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李星民著:山西饮食民俗
74:古代农历十二月的民间年节、食风

  每年农历十二月,已届年终岁尾之时,民间是月有过腊八节和祭灶的风俗。而在节日期间,也有一些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活动。

  ■农历十二月·腊八节的饮宴食风

  据传说,十二月八日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因此,这一天寺院要作佛会,熬粥供佛或施粥贫者。在民间,要作腊八粥,或阖家聚食,或祀先供佛,或分赠亲友。而腊八粥的熬制,则要根据各地的物产和家庭经济情况而论。一般用各种米、豆、果品等物,做成腊粥,作为节日的主食。除腊八食粥之外,民间与宫中还有许多其他的饮食风俗:或该节时,凿冰祀神、贮窖;或于是日家家争做腊肉、腊醋、腊酒、腊水等。

  民间过腊八节时,日期上亦有迥异者,如河北、山西的一些地区民间,则分为腊月初五日与初八日两部分。《明宫史》载:“先期数日,将红枣槌破泡汤,至初八日早,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户牖、园树、井灶之上,各分布之”,然后举家都吃;或者互相馈送,赞夸精美。《宛平县志》称:十二月八日,先期凿冰方数尺,纳窖中封如阜。是日,民间循腊祭遗风,以豆果杂米为粥供朝食,称之为腊八粥。《天津府志》说,此地十二月八日有食腊粥之俗。以米、豆、枣、栗杂煮之,曰“腊八粥”,“兼饲贫”。河北蔚州民间,腊八日有“食豆粥、作醋、腌肉、藏冰”的习俗。《阜平县志》称,此地民间“腊月八日,鬻米、菽为粥祀先,或以饲贫人”。任邱县民间,在腊月八日,有食腊粥、造腊酒的习俗。山西《朔州志》曰,此地民间腊八节,和五豆及米煮粥,名曰“腊八粥”。除此而外,还有作腊醋、腌肉、藏冰之习。《潞安府志》记载,此地民间,腊月五日,吃“五豆”,同食“腊八粥”。取肉汁煮白粲,加枣、栗、榛、杏以为糜,曰“腊八粥”。以秫粉煎饼,祀祖先,相问遗。《泽州府志》说,腊月五日,和煮稻、黍、果、豆为粥,曰“五豆粥”。八日煮之,曰“腊八粥”。可见山西潞安、泽州民间的腊八节不仅在腊月初八日,而是在腊月五日。而山西安泽县,十二月朔日,炒麦、豆、玉梁,清晨食之,名曰“咬炒”。初五日以诸豆和米煮食,名曰“五豆”。初八日,以枣、黍作粥,名曰“腊八粥”。《翼城县志》曰:“初五日,人家多于此日煮五豆食之,谓之吃五豆。十二月初八日,人家多煮梼豆饭,杂以果肉、姜椒之类,早祀神祗,合家旋食之,谓之腊八粥。”陕西《延绥镇志》说:“腊月八日,谓之道德腊,用黄黍作糜,下油盐于中,谓之锛饭。”甘肃《洮州厅志》称,民间初八日,“宿为粥,五更和八宝菜,谓之腊八粥。凿冰祀神,大小啜粥,亦分馈亲友。”在江南苏州,腊月八日也有吃腊八粥的习尚。

  清代乾隆进士顾之麟在《腊八粥歌》中对古代民间腊八节食粥的习尚,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他说:

  饱饫不思食肉糜,清净恒愿披缁衣。

  云寒雪冻了无悦,转用佛节相娱嬉。

  獐牙之稻粲如玉,法喜晓来炊作粥。

  取材七宝合初成,甘苦辛酸五味足。

  稽首献物仰佛慈,曰汝大众共啜之。

  人分一器各满腹,如优婆塞优波夷。

  呜呼!

