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晋西北有一种野生菌叫地皮菜。这一只有太阳雨下过之后才生长的东西,形状与木耳有点相似,颜色碧绿碧绿的,如同翡翠般透明。若拿一朵放在手心迎着太阳光去看,水嫩欲滴。晋西北人喜欢食用这种野生菌,每年夏天阵雨过后,就会去田野拣拾很多回来,蒸成包子吃稀罕。
地皮菜在我们家乡,也叫“羊脓带”或“地圐圙”。老人们的解释是,羊儿吃草时流在草地上的鼻涕干后再经雨打湿胀发起来的。地皮菜过分地浸水,就会软化成半流体,像羊鼻涕一样。大概这就是老人们牵强附会的根据。虽然这一解释是站不住脚的,但地皮菜的确跟羊有关,叫“地圐圙”就很有道理。“圐圙”是蒙古语“库伦”的译音词,意思是围起来的草场,供放牧。围起来的草场放什么牧?当然是羊了。另外,还有一个规律,地皮菜不会在农田里长出来,只有羊群去过的野地里、山坡上才会生长。
太阳雨是夏天偶尔发生的短时阵雨,家乡的人叫扫地雨。晴天白日有一绺乌云从太阳底下掠过,乜斜里下起雨来。雨线稀疏,雨点巨大,啪哩叭啦落在烤焦的大地上,斑斑驳驳,如同农家打扫院子时为压住尘埃用瓢泼洒出去的水珠。但是,时间不会持续多久,云飘过之后,雨也走了。这时田野上就会出现神奇的一幕,草丛间,好像是那些落在地上的雨点睡醒了一般,揉揉腥松的眼睛准备起床。它们蠕动着,伸展着懒腰,摇身一变就成了地皮菜,霎时,一朵一朵铺满了山坡,仿佛太阳雨变幻的魔术。此时,是拣地皮菜最好的时机。村里的人们特别是孩子们,就会互唤着结伴奔向田野和山坡,在雾气蒸腾中将一朵朵碧绿的“翡翠”拣进蓝子里。他们争抢着,比赛着,生怕自己拣得少了。
地皮菜的生长的确是神奇的。雨太大太密就会将长出来的地皮菜浸湿打烂冲走,太小太少则因水份不够不会长出来。只有在炎热夏季的正午或午后一段时间里有短暂的阵雨时,它才相约而来。地皮菜长出来后,如果是连阴雨一直下个不停,它们就会软化成流体粘贴在地面上,让人拾不起来,然后集体消失。
地皮菜拣回来,倒在笸箩里,摊得薄薄的,先要拣择去里面的柴梗和杂草,再用清水淘洗去泥沙才能食用。清洗时动作要快捷,浸在水里的时间尽量要短,以防浸泡时间长了而脓化。洗干净的地皮菜还得摊晾到半干不湿的程度,拌馅时才干爽。
地皮菜准备好后,就可以蒸制地皮菜包子了。吃地皮菜包子总给人一种急切的期待,特别是孩子们总是盼呀盼的,希望和好的面团快快发酵,快快地变成热腾腾的包子。
蒸制地皮菜包子和蒸制其他包子一样,待面团发酵后,要搭碱中和酸度。揉至光滑利手富有弹性时即可包馅制作。地皮菜包子馅的调制非常简单,不需要将地皮菜剁碎,在地皮菜里放入适量的盐、花椒面和葱花之后,再调入适量植物油拌匀就
OK
了,上笼蒸制不必细说。用地皮菜做馅,蒸制成烫面蒸饺也很好吃,配上蒜醋风味更浓,蒜醋里不要忘了滴些香油。
蒸熟的地皮菜包子,白白胖胖,热乎乎的,咬一口,皮蓬松绵软,馅咸香鲜嫩,让人有一种久违的激动。地皮菜包子吃起来非常鲜美。
地皮菜除了能蒸包子和蒸蒸饺外,还可调凉菜吃。做法是在洗净的地皮菜里放适量盐和葱花,再炝上花椒油,调入老陈醋拌匀即可,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下酒菜。喜欢吃醋的就多放些进去,酸酸的脆嫩脆嫩的,特别开胃。
拣拾回来的地皮菜吃不了可以晒干储藏起来,留在冬天和春天里食用。冬天里蒸制的地皮菜包子叫干地皮菜包子,是将干的地皮菜用水泡发后配上粉条、鸡蛋、黄花菜等蒸制的,是另一种口味。干地皮菜包子现在在太原有许多酒店经营,馅料多是龙口粉丝经热油炸至蓬松后配上泡发的地皮菜制成的,黑白相间,酥松清香,十分可口。有的酒店还将包子放在烤箱里微烤。外焦里嫩,更加诱人。干的地皮菜亦可做汤,不必赘述。
地皮菜是山西的特产,调味市场、特产店里经营这种干货,不仅是居家美食的好食材,也是馈赠亲友的好礼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