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三晋大工程系列目录

01:蒲津渡黄河浮桥——千年前,800吨铁激流上造通道
02:灵丘古道——马背文明经此迈入中原大地
03:姚暹渠——隋炀帝的工程造福至今
04:虞坂古道——一条路牵动五千年沧桑
05:黄河古栈道——镌刻在岩石上的黄河史书

伟大的创造——开栏语

  三晋大地,古代文化的遗存俯拾皆是,大者说有佛寺塔庙、豪宅大院,小者看有雕塑造像、奇珍异宝,如今供人膜拜、鉴赏,让今人叹服于古人的造化天工。不过这些东西,虽然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但却非普通群众可享有,也脱离日常的生活。

    然而,真正伟大的创造,必须也必然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而非为少数人所占有。我们相信,只有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并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智慧,才可称其为“伟大”。

    所以,“三晋大工程”之“大”,也不是“宏大”“巨大”之大,乃是“伟大”之大。一座桥、一条路、一个作坊……事关民生大计,且具开创性的贡献,无论规模如何,都可谓“大工程”。

01:蒲津渡黄河浮桥

千年前,800吨铁激流上造通道

  俗话说:隔河千里远。江河阻隔给出行带来的不便不言而喻。跨越江河最机动的办法是船渡,也可以游泳,最安全、通行最有效的则是建桥。中国古代的桥梁建筑技术之高超闻名世界,但是小河小水不在话下,黄河长江之类的天堑,跨度甚大,就不是说修就能修来桥的。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的聪明的老祖先比西方人早500年发明了浮桥,规避弱化了桥梁的跨度问题。自古而今,我国有史料记载的浮桥数不胜数,出现在长江黄河上的有20多座,而最为著名,应用时间最长的,也最关系国计民生的,是我们山西永济通往陕西之间的蒲津渡黄河浮桥。

    浮桥,应急临建

    浮桥古时也称舟桥,它用船舟代替桥墩,用绳子把船串连起来,两岸用地锚固定,船上架木板就成了。架设简便,成桥迅速,在军事上常被应用,因此又称“战桥”。如在东汉末年三足鼎立之前,曹操进攻马超的时候,就是从蒲津渡搭浮桥让他的军队到达彼岸。太平天国军队更是将浮桥战术用到了极致,多次在长江上架设浮桥,夹江为营。

    有优点就会有缺点,浮桥的缺点就是不耐用。古代没有钢丝索,串连船只的都是植物纤维编织的绳子,最坚固的材料首选竹索,应急的替代物为麻绳、苇缆,都容易断,再加上架桥的船也是木船,水沤浪打,很快就破了。因此,浮桥一直以应急的临建存在,时建时毁,与百姓生活没有直接的影响。

    黄河上最早的浮桥记载是公元前541年,秦景公的母弟因自己所储存的财物过多,恐怕被景公杀害,在蒲津渡的黄河上架起了浮桥,带了“车重千乘”的财富逃往了晋国。这应该是我国的第一座“黄河大桥”。

    蒲津渡是最早也是最频繁出现黄河浮桥的地方,这里有架设浮桥的天然优势:河岸高,河面较窄,河床坡度不大,水流较缓,而且河流中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冲积沙洲,上面有居民,名为中潬(滩)城,是一个天然桥墩,该小岛在行政上归陕西省管辖,现已不存在。

    但是,即使在正常年代搭建的浮桥,用上坚固的竹索,也架不住黄河水的折腾,用不了多长时间就绳断船散了。而且,永济黄河段处于中游,每年春汛,冰凌消解,浮桥更是脆弱不堪冲击。

    所以一直到唐代,蒲津渡浮桥虽屡屡出现,但又屡屡被拆毁或被自然破坏。

    倾全国之力

    在西魏大统四年即公元538年,蒲津渡浮桥形成过建制,543年政府曾派兵把守,脱离临时建筑的性质。

    到隋唐时,国家统一,疆域扩张,位于秦晋豫金三角的蒲州城成为河东河北进入国都的必经之处,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隋书·食货志》载:“户口岁增,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达于京师相属于路,昼夜不绝者数月。”蒲津渡成为维系国民经济和国家政治、军事及文化交流的咽喉要塞,但是脆弱的浮桥却承担不起这样的重任。

