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李星民著:山西饮食民俗
63:古代农历正月的民间年节、食风

  ■农历正月·元旦(春节)·立春·上元节·填仓节

  中国古代农历正月有元旦、立春、上元、填仓等四个民间年节。各年节的饮食文化活动多姿多彩,从而给年节增添了隆重、热烈、神秘和欢愉的气氛。

  一、元旦的饮宴食风

  元旦是古代多时节日风俗中,最为隆重的节日。在各项庆贺活动中,饮食文化活动是其核心内容之一。

  古代正月初一日的前一天,叫除夕,又称“大年三十”。是日,民间家家户户要吃“团年饭”,又称“年饭”、“宿岁饭”。合家团聚吃年饭时,要喝分岁酒,以示喜庆。如对北京地区的除夕和吃年饭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一书云:京师谓除夕为三十晚上,是日清晨,“皇上升殿受贺,庶僚叩谒本管,谓之拜官年。世胄之家,致祭宗祠,悬挂影像。黄昏之后,合家团座以度岁。酒浆罗列,灯烛辉煌,妇女儿童皆掷骰斗叶以为乐,及亥子之际,天光愈黑,鞭炮益繁,列案焚香,接神下界。和衣少卧,已至来朝,旭日当窗,爆竹在耳,家人叩贺,喜气盈庭。转瞬之间,又逢新岁矣。”“年饭”条下载述: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始去之”。除此之外,在除夕夜,民间还有摆供桌和祭食,以祭祀祖先和供奉诸天圣之习俗。清代北京地区,每届除夕,列长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诸天神圣之全图也。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苹果、干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供上签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宝等,谓之供佛花。及接神时,将百分焚化,接递烧香,至灯节而止,谓之天地桌。”

  新年元旦是从子夜里算起的,年节活动即由此时开始。元旦的首要事项是祀神祭祖,同时贺拜尊长。在亲朋互相贺岁、贺元旦、拜年时,一般要留客喝春酒,并在元旦期间,相互请客宴饮,名曰“年节酒”。

  梁朝宗懔撰《荆楚岁时记》说,荆楚民人是日“鸡鸣而起,行于庭前爆竹,以辟臊(魈)恶鬼。长幼翻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干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凡饮酒次第从小起”。

  《京华梦华录》云:新年是日,北宋开封府“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

  南宋时的《梦梁录》去:新年杭州城的民人无论贫富,“家家饮宴,笑语喧哗”。

  《顺天府志》载:明代顺天府的民人,正月初一日,五更时分起来,焚香,放纸炮。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是日互相拜”。不问贵贱,奔走往来者数日,名曰“贺新年”。所食之物“如曰百事大吉盆儿者,柿饼、荔枝、圆眼栗子、熟枣,共装盛之;又驴头肉亦以小盒盛之,名曰嚼鬼,以俗称驴为鬼也。”

  到了清代,《天津卫志》说:元旦,民人长幼皆“盛衣冠、设香烛、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以次而及,设盛馔和乐同享。各食角(饺子),取更新交子之义”。亲戚乡里交拜,“履新互相请席,名曰吃年茶。”而《天津志略》称,元旦食黍糕,曰“年年糕”,佛前亦供之。外出拜贺,见则一揖,亦有屈膝为礼者,更以吉语相祝贺。于至戚、至友处,则登堂叩头,“主人饷以百事大吉盒,中置柿饼、荔枝、桂圆、核桃、枣、栗等品。一品必佐以吉语,柿饼曰事事如意,核桃曰和和气气,更合枣、栗、花生、桂圆,而曰早生贵子”。

  对北京地区民间在元旦期间的各种形式的饮食文化活动和各种肴馔情况,《帝京岁时纪胜》载:元旦系除夕之次,夜之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肩舆簇簇,车马辚辚。百官趋朝,贺元旦也。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无停。更间有下庙之博浪鼓声,卖瓜子解闷声,卖江米白酒击冰盏声,卖桂花头油摇唤娇娘声,卖合菜细粉声,与爆竹之声,相为上下,良可听也。士民之家,新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楮帛毕,昧爽阖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饫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庙,谒影堂,具柬贺节。路遇亲友,则降舆长揖,而祝之曰新禧纳福。至于(酉守)酢之具,则镂花绘果为茶,十锦火锅供馔。汤点则鹅油方补,猪肉馒首,江米糕,黄黍饦;酒肴则腌鸡腊肉,糟鹜风鱼,野鸡爪,鹿兔脯,白子岗榴,秋波梨,苹婆果,狮柑凤桔,橙片杨梅。杂以海错山珍,家肴市点。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重戚忘情,何妨烂醉!俗说谓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车马喧阗,追欢竟日,可谓极一时之胜也矣。

  所以清代江苏苏州的诗人袁景澜有感于当时元旦年节期间的各种饮宴活动,在《年节酒词》中,深有感触地说:

  颂椒煎饼元旦后,新年排日宜饮酒。

  隔岁藏肴出宿储,欢情共洽亲朋友。

  入座先陈饷客茶,饤拌果铒枣攒花。

  七种并挑馉饳菜,暖锅鲭合五侯奢。

  富室珍羞咄差办,下箸万钱靡刍豢。

  余馂分沾获与藏,拇战传钩忘日晏。

  农家供具尚率真,割鸡剪韭享比邻。

  竟说去岁田稻熟,开怀同醉瓮头春。

  老饕征逐何知餍,近局招邀无贵贱。

  唐花红发上元时,试灯更作传柑宴。

  其感受体会,不仅流淌在诗章中,而且将年节酒宴上的欢情、盛物、胜景、亲朋,描绘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恰似一幅欢宴图画。

  元旦节期间,清人尚有在北方吃水饺(又名馄饨,煮饽饽),南方吃元宵(汤圆)之习俗。史云元旦“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人家,暗以金银锞及宝石等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当然,民间在元旦期间也有许多禁忌,在饮食文化活动方面,亦是如此。如元旦不食米饭,

  惟用蒸食米糕汤点,谓一年平顺,无口角之忧。不洒扫庭除,不(木最)弃渣土,名曰聚财。人日天气清明,出入通顺,谓一车人口平安。服制之家不登贺,不立门薄。虽有亲宾来拜谒者,亦不答拜。初五日后始往叩谢,名曰过破五。春戊寅日为天赦,新葬坟墓,于戊寅前期祭扫,谚云新坟不过赦。正月不迁居,不糊窗(木鬲),为善正月。谚云:“正五九,没处走”。

  正月初五日,古代民间称为“破五”,又曰“五穷日”,民间有送穷的习俗。《藁城县志》云:初五日,俗名“五穷日”,早晨放纸炮,谓之“送穷”,“男女兴工粗饭”。而《怀来县志》则称:此地民间,初四日晚,清扫室内卧席下土,室女剪纸缚秸,作妇人状,手握小帚,肩负纸袋,内盛糇粮,置箕内,曰“扫晴娘”,又曰“五穷娘”。“昧爽有沿门呼者,送出五穷媳妇来,则启门送出之;人拾得则焚,灰于播种时和籽内,谓可免鸟雀弹食。”