  此日曾名兴庆节,冬青树冷无人说。

  何如佛节永今朝,岁岁年年有腊八。





  ■农历十二月·“祭灶”的饮宴食风



  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晚上,民间有祭祀灶神的风俗,故称此日为“灶王节”。有的地区则称此节为小年、小年夜或小除。祭灶的日子,一般说来,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日夜进行,而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四日夜举行。也有的地区较为特殊,如湖北宜昌府地区民间,在腊月二十二日祀社;广东的遂溪县民间,却在腊月二十五日送灶。

  此习的来历,是由于古代民间认为此日灶王爷要上天去汇报人间的善恶事,因此人们要为他送行,请他吃好的,从而为人们隐恶扬善,上天言好事;然后,下地保平安。所以家家祀灶时,都有专门的祭品。这些祭品除羹汤灶饭外,还有糖瓜、糖饼以及为灶王爷所骑神马摆设的供品。而有的祭品,其用意颇深。如人们为防止灶王爷上天时说坏话,于是供祭糖饼,使之“胶牙”。更有甚者,一些地区民间竞用酒糟涂抹灶门,使灶王爷成“醉司命”,而不能胡言乱语。

  对祭灶的风习,史籍多有载述。如北宋孟元老撰的《东京梦华录》卷十载:开封府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贴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灶门,谓之“醉司命”。河北《元氏县志》云:腊月二十三日,以糖瓜祀灶,谓之“糊灶口”,祝福。《永平府志》曰:腊月二十三日,“暮设糖饼、果菜祀灶。俗以糖丸粘灶门,云毋得言家长短,以祈福庇。”广平府民间腊月二十三日,以糖剂饼、黍糕、枣、栗、胡桃、炒豆祀灶君时,还有以槽草秣灶君马,谓灶君翌日朝天去,白家间一岁事,各致祝辞的习尚。山西《吉县志》云:腊月二十三日晚,设饼、饧,杀鸡祀灶,名曰“胶牙饧”。《赵城县志》说,民间祀灶以糖,其目的在于“粘其口,使毋说是非”。另据浙江《云和县志》记载,该地区民间,每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夜祀灶,物用粉团糖饼,谓灶神朝天宫言人过失,用糖牙,取胶牙之意。”祭灶时,也有的地区民间用酒糟涂抹在灶门上,如湖南醴陵即有此俗。而在陕西地区民间祀灶时,还有用雄鸡的风俗,说是送神归天。与此同时,民间还要为灶神饲马,常将草剁碎,和上豆子,放在旁边,或者放在屋顶。

  古代一些地区,民间每年祭灶时,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如在饮食文化活动方面,南宋临安府有吃“人口粥”的习尚;湖南的永州地区民间祭灶时,更有合家同食“口数粥”的风俗。据南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六云:“二十五日,士、庶家煮赤豆粥祀食神,名曰人口粥,有猫、狗者,亦预焉。”《永州府志》也记载,此地每年祭灶时,民间家家“煮赤豆作糜,合家同食,虽远出未归者,亦分贮之,小儿与童婢皆与,名曰口数粥。”《清嘉录》认为,这样做是为了避瘟气,如果“杂豆渣食之,能免罪过”,由此足见其含义之深了。

  每年祭灶也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如清代,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皇帝自于宫中祀灶以为常”。而乾隆一朝,“大内祀灶,在坤宁宫行之。室有正炕,设鼓板,后先上至,驾临,坐炕,自击鼓板,唱访贤一曲,唱毕,送神,乃还宫”。这种祭灶日,皇帝亲自击板唱吟《访贤曲》的特殊礼仪,至“嘉庆时始罢。”而对中国古代民间祀灶时的饮食文化活动,清代诗人孔尚任《祀灶歌》一诗有形象而概括地描述。他说:

