判官,可惜这些小的泥塑悬塑损坏较为严重,失去头部或者肢体残缺的甚多。 

   地藏殿这一堂明代彩塑质量之高也堪称是同时代中的精品,与三大士殿内的宋代彩塑绝对是崇庆寺古刹内的两大宝藏,在端午节里有幸能够长时间欣赏与描绘,不枉我千里而来,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满足的感觉。

  画古建的小虎与《山西古建走笔》三晋古建走笔之一:古村郭峪三晋古建走笔之二:古刹崇庆寺三晋古建走笔之三:从武乡县城到南涅水三晋古建走笔之四:襄垣访古三晋古建走笔之五:从黎城到潞城

 

本文来源:作者特许转载;本文作者:连达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7-2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三晋古建走笔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