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三晋大工程系列之四

虞坂古道——一条路牵动五千年沧桑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是韩愈《马说》中的首句,也是名句。伯乐相马的典故在中国知道的人很多,但是知道伯乐是在山西运城虞坂古道相马的人只怕不多。

    先秦文化研究会的专家魏嵩山教授指出,虞坂古盐道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现存的、有据可查的、最早的人工道路”。

    远至传说年代,近到上世纪的中叶,这条路一直是维系众多人生命的民生路,一条关系国运的军政路,一条不断人来车往的经济通道,一条长满了故事、凝聚了文思才情和胸怀的文化通道。

    201012月的一天,在运城伯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许随怀带领下,我们步入其中……”

  盐道因盐而出现

    虞坂古道北起现运城市盐湖区东郭镇中条山北麓的磨河村,南至平陆县张店镇中条山南麓的卸牛坪村,全程约8公里。它向北延伸是运城的盐池,向南延伸则是黄河岸边的茅津渡口,全部路段都镶嵌在中条山的沟坡上、悬崖边。

    正如运城诸多的古迹遗存和盐密切联系一样,虞坂古道的出现还是因为盐。

    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在缺盐的中原,获取盐距离最近也是最有效最稳定的地方就是运城盐池。研究者称,黄帝部落之所以从中原跨黄河、越中条来到河东运城对蚩尤部落发动战争,目的就是抢夺盐池的控制权。柳宗元说潞盐运销“西出秦陇,南达樊邓,北极燕代,东逾周宋”,到达现今的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大部分地区以及安徽、山东、甘肃的部分地区,销区范围之广历史上其他盐种无可比较,而河南的大部、安徽的北部及山东西部的人们在古代要吃到盐,主要依靠虞坂古道输送出去再转向四方。

  是谁开辟了生命线

    由此可知,虞坂古道不仅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生命线。那么,如此重要的线路是谁开辟的呢?“世界上原本没有路,有了腿就有了路”。电影《让子弹飞》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正好用来形容虞坂古道的雏形,研究者称,最初它就是古人类在获取食盐的过程中用脚板踏出来的羊肠小道。而最早作为一项工程来修建开凿,传说是在唐尧时期,主持工程的人有两种说法,一个是伍丁,一个是大禹。

    伍丁身份有很多不确定说法,有的说他是一个人,也有的说是五个人,也有的说伍丁是后来的商王武丁,不是尧时的人。在这三种说法中,推测起来相对有把握的是商王武丁,因为,如此巨大的工程,在当时非有国家的力量不能完成;再有,筑路为的是走车,而无论是岩画还是出土实物考证,我国车的普遍应用目前最早能追溯到的就是商代。

    相对于伍丁,大禹筑虞坂路的情况,传说得却是有板有眼地。说为了凿开青山硬石,大禹指挥人水火并用,十分奏效,具体办法就是将白矾、盐、硝放在石头上烧,然后用水浇,石头龟裂后就被一层层凿开,到了冬天的时候,修路的人们白天直接把水灌进石头缝里,晚上气温降低水结冰膨胀,就把石头撑开了,原理类似于现代的膨胀水泥。

    有的专家按照传说和史料结合推测,虞坂盐道作为一个人工修筑的工程存在应该是尧舜时期。到底是谁最先开凿了虞坂盐道,确实没有固定的答案,不过按照惯例,说它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可能最准确吧。

  伯乐相马和假虞伐虢之道

    虞坂盐道有确切记载最早在春秋的时候,不过这时候它已经非常非常地出名了,而自从有了文字记载起,虞坂盐道就长满了智慧,盛产故事,故事因为经典得不得了,在之后就演变成了成语。

    先来说说“伯乐相马”,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春秋时期的虞坂古盐道。当时,伯乐正在为虞公姬仲选马。在虞坂道上,伯乐发现一匹骨瘦如柴的马一天能拉三趟盐,而一般的马一天只能拉一趟。而且这匹被折磨得不像样子的马的长鸣之声也很激昂,直冲云霄。伯乐看准了这是匹千里马,高价把马买下了。经过伯乐几个月的精心喂养,马很快恢复了健康,吃得膘肥体壮,透红发亮,跑起路来四蹄生风。