  风俗腊月甘三四,比户拜灶无老稚。

  礼制五祀名不侔,惟灶官民通有事。

  古者祭夏今祭冬,荧荧灯火设神位。

  相传司命岁朝天,人间善恶注名字。

  为福为祸司命权,今夕攀留劝一醉。

  罗列笾豆割彘肩,饧糖尤为神所嗜。

  马有刍豆仆有粮,临行金币加意馈。

  家翁家众跪致辞:一年亵渎神休记,

  少言过失多言功,归来广带苗与穗。

  八口团栾共鼎餐,早晚粥香熏神鼻。

  制犬不啮如厕人,官长不答通贿吏。

  灶君灶君竟何言,饧已胶牙酒乱志。

  予为东西南北人,感君年年随旅次。

  孤客无聊夜未央,爱滋古礼近于戏。

  发白尚留儿女肠,串厨历庖不肯睡。

  一壶沽酒饯君行,一曲骊歌将鄙意。

  神保降言尔奚求?予曰循例非敢婿。



  ■农历十二月·时鲜美食与佳肴



  中国古代民间向有“糖瓜祭灶,大年来到”的说法。这表明民间此时家家户户该忙于备办年货、处理岁暮各种杂务了。这时的市场则也呈现出一片繁盛的景象,包括各种珍禽野味、年节食品在内的年货,真是门类齐全,应有尽有,供民人挑造购买享用。

  古代在江南苏州民间,每当年夜已来,市肆贩置南北杂货,备居民岁晚人事之需,俗称“六十日头店”。

  熟食铺,豚蹄、鸡、鸭较常货买有加。纸马香烛铺、预印路头财马,纸糊元宝、缎匹,多浇巨蜡,束名香。街坊吟卖簧灯、灯草、挂锭、灶牌、灶帘,及箪瓢、箕帚、竹筐、磁器、缶器、鲜鱼、果蔬诸品不绝。……酒肆、药铺,各以酒糟、苍术、辟瘟丹之属馈遗于主顾家。总谓之“年市”。

  民间的年节饮食、祭品和供品还有年糕、冷肉、盘龙馒头、口数粥、送年盘诸名称。

  按照京师(北京)地区民间的习俗,每年腊月祭灶之后,家家户户首先要忙于处理包括制作节年饮食、祭食、供品在内的各种岁暮杂务。如在清代岁暮署封印,诸生散馆。送灶神后,扫除祠堂舍宇,糊裱窗棂,贴彩画玻璃窗眼,剪纸吉祥葫芦,还帐目,送节礼,谢先生,助亲友馈炭金,整齐祭器,擦抹什物,蒸糕点,炸衬供,调羹饭,治祭品,摆供献,雕茶果,神堂悬影,院内设松亭,奉天地供桌,系天灯,挂玻璃。除夕为尊亲师长辞岁归而盥沐,祀祖祀神接灶,早贴春联挂钱,悬门神屏对,插脂麻秸,立将军炭,阖家团拜。更尽分岁,散黄金银锞锭,亲宾幼辈来辞岁者留饮啜,答以宫制荷包,盛以金银锞饰。出门听人言之吉凶,卜来年之休咎,名曰“听谶语”。“炉内焚松枝、柏叶、南苍术、吉祥丹,名曰火遇岁。阖家吃荤素细馅水饺儿,内包金银小锞。食着者,主来年顺利。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待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等等。

  每逢年岁丰稔,京师地区年终岁尾时的市场为得格外繁荣。为备办货,人们纷纷涌向市场,而市卖更加兴隆。从腊月初一日起至岁尾,天天有市,市上百物杂陈,应有尽有。而年节必备食品,干鲜果杂,珍禽野味,则更是交易之大宗。如清代每岁腊月朔,京师街前卖粥果者成市。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其次则有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等。初十日外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甘日外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炒豆,乃甘三日送灶饷神马之具也。”腊月诸物质价昂,盖因年景丰裕,人工忙促,故有腊月水土贵三分之谚。“高年于岁逼时,训饬后辈谨慎出入,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平抓之谚。”

