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李星民著:山西饮食民俗
71:古代农历九月的民间年节、食风

  每年农历九月,民间有“重阳节”这一重要节日。节日期间,古代民人要进行一系列与节日有关的饮食文化活动。

  ■农历九月·重阳节

  重阳节的饮宴食风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是重阳节,民间也叫“重九”。每逢此节,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民间均有插茱萸,饮茱萸、菊花酒,吃重阳糕,登高赏菊等习尚。古书对重阳节的饮食文化活动内容及各种习尚的寓意均有详尽记述。如唐代陈元靓撰《岁时广记》引用《皇朝岁时杂记》的说法称:

  二社、重阳食糕,而重阳为盛。大率以枣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有面糕、黄米糕,或为花糕。

  又引用《岁时杂记》的载述:“民间九日作糕,每糕上置小鹿子数枚,号曰食禄糕。”

  宋代金盈之《醉翁谈录》卷四说:

  重阳,以酒、果、糕等送诸女家,或遗亲识。其上插菊花,散石榴子、栗黄,或插小红旗长二三尺。又以泥为文殊菩萨骑狮像,蛮人牵之以置糕上。或以圣象不可亵渎,每糕上作狮象子形数个,或为泥鹿。是日,天欲明时,以片糕搭儿头上,乳保祝祷之云:“百事皆高”。

  南宋吴自牧撰《梦粱录》一书卷五称:

  日月梭飞,转盼重九。盖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九。……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是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族钉,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禁中阖分及贵家相为馈送。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塑成狮蛮,以小彩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柞为细末,入麝香糖蜜合之,捏为饼糕小段,或如五色弹儿,皆入韵果糖霜,名之狮蛮栗糕。供衬进酒,以应节序。

  因为古人早就认识到菊花酒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痹,消百病”的疗效,故在秋高气爽的节日里,尝重阳糕,品菊花酒,确有心旷神怡之感,因而这一习俗一直沿袭下来。

  对各地民间重阳节的饮宴活动,方志文献中多有记述。

  如直隶的《真定县志》说:九月重阳民人以面、枣蒸糕,称之为菊花糕;以新黍酿酒,称之为菊花酒;亲友相馈遗,出郭野饮,谓之登高。深州地方,重阳节有登高,泛萸,酿菊花酒的习俗。民人用枣合面蒸糕,谓之“花糕”。

  《邢台县志》称:“此地民间有馈糕、酒于嫁女,曰“迎九”的习尚。士人携酒肴,登城聚饮。”

  山西怀仁县民间也有重九日,采菊蒸糕,携酒登高,饮茱萸酒的风尚。平遥县民间则有重阳节,蒸花糕,祭天地,馈婿以糕,夜哭于门外的殊俗。《平定直隶州志》云:此地民人,重阳节“炊花糕,酿菊酒,佩茱萸,登高以为避火灾”。

  对江南重阳节的饮食文化活动,浙江《象山县志》载述,“重阳,士人登高燕赏,以茱萸泛酒,各家制牡丹糕、方粽,亲戚转相馈遗。”新昌县民间,重阳登高时,“蒸米作五色糕,佩萸泛菊,府城剪彩旗,供小儿嬉戏。诸暨饮茱萸酒,必配以豆荚。”分水县民间却有“重阳炊滋饼荐先,饮茱萸酒”的风俗。而在福建,重九日作糕,自是古制,但闽人却有以是日作粽的怪俗。

  清代京师民间,除喜吃花糕外,都人文士也有“提壶携榼,出郭登高”赏菊的习俗。这是一种与饮食文化有关的旅游文化活动。其登高地,“南则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城等处,远则西山八刹等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同时,也有的都人文士结伴相邀,或西山看红叶,或“治肴携酌”、“痛饮终日”以“辞青”。至于更多的民人,是日作酒食,前往道院寺观献供祭拜,此时“各道院立坛礼斗,名曰九皇会。自八月晦日斋式,至重阳,为斗母诞辰,献供演戏,燃灯祭拜者甚胜。供品以鹿醢东酒、松茶枣汤,炉焚茅草云蕊真香。”有的合家团聚,皆谓“重阳时以良乡酒配糟蟹等而尝之,最为甘美。”鸭儿广梨、柿子、山里红等也是京师重阳节民间的喜食之物。

