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一九三七年之秋·晋北

  一、李服膺——无言的山西梆子
  二、王靖国——有一种题叫死活
  三、姜玉贞——浴血玉碎
  四、孙兰峰——铁马冰河;浪遏中流;山尽平野
  五、曹艺——征轮尘影

  一九三七年秋天进行的忻口战役的旧址,距我现在所住的城市只有五十华里。很自然地,我稍微关心了那场战役比较详细的过程,发现有许多人和事,给我内心以强烈的冲击。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今天是六十年前日本宣布投降的日子,我所能做的只是写点文字,从一个侧面祭奠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生活的安宁而献出了生命的人。

  忻口战役是太原会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时间顺序在淞沪会战之后,是国民party正面战场二十二个十万人以上战役的第二个。此战持续了二十三天,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团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六个集团军计五十二个师(旅)共二十八万余人,伤亡十万人以上。不过我不打算写战事的详细过程,也不仅局限于忻口一地。所有的战争史、文学史、科学史,以至于青红帮史,都是人的历史。我只计划按照战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写几个人,几个让我深思的人。

  我不想写大家都熟悉的人。阎锡山、卫立煌、郝梦龄、傅作义、陈长捷,甚至当时官职较低的李仙洲,史泽波等人,大家都不陌生。八路军方面更不用说,当时团长一级的后来都是赫赫有名的将军。从一个侧面,我想写晋绥军中的四个人,他们军阶稍低,相对而言不大为人们所了解,但是他们当时所处的位置却很重要,尤其是他们在历史舞台上各自精彩的表演和命运诡异的人生归宿颇令人回味。第五个人仿佛是自己跳出来的,他的人生轨迹当时正好划过忻口,让我感到匪夷所思。尽管他和晋绥军八竿子打不着,我还是把它列入这个系列,而且他本人经历之曲折迷离,不是小说家可以顺手编出来的。

  我计划每三天发一篇,这样可以差不多连接起“八·一五”和“九·三”这两个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六十年前的今天人们是什么心情呢?下面是一位老文化人当时的感受:

  海隅偷活鬓加霜, 八载何曾苦备尝。
  未见会师下江汉, 已传降表出扶桑。
  明知后事纷难说, 纵带惭颜喜若狂。
  似此兴亡近儿戏, 始知史册半夸张。

    ——日本投降枕上喜赋·陈叔通

(一)李服膺——无言的山西梆子

   接到电报,军长李服膺举着一根香烟站在地图前,双眉微蹙,凝神思索。袅袅青烟不规则升起,盘旋,消散。军部异常安静,只有机要室传来收发报机滴滴答答的声音。大小官员有的低头没事找事做,有的保持立正姿势站着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这位刚刚四十挂一的军座略微向后侧了侧脸,向等在一边的副官开始口授。大家原以为要下达战斗命令,却不料他的崞县口音今天变得铿锵有力,节奏分明,“记!告全军官兵书,值此国家民族存亡关头,我辈军人,御侮守土,责无旁贷……”

  一九三七年九月一日,山西天镇,归第七集团军傅作义将军节制的第六十一军直接收到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的电令,“在原线坚守三天,拒敌西进。”村子里的老百姓早已风闻日本鬼子要来,人心惶惶。塞外清秋,早晨的草叶上已布有轻微的白霜,平添了几分寒意。好在人们看到有军队驻扎在眼前,还没有显得十分慌乱。

  八月底,东条英机率领的关东军察哈尔兵团各部及伪蒙军两个骑兵师,从绥远东部攻到晋北要隘天镇城下。天镇地处晋、察、绥三省边界交会点,西南六十多里是阳高县,再往后一百余里便是大同,而大同是同蒲铁路起点,若天镇一失,则山西门户大开,侵华日军南下可直接杀向太原。

  这时候太原城里的阎司令长官非常郁闷。卢沟桥事变倒是在预料之中,日本人迟早会动手,平津沦陷也只是早晚的事。但是咱可是亲日的,这谁都知道,你日本人总不会做对俺不利的事吧。再说那不是还有中央军防守的河北,察哈尔嘛,离山西远着哩。谁能想到奉命增援的卫立煌第十四集团军和孙连仲第二十六路军遭日军层层阻击,又正赶上洋河水暴涨未得及时赶到南口。汤恩伯率第十三军八十九师独立难支,坚守南口十七天杀敌五百自损三千只好退守至居庸关内阵地。察哈尔省主席刘汝明率宋哲元二十九军不战而退,省会张家口八月二十七日失陷,还不如说是拱手放弃。离北平陷落不到一个月,硝烟就漫卷而来。在这种措手不及的情况下,阎锡山只好令李服膺先坚守几天,同时急调傅作义第三十五军、王靖国第十九军、赵承绶骑兵第一军赶赴大同,以期在那一带与日军决战。

