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李星民著:山西饮食民俗
51:山西猪头肉

  山西文人的食趣是有些乡土情结的。我曾陪作家张平与几位老乡小聚,在蒲剧的余音里,一瓶汾酒、一碟猪头肉、几碗刀削面,就进入了一份其乐融融的意境。马烽也是,即使出差外地,多半要听着爱爱腔的晋剧,外加一碟猪头肉。前些天读汪曾祺先生的《赵树理同志二三事》,记述赵树理工作很晚了吃夜宵,二两酒,一碟猪头肉,便能自得其乐,唱几句上党梆子戏。

    赵树理是长治沁水人,长治的孙家白猪头肉就很有名。《名食掌故》记,白猪头肉又名“清水煮猪头”,迄今有百余年的历史,相传是在清末伴随着一段有趣的故事而问世的。潞安府东街的香角巷有个孙家,擅制腊肉和猪头肉。有一次孙家父子卤制猪头肉,正准备放调味料,被催捐款之人带走。等回来时,肉已煮至八成熟。一气之下,将猪头捞出扔进冷水盆里。半个时辰后,猪头被泡得色白皮亮、香味扑鼻。取出切成大片,浇上蒜泥汁试吃,又脆又香、清凉爽口,比卤味又胜一筹。从此孙家在长治街头卖开了“白猪头肉”,并一代代传了下来。1962年晋东南财贸系统技术比武,孙家参赛的拼拌白猪头肉,夺得了第一名。上世纪80年代后长治城郊,白猪头肉是红白喜事家庭筵席不可缺少的下酒菜,2004年被省烹协授予“山西名吃”称号。

    吃猪头肉习俗源远流长。据考证,古代猪头是祭祀天地与祖宗的供品,祭后分切而食。或谓民间过年杀猪,正月里猪肉吃光了,最后剩下一个猪头,留在二月二吃,渐有猪头肉特制之方,多为卤制。《明宫史·饮食好尚》记有油渣卤猪头,清《调鼎集》记卤猪头,要以盐、酱、酒与猪首切肉同加于瓷盆,盖密后炖煮。后来受到清代福肉影响,复有白猪头肉流行。福肉是早期宫廷祭神之白煮全猪,满人以白煮表示对神的虔诚。到康乾时“神内前叩头毕,撤下祭肉不令出户,盛于盘内于长桌前按次陈列。皇帝、皇后受胙(祭肉),或率领王公大臣等食肉”(《清朝野史大观》),此时又称“跳神肉”,切小块蘸酱食用,渐流传于民间。

    除白猪头肉之外,山西大部分地区民间则将猪头经烫毛、清洗、卤制、出骨、压制而精心制作成肉糕,称为“猪头肉糕”,亦为传统下酒菜肴,每每来客,一定得切一碟猪头肉,配上醋、蒜泥和香油调成的汁,请客品尝 (《特色菜肴》)。制作猪头肉,有的要在压制肉糕时加一些花生米之类食物,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还有将蹄、尾与猪耳等脆骨压制肉糕的,切片而食,香脆无比,亦为民间喜爱的宴席下酒菜。太原全晋会馆取长治白猪头肉与猪头肉糕二者制法之优,制作的猪头肉,色白净、肉鲜嫩,切小方丁配绿竹叶装盘,拌一碟特制的醋调料上桌,显现出从民间乡土菜走出来的精细与雅致。

    笔者曾接待国际知名茶人杨力先生等一行,在全晋会馆九州晋宴厅的晋歌晋舞中,品尝牛肉小窝头与山西猪头肉。之后参观乔家大院与渠家大院,在祁县点吃了晋中有名的八碗八碟,其中也有一盘猪头肉,虽不及全晋之精细,但朴实令人喜爱。猪头肉于山西的这般流行,不禁让我浮思:不只是山西文人的食爱,猪头肉早在百余年前就普及于士农工商,于今已有着深深的乡土根韵。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李星民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11-23 )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山西饮食民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