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晋商文化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晋 商 历 史

晋 商 简 介
晋 商 性 质
晋 商 衰 落

成 功 之 道

晋 商 精 神
经 营 意 识
组 织 管 理
心 智 素 养

山 西 票 号

历 史 背 景
产 生 年 代
票 号 发 展
业 务 范 围
票 号 终 结

山西票号分布图

著 名 商 号

大 盛 魁
大 德 通
日 升 昌
蔚 泰 厚
蔚 丰 厚
天 成 亨
合 盛 元
协 同 庆
六 必 居
广升药店

晋 商 名 门

祁 县 乔 氏
祁 县 渠 氏
平 阳 亢 氏
平 遥 李 氏
榆 次 常 氏
太 谷 曹 氏
介 休 范 氏
介 休 候 氏
介 休 冀 氏

石 王 氏
蒲 州 张 氏
蒲 州 王 氏

晋商家族文化

晋 商 名 人

大同薛氏三兄弟
乔家大院的主人
开明富商渠本翘
由商而官展玉泉
独辟蹊径范世逵
盐商祭酒杨继美
崇尚仁德李明性
远见卓识李宏龄
票号始祖雷履泰
雄才大略王海峰
金融大亨贾继英
豪门国戚孔祥熙

晋商与社会文化

晋商与社火
晋商与戏曲

晋商与晋剧
晋商与武术
晋商与科技
晋商会馆文化
晋商家族文化
晋商与茶文化
晋商与古籍文物
晋商与饮食文化

晋商史料研究

抱愧山西
晋商批判
晋商与政治
晋商惨败深思录

浅议晋商与晋商文化
晋商走向衰败原因分析

更多史料请看晋商文化

寻访山西会馆第五站:甘肃山西会馆

  绛太商帮手持鞭杆走西北掌控兰州行栈业

  本报从5月11日起陆续推出了“寻访山西会馆”的系列报道,特别邀请了全国多家媒体记者从不同视角追述了当地山西会馆的前世今生。

  作为这一系列报道的组成部分,本报近日联合兰州晚报,在山西和甘肃两省共同发起“寻访山西会馆,再忆晋商往事”的活动。从本期开始,我们陆续推出旅甘晋商的系列话题。

  晋商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让人敬佩的群体。不是因为他们赚了大钱,而是因为不畏艰难的精神,他们迈动着双脚,丈量着从山西到西北广袤的大地,并且最终在人地生疏的西北落地生根,把生意慢慢地做大。

  晋商是如何到西北来的?昔日把持兰州市场的绛太商帮是如何经营的?

  6月1日,记者带着这一问题采访了甘肃晋商联合会的王来生秘书长,王秘书长这些年致力于晋商研究,他不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而且走访了不少健在的山西籍老人。

  兰州晋商以绛太帮为最

  解放前,在甘肃经商的主要是山西、陕西、天津等地商帮。据萧梅性的《兰州商业调查》:“至于经营各大商业之帮口,大概言之,金融之权,操于山、陕、津帮之手;各大行店,晋商称胜;钱庄药号,秦人居多;购办皮货绸缎杂货事业,津晋两帮,可称并驾;制造青条黄烟,陕甘两商,亦足齐驱。”山西商帮在甘肃的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在兰州经商的山西人主要分为上府帮、路南帮、绛太帮三大帮。其中,上府帮主要指榆次、太谷、平遥、介休等县;路南帮主要指临津、稷山等县;绛太帮则是指运城地区的新绛县和临汾地区的襄汾县(当时,襄汾县原名太平县,民国初年,与襄陵县合并为襄汾县)。在晋商的三大帮中以绛太帮为最,据知情人士回忆,解放前,绛太人在兰州最多时达到一万余人。兰州的海菜行(酱园)、行栈业基本上全部为绛太人所把持,另外,绸布、百货、五金、铁器、杂货等也占了相当大的份额。