  二零一旅少校参谋贾宣宗刚看到《告全军官兵书》就被旅长叫上去师部开会。天镇城外已经有老百姓扶老携幼开始逃难了,贾参谋想到自己的家乡,心里很不是滋味。师部还算整齐,没有想象中战前的凌乱。先到的军官们正襟危坐,对着自己面前的军帽长考。一零一师师长李俊功一脸严肃,点头让他们坐下,然后示意参谋长开始战前部署。“军部命令,独立二零零旅四一四团驻守阳高,二零一旅四零二团驻守天镇城内,三九九团驻守天镇城防工事,剩下的四个团全部布防天镇前线,其中盘山主阵地由独立二零零旅四零零团负责……”

  弄清楚军长的意图,贾宣宗不由得和旅长对视了一眼,心情沉重起来。晋绥军的第六十一军本身就是地方杂牌,还是刚由第六十八师改编而成,仅辖一零一师和独立二零零旅。一零一师也只有二零一,二一三两个旅,各自下辖两个团,加上军部直属的独立二零零旅三个团总共七个团。看军长的意思,这回是根本不顾老本儿了,除了守阳高,天镇,四个团全摆上前线,这分明是一付破釜沉舟的架势。跟军长打仗这么多年还从来没碰到过这种完全豁出去,要动真格儿的情形。

  李服膺自号慕颜,这个人倒确实不是等闲之辈。早年由阎锡山“钦点”送往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在那期间他同第五期步兵科的商震、徐永昌、张荫悟、楚溪春、杨澄源、杨爱源、王靖国、傅作义、孙楚、李生达、陈长捷、郭宗汾等人过往从密,人称“十三太保”。毕业时他又将其中张荫梧、楚溪春、李生达、傅作义等人才直接拉回山西为阎所用。后来山西省主席赵戴文爱其才干,收为义子。保定系的唐生智也是其同班同学,甚至何应钦也和他私交不错。不过,人无完人,而且,官做大了人也会有变化。他在太原曾因一夜输掉十四万大洋而轰动省城,据说这个纪录一直保持到该币种退出流通无人能破。后人评论说他是长于“外交”,短于军事,对所属中级以下官佐大半不相识;而对于用人,又是一贯抓陆大牌子,拉同乡、旧部关系,练兵耍表面,作战重私情。

  这一次面临的情况史无前例。受命于危难,李服膺内心里也从来没有这么翻腾过。整个军阀混战的历程清清楚楚地昭示了四个大字:保存实力。把兵都打光了,剩自己个光杆儿司令,二不愣才那么干。可是现在日本人尿到了阎长官的炕头上,自古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拼尽血本须不好交待。个人的老家也在晋北,父老乡亲们都以李家出了个军长为荣,风口浪尖上总不能当软蛋,遭同姓族人唾骂。退一步说,真到了危机关头,阎长官总得派兵援助或下令撤退,断无让他全军覆没的道理。今天我们知道天镇之战是太原会战第一役,虽晚于淞沪会战却几乎是齐头并进。此战若败不仅关乎山西百姓生灵涂炭,而且对整个华北乃至中原战局都有影响。不过李服膺当时更多考虑的是对阎锡山个人负责,从排长、连长一直升到军长,知遇之恩不可不报。至于自己的身家性命,估计他压根儿没考虑过。轮谁死也不会轮到军长吧。

  李俊功师长和二零零旅刘覃馥旅长有点儿共同的烦。他们都紧急命令部队赶修工事,上级却不管材料工具,民工工钱,连军饷还暗中克扣。要不是当着下级军官的面,两人差点就骂出一样的话来,“他奶奶的,这仗怎么打?”所幸第一天平安无事,他们真希望敌人再晚来两天,任务就算完成了。但是第二天傍晚,侦察兵报告,永嘉堡一带发现鬼子,后来得知是日军的混成第2旅团和混成第15旅团的先头部队。

  一九三七年九月三日黎明,日军向一零一师的主阵地发起了猛攻。国军将士仅凭单人散兵坑抗击敌人的飞机、坦克和大炮,官兵伤亡甚众。一上午工事就几次被摧毁,前后联系被敌火力遮断,伤兵送不下来,补给和通讯无法进行。终于熬过漫长的一天,但是没有撤退的命令。事实上也不能撤,一退就是阳高,再退是大同,等于是引狼入室。师长只得命令各部利用夜间抬伤员,运送弹药补给,重新修筑工事,继续坚守阵地。他们期待三天的时限一到,援军就会出现。