  清代的京师不但商业繁盛,货物充盈,“老字号”林立,而且其饮食业也十分发达兴盛,素有“饮食佳品,五味神尽在都门”之美誉。京肴北炒,苏脍南羹,一应俱全。名牌名店,名店名食,饮誉八方,每逢岁终年末,其节令食品更是名目繁多,琳琅满目,所以清代“皇都品汇”、“帝京品物”,向有海内与天下无双之叹。史载:

  至若饮食佳品,五味神尽在都门。

  京肴北炒,仙禄居百味争夸;苏脍南羹,玉山馆三鲜占美。清平居中冷淘面,座列冠裳;太和楼上一窝丝,门填车马。聚兰斋之糖点,糖蒸桂蕊,分自松江;土地庙之香酥,饼泛鹅油,传来(氵制)水。佳醅美酝,中山居雪煮冬来;极品芽茶,正源号雨前春芥。猪羊分两翼,群归就日街头;米谷积千仓,市在瞻云坊外。孙公园畔,薰豆腐作茶干;陶朱馆中,蒸汤羊为肉面。孙胡子,扁食包细馅;马思远,糯米滚元宵。玉叶馄饨,名重仁和之肆;银丝豆面,品出抄手之街。满州桌面,高明远馆舍前门;内制楂糕,贾集珍床张西直。蜜饯糖凄桃杏脯,京江和裕行家;香缘佛手桔橙柑,吴下经阳字号。

  神堂供献,馓登架,果上罩,蜜饧衬供油煎;祠灶尊崇,糖作瓜,麻为饼,醴酒黄羊饭煮。晦祭碗中余粒,卜来岁之丰登;腊八釜底粥浓,验新春之祥瑞。麻秸插户,标题四序康宁;柏叶焚炉,香霭一堂和气。



  ■农历十二月·山西民间腊八节



  十二月初八日,称为腊八节。

  腊八节的渊源,应为上古时代的蜡(音读zha)祭。

  我国自古重视农业,每当农业生产获得丰收时,古人便认为是天地万物诸神助佑的结果,要举行庆祝农业丰收的盛大报谢典礼,称为大蜡。《郊特牲》记载说:“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祭万物而索乡之也”。蜡祭仪式结束以后,古人要进行宴乡活动,用新产的黍糜作粥,大伙儿聚餐,欢度佳节。

  最初的蜡祭,也包括祭祀祖宗在内,后来发展成以祭祀祖宗为主,称为腊祭。《风俗通》说:“夏日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反映了社会在不断向文明进展的变化。

  古代有“天子大蜡八”(见《郊特牲》)的记载。流传下来,腊月初八日便成为民间的风俗节日。《荆楚岁时记》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应是反映了民间承传的大蜡传统的日期。

  佛教传入我国后,借助腊八祭祖与吃粥的民俗,进行布道,又新编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的传说故事。其大意是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放弃苦行。此时遇见一位牧女,送给他乳糜充饥。食后体力恢复,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便以米加果物煮粥,届时供佛,称为腊八粥。

  历史上,每到腊月初七日,五台山佛教界便忙乎起来。清扫佛殿,擦洗贡器,整理平时很少使用的大灶房。大灶房的铜锅直径达二米多。这一天要用米专门煮粥。原料主要是小米、黄米加红豆、绿豆,佐以红枣、松子及蘑菇等等,称为七宝五味粥。铜锅煮粥要用温火整整熬一个晚上。第二天,除了用来供佛及僧众自食外,主要施舍穷人。今天,虽已不再施舍,大铜锅也停歇不用了,腊八粥用料,也远比历史上精细丰富,但各寺庙仍然习惯多熬粥。仿效传说中牧女献乳糜的情节,在每尊佛、菩萨、罗汉像前献供。同时要举行诵经活动,八音鼓乐,香烟、蜡光,很是庄严隆重。

  民间传统腊八粥,讲究选用八种主料,八种佐料,以与腊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

  主料以豆米为大宗。豆类有红豆、绿豆、豇豆、扁豆、豌豆、蚕豆及各色莲豆等等。米类有小米、大米、黄米、粳米、江米、稗米、小麦、燕麦、玉米、高粱等等。根据喜好和习惯选用。