    再来说说“按图索骥”。伯乐把自己认马的本领都写到叫《相马经》的书里,伯乐的儿子很笨,却希望自己也能像父亲那么厉害。他把《相马经》背得很熟,以为自己也有了认马的本领,并按书中所说,给伯乐领回来一只癞蛤蟆。

    “伯乐相马”和“按图索骥”仅仅是成语故事中的两个,和它们同时代的春秋时候,另外一件事情更能体现虞坂古道地势的险要以及军事价值。

    虞坂得名是因为这里是古虞国,坂就是山上的斜坡。虞是舜的姓氏,春秋时期,虞舜的后人被周天子封在平陆张店一带,建立了虞国。虞国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因为控制着盐道的出口,税收丰富、经济繁荣,而且背中条面黄河,既富有又安全。虞国在虞坂盐道上建立一个关卡,名为锁阳关,锁阳关成为当时虞国和晋国的分界点。

    当时的晋国强大,晋献公想穿过中条山,渡黄河而把势力渗透到中原腹地,但是,虞国控制的盐坂路是必经之地,虞坂盐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强攻不是上策,大夫荀息就给晋献公献策,送壮马和美玉去讨好虞国国君,说我们要去打你们南边的虢国了,借虞坂盐道通过一下吧?虞国大夫宫之奇赶紧阻止国君,可不行啊,虞国和虢国唇和齿、车和辅的关系,彼此相帮相救才能共存,为了小恩小惠出卖虢国,那就是自取灭亡啊,万万使不得。可是虞国国君不仅借道给晋国,而且帮着晋国蒙蔽虢国。晋国很容易攻占了虢国,在回兵的路上,按照原来的计划顺手也把虞国干掉了。晋献公拿回了原先送去的壮马美玉,笑着调侃说,玉没有什么变化,马的牙齿倒是长了点儿啊。这个故事留下了一堆的成语,“假虞伐虢”或者也说“假道伐虢”“唇齿相依”或者“唇亡齿寒”“车辅相将”“相依为命”“马齿徒增”等等。而虞坂盐道这条致富路,在虞国国君手中变成了亡国路,也让给后来者回味不尽、自省不止。

  “写”在路上的历史

    因为盐运的无比重要,历朝历代对虞坂盐道都有过维护甚至大规模的整修。

    距离现代最近一次大规模整修在明朝正德年间,张士隆任巡盐御史,对虞坂盐道组织了一次较为彻底的整修,《张御史治路记》载:“青石槽道险而狭如永巷然,长七里,正八年御史凿石槽深一丈有奇,倍阔之,石槽平。”这里所说青石槽,整段路都是从山边坚硬山石中深挖开凿出来的,临悬崖的一边成为自然的护栏,盐运车马、人员的安全得到保护。至今,在青石槽的路面上可以看到深深的马蹄坑和车辙,路边的岩石上留着深刻的凿痕,历史上虞坂古道车水马龙般的繁华热闹情形如同书写在了路面上。

    在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版《解州全志·平陆县·古蹟》上,留有一幅“虞坂图”,平陆当地的著名学者卫斯对此图有过专门的研究。

    他说:此图以瞬间特写手法描绘出虞坂自上而下,山势险峻、坡道盘曲,盐道上驴驮马载、车马喧嚣之景象。图上绘盐夫7人,驮队3支,盐车3辆、驴、马8头。全图构思巧妙、布局合理。看图读画,似脑中过影:运盐的驮队、车辆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正自磨河村南入虞坂,通过“十八盘”“胶泥洞”“大石斜”“小鬼额头”进入“青石槽”,穿过“锁阳关”,抵达卸牛坪。图的左下方绘有房屋,中下方绘有石桥,桥涵下正潺潺流水,桥面西边绘有一盐夫正牵着一头身驮盐袋的毛驴将要通过桥面,准备上山,桥东头有一个刚刚下山拉着空车的盐夫,恰遇桥头一段缓坡,双手握辕,正用力拽车,此乃盐队经磨河村南之缩写。图的中心画面:驴、马、车辆、以及驱赶驮队、车马的盐夫忽隐忽现,出没于峰回路转之间。图的左上方,在两座山峰之间,绘有一道“关卡”,“关卡”下为一石砌或砖砌的过洞,洞顶有房屋建筑,俨然“古锁阳关”真实之写照。