  四日清晨,李服膺觉得自己好像刚刚合上眼就被叫醒,参谋长杨维垣送来阎锡山电令,“续守三天,掩护大同会战。”孤军奋斗、青史留名这些念头一闪而过,李服膺苦笑了一下,摇摇头。电话响了,是李俊功,“鬼子又开始进攻了,大约有两千来人,主攻方向是李家寨、罗家山,还有他娘的飞机。”“正好刚接到阎先生电报,”李服膺一字一句将电报念了一遍然后说,“你我都清楚,拼死也得再守三天!”电话那头稍一迟疑,然后咬牙切齿地说,“是!军座!”

  这一天,日军重炮赶到投入战斗,飞机也参与低空轰炸和扫射,阵地几乎被夷平,战斗空前惨烈。第二战区的杂牌军居然咬牙抵抗,顽强守住了阵地,敌我双方都死伤惨重,其中四二六团和四零一团各自歼敌二百多人。这是第四天。九月五日,六日,日军动用飞机、坦克、大炮、装甲车和步骑兵三千多人开始进攻天镇主阵地。除了飞机轮番轰炸外,残忍的日军竟然使用了毒气弹。驻守盘山的四零零团殊死抵抗,弹尽粮绝,全团伤亡八百多人,阵地岌岌可危。

  六日夜,第二个三天的限令又过。阎锡山既无指示,又不增援,战况危急万分。贾宣宗受命趁黑夜去各团联系,检查伤亡情况。七日中午贾参谋在盘山庙附近找到四零零团团长李生润。当时敌我正拉锯争夺主阵地,两人亲眼看着刚夺回阵地的高宝庸营在敌人一阵猛烈的重炮轰炸后无一生还。李团长一面收集部队准备恢复主阵地,一面派人请求增援。但是贾参谋知道各部均已伤亡过半,后方又没有预备队,战局怕是难以扭转了。

  七日夜,军长李服膺下令全线后撤,天镇城只留三九九团防守。这是经请示傅作义后作的决定,因为即使全军覆灭,天镇外围阵地终究难保,而阎锡山毕竟没有撤退的命令,天镇城还得死守。九月八日,日军开始进攻天镇城。在飞机,重炮和毒气弹的掩护下,坦克和装甲车轮番冲击。这座小小的城池居然奇迹般的屹然挺立。连北平天津都没放在眼里的鬼子实在想不通这个道理,无奈之下弃天镇而绕道转攻阳高。九月十一日,阳高失守。日军复折回攻天镇。眼看后路被截,李服膺下令退出天镇。命令一到,已杀红眼的三九九团将士无不跺足捶胸,不愿弃城后撤。无奈军令如山,当日夜里,守军从西门含恨撤出,沿途把平绥路各桥梁悉数炸毁。九月十二日,天镇陷落,晋北屏障顿失。

  秋天的晋北是一年中最妖娆的时分,放眼大半年光秃秃的黄土高原,这时候青纱逶迤,草木蜿蜒,给大地铺了一层难得的绿。天高云淡的山头上,不时有放羊老汉的小调传来,那种冲破沙哑的嘹亮,千回百折的甩腔,饱经沧桑的凄楚,猝不及防就穿透了你的胸膛。但是六十一军自应县向雁门关的撤退途中,一路上怨声载道。有的悲,“大同形如空城,哪里有会战的迹象。我军这次无谓牺牲,千把兄弟的命算是白送了。”有的恨,“咱们孤零零地搁在那里,既无坚强工事,又无接应的援军,仅四零二一个团,实在没办法就扔掉三百多伤员。两次盲目限令,最后置之不理。这样指挥抗战,牺牲部队,真是儿戏。”还有的骂,“叫咱做国防工事,又不给材料工具,就知道克扣工资津贴。奶奶个熊,这明明是拿上肉弹顶铁弹哩。”

  甚至有高级军官建议,由于这次无谓牺牲,损失过重,即使撤回雁门,也战守无力。不如利用在这一带十数年人地熟悉的条件,采取分头游击的方式,先行就地整补,再定以后行动,这样,对全局战况也有好处。李服膺说,“这样做,怕启人误会。咱不做阎先生不放心的事,不做对不起他的事。”平心而论,这一仗打得确实窝囊,伤亡惨重,对不起跟了自己多年的弟兄。既无援军帮助坚守,又没组织起会战,不知道做了个甚。而且最后还是没接到撤退的命令就垮了下来,总是有点不安。不过,两次限令守六天,咱顶了十一天也算对得起他阎先生了。有电报为证,谅他也无话可说。