  正月初七日,民间谓之“人日”,据梁朝宗懔著《荆楚岁时记》云: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唐代诗人徐延寿的《人日剪彩》诗描述此俗称:

  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

  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

  贴燕留妆户,粘鸡待饷人。

  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

  正月初八日,民间传为“诸星下界”,故有燃灯与陈汤点等食物以祭之的习俗。据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一书载,正月初八日传为诸星下界,燃灯为祭,“灯数以百有八盏为率,有四十九盏者,有按玉匣记本命星灯之数者。于更初设香楮,陈汤点,燃而祭之。观寺释道亦将施主檀越年命星庚记注,于是夕受香仪,代具纸疏云马,为坛而祭,习以为常。”



  二、立春的饮宴食风

  “立春”是一个节气,更是农历正月里,继元旦之后的又一个民间节日,每岁届“立春日”,各省会府州县卫遵制进春牛,鞭春牛。如《宛平县志》说,“立春”前一日,迎春于东郊春场。“鼓吹旗帜前导,次田家乐,次勾芒神亭,次春牛台,引以耆老师儒、县正佐官而两京口列仪从其后。次晨鞭土牛,遵古送寒气之意也”。这一习俗在古代北方地区十分盛行。在饮食文化习俗方面,立春日,民间有吃春饼、萝卜、生菜等做成的春盘的传统,谓之咬春。早在隋唐五代时期,“立春”日就有食“春盘”的习俗,春盘由春饼、生菜等组成,馈赠亲友,取迎新之意。春盘多选莴笋作配料。杜甫“春月春盘细生菜”就是指的这一食俗。现在春天食“春卷”的习俗即由此承袭下来的。明代至立春日,“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互相吃请,吃春饼和菜。以绵塞耳,取其聪也。”清代《正定县志》云:立春日,设春盘、春饼,曰“尝春”。《赤城县志》说:立春的先一日,“令诸色人等扮演故事”,届日行春设宴,次日鞭春。民间造春饼,进春酒。在江南水乡杭州立春主要备椒柏酒,以待亲戚邻里,以春饼为上供,“爇栗炭于堂中,谓之旺相;贴青龙于左壁,谓之行春;插芝麻梗于檐头,谓之节节高;签柏枝于柿饼,以大桔承之,谓之百事大吉。”在清代的京师(今北京)则有新春日“献辛盘”的习俗。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曰咬春”。由上述记载也可看出,立春日民间吃春盘这一饮食习俗,多在北方地区流行。



  三、上元节的饮宴食风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上元节,又称元宵节、灯节,这是民间又一个隆重的节日。在北方一般是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欢庆三天。南方则持续四五日或更长时间,因地而异,各有风俗规制。

  上元节的主要活动,一为张灯节彩,二为盛吃元宵(南方则称汤圆)。据梁朝宗懔撰《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古代荆楚之地,正月十五日还有祠门户、迎紫姑、卜蚕桑的习俗。关于元宵灯会的盛况,历代文人墨客诗人,多有描述。如唐代诗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诗说: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后来在观灯赏灯的同时,也多有民间杂技、杂戏及放烟火等游艺活动,为之助兴,从而使元宵节成为民间游艺娱乐的综合节日。对此,宋代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元宵”条中,便有详述。

  古代元宵节,在观灯赏灯的同时,其饮食文化活动也很有特点,从记载看一般盛吃元宵。如在唐代就有吃“粉果”的习俗,现水煮的故叫“汤饼”,又因是米粉制成,亦曰“粉果”,还因为是圆形的,又谓“油画明珠”等。唐代宫廷里这一天还有“探宫”的习俗,即制做“面玺”。以官位贴子,卜官位高下;或赌筵宴,以为戏笑,号为“探宫”。《云仙杂记》称“洛阳人家正月十五日食玉梁糕”,又,“各家造芋郎君,食之宜男女。仍云送鸡肉、酒,用六木贮之,于亲知门前留地而去”,当为殊俗。但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为江南所称的汤圆。故明代成化年间诗人吴宽在《粉丸》、《油鎚》诗中说:

  净淘细碾玉霏霏,万颗完成素手稀。

  须上轻圆真易拂,腹中磊块便堪围。

  不劳刘裕呼方旋,若使陈平食更肥。

  既饱有人频咳唾,席间往往落珠玑。



  腻滑津津色未干,聊因佳节助杯盘。

  画图莫使依寒具,书信何劳送月团。

  曾见范公登杂记,独逢吴客劝加餐。

  当楚一嚼夸甘美,老大无成忆胆丸。

  迄清代,元宵时市卖“以元宵为大宗”。元宵,清人又称为汤圆、面圆、粉圆等,南方多用糯米做成,如河北《武邑县志》说,上元节,市廛村落都张彩灯、放花爆。黍面为灯,蔗糖作丸,相聚欢饮。《献县志》说,上元,该地有食浮圆子的饮俗。

  需要指出的是,清代上元节期间,南北方民间不但盛吃元宵,而且还用元宵等食品作为祭食来祀神祭祖,寄托对亡灵的哀思和敬意。如清代河北《清苑县志》云:上元日,荐元宵并张灯相并佐饭。河南泌阳县民间“祀祖祭先,常供以外,复设汤圆、水茶、枣卷、面灯”等物。山西保德州民间,则有用“元宵拜扫先茔”的习俗。

  除上述民间年节的饮食文化活动外,清代皇室与宫廷,在上元期间,同样有廷臣宴、上元盛典赐宴群臣的娱乐与饮宴活动,每年照章照规时举行,只是规模声势和热烈气氛的差异。例如,清嘉庆朝以前,每年的正月十六日,宫中有宴请九卿大学士之举,名为“廷臣宴”。这是清代宫中,上元节期间的一项重要的饮宴活动。

  四、填仓节的饮宴食风

  中国古代,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北方地区要过“填仓节”。有些地区,称正月二十日为小添仓,二十五日为大填仓。此节在许多文献和地区中还被称为“天仓节”、“添仓节”。这是一个以烹调饮食和祭仓神为主要文化内容的民间节日。