  晋南地区多数民家选用“五豆、三米”做腊八粥,常见者为红豆、绿豆、黄豆、豇豆、扁豆五种豆子加小米、小麦、玉米。

  晋北许多地方却不喜欢用扁豆、小麦及玉米,而改用莲豆、黄米及高粱米。也有选用其它豆、米的。

  腊八粥的佐料,习惯在桃脯、杏脯、核桃仁、枣泥、栗子、柿子、瓜子、莲子、花生、榛子、松子、果脯、梨干、琐琐葡萄、白糖、玫瑰等里边选择。

  八主八辅的腊八粥,色泽斑谰,味道极佳,吃时绵软而又不糊口。

  一般腊八粥,则是用小米和黄米加各种豆类、红枣煮成,吃时加糖。

  山区百姓,腊八粥里习惯熬煮一些蔬菜。山西一般有“荤年素腊八”的说法。但在晋东南地区,腊八粥是用肉汁煮江米,再加入大枣、栗子、榛子、杏仁等干果制成。

  近年来,不少地方盛行用八宝粥代替传统的腊八粥。就是将蒸熟的糯米饭拌上糖、猪油及桂花,装入盛有莲子、红枣、樱桃、瓜子、杏仁等果料的碗内揿平,再经蒸制后扣在盘内,挂上糖卤汁而成。色泽光润、悦目,香甜、透味,入口溶滑。

  民间吃腊八粥,讲究在太阳出山以前。吃饭时,小孩端一碗粥,先用筷子往院内各棵树上抹一些,然后用斧头或木棍敲打树干三下。口中还唱道,“管你结枣不结枣,年年打你三斧脑。”“看你结杏不结杏,年年打你大三棍”等等。习惯称之为祭树,却有除虫防虫之效益。

  旧俗,学生家要给先生敬送腊八粥。现在,山庄小村里仍保留着这一习俗。腊月初八日早上,小学生上学时,每人要端上一碗腊八粥送给老师。这也是家长们对老师辛苦一年,表示的一点敬意。

  腊八节,娄烦县等地习惯“吃捂麻雀饽饽”,“打麻雀面”。具体做法是,把面捻成圪垛垛,搓成圪搓搓,煮熟捞出来,在院里撒一点儿,表示捂麻雀、打麻雀、消灭麻雀。这些地方,位于山区,山林草坡茂盛,麻雀很多,对农作物为害不小。吃“捂麻雀饽饽”,“打麻雀面”,体现了对麻雀为害的憎恶。

  腊八节,当年成婚的小伙子要到井上抢挑头一担水。民俗认为“明年可以生一个胖娃娃”。孩子们则喜欢到河里打冰块,顺便在冰上做滑冰游戏。

  晋北许多地方,腊月初七日下河取冰块,除留一部分供神外,全部倒在水缸内溶化,以备次日早晨做“腊八粥”使用。有的地方做腊八粥所用的水全部是冰块所化。

  与腊八节相关,山西南部地区习惯腊月初一日炒豆子,腊月初五日吃五豆饭。五豆饭大体分两种类型。长治等地是以小米和红豆、黄豆、绿豆、豇豆,制成粥饭。运城等地是将大豆、小豆、红豆、绿豆、豌豆等五种豆子煮熟后,下面条食用,称为吃五豆。民间有“吃了五豆,长一斧头”的说法。

  过了腊八节,民间就认为是已进入年节,要为过大年做准备工作。碾米、磨面,生豆芽,做豆腐,摊煎饼,赶集置办年货。正如一首儿歌所唱,“腊八到,过年了。爷爷好喝老白烧;奶奶爱吃胡花椒,妈妈要扯花布料,娃娃要响大麻炮,乐得爸爸哈哈笑。”