    咽喉要塞渴望突破瓶颈。

    短暂的隋朝有实力开凿大运河已经不易,再在永济蒲津渡上做大文章,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了。

    到唐代开元年间,国库充盈,国力大幅度提升,再加上各地对于山西铁、盐的需求旺盛,让蒲津渡浮桥成为一个永久性的交通工程终于得以实施。

    桥梁专家茅以升在其主编的《中国古桥建筑史》中写到,在唐开元九年即721年,蒲津渡开始有了永久性浮桥,但是,无论是固定地锚还是系船绳索,面对汹涌的黄河水,都不能解决浮桥怎么就能坚固的问题,毁坏频繁、严重。

    开元十二年,唐玄宗李隆基召开了一个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解决蒲津浮桥的坚固性问题,官员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提,民间有什么好办法广泛收集。最后的建议是,倾全国之力,用铁修最坚固的桥。具体就是用铁索替代竹索,用铁铸造地锚,而且地锚要足够重,足够坚固。名相张说被皇帝任命为工程总指挥。

    第一个要做的事情是在岸边修建石堤。黄河的一大特点是河床变化快,修筑石堤能抵挡河涌水刷,还可以固定河道。永济市原博物馆馆长樊旺林曾经发掘并多年研究过黄河大铁牛,据他介绍,经过考古发掘和史料记载,石堤北起现在永济七里渡村,从西边绕过了蒲州半个城,一直修到蒲州城城南,总长近20华里。这道石堤在现在的蒲津渡遗址博物馆还可以看到,只不过是明代重建的,坚固的大石垒砌,每两个石块之间都用铸铁件相连。

    石堤建成既保护了蒲州城,也为蒲津渡浮桥铸造地锚提供了一个坚固的场地,而且对地锚的稳固也是第一道保障。接下来或者同时进行的就是铸造地锚。

    堪比三峡工程

    根据传统五行学说,“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水来土掩,牛的形象一直被我国古代人民用来镇水患,而加固蒲津渡浮桥古人也没有忘了牛,但是这回牛不再仅仅是个镇物,而是还要作为地锚。

    对于当时铸造铁牛的盛况,工程总指挥张说本人写到:

    “於是大匠蒇事,百工献艺,赋晋国之一鼓,法周官之六齐,飞廉煽炭,祝融理炉,是炼是烹,亦错亦锻,结而为连锁,熔而为伏牛,偶立於两岸,襟束於中滩,锁以持航,牛以絷缆,亦将厌水物,奠浮梁……必使奔澌不突,积凌不溢……”

    也就是说,蒲津渡浮桥工程的工地上,聚集起了来自全国各地顶级工程师。这些工程师尽心竭力,而且分工明确各展所长,有的像风神飞廉一样鼓风扇火,有的像火神祝融一样管理炉灶,又炼又烹,冶炼捶打,弄成连接的铁锁,又铸造了起固定作用的铁牛,铁牛一边四个对称地置于黄河两岸。桥的主体用铁链锁定保持,铁链系在铁牛身上,还使用浮水物品用来承载,让桥浮于水上……使奔流的水不会高于桥身,就算凌汛也不会溢满。

    1989年出土的当时蒲津渡浮桥铁器群显示,当时黄河永济一侧铁牛都坐东向西,皆伏卧。各铸于长3.5米、宽2.3米、厚0.97米的铁板之上,粗看相同,实则形态各异。一号牛在西北方位,属公牛。二号牛在一号牛的后方,东北方位,属黄毛黑唇牛。三号牛在西南方位,属犍牛,与一号牛并为前排。四号牛在东南方位,属牛犊,与二号牛相并,为后排。所有的牛都膘肥体实,肌肉隆起,圆目似怒,竖耳倾听,尾巾后股各向外,肩负桥梁的重任。每牛下并有六根大铁柱,入地丈余,坚固不拔。牛的重量,经计算,4牛共146.1吨。每牛尾后有一根横铁轴各长2.33米,直径0.5米,其上有花纹。这轴是拴桥铁索用的,四牛共拴八根铁索。