  关于“填仓节”的含义、祭神、烹治饮食的文化活动内容,史书多有记载。《明宫史》云:填仓节乃是“醉饱酒肉之期”。《顺义县志》说:正月二十五日,啖饼饵,且以美食相饷,谓之“填仓”。杂粮,名曰“打囤”。二十五日,晨起祭仓神,名曰“填仓”。《天津卫志》载,填仓节时,罗灰末于院中,名曰“打囤”,置诸谷少许于中,为丰登兆。河北《乐亭县志》说,正月下旬五日,农家蒸饭炊饼,置少许于仓中,曰“填仓”。五鼓时分,用灶灰画院中作囷状,内撒五谷,以砖石压之,为岁丰之兆。《滦州志》的记载说:正月二十五日早,农家于宅内画灰于梯囤形,中实五谷,并粘著糕饭于诸盛器,炷之以香,丰盈兆,曰“填仓”。《永清县志》则说,“大填仓”节,备供献,祭仓神。由此可见,古代北方民间填仓节的活动内容不外乎两项:一是祭仓神,在备供献的同时,从事一些烹饪饮食文化活动,既敬仓神、谷神,也为自己享用。所不同的是,各地各家的仪式有繁简之别。所以,《燕京岁时记》载:“每至二十五日,粮商米贩致祭仓神,鞭炮最盛。居民不尽致祭,然必烹治饮食以劳家人,谓之填仓。”而《帝京岁时纪胜》却说:“念五日为填仓节。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餐竟日,客至苦留,必尽饱而去,名曰填仓。惟是京师居民不事耕凿,素少盖藏,日用之需,恒出市易。当此新正节过,仓廪为虚,应复置而实之,故名其日曰填仓。今好古之家,于是日籴米积薪,收贮煤炭,犹仿其遗意焉。”因此,清代诗人孔尚任在概括描绘“填仓节”活动的《正月二十日填仓诗》中曾写道:

  西京风俗重填仓,早发厨烟万户忙。

  不教千钟饱旧鼠,须将五谷换新肠。

  空囊积字何堪煮,瘦腹堆愁未可量。

  恰馆平原为食客,随人哺啜亦无妨。

  ■古代农历正月的时鲜美食与佳肴

  农历正月间,在北方许多地区和京师皇宫朱门内,还有“筵九”的饮食文化活动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九日,北京地区民间有过“燕九节”的习俗。燕九,或称为“淹九”、“阉邱”、“宴邱”。届时,北京民人均往“白云观”致祭聚宴,“致酹祠下”,名曰“会神仙”。观内游人络绎,饮酒聚宴,烂醉方归。《析津志辑佚》一书曰:十九日,都城人谓之燕九节,倾城士女曳竹杖,俱往南城长春宫、白云观,“宫观蒇扬法事烧香”,“纵情宴玩以为盛节”。

  每年正月,古代北京地区尚有许多民间时令食品和花卉上市,所以这里尚有“太庙荐新”或“荐新品物”及“时品”的习俗。如《析津志辑佚》说,元代统治者春行享礼,曰祀。“四孟以大祭,雅乐先进,国朝乐后进,如在朝礼”。每月一荐新,以家国礼。喝盏药,作粉羹馒头,割肉散饭,荐时果、蔬韭、天鹅、鹚(老鸟)。初献,“勋旧大臣怯薛完真”;亚献,“集贤大学士或祭酒”;终献,“太常院使”。并用法服,“宫闱令启后神龛,大案上果:菱米、核桃肉、鸡头肉、榛子仁、栗仁;菜:笋、蔓青、芹俎、韭黄、芦菔;神厨御饭不等。见下月,酥酪、鲔鱼。牺牲局养喂牛马以供祭祀,苑中取鹿。又西山猎户供祭祀野兽,后位下,牲羊和易于市。藉田署,取米以供粢盛,取水光禄寺。柱把酒、宵州葡萄酒、马(女尔)子。”

  到清代时,正月的荐新品物,“除椒盘、柏酒、春饼、元宵之外,则青韭卤馅包、油煎肉三角、开河鱼、看灯鸡、海青螺、雏野鹜、春桔金豆、斗酒双柑。至于梅萼争妍,草木萌动,迎春、探春、水仙、月季,百花接次争艳矣”。这些“时品”,不仅使古代民间年节的饮宴文化活动内容更趋充实,而且还大大增添了年节的欢愉气氛。

  ■难读字备查

  (胄,ZHOU,四声,形声,古有两个字,小篆字形从肉,由声。1本义,古代称帝王或贵族后代descendants of emperor or noble,如胄子,即帝王或贵族的长子。2泛指世系(pedigree genealoay),如胄裔即子孙后代;3头盔helmet,如甲胄即盔甲。)

  (臊,SAO,一声,形声,从肉,1本义腥臊foul smell,如臊腥即臭恶的气味。2丑恶scandalous,如臊声即丑闻;臊子即臭货。

  SAO,四声,1害羞;羞辱shame,如没羞没臊;臊眉耷眼即形容羞愧的样子。2细剁肉minced meat,如臊子。)

  (魈,XIAO,一声,见山魈,A:猴的一种,尾巴很短,脸蓝色,鼻子红色,嘴上有白须,全身毛黑褐色,腹部白色。B:传说中山里的鬼怪。)

  (饤,DING,四声,“饤饾”A:供陈设的食品;B:比喻堆砌词藻。)

  (饾,DOU,四声,堆砌pile up,常作“饤饾”,也单用作“饾”)

  (馉,GU,三声,见“馉饳”wheaten food ,古时的一种面食。)

  (饳,DUO,四声,见“馉饳”,一种面制的食品。)

  (楮,CHU,三声,从木,1本义,楮树,叶似桑,皮可以造纸paper mulberry。2纸的代称paper,如连楮即把纸拼起来;楮墨即纸和墨,借指书画或诗文。3纸币paper money。宋金元时发行的纸币,多用楮皮纸制成,故名,也叫楮币或楮券。)

  (爇,RUO,四声,1点燃light。2焚烧burn。)

  (鎚,DUI,二声,古时的一种蒸饼steamed cake。)

  (囷,QUN,一声,会意。从禾在囗中。1本义圆形谷仓round granary。如囷仓即粮仓。2积聚,聚拢gather,如囷府即国家库藏钱粮物资的处所。3回旋,围绕circle round; revolve round,如囷囷即曲折回旋的样子。)

  (囤,DUN,四声,1用竹篾垫子或荆条编织物或用席子等围成的盛粮食的围栏grain bin ,如粮食囤。2用木栅围成,填以土石,作堤防或防御工事之用wood bin。 TUN,二声,形声,从囗,屯声。囗,表示一个范围。1本义储存粮食的器物;2引申义为积存、储存store,如囤货;囤粮;囤户即囤货以牟利的人家。)

  (炷,ZHU,四声,形声,从火,主声。1本义灯心wick,如炷尽即灯心烧尽。2烛candle、灯torch or lamp、灯笼lantern,如持炷送客即拿着灯笼送走客人。3可燃的柱状物an ignitable columnar thing,如艾炷。4点、烧burn,如直到天明不炷灯。5量词,用于线香,如一炷香。)