  在平时勤俭过日子的庄稼人,到腊月里却最舍得花钱。如今农民日子富裕了。置买年货当然也就更丰盛、更高档了。

  ■农历十二月·山西民间祭灶节

  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祭灶之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祀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道教兴盛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姓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山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阳城等少数地方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

  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回宫降吉祥”的。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晋北地区习惯用饧,是麻糖的初级品,特粘,现在统称麻糖。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糖、饧之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上天后嘴被饧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是给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据说他们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点一下。祭灶时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别要为灶君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这些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

  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说法,祭灶往往是男人们的事情。近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时,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

  在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祭灶节,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贴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家,清理箱、柜、杭席底下的尘土,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近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五蝠拜寿,犀牛望月,莲年有鱼,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子四进士,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有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农历十二月·山西民间除夕节

  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日。民间俗称“年三十”,这天晚上称为“除夕”。要彻底清扫室内、外环境,即使平时很少光顾的犄角旮旯,这一天也要特别认真地打扫干净。俗话说“柴有柴样,炭有炭样,清水洒街,黄土垫厕。院里院外,喜气洋洋”。

  吕梁地区的一些乡村,大人小孩都担着水桶,到河沟里打冰块。担回后放在阴凉处,待到夜深人静时,把冰块砸碎如拳头状大小,满院洒开。另在院落的四角放四块大冰,意喻银子满院,人丁兴旺。

  山西一些山庄小村,老人们要到泉里打水,称为“净水”。传统礼俗,一般用酒祭礼神灵、祖宗。山区贫困,只好以水代酒。如今生活富裕了,山区也开始用酒祭祀,但老人们依然习惯水酒兼用。

  民俗认为春节期间,天地诸神要降临人间,与民同乐。年三十,要为诸神精心安排宫寝,对天地神与灶君神尤为隆重。天地神的宫寝设在院里,靠近正面上方,摆一张长桌,四周围以特别的幔帐。上面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神位”,俗称天地爷。天地和合,万物生焉。民间也往往以他代表一切神灵。如果是特别讲究的人家,还要在条桌外面搭成彩棚,饰以松枝柏叶。香筒蜡台较讲究,香炉习惯用木斗盛黍米来充当。木斗的前后左右及上方,皆用黄色纸裱出,意喻土地,正面贴“满斗焚香”斗方。这种习俗,应该属于一种五谷丰收以后的感激之举。天地神位前面,还要铺设毡毯,因为大年初一,村人互相拜年,均在天地神位前进行,天地神位的一切陈设,反映着一家的兴与衰,当然布置起来也就特别认真了。灶君的神像,由于位置紧挨锅台,进门就能看到,成了室内的一种重要陈设。还因为灶君神像一贴就是一年,不断受到烟熏气蒸,保护显得特别重要。细心者,要用秸杆及五色彩纸,扎成一座宫殿形外罩,配以能够活动的门。平时关闭双门,敬香、奠酒时才打开双门。对于其他诸神,民间都要擦洗香炉,换上新的砂子,形式与内容都比较简单。

  接下来便是邀请列祖列宗及一切亡故亲人的灵魂,回家与生者共度佳节。一般是在一个不住人的空居室里安排。存有家谱的人家,要将家谱恭恭敬敬地悬挂起来。没有家谱的人家,要设置亡人灵牌。灵牌分两种,一种用木材加工而成,外面配有金匣。平时灵牌装在金匣内,这一天要从套匣内取出陈列:另一种是用白麻纸做成,用尺许长八寸宽麻纸,折叠成方筒状,每面二寸宽,正面贴红纸三寸许,祖先名讳书于其上的如“故显考某(姓)公讳某(名)暨妣某(姓)氏之神主”,写法同上(古礼丧父曰考,丧母曰妣)。背面粘在秸上,插斗方内供奉。有的地方讲究有灵位者不再写“亡疏”,也有的地方是灵牌与亡疏同时祭供。有些大户人家传统是除夕晚上“安神”以后,才写“亡疏”,讲究“先神后祖”。多数老百姓要请人写疏,往往在白日里便将这些工作准备完毕。