  李服膺的想法跟后来历史的发展本来应该是吻合的,只是意外地在某些关节点出了岔子。首先是雁北国土沦丧引起了国内舆论哗然,虽然那时候的报纸电台远没有今天多,也根本没有电视,但是媒体的力量恐怕是一样强大。有记者报道说,抗战伊始,盘山、天镇、大同、丰镇、兴和、集宁等地的国防永久工事,尚未竣工,南京参谋本部城塞组拨给太原绥靖公署的国防工事费,真正发下去的不多。言外之意,这一大笔经费是落入了阎锡山的私囊。为平息媒体的攻势,阎锡山只好电令李服膺来雁门关岭口行营开军长会议,人一到就先拘捕关押起来,视情况再作处理。

  这里有一个历史的迷。据傅作义自己讲,李服膺接到开军长会议的电报时,他曾劝告慕颜不要离开部队急于应召见阎,但是李没有听他的话。李服膺被扣押后,傅作义又几次向阎锡山进言,盘山国防永久工事阵地的失守,罪在团长李生润与其旅长刘覃馥。为了严明军纪、以励军心和应付国内舆论,可以杀团长,处分旅长。阎首肯后,傅作义当即指示六十一军副军长贾学明,马上先将丢失盘山主阵地的四零零团团长李生润逮捕解送第二战区军法总监部。但是这时刘覃馥早已送李生润化妆潜逃到了西安,同时还把李团长的阵地日记和当时的电报搜集起来准备向上报告。傅作义大骂贾学明太糊涂,太混蛋,也太窝囊,尔后感慨,“即使如此,也应当一面派宪兵追捕李生润,一面将贾学明与刘覃馥逮捕问罪。怎么竟把罪责全落在李军长一人身上,结果是保全了一卒、一车、一相,而丢了将,真是可恨、可惜又可叹!”

  但是一则野史称,根据一零一师情报处长阴成之的说法,李军长在作天镇撤退决定前跟傅作义通了电话,得到同意才撤退的。而当阎锡山怪罪下来时,傅却矢口否认。无独有偶,一九四四年八月二十五日,第四军军长张德能因保卫长沙不利被处死刑。本来张军长镇守长沙时鬼子不敢进犯。谁知一不留神,三十六军把岳麓山丢了。日军立马居高临下进攻长沙城。张军长身先士卒,据城死战。这时,传来九战区参谋长赵子立的电话命令:不行就撤了吧。于是赫赫有名的北伐铁军兵败如山倒。事后,赵参谋长却死不承认下过撤退命令。呜呼,苍天之下,厚土之上,谁能还历史一个真相?如果他们真是被冤枉的抗日英雄,如今魂归何处?

  据说,阴成之与陈长捷是好友,遂将傅的为人告诉陈,但是陈不信。后来到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守天津,一个守北平。一个城破被俘成为阶下囚,一个立功起义奉为座上宾。陈长捷的郁闷可想而知。此乃后话不提,同时信不信由你。

  即便如此,阎锡山当时也并没有下决心一定要杀李服膺,扣押在宪兵队也只是形同软禁。时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上尉副官的庞小侠因父亲与李服膺是朋友,便去探望。李军长面容消瘦,情绪不高,但是军容整洁,一如既往。庞小侠也没觉得事情有多严重,问老伯想吃点啥自己好去张罗。李服膺只是说要有什么闲书可以借来看看。谁知接下来战局的发展让他连闲书都看不成了。

  大同战役流产首先是阻击日军的兵力太少。不用说编制不整的六十一军拢共七千多人很难守住天镇,就是原计划的“口袋底”,大同以东三十余里的聚乐堡一线,王靖国第十九军的主力都经不住一打。十九军有田树梅、杜坤、段树华三个旅,共九个团,还附属有山炮团、野炮营以及一个重炮连。其次是“口袋”张得太大。阎锡山原来的兵力部署在从绥远丰镇,山西大同,浑源,应县一直到察哈尔张家口这么大的范围内,调动起来不是很方便。况且还有一些参战的部队一直没到达预定位置,蒋介石从皖北调来的刘茂恩第十五军正从太原北上,三十四军的姜玉贞旅还在晋南。更要命的是九月十日板垣征四郎率领的日军第五师团在占领察南要地阳原、蔚县后,突破晋察省界,向山西重镇广灵进攻,得手后一路占领浑源、灵丘直扑平型关而来。阎锡山遂放弃大同开始组织平型关战役。

