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古战场系列

之一:汉高祖被围白登山

之二:静边军城——唐室存亡一线间

之三:李自成血战宁武关山西古战场

之四:赵襄子苦守晋阳

之五:赵光义火烧晋阳

之六:长平之战

山西古战场之三:李自成血战宁武关

  宁武关位于山西省中北部,是明朝长城防线外三关之一(另两关为偏头关、雁门关),处于三关中路,又是明沿长城一线九边重镇之一山西镇的治所。前人论述说:“宁武关……北临云朔(大同、朔州),西带偏保(偏关、保德),最为冲要之地。”它的历史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到明中叶时,因要防备北方强族鞑靼和瓦剌侵袭,地位更显突出,“实为三晋之门户”。明末天下大乱,义军蜂起,宁武关又成为阻止李自成农民军北上的最强固的防卫工事。

  明朝末年,政治非常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加之旱灾频仍,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而东北边患又日甚一日,明政府顾此失彼,始终无良策解决。最终,煊赫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在饥民起义和满洲侵袭的双重打击下轰然倒地。

  明末的农民起义中,被称为“闯王”的李自成在转战各地中逐渐强大起来。至崇祯后期,在吸收了下层知识分子阶层后,李自成改变了军事策略并有了明确的政治目标,推翻明王朝的时机已经成熟。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建元永昌,下令向明王朝做最后攻击。

  三关要冲宁武关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八,李自成在西安誓师北上,当时其军事实力有步兵四十万、骑兵六十万。百万雄师由禹门口东渡黄河,取道山西,直指京师。过河后,兵分三路,李自成自率东北一路主力约50万北上,正月廿八攻陷平阳(临汾),二月初二攻陷汾州(汾阳),二月初八攻陷太原,二月十六攻陷忻州后包围了代州(代县)。之后,虽然被当时的山西镇总兵周遇吉设计杀伤了万余人,但随即周遇吉食尽援绝退守宁武关。

  一路上所向披靡,李自成以为这不过是个小小插曲,似乎大明皇帝的宝座已触手可及,根本不会想到在两三日后,就会碰到起兵以来最为顽强的抵抗,因为宁武关远非他想象的那样简单。

  明朝的宁武关建于管涔山和云中山两山夹峙的巨大山口间,恢河穿流而过,自古就是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间的南北交通咽喉和战略要冲,又因处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接合地带,为防备鞑靼部落和瓦剌部落,明王朝更是全力经营。

  史载,明成化年间就设宁武关,所谓明“九边重镇”,山西镇就驻宁武,以守偏头、宁武、雁门三关所联结的内长城一线,是横亘晋北五百里的一巨大屏障。另一方面,明朝各时期又对宁武关多有经营,周围多建有以长城为连接的城堡以作拱卫,形成一个以宁武关为中心四面八方互为犄角互为应援的防卫集群。如位于宁武以北12.5公里的阳方堡,古人称之为“宁武关口”,坐落于恒山与管涔山结合部陉口地带万寿山上,为恢河北去出山的最后一个地形隘口,是宁武关的门户所在———当年李自成就是从此进入攻打宁武关城的。

  现今阳方堡早已坍圮,只留下些断壁残垣。堡外连绵的长城被国道截断为二,包砖早已不存,好似两条黄龙在山梁上相背蜿蜒而去。村东畔有一“文革”时期建的油库,将一段长城围在院中,保存尚称完好。攀登其上,遥远处群山起伏,让人心生无限联想———时光倒转数百年,似乎关外的蒙古铁骑即将呼啸而来———但蒙古铁骑终究还是没能越马长城,明亡于国内农民起义的熊熊怒火。

  周遇吉身殉宁武关

  5月23日,在淅淅细雨中,我们走进了宁武关城。它早已不是北方的边防要塞,只是我国内陆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城。然而,据说当年城墙高15米,宽3米多,周3500米,踞山抱河,是晋北雄关之一,光绪年间《山西通志》说,宁武关“重险天设,障汾、晋而翼云、朔,形势固不易也”。

  宁武关城四门早已残破,北门保存最好,但门楼已毁,不复当年巍峙高耸的景象,城墙更是残垣断壁,沧桑尽显。惟独城中央的鼓楼基本完好,高30余米,三层三檐九背歇山顶,巍峨壮观,可以凭此想象当年雄关的气势。也只有这样的雄关,才能抵挡李自成50万雄兵。当年,李自成一路北上,沿途各城隘不是献表投降,就是不堪一击,独独在此关前,却遇明王朝山西镇总兵周遇吉几千明军的顽强抵抗。

  周遇吉,大明骁将,锦州卫人,少有勇力,善骑射,从军后,“战辄先登”,在大明王朝腐朽的末年,依然有“何不于无事时练胆勇,为异日用”的心志。等到积功升至山西镇总兵镇守宁武时,“汰老弱,缮甲仗,练勇敢”,不仅如此,在李自成围城后,他又亲选“城中壮勇”,激以忠义,矢志殊死抵抗。