  这一天,要垒旺火,扎草把,糊灯笼。灯笼分大灯、小灯两种。大灯悬挂于大门外,做工精细。有玻璃宫灯、纱灯,也有用五色纸做成的各类彩灯。一般讲究成双配对,齐呈吉祥。一些讲究的人家也习惯在天地神位前点大灯,甚至还配有十分精美的灯架。小灯摆在院内各神位前,一般用圆木板做底,巴掌大小;红绿纸糊筒,高三寸上下,灯烛置放其中,俗称“灯碗碗”。大年下的灯,见地方就摆。土地、井台、畜圈、鸡窝、厕所、窗台,到处是灯火通明。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种怪物叫作年(亦说九头雉鸡),经常糟害人类。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怪物非常害怕红颜色和火光,望见就慌忙逃走。于是人类在过年时就点旺火、捆草把、糊灯笼。今天,旺火、草把、灯笼都已经转化成了热烈欢乐的象征。

  这一天,要贴对联,贴字楼,贴门神。贴对联时,民间特别讲究倒贴“福”字,照壁上的福字斗方,一定要头朝下。因为“倒”与“到”同音,照壁又位于一进门的方位。春节这一天拜年时,一进院要喊“福到(倒)了!”“福到(倒)了”!取意吉利。字楼,亦称挂签,属于春节大门上的喜庆装饰,用五色彩纸染成,方形,下配马饰形穗子,共五张,中间一块为太阳图案,其余四张写“喜迎春节”等吉祥语,一字并排,贴在门楣。门神,多为秦琼和尉迟恭的图像,也有神荼与郁垒,还有的人家是在门上贴钟馗像。春联、字楼、门神,皆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原意是驱邪,今天同样转化为吉祥的象征物了。旧俗贴上春联、字楼、门神以后,就象征已经过年了。人与人见了面,只能祝福,忌讳反目。债主要停止向欠债者索要。风俗所至,民间习惯早将这些吉祥物贴出去。

  这一天,门上要悬挂松枝柏叶,凡是忌讳在腊月二十四贴年画的地方,这一天就将年画贴出来,室内室外一派崭新的气象。

  这一天,每顿饭都要敬神敬祖。饭前,要鸣炮示和。傍晚,要集中放一阵炮,并焚香、敬纸,习惯称为“安神”,犹如人间宴会以前发散请柬,邀请天地诸神。俗语有“安神不响炮,爷爷不知道”。山西多数地方“安神”包括了天地诸神,列祖列宗。也有些地方习惯单独迎请祖宗。雁北乡村在初更时分,要在门外焚烧五色彩纸,称为“楮帛”,然后作出恭迎贵客的姿势,称为“请祖宗”。

  安神炮响过,一般不再上街行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谈天说地。包饺子时,要包一些“钱”。如果家里娶有新媳妇,还要包莲子、红枣、花生、柿子等等。莲为连生贵子、枣意早获麟儿,花五笔型喻有男有女,柿子为“是子”。今天,已经成了一种鼓励大家多吃饺子的娱乐行为了。

  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二年。除夕,人们很少睡觉。老年人珍惜时间,不愿意在睡梦中度过最后时刻。青年人情绪活跃,更不睡觉了。家庭主妇则要把每个人的新衣服拿出来,进行最后一次检查,然后交给各人保管,第二天换穿。一家人围坐或玩耍,或闲谈。目前绝大部分人家有了电视机,都在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等文娱节目。这种不睡觉活动,民间习惯称为“熬年”。

  除夕,民间习惯吃糕,取意步步高升。也吃面条,取意长命百岁。午夜吃几个饺子,称为“交子”。钟声敲响十二点,便迎来了最隆重的新春佳节,春节的一切庆贺活动便开始了。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李星民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11-23 )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山西饮食民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