  (曳,YE,四声,1本义拖、牵引draw,如曳引即拉、牵引。)

  (蒇,CHAN,三声,完成,解决finish,如蒇事。)

  (廛,CHAN,二声,形声,1本义:古代城市平民一户人家所居的房地plot allotted to a household 。2假借为缠,束,捆bundle,如三百廛即三百捆,另说三百家之税。3民居,市宅dwelling,如廛宅即城市民房;廛里即古代城市民宅的通称。)

  (俎,ZU,三声,形声,会意,小篆字形,《说文》“从半肉在且上。”且,祭祀所用的礼器。1本义:祭祀时陈置牛羊等祭品的礼器a sacrificial table。如俎豆,古代祭祀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2砧板a chopping block。多木制,也有青铜铸的,大方形,两端有足。)

  (萼,E,四声,动植物身体上的结构calyx,特点是多少有点杯形,如一种海百合的体或介壳,或一种珊瑚的杯状结构。)

  ■农历正月·山西民间春节·迎喜节·送穷节·人节·谷神节·石头节·立春节·元宵节·填仓节

  一、春节

  春节,农历一年的第一天,也是全年的第一个重大节日。民间俗称“过年”或“过大年”。

  年的本意是说谷物熟了。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过年或过大年最初的含义,就是庆祝五谷丰收。

  在黄河流域,由于谷物是一年一熟,大约在西周时期,年就由谷物成熟之义引申为表示时间的用语了。古代由于历法的不健全、不统一和统治者对岁首的改动,年节并不固定,或十月,或十二月,或十二月。到汉武帝时期,才改定以夏历孟春正月为岁首,一直沿用至今。

  正月初一日,历史上曾有元日、元旦、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三十多种名称。称为春节,是近代才出现的事情。辛亥革命后,各省代表云集南京开会,议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把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日改称为春节。但是并没有正式命名和执行。公元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才正式决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正月初一日正式命名为春节。

  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机关要放假三天庆贺。有钱无钱,回家过年,一直是山西人的传统心理。而民间传统的过年,时间拉得很长,从头一年的腊八节以后就算开始了。春节前为准备阶段,春节后为庆贺阶段,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日,甚至二月初二日。民俗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节中套节,节日不断,喜庆祥和是过年期间最大的特征。

  从正月初一日零点开始,正式进入春节。

  民间庆贺活动的第一项为接神。原意是迎接天地诸神下界与民同乐,今天已经成为迎新辞旧的主要象征了。内容首先是点旺火、燃年草和响鞭炮等等。旺火位于当院,年草置于门外,要由家长亲自点燃。起床后不能贸然出门,须先点一个爆竹,从门缝伸出室外爆响,称为开路炮。点旺火要称发旺火,取意发财、旺盛、红火。在家长发旺火时,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围着旺火燃放鞭炮。妇女们则收拾家务,整理祭祀天地诸神、列祖列宗的供品。旧俗女孩在旺火未烧通红时,不出家门。现在男妇平等,女孩子一样和男孩子响鞭炮、放礼花。此时此刻,村村户户,鞭炮齐鸣,万里长空响成一片。硝烟中夹杂着旺火、年草燃烧松枝、柏叶的芬芳气味,天上人间全部沉浸在热烈欢乐的气氛之中。

  祭祀天地诸神是旧俗接神以后的隆重活动。家长要率领全家,依次给各个神位点灯、敬香、摆供、奠酒,三跪九叩。设在当院上方的天地神位前供品最为丰富。晋北地区习惯摆五盘炒菜,五盘凉菜,五盘干、鲜水果,五盘油炸小吃,五盘称为“供献”的特制花馍。取意五福来临。盛器都是专用的红磁小盘。晋南地区除一般供品外,特别讲究全猪和全鸡。全猪多由四蹄、一头、一尾来代表,源于古代的三牲祭神。鸡则是取谐音吉,意喻大吉大利。另外,家庭主妇特别注重在灶君神位前隆重供上“枣山馍”。“枣山馍”蒸成三角形状,取意米面如山。上面饰以面塑的龙、凤、如意、福寿、瓜果等等。大者有十几斤重,往往是女主人灵巧手艺的代表佳作,已经演化成了室内灶前陈列的面塑工艺品了。

  祭祀列宗列宗是与祭神同样隆重的大事,祭神的所有仪程都要在祭祖中重演。祖与神已经成了同一概念。不少上年纪的老人,在祭祖时,要面对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项禀报家中一年来发生的喜庆事件,大到起房盖屋、娶媳、聘女、生儿增丁,小到粮收多少,生活怎样。神情庄重,态度严肃,充分反映了传统的尊祖孝先风范。

  拜年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大体上分为家拜、近拜、远拜以及团拜等形式。

  家拜是自家人中小辈给长辈磕头。民间有“大年下的头,马虎不得”的说法。小辈磕头时,口中要高呼被拜人的尊称,如说:“爷爷,我给你磕头了!”一人一拜,既不能一次呼两位长者的尊称,给两位长者同时磕头,也不能两人同时给一位长者磕头。对此,民间亦有“大年下的头,一个磕了一个磕”的说法。旧俗讲究三跪九叩,如今多数地方是恭恭敬敬地鞠躬行礼,也有的是只磕一个头。小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面带笑容,欣然受礼。拜完年后,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用意在护持后代,健康多福。如果家中有新娶的媳妇,则长辈须给新媳妇很可观的压岁钱,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视自家经济情况而定。婆母还要另外赐给新媳妇一块一等布料,希望媳妇继续针黹。

  近拜是给本村未出五服的长辈拜年。进院要先拜神祖,然后再给长辈磕头。远拜则是本村亲朋好友之间的互相远拜。只拜人,不拜祖。无论近拜还是远拜,主人家都要盛情接待,招待客人到家里喝茶抽烟,品尝糖果。对于前来拜年的孩童,要赠给礼品,或糖果一类零吃,或鞭炮一类的玩物,或零钱作为压岁钱。小孩子拜年,总是满载而归。

  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过年,盛行团拜。共聚一堂,互相祝福。

  拜年时街上碰到人,均要拱手作揖,互相祝贺,多为“恭喜”、“发财”一类吉祥语。

  拜年活动,子孙尊敬老人,长者慈爱幼小、平辈互相尊重、人与人真诚祝愿,和谐了人际关系,加深了感情联络。

  春节这一天,家家习惯吃饺子。饺子谐音角子,角子是古代一种钱币。饺子的形制又好象元宝。元宝是古代一种较大的金银锭。大年吃饺子,取意一年四季招财进宝。民间煮饺子时讲究忌讳吹冷风,所以不拉风匣,全凭柴烧。民间有“人家发旺,全凭烧上”的俗语,指的就是这件事。烧柴讲究要芝麻秸杆。一方面芝麻杆燃烧时悦耳的响声,好像一连串发财的发、发、发声音,另一方面又取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喻义。饺子煮破了要说成是挣了,不能说破了。吃饭前要鸣炮示知。第一碗饭要敬供祖宗神灵。全家人入席要请家长坐首位。第一盅酒要由家长致祝酒辞。盛饭时,不能让锅里空了,要留有看锅的饭菜,意喻取之不尽。有人吃着包有莲子的饺,表示连年有余。吃着包钱的饺子,表示钱财两旺。不管谁吃着,大家都要表示祝贺。如果是小孩吃着,全家人格外高兴,祖、父辈还要特殊赠送礼物予以祝贺。山西素有“劳年素腊八”的说法,春节,家家以肉做席。多为猪、羊肉。如今生活好了,鸡、鸭、鱼已经是常见的春节食品了。

