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温红军东征系列 |
||
|
对于今天处在转型跨越的山西人民来说,东征,使我们又一次打破相对封闭的生存格局,它开启了山西人又一次“走出去”的历程。 如果说东征是一个“发现山西”的过程;那么此后的一系列波澜壮阔的故事则是山西“影响全国”的历史。 一、红军东征与山西精神 二、红军东征史回顾 三、抉择:东征东征 |
|
重温红军东征系列之一 红军东征与山西精神 |
||
|
由省委宣传部、吕梁市委市政府、石楼县委县政府、山西电视台等联合拍摄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红军东征》正在央视一套第一晚间剧场热播。这部电视剧,是一段再现红军命运历史抉择的真情回忆,一阕讴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辉煌序曲,一幅描绘群英逐鹿晋西高原的宏伟画卷,一部塑造中华民族风流人物的壮美诗篇。它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现了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革命情怀。这部电视剧唤起了观众了解那段革命历史的热情,也激发了人们对东征精神的重新思考。 东征精神是什么?站在不同角度、不同高度,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人们定当有不同的理解。这部片子的首席编剧孙国强认为,东征是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转向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拐点,是红军在万里长征之后,挟百战余威主动实施绝地反击的英明之举。在东征前夕,中共领袖们又一次面临错综复杂、岌岌可危的政治格局,来自日本帝国主义的蚕食鲸吞,蒋介石政府和地方实力军阀之间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以及国际局势的瞬息万变,面对这一切,共产党人再次展现了他们的开阔胸襟、高风亮节及政治智慧。从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被动挨打,到长征初期的惨重牺牲,再到遵义会议之后扭转形势,共产党人越来越成熟,在东征战斗中更显得游刃有余。这也许就是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欲与天公试比高”真正底气之所在。 而对于广大的山西人民来说,红军东征,给世代生活在这块黄土地上的人们带来了一种既古老又新鲜的政治理想和社会期待,这也是阎锡山和蒋介石最担心的一件事——赤化。因为这种政治理想和社会期待一旦被人民所认同,则必将爆发出巨大无比,足以撼动整个中国社会的能量。毛泽东对这一点深信不疑,而那看似力排众议、孤注一掷的战略冒险,竟成为挽救中国革命和民族危亡的最佳抉择。 这部片子的总导演,山西人张绍林在媒体见面会上称,自己是从山西这块土地上走出来的,对山西充满感情,这次拍摄《红军东征》,终于能够了一个心愿,就是把山西老百姓对中国革命的意义展现出来,把真正山西的精神展示出来。 那么“山西的精神”是什么?今年1月11日,在山西“两会”,省长王君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及深入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提出,山西在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的同时,还将锻造锤炼传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风貌的“山西精神”。此后,省委宣传部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征集“山西精神”。这正是一种契合。 对于今天处在转型跨越的山西人民来说,东征,使我们又一次打破相对封闭的生存格局,它开启了山西人又一次 “走出去”的历程。 山西人第一次走西口发生在明代中期到民国的四百年间,它被学者们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其他两次是下南洋和闯关东),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走西口”将山西的文明带到了口外,同时,也为山西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晋商文化。南北之间,有从两湖到蒙古甚至俄罗斯的万里茶道,茶道两边,则默默伫立着印证这段历史的晋商大院。 第二次“走出去”就发生在红军东征之后,不同的是,这一次西行,山西人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着一种政治理想,在东征之后,共产党成为吸引山西青年的一面旗帜,渡过黄河,远赴延安的青年络绎不绝,而在山西本土,抗战后八路军队伍的空前壮大,牺盟会和决死纵队成立,解放战争中大批山西干部南下……如果说东征是一个“发现山西”的过程;那么此后的一系列波澜壮阔的故事则是山西“影响全国”的历史。这一切,都是从1936年毛泽东下令红军渡过黄河开始。 今天,这一思路,可能对于山西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就是说,山西人、山西文化,必须融入到全国乃至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它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历史悠悠,如白驹过隙,东方大白之时,古老的太行巍巍耸立,它以千年不变的姿态向我们讲述一个不朽的传说,那就是“东征”。■ 相关阅读:红军东征专辑 |
|
本文来源:三晋都市报20120317;本文作者:郑彩霞 |
||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03-2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