  从前我们只知道林〈!---->彪率领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创造的平型关大捷,实际上那只是整个战役很小的一部分,当然也是最耀眼的一部分。涉及平型关战役的有杨爱源第六集团军,傅作义第七集团军,朱德第十八集团军一部,先后共投入了十一个军,十多万人的兵力,同时中国空军也派了飞机北上支援。但是悲剧也在这里,这些部队至少可分成中央军,杂牌军,客家军和刚脱下红军军装的八路军。除八路军之外,其他部队中各自的嫡系,非嫡系,各部临时节制,长期霸占的关系再加上历史的恩怨纠纷,藐视偏见使得战斗力大打折扣。阎锡山的进退失据,左右彷徨更进一步注定了战局悲剧的命运。

  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以东歼灭日军坂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的主力1000余人给敌人一个意想不到的打击,日军的攻势遭到挫折。一直在大同,怀仁一线做佯攻姿态的东条纵队为配合板垣突然出击,九月二十八日攻陷雁门关要隘茹越口,进而占领繁峙。一时国内舆论又掀起轩然大波。蒋介石也亲自过问,要求“军法从事”。到这时候,阎锡山不得不挥泪斩李服膺,以给国人及南京大本营一个交待。

  今天的山西省省政府坐落在府东街西口,正面是有名的山西小吃一条街(太原道注:应为食品街),斜对着山西省外文书店。这里是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闹市区,十字路口的分贝显示在白天难得低于七十。里面的建筑或修葺或新起基本保持原有格局,大门古色古香说不定还是当年的原装。六十八年前,一九三七年十月八日夜里十一点左右,阎锡山在这里坐大堂正中亲自审讯李服膺,两边分别是宪兵司令张达三,原绥远公署副官长李德懋,审判官谢濂,军法官张克忍以及十余名陪审官,还有他的义父,山西省主席赵戴文。大堂外,宪兵警卫林立;大堂内,公案上点着六支蜡烛,气象森严。

  李服膺由宪兵押进来后,阎锡山全副戎装,慢步地走到主审官的座前坐下,与向他鞠躬行礼的李服膺对望了一下,随便摸了摸桌上的案卷,对着李服膺厉声喝道,“你无故放弃阵地,罪该处死!……你应该知道军法森严,不得玩忽。”李服膺正待为自己辩护,阎锡山站了起来,眼角淌下泪水说道,“从你当排长起,一直升到连长、营长、师长、军长,我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但是你却对不起我。第一,你做的国防工事不好。第二,叫你死守天镇、阳高,你却退了下来。”说到这里,李服膺插嘴说,“我有电报!”阎锡山说,“你胡说!”稍微停顿一下,阎锡山擦了擦眼睛,“今天惩办你。使我伤心掉泪,但我不能以私害公。至于你的家,你的孩子,有我接济,你不要顾虑!……你还有什么话,可以跟竹溪(谢濂的字)说说。” 提到家,想到老婆孩子,李服膺哭了,无语。阎锡山向周围点了一下头,走了。李服膺明白,生的希望完全破灭了。他把帽子往地上一摔,“那还说甚哩!”

  阎锡山走后,警卫营的人就带着绳子去捆。谢濂喝住了,说那只是个样子,于是没有捆,只把绳子搭在脖子上。张达三低声问李服膺,“有对家里说的话没有?”后者摇了摇头,没说话。审判官念了预先写好的判决书,随后,这位早已被革职的军长就被押向汽车。李服膺迈开大步走得很刚骨,居然像是去视察部队。张达三说,“慕颜,你不要着急。”汽车向大教场开去。

  枪毙李服膺的人是警卫营的连长康增。他回来说,下汽车以后,张达三和李服膺相跟着往前走,没走到放棺材的地方,张达三往旁边让了让,我就用山西造的大眼盒子,一枪收拾了他。

  ……

  阎锡山退到临汾后,一天晚上有宣传队的慰问演出。当“枪毙李服膺”的话剧开始时,台下一处士兵中起了骚动。一位军官站了起来,挣脱旁边人的拉扯,推开路上几个试图拦截的长官,径直跳上被汽灯照得通明的舞台。这汉子一把撕开军装,对着话筒怒吼,“我就是当时李服膺部的排长倪保田。叫你们看看,老子们不抗日,这上下四处刀枪伤是怎么来的?是狗咬的?光我们四零零团的伤亡就是八九百,那是谁打的?” 

本文作者:西夏马帮;作者微博:http://weibo.com/1063433071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8-06-15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山西抗日战争史料专辑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