    记载盐道历史还有沿路的诸多地名、村名。比如路北段的挖刮庙,这里原本是政府设立的关卡,盐车通过时要纳税,百姓厌之讥为“挖刮”,一路南行,依次有响铃湾、平头铺、卸牛坪等地名,据考证,盐车沿山路一路颠簸,到平头铺则渐入平地,盐运人员在此把盐车上的盐前后左右整理平衡后再行进,人和牲口也在此喘息打尖。响铃湾在平头铺前,据说,盐车到此,牲口脖子上的铃铛就可以让平头铺听到了,各店家闻声出门,准备招揽生意。运盐的除了马车,还有人力独轮车,进入盐道后,必须有牛在前一路牵引方可行进,到卸牛坪之后一路平展,可以不用牛了。

    虞坂盐道从新石器时期,一直沿用到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了给中国施加压力,日军认为“山西省由于西面有以延安为根据地的共产军,南面黄河两岸有中央军第一战区的军队活动,治安情况极为恶劣。河南山东两省的治安也不稳定”,随发动了中条山战役。为了便于机械化部队的行进和运动,日军绕开险峻难行的虞坂盐道,由运城至平陆重新选择路线修筑了公路,这就是现在209国道运城至平陆段的前身。中条山战役从194157日开始,前后历时一个多月,中国军队被俘虏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日军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蒋介石称此役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虞坂盐道也至此冷落下去,从小生活在此地的许随怀讲,直到1956年前,依然有零零落落的百姓赶着驮骡从此经过,但是因为失去了维护,山石土方崩落,难以通行,路基渐渐被野草灌木湮没了。

    2002年是农历马年,除夕夜,在平陆县张店镇一家农家院落,某大学的教师许随怀从远方回到老家,和父母过年。妻子和母亲在忙活年夜饭,许随怀则和父亲一边随意聊着家常一边看着某电视台播出一档节目《马年说马》。节目中突然冒出一句话:伯乐相马有以貌取马之嫌……许随怀一听不对,当即拍桌子骂节目编辑“胡说、饭桶”。父亲见状就教训他:30多岁了还遇事就跳,能有什么出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节日气氛几乎因为这个插曲给破坏了,许随怀因此长时间耿耿于怀,想着和电视台理论一下:伯乐怎么个以貌取马了,拿出证据来!

    虞坂古盐道在家门前通过,这一带的人们祖祖辈辈就是听着伯乐相马的故事成长的,这件事他们最有发言权了,尤其是做过专门研究的许随怀。”

  伯乐为何在虞坂盐道相马

    许随怀说,因为盐运的繁忙,虞坂道上马来马往,路边自然出现了马的交易市场。有市场就有贩子,同时就有牙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经纪人,马的优劣和价格不是质监局和物价局说了算,而是为这些贩子和牙子掌握,相马、评马逐渐成为专门的技术,伯乐就是其中的一位,也应该是最杰出的一位。

    伯乐其实是天上神仙的名字,该仙据说专门给天帝选马,所以人们把善于相马的人也就做了伯乐,综合历史资料,伯乐相马故事中的这位伯乐本名孙阳,生活的年代约为公元前680-610年,春秋中期郜国(即今山东省西南部的成武县)人,其地理位置应该是运城所产的潞盐覆盖到的地方。孙阳先为虞国相马,在虞国灭亡后,又投奔秦国,得到秦穆公信赖,为秦国富国强兵立下功劳,被封为“伯乐将军”,以监军少宰之职随秦军征战。

    孙阳在虞坂盐道相马,除了这里马多、市场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虞坂盐道路险、条件差。虞坂道之险之难从现在留下一些地名可见一斑,比如一段形如台阶的石道名为“三跌浪”,就是因为路面颠簸,而接近古锁阳关一段,曲折路面上尖石密布,据说马儿驾盐车到了这里,经常因为绊脚而跪倒,磕掉牙齿,而留下大把的马牙,因此这段路叫做“牙茬骨”。运盐的辛苦和虞坂道路况的艰险,对马既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考验,最能看出马的素质、品质了,所谓逆境出“马才”,孙阳把办公室设在在这里,工作效率自然很高了。