  丝绸之路 险阻重重

  在兰州的大部分晋商都是亲戚朋友相互推荐而来。从山西地区的划分上看,来西北经商的山西人主要集中在晋南地区。相对于晋中而言,晋南人走西北只需从风陵渡过黄河,然后过潼关走华县、西安。然后从西安分出几条岔路,或者从长武进入甘肃境内了,或者过宝鸡进甘肃。明清时期,晋商大部分从长武进入甘肃境内,第一站是平凉,从平凉可以直接走河西走廊,也可以走宁夏,也可以前往西北重镇兰州。晋商前往西北的线路其实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
  绛太一带出门学生意的学徒一般在15岁到20岁之间,也有些十一二岁的小娃娃。出门之前家里人先要同外面的亲朋好友联系商量选定荐官 (介绍人),请他们帮忙联系好店铺,说好学徒抵达的大体时间,记清楚前往的学生意的字号。然后就开始准备出门了,一般是三人以上结伴而行。
  他们出门的讲究颇多,拾掇好随身携带的三五天的干粮、简单的换洗衣物、防身用的鞭杆。再选择黄道吉日,祭拜神灵、祖先,然后和家里人吃一顿长面、饺子。出门后,到了村外,按照喜神的方位,把鞭杆插好,向长辈叩头辞行。
  据资料记载,从晋南到西北重镇兰州,大体上分为晋南到西安、西安到平凉、平凉到兰州三段,每段的里程大致为700里。人们把在路上的行程叫做“七紧八慢九消停”,意思是说,这些路段上用七天时间比较紧张,稍慢一点就要八天时间,如果用上九天时间,沿途还可以自由地逛上一阵子。
  长途跋涉中鞭杆作用巨大。它既可以作为防身武器,也可以当作扁担挑行李,还可以作为跨沟越溪的工具。甘肃会宁一带沟壑纵横,徒步跳越非常困难,就必须借助鞭杆的力量。据一些老人讲,出了会宁县城不远有个地方名叫七十二道湾脚不干。这一带小溪众多,稍不留神就会陷到沟里,他们或者用鞭杆探路,试一试水的深浅,或者用鞭杆相互拉一把,遇到比较宽的地方,鞭杆成了跨沟越溪的好工具。
  据来甘肃的晋商后人回忆,民国初年,几位新绛人结伴到兰州学生意,一出平凉城就被一伙盗贼盯上了。这伙盗贼化装成到兰州运货的驼队,提出与他们结伴而行,快到六盘山时,这伙“骆驼客”凶相毕露,谁知这几位新绛小伙丝毫不惧,舞动手中鞭杆,硬是击退了这伙盗贼。

  推荐面试 艰辛学习

  从老家晋南出发,大约20多天后,跋涉了两千多里路的学徒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西北重镇——兰州。当这些一身风尘的学徒们,怀揣着介绍信,在荐官(介绍人)的带领下前去拜访东家时,并不知道前面还有更严峻的考验等着他们。
  据晋商后人回忆,1928年,山西新绛县北柴村有一位叫赵景亨的人来到兰州。当时,他准备进入同乡柴氏当铺当学徒。柴氏有兄弟三人,老大在家乡主掌家务,老二在兰州主管生意。到兰州后,他拿着老大开具的介绍信,先去拜访主管生意的老二。见面后掌柜的先询问了家乡的情况,然后进行了简单的考试。这场考试是当着介绍人的面进行的,对于一个准学徒来说,自然非常重要,收留与否直接取决于这次面试。当时,掌柜的问他念过几年书,他答道:“念过三年私塾。”掌柜的又要求他写字,他提笔写下:“入高门学习礼仪,遇名师教训成人。”掌柜看后非常满意,当场决定予以录用。
  学徒基本上就是勤杂工,店内的一切杂务都由学徒负责处理。同时学徒还要能避开师傅和掌柜故意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验证其手脚是否干净。一般而言,绛太帮的学徒期为三年,三年后才是“二茬子(准店员)”到了准店员时,虽然地位提高了,但依旧没有报酬。
  在绛太帮内还有这样的规定,请假回家的伙计必须在每年的十月初一以前赶回,否则半年身钱不计。有一年,一位伙计在赶回的路上耽误了行程,九月三十日黄昏赶到距兰州城10公里的东岗坡时,已经筋疲力尽,眼看城门就要关了。在万般无奈之际,他雇了一匹马,打马飞奔,总算在关城门之前进了城,保住了半年的身钱。

