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古战场系列

之一:汉高祖被围白登山

之二:静边军城——唐室存亡一线间

之三:李自成血战宁武关山西古战场

之四:赵襄子苦守晋阳

之五:赵光义火烧晋阳

之六:长平之战

山西古战场之二:静边军城——唐室存亡一线间

  大唐帝国在开元年间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公私仓廪俱丰实”,“万国衣冠拜冕旒”,史称“开元盛世”。但盛世中也掩藏着巨大的危机,政务腐败,军纪松弛,边镇地方势力又日益坐大……天宝十四年十一月,杂胡出身的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安禄山悍然起兵叛唐,到十二月,便攻陷了东京洛阳,大唐帝国岌岌可危。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时任朔方节度使的郭子仪站了出来,成为平叛的主要军事统帅,经过七年艰苦的战争,终于平叛告捷,唐肃宗说:吾之家国,赖卿再造。而郭子仪的首次大捷,就在静边军城——今右玉县右卫镇。

  2000年,谢鸿喜教授接到右玉县一个老文物工作者胡生的电话,说右玉县右卫老城外,有一大块田地,庄稼长起来后和平常庄稼地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庄稼一收割,白森森的骨茬子随处可见。他问谢教授,这是历史上什么战役的发生地?谢鸿喜教授查阅史料,得出初步判断,这只能是唐朝郭子仪平安史之乱时,静边军之战的战场。

  平乱第一捷

  关于静边军之战,历史上记载得非常简略,《新唐书·郭子仪传》说:“(郭子仪)举兵出单于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收静边军,斩周万顷,传首阙下”。《旧唐书》则更为简略,只说郭子仪“收静边军,斩贼将周万顷”,但这次战役实不能以等闲视之。

  静边军城,是唐中叶名将,朔方节度使、灵州都督兼河东节度使王忠嗣大约在天宝初年修建的,主要是为了防范北方突厥和回纥贵族的南侵。《资治通鉴》中记载:王忠嗣“自朔方至云中,边陲数千里,要害之地,悉列置城堡,斥地各数百里。”为了加强防御力量,他还将清塞军(今阳高县)的兵力充实进来,使静边军成为连通塞外和中原的战略据点,地位非常重要。“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叛军从其大本营范阳(今北京)出发,沿着太行山东麓南下,至豫北折西直指长安、洛阳,一路所向披靡。史书记载,安禄山天宝四年(755)十一月十一日起兵,到十二月十二日已经攻陷洛阳,随即称帝。唐政府一筹莫展,无计可施,仓皇终日,大唐王朝似乎覆灭在即。

  但安禄山却犯了不可挽回的错误——没有对静边军给予足够重视。在他叛乱后六日,59岁刚升任朔方节度使的郭子仪奉诏讨敌,从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出发,向东循黄河北岸,环绕河套,插入敌后,在河曲(黄河东来折南处)击败安禄山骁将高秀岩后,趁势突破长城巨险杀虎口,在安禄山称帝的同日,十二月十二日,一举攻占河东战略要塞静边军,歼敌骑七千,并乘胜追击,向东进围云中(今大同),向南收复马邑(今朔州),开通雁门关,打通了南下河东、东下河北的战略通道。靳生禾和谢鸿喜两位教授评论说:“此役开辟了一幅全新的战略新局面,在敌后——安禄山惨淡经营多年的巢穴范阳以至其北方三镇负背,嵌进了一巨大楔子,使叛军后路断绝,失去了依托,再也不能肆无忌惮地长驱南下而无后顾之忧。”历史事实也证明,从此唐王朝把叛军一斩为二,使其北线与南线失去联系,彼此首尾失顾,只能被各个击破了。

  静边军城的累累白骨

  静边军城在何地?各种历史资料大都说是“云州(今大同)西至静边军城一百八十里”。据靳生禾、谢鸿喜两位教授考察,今大同市以西180华里正是右玉县西北20余公里右玉县故城,即今右卫镇。而且,大同市以西180华里相应的古城遗址也只有右卫镇,所以今右卫镇就是唐静边军城。

  靳、谢两位教授在考察中还发现:上世纪50年代,人们在右卫镇西北4公里处挖渠施工时,曾挖出一块墓碑,是唐宪宗元和年间(大约在815年左右)所立,现存于右玉县杀虎口博物馆。碑文记载,墓主人叫王液,是太原人,应属太原王氏一脉,官做到“清塞军副使骠骑大将军试少府监”(大概相当于今军分区副司令员),在墓志铭上还能得知,他的父亲,曾做过“静边军副使”。按照中国传统来说,人死后当归葬故里,如果没有条件这么做,一般也就葬在做官出仕的地方。王液任“清塞军副使”,死后却葬在右卫镇附近。这只能说明,他担任清塞军副使,实际上是在此处工作。这与历史上关于静边军城徙清塞军实之的记载恰好可互相印证。