  伯乐相的是什么马

    春秋时期,人们根据生产和军事的需要,将马分为六类:即繁殖用的种马、军用的戎马、仪仗用的齐马、驿用的道马、狩猎用的田马、杂役用的驽马。驾车运盐的马就是驽马,古文中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用马的两个极端来鼓励人要锲而不舍。骐骥就是千里马,驽马就是劣马,也就是最低一等的马,而孙阳在虞坂所做的工作,就是从驽马中选好马。所以,许随怀说,伯乐不仅相千里马,还在相潜力马。那么,什么马能被伯乐相中呢?

    正如前面所说,能上了虞坂路的马,一定是不避艰险的,见了山高路险而畏缩不能前进的马一定来不了这里;另外在险峻的虞坂路上,拉着沉重盐车上陡坡,失败了十次再来第十一次努力的马,一定是有坚韧不拔品质的马,能在虞坂路上常走不失足而幸存的,一定还是谨慎的;还有,好马被当做劣马使还不尥蹶子,每天吃得差,拉着盐车风来雨去干得苦而且还要比其他马干得好,一定是能够忍辱负重的。还有,许随怀认为,在孙阳伯乐生活的时候,还没有使用上马镫,所有马都是用来拉车的,戎马驾战车,人站在车上打战,齐马驾天子的仪仗车,那时实际上没有千里马,只有千里车,“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好马都是能和其他马配合好而使车跑得快,因此,伯乐相中的马,一定还是有团队精神的,能够和其他马良好合作的。

    这些所有的精神品质,能具备多少条决定一匹马是千里马,还是其他马。

    伯乐相马最早作为一个故事来出现是在《战国策·楚策四》“汗明见春申君”中:“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这段故事文言文很长,用白话来讲是这样的:

    千里马长到驾车的年龄,驾着盐车上太行山(注:虞坂盐道所在的中条山为太行山支脉),四蹄伸展,膝盖弯曲,尾巴耷拉着,脚掌溃烂,口吐白沫洒了一地,汗水湿透了全身,它走到陡坡的半中间,使劲拉辕可是车还是不前进。伯乐看到了,从自己的车上下来,拉着缰绳哭了,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千里马盖上,千里马先低头喷气,又仰头长鸣,叫声直冲云霄,如同金石乐器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千里马看到伯乐就是知己呀。

    汗明是春申君的门客,这个“伯乐哭骥”故事就是他给春申君讲的,讲完这个故事,汗明和春申君说,什么时候您给我一个用武之地,我像千里马对伯乐那样对着您发出感激的仰天长鸣。

    为了说明伯乐相马最关注的就是马的精神品质,而非那家电视台说的以貌取马。许随怀又讲了《淮南子》记载的成语牡牝骊黄的故事:

    伯乐年老后退休,推荐了接班人九方皋。九方皋上任后便到各处寻找千里马,三个月后,回来报告秦穆公说:“我好不容易为大王您寻找到了一匹千里马,不过,那匹千里马眼下正在沙丘那个地方。”秦穆公问:“那匹马是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那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于是派人去牵,牵回后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叫来,对他说:“你推荐的人连马的毛色与公母都分辨不出来,又怎么能认出千里马呢?”

    伯乐长叹一声说:“想不到他识别马的技术竟然高到这种地步了啊!这就是他高出我千倍万倍乃至无法计算的长处了。像九方皋看到的,是马具有的精神和机能,他看马时,眼里只看到了马的特征而不看马的皮毛,注重它的本质,去掉它的表面现象……”等到把那匹马从沙丘那地方牵到秦穆公和伯乐面前时,大家一看,果然是天下少有的千里马。

  虞坂千年第一诗

    韩愈《马说》上了语文教材,因而对现代的中国人影响颇深。世人都愿意自己是千里马,所以就多难免有《马说》中表达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失望或者“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抱怨。

    但是,走上虞坂古道之后才知道,《马说》虽是千古传诵的名文,但不能概括伯乐相马的全部内涵,孟子说过一段很著名的逆境成才的励志话:“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这段名言中和虞坂古道关系密切的两人,一位是傅说,他是平陆人,商王武丁的名臣,被起用前是一个在虞坂盐道上修路的奴隶。