  号规严厉 经营严谨

  在兰州市永登县境内,至今保存着民国六年的《大顺成号规》。从这份号规上我们能够看到清末民初晋商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虽然简单,却具有超出今天人们所想象的效力,在甘肃的商帮规定,如果因违犯号规而被除名者,别的商号也不予录用。
  大顺成是专门经营布匹的商号,当时永登县共有15家布匹商号,大顺成是其中比较大的一家。大顺成号规共有八条,每条下面都有详细的解说,显示了晋商严谨的经营作风。其内容是:不许随便出入恣意游荡,凡出不得超过两钟头更不得过夜;不许自尊自大,任意妄为及日夜贪睡,躲懒偷安;不许在外赊取货物,挪借银钱,与号内注账;不许任意支使并悬空银钱;不许与己亲厚友专借银钱;不许嫖妓、玩赌、吸洋烟;不许在号内交接不肖,招留闲人;不许暴殄天物,偷漏号事,私行宴客,接待优人。
  学徒依照着这些规章,苦熬岁月,经受各种各样的苦难,一直干到成为店员。有些能力出众者单独开店,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但这样的人毕竟寥寥无几,大部分伙计默默无闻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这些规章制度在抗战爆发之前,晋商各个商号基本上能严格遵守。抗战爆发后,大批山西籍人士(包括各个商号在山西的亲属)前来投亲靠友,有些规章被陆续打破了。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一些商人眼见赚钱无望,只好购买上一头骡子回家务农了。解放后,在兰州的大部分都赶回老家分土地去了。在后来的公私合营中,一些晋商中的高级职员也陆续返回晋南家乡。
  曾经纵横甘肃各地的晋商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千年古镇流传晋商往事,百年会馆见证义利之风

  永登县是兰州通往青海、河西走廊及新疆的交通要道,从明代开始商业盛行,商号店铺甚多,经营者大部分为山西、陕西商人,主要从事布匹、山货和日杂等生意。

  山西商人在永登县修建了古晋会馆、山西会馆,兴办了晋美小学,晋南蒲剧团还长期在永登县挂牌演出。

  会馆是漂泊者的暂栖之地,记录着一段段让晋人回味的往事。自晚报刊出“寻访山西会馆追忆晋商往事”的消息后,众多关注晋商的兰州市民给记者打来电话,讲述他们所知道的晋商往事。

  这些天,记者在寻访山西会馆的过程中发现,甘肃境内的大部分会馆已经被拆掉了。解放前兰州市内的8座会馆如今已踪迹不见,人们只能通过几张模糊的照片寻觅它们昔日的风采了。

  “现在,在红城镇保存着一座兰州市最为完整的会馆,已经有250年历史了!这也是兰州最后一座会馆了。”6月2日,兰州市永登县红城镇的读者李先生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条宝贵的线索。

  6月5日上午,记者赶赴距兰州市80公里以外的永登县红城镇一探究竟。

  ①晋商兴盛建馆办学

  兰州市永登县红城镇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交通要道,为出兰州西行的第二站。红城初建于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因筑城时,土为红色而得名。北宋时,此地属西夏所有,是西夏的十二个监军司(类似于后世的军区)之一的卓啰和南监军司驻地。

  自古以来,这里就以商贸繁华而闻名甘肃、青海和新疆。据曾长期在永登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工作的史登科先生介绍:“永登是兰州通往青海、河西走廊及新疆的交通要道。从明代开始商业盛行,商号店铺甚多,经营者大部分为山西、陕西商人,主要从事布匹、山货和日杂等生意。”到光绪年间,永登县咸水河的店铺达到三四十家,红城子(即红城镇)、连城的店铺达到百余家。解放初,永登县有商铺300多户,仅在县城九街十八巷内经营的商户就有180家,摊贩1000多人。其中比较大的山西布匹商有天成福、信义德、聚兴奎、晋兴奎、大顺成等15家。山西商人先后在永登县修建了古晋会馆、山西会馆,兴办了晋美小学,晋南蒲剧团还长期在永登县挂牌演出。

  清代中叶正是晋商大规模进入西北之时,他们在红城镇或贩运西北的骡马到晋中地区,或把湖南等地的茶叶运送至西北,但更多的晋商只是小本经营,大部分从事杂货铺、当铺和饮食等行业。乾隆年间,随着商号的增加,在晋商朱伯通等10人的倡议下修建了古晋会馆。

  到了咸丰七年(1857年),西北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较快,西北晋商达到了最为辉煌的时期,红城镇的晋商们又集资对古晋会馆进行了修缮。这时红城镇的晋商已经达到三十余家,规模远远超过以前。我们今天看到的会馆规模就是当年遗留下来的。

  ②古晋会馆250年沧桑辗转

  兰州市区距离红城镇80多公里,对永登红城镇的寻访我们满怀信心。我们放弃了高速公路,选择了在普通公路和村庄之间穿行,速度虽然慢了一点,但路上绿油油的麦子,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馨香。一个多小时后,在红城镇小巷深处,我们找到了期待已久的“古晋会馆”。

  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静静地伫立在我们面前。“如今这里是红城镇文化馆。”在红城镇文化站康万成站长的带领下,我们穿过戏台下的门洞,走进院内参观了这座被人遗忘了的会馆。在穿过门洞后的一刹那,眼前景象别有洞天:一座完整的大厅,青砖红柱,古香古色,这不就是我们寻找了好久的会馆吗?