  守城五日,周遇吉凭地险城坚杀伤农民军数万。李自成有了绕关而走的心思,幸亏部下劝他再坚持一下,说宁武城小必破,这才作罢。但官军也被重创,二月廿二,城终被攻破,周遇吉又带领亲随拼死巷战,做最后的抵抗。《明史》如此记载:“遇吉巷战,马蹶,徒步跳荡,手格杀数十人。身被矢如蝟,竟为贼执,大骂不屈。贼悬之高竿,丛射杀之,复脔其肉。城中士民感遇吉忠义,巷战杀贼,不可胜计。其舍中儿,先从遇吉出斗,死亡略尽。夫人刘氏素勇健,率妇女数十人据山巅公廨(衙署),登屋而射,每一矢毙一贼,贼不敢逼。纵火焚之,阖家尽死。”

  这样惨烈的战役,让李自成的信心产生了极大的动摇。他对部下说,攻陷宁武损失惨重,这一路去还有许多驻扎重兵的地方,都这样打下去,等到京城,还能剩下几人?不如返回陕西另做打算。幸亏这时宁武关失陷的消息已经传到大同、宣府等地,各地降表接连送来,才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然而到最后攻下了北京,李自成还是心有余悸,说:“他镇复有一周总兵,吾安得至此?”

  是的,宁武关失陷后,不到一个月,三月十八李自成就进了北京,宣告大明王朝灭亡。宁武关的失陷,可以说预示了大明王朝行将寿终正寝。而周遇吉的阵亡,又象征着忠于大明的力量损失殆尽。

  周遇吉死后被草草安葬在东门外恢河之滨,到清朝顺治年间才又重修墓地、树碑立传。墓地清朝时因防汛需要迁于今宁武火车站外高地,上世纪30年代修同蒲铁路时,又迁于城北华盖山山麓。

  我们去周遇吉墓时,雨仍然未停,山色苍翠中,墓更显肃穆宁静。墓前立有四通碑,三为清朝所立,一为建国后所立。清碑上文字已斑驳不清,“忠”“义”的字眼依稀可见,估计都是褒扬之词———有哪个封建王朝不希望自己治下都是这样尽节死义的臣子呢?谢鸿喜教授曾给我谈起过原刻于墓前的一副对联,很能代表历来人们对周遇吉的评价:生不与流寇共戴天,内无饷,外无援,血战沙场气壮山河寒逆胆;死当为厉鬼以杀贼,臣尽忠,子尽节,梅花岭上相逢应遇史公魂。

  双方火炮大战

  不过,我还有疑问,虽然宁武防卫严密,有天险地利,周遇吉勇猛善战,且将士一心,但区区不满万人的武装怎能抵挡50万人数日之久?谢鸿喜教授解释说,是因为火炮在此次宁武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古代战争都属冷兵器战争,在攻城中,守城一方用滚木礌石等,攻城一方用云梯木棰等,即使有炮,也多属类似于投石机的石炮。到南宋末元攻襄阳的战役,火炮才首次出现在战场上,但仍未普及。而到明朝中后期,军中已配发了射程可达一千余米的火炮。万历年间,红夷铁炮从西方传入,长两丈余,重三千斤,《明史》中说,它“能洞裂石城,震数十里”。明末,这种炮在太原、宁武等战役中多有使用,李自成也缴获了一些。

  宁武战役中,周遇吉架炮于城上,四面射击,对农民军造成极大杀伤,而在火药使用完后,再无利器可凭,城破已是必然。更何况,农民军将缴获于明政府军的火炮搬到城前,向城里击发。靳生禾、谢鸿喜两位教授经过实地考察,肯定了农民军率先攻破宁武关东门;当年农民军火炮阵地的具体位置,一为关城东北恢河东岸今天宁武火车站外侧呈高阜状的黄土高坡,一为关城东面恢河东岸半沟村西的黄土山包。两位教授说,在宁武城东恢河西岸低洼地区,是惟一高出宁武东门的地方,前者高出7.5米,后者高出89.5米,在此炮击东门属于俯射,最具杀伤力。同时,这两个地方距离宁武关城东门分别为400米和1000米左右,也都在当年火炮有效射程内。如此一来,农民军轰塌了东门,守城的兵力本来就少,左右难支,顾此失彼,农民军乘势而入,宁武遂陷。此时,周遇吉再勇猛,也无济于事,于城中巷战,只是想“一死报君王”,尽军人最后的职责罢了。

  抛过明王朝终将覆灭的历史大趋势不提,具体到此次战役中,我们可以说火炮成为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而在此前,我国古代史上尚无先例。靳生禾、谢鸿喜两位教授在《李自成宁武关之战古战场考察报告》中说:“是役可以认为是我国历史上由冷兵器向热兵器过渡时代攻坚战的典型战例,在我国战争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如今再站在宁武关火车站前,谢鸿喜教授给我讲述着当年的战况,我耳边也似乎传来隆隆炮声,那次惨烈的战役也在眼前浮现,搏杀冲击的一个个身影清晰起来,前仆后继,血肉横飞,一直到下了山都挥之不去……

  俱往矣!周遇吉忠骨埋枯冢,李自成身没九宫山,他们是失败的英雄,留下许多悲壮的传奇让我们感慨叹息!留下一座残破的关城让我们凭吊追忆!
 

    相关链接:将军死战哀宁武——记周遇吉将军

 

宁武关之战示意图

 

周遇吉墓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 李遇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10-29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山西古战场系列

Google
 

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