  春节这一天,民间忌扫院,忌洗衣,忌使针。嫁出去的姑娘忌在娘家过年。特别忌说有碍吉利的话。除夕晚上,大人们就一再叮咛孩子,年初一要特别欢乐,不要使小性子,说话要尽说好话。春节,大人禁忌打骂孩子。家庭主妇特别小心谨慎,防止打碎盘碗,万一失手,打碎碗盘,不要说话,悄悄将碎片拣起来,扔到井里或窖里。春节鸡、鸭不出窝,喂以上等饲料。晋北地区春节这一天忌挑水。晋南一些地方却讲究春节或初二日要从外面挑一担水回家,象征着招财进宝。

  从春节的下午开始,村里兴办的传统社火或秧歌,便开始正式表演。首先在本村娱乐,挨门挨户拜年贺喜。主人家要用烟糖招待。上一年曾发生死伤灾病的人家,要邀请社火队进院表演,称为冲喜。上一年曾娶媳妇、生小孩的人家,也要邀请社火队进院表演,称为贺喜。冲喜与贺喜,主人的招待费特别大方。本村拜年结束后,还要到临近村庄活动,一直到元宵节掀起高潮。晋南与晋西北不少县要持续到二月初二日。不参加社火活动的人们则开展下棋、打扑克、玩麻将等游艺活动。县城要举行春节长跑活动,参加人数众多,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也有佩戴红领巾的少年,热闹空前。

  二、迎喜节

  春节后,民间习惯选择第一个吉日,外出郊游,称为迎喜神,亦称游喜神。

  这天,大人小孩赶着马牛驴骡等家畜,朝着喜神所在的方位前进。爱养鸽子的年轻人还要提上鸽笼。进入旷野以后,老年人要举行礼仪。一般程序为:领头人先从木盘内取出各种祭物,呈品字形在地上摆供。然后用手垒三个小土堆,中间代表天神,左边代表地神,右边代表喜神。土堆上各插三柱香,烧纸三张。大家三跪九拜,祈祷喜神保佑、出门顺利等等。小孩子则要鸣放鞭炮,鸽子满天飞舞,家畜要任其自由撒欢奔跑。所有人还要放开嗓子,呐喊几声。爱唱的则尽情高歌。真是人欢马叫、歌舞升平。迎喜神,若能惊起一只野兔或山鸡,则被看作最大的吉祥喜庆。就是看见喜鹊、麻雀等小鸟,也是一种好的兆头。回家的时候,老人们习惯捡根柴,取谐音财,意喻招财进宝。

  迎喜神的日子,一般都在五月初五日以前。晋北地区习惯选择在春节后的戊日或癸日。吕梁地区一般在正月初一日或初二日进行。晋南的霍县等地则在正月初三游喜神。

  春节后,姑娘要偕姑爷回娘家拜年。南部地区多习惯在正月初二回娘家,北部地区多讲究正月初三日回娘家,民谚有“正月初二、三,路上尽是小生和小旦”。大同一带,历史上又有正月初一日招待新女婿的传统。《大同县志》记载:“元旦,天大昕,外戚友朋亦交贺,待以茶酒,惟新婿以馔。”姑娘回娘家拜年,要携带丰盛的礼品。除烟、酒、点心、糖、果及土特产品以外,主要是腊月里精心制作的各式各样的花馍,要分送娘家各门亲戚。借此机会,夸露自己的灵巧手艺。晋南地区姑爷上门,习惯用火锅招待,内放白菜、豆腐、银耳、猴头、虾米、木耳、海参、鱿鱼等等,最上层是烧熟后切下的大片猪肉,整整齐齐,排放四周。俗话说,“丈母娘待女婿,啥也舍得。”晋北地区,民间招待姑爷,则要新包饺子吃,讲究大肉大葱,吃进嘴里,还要往外流油,才算满意。

  春节后,要送祖宗,就是将年前请回来的象征列祖列宗的牌位送到坟地焚烧、摆供,进行设置。挂云谱的人像,则要把它收藏好。有的地方,讲究“人三鬼四”,送祖宗,在初四日进行。也有的地方是讲究“人双鬼单”,送祖宗在初三日进行。在时间问题上,全省没有明确的界线。有些地方,还讲究姑娘回娘家,不能看到旺火架子,所以要收拾整理、清扫院落,干干净净欢迎姑爷上门拜年。但也有的地方却讲究正月初五日以前不扫院,扫院则是破财。今天已不象历史上那样严格遵守了。

  三、送穷节

  正月初五日,旧称送穷节,民间俗称“破五”。

  晋西北地区,太阳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鸣炮、烧香、敬纸,称为“送穷”。

  晋北地区,民间习惯用彩色纸剪成人的图像,小孩子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己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为“得到有福人”。

  晋东南地区,民间习惯将烂衣服扔到墙外。传说上古高阳氏之子正月里穿一身破衣烂裤,生活上吊儿郎当,后来惨死在巷外。民间将衣以祭,称为“送穷鬼”。

  晋南地区的送穷来历,又传说是古代颛顼时期,宫中生下一个男孩,穿上新衣服就哭。如果硬将新衣服给他,不是撕烂,就是故意在屎尿中打滚,人皆呼号为“穷子”。送穷节,民间习惯掏厕所,将类堆在门外,称为“送穷子”。已经演化成鼓励抓紧时间,勤劳致富的习俗了。

  送穷节,也有的地方传说是仿石崇送穷船之意。

  还有的地方,习惯在初五日早上,取炉灰少许于筐,并剪五个纸人,送到门外,焚香、放花炮而还。称之为“扫五鬼”。

  旧日晋北地区流传着一副送穷时的联语:上联是“爆竹三声,嘣出一伙穷鬼。呸!贼狗日的,害的老子七死八活”;下联是“焚香九炷,迎来五路财神。呀!好老人家,保佑小人六合四喜”。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旧时人们“送穷”的心理,也反映出历史上人们对穷困生活的恐惧与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送穷节,山西大部分地区的人家要打扫院落。这一天,民间讲究“喜入厌出”,特别忌讳到别人家借东西。寿阳等县讲穷早晨从外面担水,称为填穷。全省习惯,饮食多吃面条。晋南地区讲穷用刀切面,煮面食之,名为:“切五鬼”。晋北地区传有民谣:“破五吃顿面,一亩打一石。”妇女在这一天内普遍不动针黹。