  5月15日,在谢鸿喜教授的带领下,我们爬上了右卫老城的城墙,去凭吊静边军之战古战场。

  城墙足有三四层楼高,走在宽阔的城墙上,整个右卫镇尽收眼底,千余年过去,如今的右卫镇已经不复见当年军事要塞的影子,从民国一直到今天的民居把右卫镇塞得满满当当,城中间两条连接四个城门的大道把城均匀地分为四个区域,有人在大道上慢慢地走着,不知道位于何处的学校里还传来悠扬的歌声。若向外望去,眼界一下变得辽远起来,蜿蜒的苍头河一路向北流去,宽阔的河谷里,有一大群羊在吃着草,好像草地上盛开了白色的花,放羊人坐在不远处,偶尔呼喝一声,声音传出很远,更显天地辽阔——远离了战火硝烟,如今人们的生活安宁而平静。

  谢鸿喜教授介绍,如今所见的城垣,是在唐静边军城基础上几次重修而成,如今所见到的土城、四门及其瓮城都是明代所建,虽然包砖都已不存,但好在大体完整,隐约可见当年恢弘的气象。然而,走在城墙上,脚下处处断瓦残砖,随便拾起一块,却不乏汉唐遗物。

  更使我们感叹的是,失去包砖的城墙上,间或就有嵌于其中的残骨显现出来,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些大概可以确定是人骨或马骨,有些却实在难以辨识。但无论如何,我们却可以知道,他们都是战争死难者,在死后又化为城池的一部分,于是魂魄所系,都在这塞外的小城上了,留给他们家人的,只有悲伤和思念。这正如一首唐诗中所说:“可怜永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被历史掩盖的传奇

  军人战死沙场,这是他们的职责。天宝十四年十一月,郭子仪接到平叛的命令,带着自己本部约万余兵马千里擒王,应该就抱着必死的决心。当时安禄山兵威正炽,一路南下所向披靡,山西又是他多年经营之重地,守将皆为心腹悍将。郭子仪绝对想不到,这一战,成为他个人显赫功业和唐王朝平定叛乱的起点。他只是怀着“国危君难,正是军人赴死之时”的勇气和信念而来。安禄山也没有想到,在他势如破竹南下之时,有一支军队会将他本以为稳固的后方搅动得天翻地覆。而这支军队,不像他先前所碰到的其他唐王朝军队一样无能,将不知兵,军不习战——郭子仪带领的这支朔方镇军来自塞外边防前线,剽悍勇猛,不但让安禄山在静边军城外丢下七千具尸体,而且将成为挽救大唐天下的中坚军事力量。

  安禄山更没有想到的是,他趁唐王朝政治腐败之际起兵,但他的残忍和暴戾更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郭子仪平叛七年,终获成功,也正是建立在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安定、拥护唐室的基础上。在这里,有一件事值得一提,虽然它不见诸任何正史,但其中的意义仍然值得深思。在郭子仪“收静边军,斩贼将周万顷”的战役中,起到关键作用是个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人。靳生禾和谢鸿喜两位教授也是在一本不甚著名的古籍《千唐志斋藏志》发现了他的名字。这本碑帖收录了一块墓志铭,墓主人叫苏日荣,陕西武功县人,官做到“英武军右厢兵马使”,但在静边军战役发生时,只是大夏(今甘肃临夏东南)县丞(副县长),当时正在静边军游历——我们可以猜测,是不是他也敏感地认识到了静边军的战略地位,所以怀“投笔之志、枕戈之心”特意来到这里。苏日荣来到静边军城,暗地结纳豪侠猛士并潜伏下来,以图有所作为,当郭子仪带领军马来到后,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一天晚上,突然和他的伙伴们潜入叛军军营,刺杀了其主将周万顷、安守一。可以想象,叛军即刻群龙无首,乱作一团,而城外,正是郭子仪的虎狼之师,一经交战,必定溃不成军。内外夹攻下,静边军立刻收复。慨叹“河北道二十四郡曾无一义士焉”的唐玄宗“异之”,并破格连升苏日荣好几级,封为“振武军副使”以作褒奖。

  苏日荣在以后的平叛战役中,再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又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中。他就像一颗流星,刹那间的光华照亮了整个夜空,然后就沉寂下去。到今天,连“斩贼将周万顷”的事迹也叠加在郭子仪身上,使苏日荣成了一个有名字的“无名英雄”。然而,比起城墙上那些嵌着的白骨,苏日荣还是幸运得多——他们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再次摩娑着城墙,掠过一块块的白骨,眼光再向远望去,苍头河无声地北去——正是“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静边军之战示意图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 李遇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10-29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山西古战场系列

Google
 

太原道 >> 晋阳书屋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