  ■古代农历九月的时鲜美食与佳肴

  诸多城乡,每届九月,不仅有各种时令饮食,而且有秋日夜宴享用美馔佳肴的风尚。如清代京师,每逢九月秋日,街市楼馆,除白日酬人宴客,车马盈门外,霜降后亦设夜座,南来贸易之商人,则喜入园聚饮休憩,谓之“夜八出”。据称每年九月“帝京园馆居楼,演戏最胜。酬人宴客,冠盖如云,车马盈门,欢呼竞日。霜降节后则设夜座。昼间城内游人散后,掌灯则皆城南贸易归人,入园饮酌,俗谓听夜八出。酒阑更尽乃归。散时主人各赠一灯,哄然百队,什伍成群,灿若列星,亦太平景象也。”

  时届九月,京师民间所尝时鲜甚多,或新黄米包红枣煎糕,或用荞麦面和秦椒以压合酪;至于富贵之家,则板鸭清煮,嫩蟹香糟,细品其味。若概观此时京师的时品,饮食则有:

  萸囊辟毒,菊叶迎祥,松榛结子,韭菜开花。新黄米包红枣作煎糕,荞麦面和秦椒压合酪。板鸭清煮,嫩蟹香糟。草桥孛荠大于杯,卫水银鱼白似玉。

  霜降后,家家户户还都有腌制咸菜之习,以为平日居家必备之物。史称“霜降后腌菜,除瓜茄、芹芥、萝卜、擘蓝、箭干白、春不老之外,有白菘菜者,名黄芽菜,乃都门之极品,鲜美不减富阳冬笋。又出安肃者,每棵重至数十斤,为安肃黄芽菜,更佳”。

  ■农历九月·山西民间重阳节

  九月初九,称为重阳节、重九节。

  九这个数字,是个位数中最大的数字,称之为至数。古人特别讲究物极必反的事物规律,而其时在自然气候的征兆上,又是暑热已过,寒秋袭来;百花多数残败,树叶开始飘零;清阳之气逐渐消失,肃杀之意阵阵逼人:预示着寒冬即将来临,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所以在古人眼里,九月九日完全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此时是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之气交接,便会产生一种不正之气。为了避免邪气中身,便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抗衡。至迟在西汉时期,重阳节就成为固定的节日了。后来在长时期的演变过程中,避邪习俗,逐步被注入了欢快的内容,形成了今天的娱乐形式。

  登高,古人主要是为了避邪。唐人王维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这种情景的写照。茱萸,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燃薰后可以辟虫虺。古人习惯在九月佩戴以驱邪。

  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乡宁县这天学校一般要放假,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登山活动。家长们往往要乘兴观看,一块攀缘。万荣县传统在稷王山举行庙会。赶会的人,都以登高为乐事。

  晋北地区登高习俗淡薄,九月九日,年轻人常常去打兔子或山鸡,属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骑马练射的遗风。近年来,一些青年学生,逢节喜欢相邀结伴,携带佳肴,欣然出游。登高环视,天高气爽,云淡山清,枝头硕果,田园禾熟,往往陶醉忘返。

  九九重阳节,今天成了象征老年人长寿的佳节。是日习惯慰问老人,老人们喜欢到门外遛达,锻炼锻炼。体魄强壮者还要登上附近的高处,极目远舒,以壮暮志。

  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一项传统活动。金秋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古人在赏菊之时,还习惯痛饮菊花酒。今天,不少人仍喜欢在这天饮菊花酒。多数是在酒中泡点干菊花。晋北一些地方,饮酒喜在门外,称为辞青,意喻告别秋天。

  城市在九月九日前后,习惯举办菊花展览,万人空巷,齐睹胜景。山西民间却习惯采一朵野菊花,插在头顶或戴在胸前。

  旧俗九月九日,各村由学董牵头,组织村民杀一只羊做饭菜,盛情招待先生。同时商讨本村下一年的教书事宜,或继续留聘,或另请高明。今天学校教师多为公职人员,不少农村仍然习惯在这一天宴请老师。

  九月九日,农村妇女习惯休息一天,不干农活。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过节。

  九月九日吃枣糕。取意早日升高。晋东南地区及五台县等地,习惯吃寿面。晋南地区有“九月九,家家有”的民谚,意思是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改善生活。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李星民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11-23 )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山西饮食民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