  晋南地区翼城等县的传统,在正月初五日送祖宗。傍晚,将祖先供桌上陈列的祭品撤掉,放鞭炮,焚香礼拜,移神于原龛内。来年春节,再行供奉。浮山等县的风俗,又是在门外焚香、敬纸,意喻将祖宗鬼魂送到宅外。雁北地区民间习惯在定更后,妇女皆出大门外,烧纸祭奠亡灵,放声大哭,俗称哭节。

  保德县正月初六,习惯炒豆子吃,传说是为了夏天不惹蝇子。晋南一些地方,初六日习惯将门神一双眼挖掉,恐其作崇。

  四、人节

  正月初七日,称为人节。

  旧俗将六畜、五谷与人从正月初一日开始排位轮置。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初八为谷日。人日又称为“人节”。

  从正月初一日开始,民间旧习用天干、地支来测算吉凶祸福。主要寻十天干中的“辛”日,十二地支中的“辰”日。那一天对到辛日,则意味那一天交好运。辛日越靠近元旦越好。初几是辛日,便称为“几日得幸”。那一天对到辰日,则意味着当年是“几龙治水”。一龙治水,意味着雨涝;十二龙治水,意味着干旱。如果初七日逢辰,则雨水均匀,意味丰收。如今测算日子的习惯渐少,代之而起的是早上观察天气的阴晴变化,并根据当地历代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以预测本年度的年景丰欠。阳城等地旧有“此日清和,民无灾害”的俗语。

  晋东南地区要于“人日”之夜,焚香点灯。并用煮熟的稷米祭祀北斗星,进行祈福活动。

  临县等地习惯在门前或地里堆一堆谷糠煨燃,称作“炙地”。

  晋南地区习惯用彩色丝线和绫绸制作首饰,称作“彩胜”。这天男子往往进行游宴。

  吕梁地区习惯“跳麻老姑”游戏。用椿木制作一个女形人物,两人先闭住眼默祷数字。然后,升起木人跳跃。跳到与默祷数字吻合时,观察麻老姑的向背,面向人则为吉利,背向人则为不吉利。

  也有的地方习惯在这一天祭拜百神,祈祝人口平安。和顺县等地,又讲究上坟拜扫。

  人节,民间妇女忌用针,忌纺线,忌吃米饭,传统习惯要吃七样蔬菜做成的饭菜。

  晋西北地区一些县将人节称为“再过年”。鸣炮张灯,做席豪饮,盛况不亚于春节。

  五、谷神节

  正月初八日,称为谷神节。

  春秋时代,古人曾以“木星”的运行规律纪年。由于木星11。86年运行一周天,接近于十二年,古人便将周天划分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都有特定的名称。所以把木星称为岁星。

  我国道教发展后,受“岁星纪年”的影响,认为每年有一个值岁的神灵,职权很大,称为太岁。以二十地支为序,每十二年循环一次。扩散到民间,由“太岁头上不能动土”,演变成了土地的主人,当然也就是农业丰欠的主宰了。所以每逢谷日,民俗要进行祭星活动。

  晋北地区的祭星活动,讲究在天地神位前面,燃灯七盏,烧香、焚表。

  晋东南地区的祭星活动,一般是在院内向北设案,上置米面做的饼灯九盏,另置茶水九杯,进行祭奠。

  也有的地方,习惯全村会祭。集体筹集祭品,天香、焰纸,在公共场所设灯祭奠,祈求岁星,保护农业丰收。

  由岁星保护农业丰收,引申为保护众人安福。旧俗,和尚、道士要为附近民家赠送祥疏。民家则在初八日,到寺观上布施。僧道再回以果饼。至今,五台山仍有一些信佛教者,在初八日上布施,祈求保护。

  谷神节,民间还习惯祭祀五谷神,或是到后土庙祭祀拜神。是日太阳出山时,取五谷杂粮各一份,在田间地头,迎日扬洒,意喻五谷丰收。

  民间取八字的读音,将正月初八日演变成了敬八仙节。八仙即民间传说中的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因其不畏强权,藐视富贵,经常深入民间,解危济困,深受劳动人民喜欢。这一天,民间习惯备佳肴水果以祭祀八仙。

  六、石头节

  正月初十日,称为石头节,亦称老鼠娶亲日,俗称十指。

  石头节定在初十日,应该是从初十的十音化来。十与石同音。这一天,民间忌动石器,不搬石头,习惯祭祀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当神等等。旧俗在除夕于这些石器上贴春联后,正月初十日以前,是禁止使用的。过了正月初十日,则可以开封使用,无所讲究了。石头节,应该与原始人类的大山及石头崇拜有着源流关系。

  因为墙基用石头垒砌,老鼠又多生活在墙角窟隆里的缘故,正月初十日,民间传说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

  晋东南地区,习惯用谷面作蒸食,称为“十子团”。夜晚时,放置于墙角土穴等处供老鼠吃。

  晋南地区是在墙根置放面饼,以庆祝老鼠娶媳妇。

  忻州地区在这一天习惯吃莜面或高梁面鱼鱼。妇女们搓鱼鱼一手五根,两手同时动作,面板上搓动着十根细长的面鱼,故把这一天称为十指。搓面鱼的时候,要捏一些花轿同时蒸熟,放置墙角瓮底等处,以备鼠郎娶亲使用。

  初十日,许多地方要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对老鼠娶亲志贺。而在晋北一些地方,晚上却忌点灯,忌说话,以免惊扰了娶亲事宜,惹下鼠神,一年为患。小孩子不明事理,往往信以为真,闹着不睡觉,要看个明白。大人们便接过祖辈的传说,对孩子们说:要嘴里含着驴粪蛋蛋,耳朵里塞上羊粪蛋蛋,眼皮上夹着鸡屎片片,在满天星星的时候,趴在磨眼里,才能看到老鼠娶亲的热闹场面,听到鼓乐声。这样的事情,孩子们当然不愿干了,也就只好睡觉了。这个民俗,充分反映了历史上民间既恶鼠害,又怕鼠害的传统心理。

  初十日,民间还有许多希冀粮丰的活动。晋南地区,用面食蒸成农作物禾穗形状,象征农业丰收,并把此日改称为“实子日”。晋东南地区习惯用谷面捏成十二个灯盏,象征十二个月。闰月年则捏十三盏。按顺序摆在笼里,蒸熟后仔细观察灯盏内是否有水,那一盏里有水,表明那一个月有雨水。水多则雨涝,无水则干旱。(也有的地方,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青龙节蒸灯以测旱涝丰欠。)