    第二位是另一位平陆人百里奚,百里奚胸怀大志而无用武之地,就出门周游列国找机会,度过一段艰苦生活后,终于被举荐到虞国当了个大夫。但是虞国国君不听百里奚劝阻,被晋国“假道伐虢”计所灭,百里奚当了俘虏,被晋国充作陪嫁奴隶送到秦国,百里奚在途中逃到楚国,以养牛打工求生存。秦穆公听说了百里奚是人才,施计用五张羊皮换回百里奚,之后做了秦国的上大夫。

    这是两个历经曲折逆境成才的例子,韩愈之后,虞坂古道又走来了元好问。

    金代末期山西诗人元好问,为躲避蒙古南侵的兵乱,与母亲一道一路南下至河南,途经虞坂他感慨万端,挥笔写下了千古绝唱《虞坂行》:

虞坂盘盘上青石,石上车迹深一尺。当时骐骥知奈何,千古英雄泪横臆。龙盘淤泥易所叹,麟出非时圣为泣。玄龟竟堕豫且网,老风常饥竹花实。天生神物似有意,验以乘逢知未必。若论美好是不祥,正使不逢何足惜。孙阳骐骥不并有,世万亿中时有一。乃知此物非不逢,辕下一鸣人已知。我行坂路多阅马,敢谓群空如翼北。孙阳已矣谁汝知,努力盐车莫称屈。

    元好问所处正是家国变色、生灵涂炭的时候,读书人难以找到一个安静的书桌了,更不要说施展抱负的机会了,在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后,元好问没有悲观,而是企图放下名利追逐、任劳任怨,依然奋发向上,把盐车拉好。

    元好问的这首别于韩愈《马说》意境的诗,因此被称为虞坂的“千古第一诗”。

  为伯乐和千里马的寂寞守望

    2002年,许随怀和爱人一起被作为人才引进到了上海工作,气愤过后,他并没有和电视台去理论那件事。但是两年之后,作为虞坂门前长大的一个教育工作者,他再次受到刺激。

    20042月份,一直处于成绩优秀而生活贫困之中的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在强烈压抑的情绪和扭曲的人生观以及“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的支配下,变态地在3天内先后将4名同学残忍杀害。“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如果马加爵到过虞坂古道,领略了伯乐相马的内涵,我想就不会有这件事情发生。”许随怀说。

    马加爵事件之后,许随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再也坐不住了,他要让已经沉寂了几十年的虞坂古道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不在永远沉寂下去。2005年,得到朋友的资助后,许随怀带着他多年的积蓄回到家乡,此时,虞坂古道几乎全部被荒草和风化塌方的土石埋没了。他找来工人,把这条为中华民族连续服务时间最长对中国古代人才论述涉及最深入的古代工程,一点一点地清理出来。之后,每有一点收入,他就恢复一点或者建设一点,重建了锁阳关,在锁阳关的墙壁上题上元好问的诗,建了伯乐相马的雕塑,用平陆当地地窨院风格在附近建了伯乐府,只要是能够体现伯乐相马内涵的,他就一点一点攒着做,这一做,就是5年过去了。

    现在文化产业兴盛,所以文化资源争抢成风。湖北安陆与四川江油因为李白在大打口水战;孙悟空、观世音现在都能考证出老家来;连西门庆的老家都有山东阳谷、临清和安徽黄山三地争着当……在当今这个炒作成风的年代,好多事情正如影视明星一样,因为没有绯闻总是容易被人忘记。虞坂古道这个伯乐相马的地方,因为史书有明确记载,因为没有争抢反倒冷冷清清了。

    但是,许随怀依然默默地坚守着,集腋成裘地在这里建设、恢复,虽然投入了很多,但是他坚持不收门票,他说,这样其实最符合发扬伯乐相马的初衷了。看着偶尔路过的户外运动者的队伍,许随怀说,他相信总有一天这里会聚集起许许多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来体会伯乐相马的内涵,到那时,他就给伯乐建一个规规矩矩的祠堂,让众多希望成为千里马的人去缅怀,祭拜。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胡增春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3-02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三晋大工程系列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