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两大盼望,一是盼过年,二是盼过中秋节。盼过年盼的是穿新衣和吃饺子;盼过中秋节就是盼望吃月饼。中秋节的月饼哪种最好吃?我最喜欢郭杜林。
郭杜林是典型的晋式传统月饼,有悠久的历史。它看上去笨笨的,形态憨厚,但吃起来口感酥松,甜而不腻,越嚼越香,回味无穷,特别是馅里的桂花、玫瑰和青红丝,香味浓郁,风味独特。郭杜林在山西民间有极好的口碑,知名度很高。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晋式月饼中的经典,是山西面食的骄傲。
郭杜林的制作技艺最早可上溯到清康熙年间,距今约有300年历史。它的名称由三姓合成,这三姓是指太原城内一家饼铺里姓郭、姓杜和姓林的师徒三人。据传,有一年中秋节前夕,三人因饮酒过量误了做饼的时辰,导致早已和好的饼子面团发酵。酒醒后,看着发酵的面团不能做饼,他们心急如焚,担心掌柜追究责任。为挽回损失,郭姓师傅急中生智,指挥徒弟二人往发酵的面团中掺和生面,并加入麻油、饴糖做成一种包馅的饼子。没料想这批口味新鲜的饼一上市,竟被一抢而光。掌柜见此情景,不但没有责怪他们,还让他们如法炮制,上市销售。这年中秋,这种月饼十分畅销。从此,这种饼在市场上流行开来,并成为太原人独具特色的中秋节食品。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师徒三人,便把此饼称为郭杜林。另外,因此饼是师徒三人醉酒后做成的,后人们还为它起了个有趣的别称——醉饼。醉饼虽然不含酒精,但它绵软、醇厚的风味,总让人联想到沁人心脾的酒香。
郭杜林还有一个名称叫太后饼。起因是这样的: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携光绪西逃途经太原时,山西巡抚用郭杜林作为点心进献两宫,深得慈禧赞赏。慈禧回鸾京城后,念念不忘郭杜林,钦点郭杜林为贡品。因此,郭杜林扬名京城,民间便将郭杜林改称太后饼。新中国成立后,有了胶鞋,郭杜林月饼饼面的水波纹极像胶鞋底,民间又谑称它为“鞋底子”。
郭杜林月饼的制作技艺流传极广,山西各地民间都会制作,工艺、配料虽略有不同,但风味基本一致。每当中秋,城乡村社多有架炉烤制。
在晋北乡下,每逢八月十五,总会有热心人组织起来,垒灶架炉,给村里人烤制月饼,村里人不用花钱,摊点柴炭即可。另外,村上有个规矩,各家烤完之后,留下几个给炉主、掌炉和打杂的,以示酬谢。
郭杜林的风味有多种,主要有桂花、玫瑰、枣泥、五仁四种。其制作工序分四个步骤。以15千克成品桂花月饼为例,制作工序如下:
一是制馅。制馅前需备熟面1.7千克、白糖2.2千克、麻油1千克、青红丝0.25千克、桂花0.1千克、蜂蜜0.3千克。备齐后放在盆内拌匀即成。粘结度以抓起一把轻轻一握不散为宜。
二是制皮。将白面5千克放入盆内开池(即在面的中间弄一小坑),将麻油1.2千克、发酵面0.75千克、白糖0.2千克、糖粞0.25千克、碱面0.05千克放入,再倒入开水1.2千克,化开白糖后,和成面团即成。
三是包制成型。包制时,将皮面面团以每个65克分成小剂,在手上揉成圆球后按成中间厚、边沿薄的圆饼,包上60克馅料收住口,再揉成圆球。将圆球口部朝上放进月饼模内,用手按平磕出,刷上糖粞便成型了。
最后是烤制。过去农村多用有上下火的吊炉。饼坯入炉时,一定要用锥子在饼面上扎上两个到三个小孔,以防虚鼓。月饼烤熟出炉后再在饼面刷上蜂蜜,并撒少许青红丝和白糖,冷却后就是非常漂亮的郭杜林了。
南方的月饼细皮嫩,肉十分美味,但我独爱晋式月饼。虽然它造型笨拙,面皮粗糙,却憨厚质朴,充满乡情。月是故乡明,三晋儿女不管走得多远,如若在中秋之夜能品尝到家乡的月饼,那一定欣喜万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