  初十日,民间孩童习惯踢葫芦玩耍,称为“老鼠嫁女”。

  与老鼠娶媳妇的民俗仿佛,晋中地区习惯在正月十三日将米面撒在房屋顶上,供寒鸦啄食,祈祷这些鸟类不糟害田地里的豆子。

  七、立春节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俗称“打春”。

  立春,有时在农历十二月,有时在农历正月。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眩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牛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旧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痘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运城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临汾地区则习惯请女婿吃春饼。

  八、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年节期间最大的娱乐性节日。因为万民张灯,被称为灯节。又因为家家都要吃元宵,亦称元宵节。我国道都称之为“上元节”,说是天官老爷的诞辰,此日庆贺,天官便会赐福于万民。民间则笼而统之总称为“正月十五闹红火”。

  正月十五日张灯,可追溯到西汉时代。汉武帝崇信泰一神,在正月十五日,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用盛大灯火予以祭祀,开了先河。汉明帝时,为了宏扬佛法,又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加入了佛教的内容。此后,便进一步演变成民间的盛大灯节。汉时放灯,仅为一晚。唐玄宗时延长为三个晚上。北宋时又延长到五个晚上。明代朱元璋规定从正月初八日晚上开始张灯,至十七日晚上落灯,长达十个晚上,是灯节最长的时期。清代改回张灯五夜,从十三日晚开始,十七日晚结束。民国时期又缩短为三天,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正灯,十六日为残灯。今天我省灯节,县城多为三夜,农村多为一夜。

  城市的灯展多彩壮观,一般分为传统工艺灯和现代工艺灯两种类型。

  传统工艺灯多用纸、纱类制作。精致者属走马灯一类。转动的画面,多为八仙过海、唐僧取经、三国演义、水浒英雄等故事,皆取戏文内容。上年纪的人,往往看得留连忘返。热闹的是用各种花炮制作的烟火灯。如猪八戒撒尿、老母鸡下蛋、猴子爬杆、天女散花、火烧老营、炮打连城等等。点着后连响带炸,五彩缤纷,动态逼真,最吸引孩子们恋看赞赏。最大宗的灯是五谷、六畜、蔬菜、瓜果、花卉、鸟兽、鱼虫等造型,多题灯谜,供人猜测。这类灯象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现代工艺灯则是利用新型材料,制作各种豪华、气魄的彩灯,具有新颖、科技等时代感,最为青年男女所钟爱。近年来不少县城里盛行装饰花树,就是将马路边的树木彩扮成丰收季节的果树,用各色灯泡做成果实,电一通,绿叶如展,硕果累累,看上去非常逼真。

  晋中地区的太谷县,历史上大贾巨商特多,商业活动,遍及全国各地。元宵节张灯,尤具特色。城内东、南、西三条大街,家家挂灯,成双成对。十步左右、搭着一座彩楼。街心设特大神棚,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彩灯原料有玻璃、纱、绸缎等等。灯架皆为紫檀等硬木做成。因而我省俗语说:“太谷灯,爱煞人!”

  与太谷等地布灯形式成明显对比的是晋城市的灯棚。选择空阔场地,用高杆彩布搭成大棚,长者可达五里。入口处是一座七星彩牌楼,上面布置宫灯,气派大方。各机关、单位、团体、学校制作的彩灯,均在大棚内悬挂。老百姓个人制作的精品,也可以到棚内展示,一决雌雄。群众观灯,皆来彩棚,人来人往,热闹非常。

  山西人过灯节,喜欢转“九曲黄河阵”(亦称九曲黄河灯)。阵内埋有三百六十五根杆子,布成九个弯曲的小阵。杆与杆之间用绳子串起,每根杆顶张灯一盏。游阵者必须不走重路,一根杆子也不剩,转完全阵,方为本事。如果误入迷途陷入阵中,则为失败,须从头再游。九曲黄河阵,首数雁北地区的平鲁一带宏伟。三百六十一根灯杆,整整齐齐地载成十九行。每行十九根,间隔距离相等,约为二米。露出地面一米五,布成一个大方阵。中央竖立一根老杆,高约数丈。出入口处,另栽三根杆子,各挂一灯,称为门灯。总数合成三百六十五根,象征一年。如果遇到闰年,另加三十根,栽于阵外。按九曲十八弯行进路线以绳相连。每根灯杆顶端放置荷花灯一盏。中央老杆上布置焰火。吉时一到,三声炮响,鼓乐齐鸣,秧歌、社火队伍依序进阵,载歌载舞。从外面观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领风骚,浑然一体。龙灯进阵,排在最后。转至老杆,焰火点燃。上下鞭炮齐鸣,银蛇狂舞;全场灯光闪烁,神龙翻滚,群情激昂、欢声雷动,活动达到高峰。各种文艺队伍退阵后,广大群众扶老携幼,鱼贯而入,在阵内穿梭绕行。老年人要虔诚地绕老杆一周,再伸手摸一摸老杆。讲究“摸摸老杆,祛病延年”。农村中财力有限,九曲黄河阵,减少为九九八十一根杆子,转阵者手提自制小灯笼。

  农村过灯节,家家门口悬挂灯笼。晋南地区气候较暖,河流已开冻,习惯放河灯。将各色彩灯置放河中,顺水漂流,很是壮观。人们手提灯笼走路,碰到行人,讲究抬起灯笼互相照一照,取意吉星高照。正月十五日,妇女们习惯用面类制成灯盏,蒸熟后加油点燃,置放土地神、门神等处。传说偷回燃着的灯,必定会生孩子。偷灯时,主人明知而不拦,待到偷灯到手,起步返程时,主人却要喊几声“谁偷灯了?”偷灯者则要跑几步。跑动而面灯不灭,方为成功。也有的地方讲究小孩偷吃面灯,一年不病。所以各家置灯也要供小孩来偷取。

  山西盛产煤炭,号称煤乡。元宵节,各机关单位都要在门前垒旺火。一为照明,二为取暖,三为兴旺。旺火特色,又都各具情趣。

  晋中地区以塔塔火闻名。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泥塔火。条砖铺底,四面留有出灰口。再上以半砖垒砌,下细上粗,留有火眼,即是塔火的火身。火身糊以麦秸土泥,趁湿以光滑木棒朝火眼虚处穿通,呈元宝形。火体全高约1.5米,火口直径0.85米左右,形如一个带蜂窝眼的高脚酒杯。另一种称绣球塔塔火。下有方木架做灯,上垒特制的镂空绣球条砖,不用泥糊,层层以铅丝加固。火体呈方形。塔塔火炉膛内装干柴块炭。由于遍布火眼通风极好,一经点燃,火势熊熊,甚为壮观。塔塔火讲究以塌为好。俗语有“塔塔火,不塌不算火”的说法,塌了才吉祥。塔塔火亦称作棒锤火。