  “红城镇的古晋会馆由戏台、过厅和大殿三部分组成。根据过厅横梁上的时间来看,它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长期被人们误称的山陕会馆,根据现保存下的石碑内容显示(咸丰七年维修时所立),应叫古晋会馆。”

  古晋会馆的院子并不大,不到一百平方米,清一色的石板铺地,里高外低。穿过戏台门洞,走几步就是过厅。站在过厅里,惬意的凉风倏然而至,让人精神好爽。

  过厅甚为宽大,自从1984年此地改成文化站后,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娱乐场所。平常乡亲们在这里下棋、打麻将、玩扑克。双休日,村民们就自发地组织秦腔自乐班在过厅对面的戏台上,快乐地唱戏。过厅建筑充分引入了自然风,其一面完全敞开,另一面则和大殿的屋檐之间留了一处尺余宽的缝隙,形成了一种循环风。大厅采用了大进深、朝北的设计方式,太阳无法直射过来,夏日里格外凉快。过厅的对面是戏台,整个戏台分为上下两层,每层五间,上层演出,下层是图书室等设置。

  大厅后面是大殿,是逢年过节祭拜的地方,过去这里有塑像,如今塑像早已被毁,被改造成了农业技术学校。只有一幅留存下来的壁画“六爱图”。壁画内容以陶渊明、李白等六人为载体,展示了菊花、莲花等六种花卉的品格。晋商们之所以把这六种花卉画到会馆的墙壁上,也是在倡导晋商子弟们要学习李白、陶渊明等人的高洁品行。

  “这座会馆能够保存下来,要归功于使用的十几家单位。”康站长介绍说,刚解放时,古晋会馆是红城镇政府办公地点,后来又陆续成为税务所、卫生院、粮管所、供销社和被服厂等单位的临时办公地点。直到1982年,这里被移交给文化站使用。由于这些单位轮流使用,所以也就减少了改造的心思,客观上保留了修建时的原貌。如今古晋会馆被永登县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③74岁晋商后人忆前辈经商风范

  片刻间,康站长请来了一位74岁的老人,这位老人叫毛立治,祖籍山西新绛县百张乡北乌头村。他二爷毛德恒,清朝末年从山西老家来到红城做买卖,商铺字号“双和成”。老人说,咸丰七年古晋会馆维修时,在当时立的碑上有他二爷爷的名字。果然,在一块刻着信士名字的石碑上,他找到了二爷爷的名字———毛德恒。毛立治老人的父亲,在二十岁时离开老家,独自徒步前往红城,去寻找做生意的叔父毛德恒。他叔父在红城经营着“双和成”杂货铺,本金共计1600两白银,有几家合伙经营,他们家的股本是800两。

  老人回忆说,他父亲是在1960年去世的,当时是66岁。由此推算,老人的父亲大约于1894年前后出生,到1915年正好是二十岁左右。那时由于交通不便,他父亲在路上整整走了40天才来到红城。在父亲和二爷爷的苦心经营下,他们的生意逐渐做大,除了双和成外,还开设了双和兴、双和昌两个分号。他们一大家子都在永登买房置地,落地生根。到解放前夕,他们家有一石种的地。老人说,当时一斗种能种12.5亩,一石种相当于种125亩,这些地全部是水浇地。

  抗战爆发后,山西大部分地方成为沦陷区,老家人纷纷逃难到甘肃。当时,在红城的晋商也急剧增加。老人说,当时红城有同聚成、恒泰伦、天和全、同义和、福泰昌等字号。但是由于战祸连绵,导致交通阻塞,货物无法运来,晋商逐渐走向困顿。

  解放后,在红城的大部分晋商留了下来。他们经常举办各种善事,扶危济困。红城人对他们很尊敬,在这些晋商的后面加了一个后缀词“大(甘肃当地对人的一种尊称)”。于是,红城也就有了“杨大”、“毛大”、“苏大”等称呼。1960年,大部分红城的晋商返回山西老家,如今这里只留下了几十户,其后裔中,从事商业的人寥寥无几。毛立治老人说,他出生成长在红城镇,虽然也很想回老家山西新绛去看一看,但一直没有机会。