    四尊铁牛旁边,还各有四尊牵牛的铁人:一号牛外侧的铁人,是维吾尔族;二号铁人是蒙古族;三号铁人是藏族;四号铁人是汉族,这尊铁人身着短袖大翻领上衣,堪称我国古人穿西装的铁证,也是唐代中国开放自由民族融合的实证。铁人手掌虚握,当时系船的铁索应该也要从其间通过,更增加了力度。

    铁牛铁人的东北侧,还有七根铁柱,呈北斗七星状排列。牛为地,柱则代表天,天地在此合一。据樊旺林考证,铁柱也有实际作用,那就是缠绕备用铁锁链的,一旦铁链断了,马上可以更换。还有两座铁山,分布在四尊铁牛中间,峭拔的山峰露出地面一米有余。这两山的作用是帮助铁牛、铁人加重地锚的重量。

    经过仪器测量,铁器群的用铁总量在800吨,占当时年产铁量的4/5。在冷兵器的时代,铁的拥有量如同今天核弹头的拥有量,意味着国家的实力,关系着政权的稳固,唐代动用如此巨量的铁来修建加固蒲津渡浮桥,其雄心壮举不亚于现代的三峡工程。

    从车音如雷到逐渐废弃

    在唐时生产力还不很发达的情况下,怎么搞这么大的铸件?对于这个问题,茅以升先生著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一书中作了明确论述:“铸千万斤的铁件,多半在现场,铸铁和铸铜的方法相同。”《天工开物·冶铸》记“凡大铜至万钧,非手足所能驱使。四面筑炉,四面泥作槽道。其道上口承接炉中,下口斜低以就钟、鼎(其他铸件)入铜()孔。槽旁一齐红炭炽围。洪炉熔化时,决开槽梗,一齐如水洪流,从槽道中视注而下,铜鼎成矣。凡万钧铁……其法皆同”。樊旺林考证,当时同时筑起了90个大铁炉,一起开工。永济出土铁牛的脊梁上还留有当年铸造时铁水流入的缺口。由此可知,蒲州开元铁牛、铁人、铁山就是在现场这样铸成的。

    蒲津渡浮桥桥身长度为二百步,也就是300余米。该桥修好之后,成为一道民生、经济大道。唐代有人形容其繁荣程度:“曙色除开,济济相排,如川失水,一物时来,蹄声如雨,车音如雷。”也即是说,老百姓天不亮就开始排队等候过桥了,过桥的时候,人车马的声音如下雨如打雷。

    蒲津渡浮桥建成后,唐对其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派兵把守,有专人负责日常维护,有专门的造船厂负责生产船只,以替换损坏的船。而且,在春汛的时候,还要把尖底船换成平底船,以减少对河水的阻力,还有人专门负责收取过桥费。

    这个桥一直用了几百年。到宋代时,由于地震和黄河水患的同时破坏,铁牛掉进了水里,就发生了怀丙和尚捞铁牛的故事。金元交战时,金人为抗拒元兵将浮桥烧毁。到了明朝,蒲津关再次发展成进出中原的重要关口,政府又先后四次利用铁牛建桥,历经百余年,直至清代因黄河逐渐向西改道,全国经济、政治中心的变迁等原因,蒲津渡彻底废弃,蒲津渡铁器群没入泥沙中,不时还露出来犄角甚至背脊。据说山西籍老一辈革命家李雪峰小时在河水中还骑过露出来的铁牛,直到上世纪40年代彻底埋入泥土中。

    1988年,樊旺林在结合史料记载、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又走访数十位老人,历经多时考古勘探,确定了铁牛位置。1989年,唐代位于永济一侧的蒲津渡浮桥铁器群出土,震惊世界。我国古代桥梁交通、黄河治理、冶铸技术、文化美术等等各方面的成就得到展现,也直观地揭示出黄河泥沙淤积、河水升高、河岸后退的变迁过程,从而为历史地理、水文地质、环境考古及黄河治理提供了许多有用资料。著名桥梁专家唐寰澄先生称赞说;“这是一个具体的工程建设,有实际功能的艺术珍品,是技术和艺术有机结合的典型,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贡献,是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胡增春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3-02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三晋大工程系列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