  晋东南地区盛产无烟煤。旺火往往垒砌成老虎、狮子、天龙等兽形。下面留有通风口。兽嘴就是喷火口,点燃后,各种野兽造型口喷吐火光,十分壮观。

  全省大部分地区旺火呈宝塔形。晋北地区特别讲究旺火高大,表现出一种粗犷、豪迈的气势。偏关县的大旺火,高约两丈,全部是精选块炭。制作时,要专门选拔匠人施工。用汽车从煤窑上拉炭。点燃后,既要保证三天三夜旺气冲天,还要保证旺火不塌不倒,堪称一项精湛的特殊传统工艺。而怀仁县的大旺火,耗炭竟达近百吨,比偏关旺火更高、更大。

  正月十五日闹红火。乡村的秧歌、社火队伍要集中在县城或重要集镇进行汇演。白天多在广场进行,各队轮流上场,带有竞赛性质。形式多为龙灯、狮子、高跷、抬阁、旱船、车队、跑驴、大头娃娃等等。晚上则要沿街进行表演,讲究见旺火就舞。各家一见秧歌前来,就要大放鞭炮迎接。有时候,两支队伍在一座旺火前碰面,俗称冤家路窄,要展开激烈的对手赛。各使绝技、鼓乐喧天。围观者喝彩水断。一队红火丰家鼓,这个时候,乐队往往起着很重要的指挥作用。不断变换鼓点,尽量发挥本队长处。晋南的鼓乐注重打击乐。晋北的乐队注重吹奏乐。在秧歌队伍沿街表演的同时,工矿单位制作的彩车也要在大街上徐徐游行。

  元宵节,剧团要在县城唱戏。散戏后还要点烟火。烟火分礼花与土烟火两种。土烟火形形色色。晋中地区的“架火”,很有代表性。用十三张大方桌,一张接缚一张,叠垒起来,高约四、五丈,用八条大绳斜刺牵拴。层层方桌装饰成亭台楼阁。内布各种景观,多为戏文片断,大都采用泥塑和剪纸等形式。造形逼真、颜色鲜艳。每层外悬三十六颗特制的大爆竹,共计四百余颗。八条大绳,全部用花炮装饰,整个造形,犹如一座五彩缤纷的十三级宝塔,称为主火。主火周围,另设许许多多小玩艺,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等,与主火用火药捻连通。整个架火点燃后,主火辉煌灿烂,情趣无限。四周配火飞炮轰鸣,流星划空。

  元宵节,晋南民间习惯荡秋千,形式多种多样。俗语有“秋千荡空中,一年不生病”的说法。晋北习惯在旺火上烤花馍吃。俗语有“吃了烤馍馍,一年神来帮”的说法。晋东南地区广大农民在欢度元宵节时,都喜欢叫耍狮子的把狮子卧在自家的炕上,再叫孩子骑一下,表示吉祥如意,全家安泰。元宵节,讲究家家吃元宵,取其形圆间圆,意喻团团圆圆。在山区仍然盛行吃糕,取意步步高升。

  正月十六日,民间均习惯外游,称为“祛百病”,妇女尤烈。传说“正月十六游了春,一年四季不害病”。

  九、填仓节

  山西境内旧有民谣:“过了年,二十三,填仓米面作灯盏。拿箕帚,扫东墙,拾到昆虫验丰年。”讲的是填仓的民俗。

  填仓节在宋时已有记载,《东京梦华录》:“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填仓条载,每年正月二十五日,全家加菜盛餐,有客来,必苦留,使之醉饱而去。俗称填仓,取预祝填满谷仓的吉兆。

  填仓节,分为小填仓、大填仓两个节日。小填仓为正月二十日,大填仓为正月二十五日。不少地方,如今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日一并过填仓节。

  填仓节,民俗要在院内或场面打灰窖。用簸箕盛草木灰,用根棒均匀敲打,在地上撒出三环套或五环套圆圈,意为粮仓或者粮囤。讲究的人家还要在灰窖旁边撒画出耙子、扫帚、甚至扇车等图案。小填仓日的灰窖,象征夏粮丰收,要在圆圈中心放置少许夏粮;大填仓日的灰窖,象征秋粮丰收,圆圈内则放秋粮。然后用砖石将粮食盖住,称为压仓。再将鞭炮点燃,在圈内爆响,取意粮食爆满粮仓。

  填仓节,民间有许多填仓活动,皆与饮食习惯紧密相连。晋北地区习惯蒸莜面窝,取其形如粮囤。用荞面作丸,置莜面窝中空处,是谓填仓。晋东南地区用黍米面作团,置于粮仓。晋中地区又是用谷面作团填仓。吕梁地区喜吃糕。文水县将粮仓内灯薰的墙土取一些谓之填仓。晋南地区要用稀面摊极薄饼,中裹以菜肴,卷而食之。如果民家娶有新媳妇,新媳妇要亲手将煎饼置放粮仓。

  填仓节,民俗讲究喜进厌出。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旧俗农民卖粮,忌在此日。粮店收购粮食却喜在此日。是日,粮店要摆酒设宴,对前来卖粮者热情款待。一些被生活所逼农民,也就只好在此日卖粮了,反正能赚顿好饭。至今,一些上年纪的城市居民,仍习惯在填仓日购米买面。

  填仓节,全省大部分地区晚间点灯以祀仓神。凡是与饮食相关的地方均要置灯。俗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吕梁地区最为典型。按照家庭人口数,各人属相,用面捏成相应的本命灯。然后再捏两条狗、一只鸡、一条鱼,以及人口盘子、仓官老爷,酒盅、酒壶、银钱、元宝、驮炭毛驴等等。夜晚,将这些面灯注油点燃。本命灯置家中炕上,狗置大门口,鸡放院中,鱼浮水缸、驴站畜圈,仓官老爷挂在天窗,其余均在家中。置放面灯时,口中还要高呼相应的吉利发财语言,如“仓官老爷送粮来!”“鸡娃鸡娃多下蛋”等等。

  填仓节,晋北地区民间习惯打着灯笼,在院内各处找“填仓虫”(即各种复苏的小虫蚁),发现的越多,兆头越好。

  填仓节,临汾地区的一些县、市,又传说为老鼠娶亲日。是日夜晚不点灯,称为鼠忌。

  填仓节,临县等地在门首燔柴,表示对先亡之人的哀思。陵川等地要用各种饭菜在门外祭奠,俗名送祖先。晋南地区一些乡村,剪彩色纸片,贴门上,剪彩色纸葫芦,贴帽上。称此日为太上老君炼丹日,可以除百病,四季平安。

  填仓日,洪洞县等地习惯请女婿吃煎饼。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李星民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11-23 )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山西饮食民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