  ④井上敲钟井水千里传音报平安

  红城镇的古晋会馆中供奉着“关公”,他既是财神爷,也是晋商的守护神。每年春节、清明、八月十五等节日,人们都要聚集在会馆中拜祭关公,祈求生意兴隆,人财两旺。尤其是过年时节,会馆中每天都有晋商各个商号组织的社火队进行表演,而且还在红城中心的钟鼓楼和南、北、西三面城楼上,架起高大的灯架。

  农历正月十三,几乎每个商号门口都挂着各家精心制作的灯笼以及灯谜,千姿百态的花灯和奇思妙想的谜语成为灯会上最为耀眼的景象。由此,“红市花灯”也成为永登八景之一。

  古晋会馆的过厅内有一口井,格外引人注目。关于这口井的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过去人们在拜祭完关公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敲钟。当时,钟就挂在井的上方,敲一下,声音就顺着井口传出老远。传说钟口下的井和山西老家相连,当钟声敲响后,声音就会顺着井水,从地下一直传到2000多里外的晋南老家。老家人就会有感应,知道在外面做买卖的亲人们好着呢,也就少了一份担心。
 

  寻访山西会馆·甘肃天水山陕会馆:一座会馆连着六省

  天水是陇南的重镇,也是关陇古道的必经之地。人们从长安出发,走宝鸡,翻越陇山后,到达的第一大站就是天水。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人文地理,使天水成为一个商贸聚集之地。

  在明清时期,晋商商队驮着晋南的棉布、湖南的茶叶,汇集在天水,再由此运往各地。他们或从天水走甘肃武都,或南下汉中、四川,或西行临洮、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

  众多的商号,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天水成为名扬西北的水陆码头。许多晋商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今天,天水市还保留着晋陕商人留下的山陕会馆。

  地理位置的独特,使天水的山陕会馆成为连接陕西、四川、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中转站, “一馆连六省”就是天水山陕会馆的真实写照。

  不久前,记者冒雨赶赴天水,探访天水的山陕会馆。

  一座会馆两个大门

  我们是冒着大雨赶到天水的。

  伴随着雨点,我们走进了天水市区。山陕会馆坐落在天水市解放路和大同路的交汇处,天水市最繁华的步行街距离此地只有100多米。站在会馆的门口,看着人来人往的街头,不得不赞叹晋商的别具慧眼。

  天水山陕会馆的占地面积并不大,大约一亩左右,同其他地方的山陕会馆相比,它只算是一个小“兄弟”,但它所包含的人文色彩却丝毫不弱于其他的大会馆。

  为了能更多地了解天水山陕会馆的情况,来之前我们特地同天水市文化文物局的有关人士进行了联系,他们把负责管理会馆的赵晖先生介绍给了我们。简单寒暄后,赵晖先生带领我们参观了这座小巧玲珑的会馆。

  整个山陕会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陕西会馆,一部分是山西会馆,合起来就是山陕会馆。陕西会馆的大门向东,面朝大同路,山西会馆的大门向北,面朝解放路。

  陕西会馆的大门为砖雕门楼,看上去精美异常,进去之后一连三座大殿,之后则紧挨着面向北的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的大门淡雅朴素,黑底黄字的匾额格外引人注目,进入院内,小巧优雅,进门后紧挨着大门的是耳房,迎面是聚会的大殿,大殿的东面长着一丛碧绿的竹子,一种超尘脱俗的感觉油然而生。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可见,当年修建这所会馆的晋商不是俗人。竹子旁边有一条小径,绕过去就是一座大殿,门口悬挂着清光绪年间被誉为“陇上铁汉”的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甘肃秦安神明川(今西川)人安维峻题写的匾额。

  从表面上看这是两组建筑,其实它们是连在一起的,两者之间有一个小铁门可以相通。这是否暗含“晋陕一体”的意思,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一方水土

