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面食大全系列34

柳林碗秃,火辣辣的诱惑

  柳林碗秃,也叫“柳林碗脱”或“柳林碗团”,是吕梁地区的特色小吃,以香辣著称,极富个性,流传于离石、临县、中阳、柳林等地,但以柳林为正宗。

    柳林碗秃的三个叫法,都是形象命名法。“碗脱”是蒸熟晾凉从碗里“脱”下时的形象叫法,是动词法。“碗团”是古法熬制时将熬熟的面团舀进碗内时成团状的称谓,是形容法。“碗秃”则是蒸熟晾凉取下后有光滑铮亮的效果,像秃顶一样,是比喻法。三个名字,各有风采,笔者偏爱“碗秃”,它风趣幽默,形象生动,很范儿很有韵味,这样喜剧的美食,遇到了哪有不食之理。

    柳林地处吕梁山西麓,黄河中游东岸,属西北黄土高原地带丘陵沟壑区。农作物以小麦、谷子、高粱、玉米、大豆为主,兼种杂粮。柳林人喜爱面食,吃法丰富,较喜咸辣。柳林碗秃就是柳林人喜爱的典型面食之一。

    柳林碗秃与徐沟灌肠、平遥碗脱、保德碗坨有着相同的“血脉”,蒸制法基本相同,风味的不同是因面的不同和蘸料的不同而不同。柳林碗秃与徐沟灌肠、保德碗坨相比,区别在蘸料上,徐沟灌肠浇的是卤汁,保德碗坨浇的是蒜泥汁。与平遥碗脱不同在于用面,平遥碗脱是用白面蒸制,另有风味。

    卖柳林碗秃的摊位都很醒目,不论是移动的三轮车还是固定的摊位,大都立有一块写着“柳林碗秃”字样的牌子,有的是贴在玻璃罩上的即时贴。卖柳林碗秃的三轮车上多架一块板子,板上碗扣碗摆了蒸好的碗秃,挨碗放的是各种蘸料。只要食客走上前来,卖碗秃的就会拿起碗来,用钢锯条磨成的小刀,熟练地将碗里的碗秃划成菱形,再紧贴碗的边沿划上一圈,将碗秃剥离开来。剥离后,从放调料的容器中各取适量放于碗内,最后放上辣椒,扎一根牙签。前后不过一分钟,很是麻利。

    柳林碗秃的做法多用蒸制法,是在荞麦面里放入适量的盐和姜粉,用凉水先和成硬面团,然后逐渐加入凉水,揉搓面团,使其稀释,变成稠糊浆。面糊调好后,舀进碗里即可上锅蒸制。蒸碗秃用的碗以浅底的小碗为宜。面糊入碗前,先将碗蒸热,用湿布擦去水汽。每碗只盛八成满,以武火蒸20分钟即熟。蒸熟下笼后,用筷子朝一个方向飞速搅动,并使其

    摊贴至碗口边沿,使碗内面糊成凹状。搅完置阴凉处冷却即成碗秃。碗秃的另一种做法是熬煮法,比较原始。是把熬煮熟的荞面糊糊舀在碗内,晾凉即成。蒸法是“进化”了的做法,适合批量生产。

    碗秃的食法不仅可以凉食,也可热食。凉食时切条、割块、就碗、扎食不拘。吃时调蒜泥汁、陈醋、香油配姜末,当然辣椒是少不了的。柳林碗秃所配的辣椒很有讲究,是把麻油烧热后,放入葱花少许,待葱花炸至发黄时,倒入辣椒面翻炒至深红色。辣椒要用头茬椒,头茬椒肉厚,辣味纯正,香辣无比。笔者没有品尝过热炒的柳林碗秃,不知其味,不敢妄言。据说,可配豆芽炒食,如同徐沟灌肠,亦可与羊杂割混炒,如此吃法更加独特,其味一定更长。

    品食柳林碗秃,主要是吃那个辣劲,直吃得舌头火烧火燎头冒热汗才过瘾。柳林碗秃作为地方小吃,的确名不虚传,食者如云。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赵孟天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11-20 )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山西面食大全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