  来到天水的晋商不仅修建了山陕会馆,而且把山西的地方特产、地域文化也带到了天水。

  天水山陕会馆中最值得称道的是陕西会馆的砖雕门楼。这个砖雕门楼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由关中工匠雕造。门楼通体以雕砖、磨砖拼砌而成。门楼的主体建筑有门楼、戏楼、大殿等。现存砖雕门楼保存完整,面阔3间,4柱5楼,长22—23米。中门、次间均开券洞。正面砌砖雕镂梁柱斗拱,平座勾栏,垂花檐楼、各式额枋花板,构成几层仿木结构的楼阁。构件上雕刻珍禽异兽、花草虫鱼、人物故事等。四柱旁侧镌刻楹联,内联:“义勇冠尘寰,当年摧吴挫魏,丹心耿耿锦汉祚;庙貌重关陇,群生蒙庥托庇,馨香世代报神恩”。外联:“忠义参天出于至性,宫墙数仞仰之弥高。”对联的内容无疑写的是武圣关羽,两幅对联,记录了晋陕商人在西北携手共进的往事。

  以前山陕会馆还有个牌坊,此牌坊创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为山(西)、陕(西)商人酌议修建,原在山陕会馆 (今文化馆)内,1985年迁到甘谷县十里铺乡五里铺村大象山下。

  晋陕商人将当地物产带到了天水

  解放前,天水有一个“元兴恒”商号,专门生产汾酒。众所周知,汾酒是我国的八大名酒之一,产于汾阳县杏花村的汾酒,以色香味三绝著称于世。它起源于唐代以前的黄酒,后来才发展成为白酒(据说,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句,就是写汾酒的)。

  据天水的有关资料记载,“(天水)汾酒业在200年前已在天水起家,人们记忆中最深刻的‘元兴恒’号在当时(指解放前)已历七世,210余年的历史,使产品驰名陕甘两省,以兰州、武威、张掖为主要市场。”

  不知道元兴恒的汾酒和山西汾阳县的汾酒之间有何关系,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天水作为辐射六省的交通枢纽,有大批晋商来此。

  明清时期大批晋商来到天水。民国时期,由于战乱也有不少晋陕商人来到天水,尤其是1937年抗战爆发,大片山河沦陷,山西、河南的大批中小工商业者以及难民背井离乡来到天水。到解放前,天水市面上占经济比重最大的五行为钱栈行、梭布行、京货行、山货行、棉花行,其中比较驰名的还有汾酒和烟坊两业,它们资金大、底子厚,在当时市场上占很大的比重。

  渐行渐远的晋商往事

  天水的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辐射陕西、四川、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桥头堡和中转站。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秦州(今天水)府东三百里。东至凤翔府陇州三百五十里,东南至汉中府凤县三百二十里,南至成县二百六十五里,东北至平凉府三百四十五里……秦州当关、陇之会,介雍、凉之间,屹为重镇。秦人始基于此,奄有丰岐”。

  如今,当年的晋商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许多老天水人依然记得他们留下的故事。

  著名漫画家曹昌光先生,自幼在天水长大,他给我们讲述了他所知道的晋商往事。曹先生家住在天水的西关一带,解放前,他在天水市的西关小学读书,每天从山陕会馆的门口走过,他们班上有不少的山西籍的学生,至今他还记得关于晋人的一些往事。

  武圣关公是晋商的守护神,有晋商的地方就有关帝庙。西关小学就设在忠义巷的关帝庙内。这些都是解放前的称呼,解放后,忠义巷改为解放路,西关小学改为解放路第二小学。

  他在读西关小学时,关帝庙的规模非常大,有两个大院落和三个小院落组成,大院子的面积有篮球场大,小院落有排球场大。他们的一个教室设在关帝庙的偏殿里,教师的办公室就设在关帝庙的献殿内。那时候,他们经常偷偷溜到关帝庙的大殿内去看关老爷,关老爷的塑像极其细腻,据说当时建设维修关帝庙时,晋商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不过,晋商的身份在后来动荡的岁月中,也让他们及其后人饱受磨难。曹先生有一个姓张的同学,他的父亲是经营面粉厂的,家里的条件不错,他经常拿着白面馒头到学校里,这让他们很羡慕,因为当时很多人家只能吃到苞谷面。解放后,这位同学家的面粉厂被公私合营了,他的生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文革”期间,姓张的晋商全家被遣送回了山西老家。曹先生的那位姓张的同学也没有了音信。直到改革开放落实政策,曹先生才又见到了那位同学。

  天水有个巷子名叫大同巷,这条巷子里住着不少晋商,以前在天水很有名气。有知情人士说,天水晋商大部分都回了老家。有些人是抗战胜利后回去的,有些人是公私合营以后走的,也有些人在“文革”期间才回山西老家。

  岁月悠悠,晋商的身影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
《兰州晚报》记者 王文元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12-25 )

太 原 道 >> 晋商文化 >> 寻访晋商山西会馆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晋商文化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商文化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