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李星民著:山西饮食民俗
45:烩江池的余韵

  庄菜是晋菜的重要构成,始形成于晋中平遥、祁县、太谷、汾阳等地商家的家宴、待客之俗。特别是清中叶以后,发达起来的商家尚奢华、重礼仪,食材猎奇标异,“太、汾则食物比南北为繁,颇讲烹饪之法”(宣统《山西乡土志》)。其中太谷传统“三鲜盆”筵席上的一道名菜烩江池,可谓影响至甚(《太谷地方风味食谱二百样》)。

    江池,乃太谷方言说法,实是蟒蛇肉。蛇菜于今当属粤地有名,如“龙虎会”、“五蛇羹”之类,然百余年前早已为晋地商家交际应酬追新滥觞。清末文人刘大鹏曾慨:“此间生意奢华太甚,凡诸客商,名曰便饭,其实山珍海错、巨鳖鲜鱼,诸美味也。习俗使然,并无以此为非者”。又云“侈靡之风,太谷为甚,各铺户待客酒巽华美,率皆过分,其尤甚者,殆如官常之自奉也”(《退想斋日记》)。商家为何食以觅奇、蟒蛇入味呢?这还得从当地流传的一则故事说起。

    相传刘邦起事创业之初,“龙变星聚,蛇分径空”,曾经山路遇大蛇挡道,欲挥剑斩之,蛇吐人言“斩头乱头、斩尾乱尾”,刘邦怒曰“欲乱我者,除非天下皆为平地”,遂腰斩大蛇。后汉朝经过二百余年出了个王莽,乃此蛇精显身,鸠杀汉平帝,乱汉纲常,自立新朝。当时有刘邦九世孙刘秀,被王莽率军追杀,过王莽河,经壶关王莽峡,到陵川王莽岭。刘秀在王莽岭龙脉龛,捕斩龙脉石下蟒蛇而食,后起兵恢复汉室,史称东汉。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被民间晋商津津乐道,又以蟒肉为菜,反映了清末乱世的晋商对和平时代的渴望,对官衙盘剥的逆反,对世俗蔑商的发泄。

    现在和平发展、政治清明、世风崇商,以蟒肉做成的烩江池早已消匿于餐桌。有想吃肉者,也无人敢做,因为蟒蛇现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人与自然亦尚须和谐相处。也有以人工饲养的大王蛇代替,仍采用烩的制法。烩是庄菜筵席的典型烹饪技法,一般为炒锅内放入鸡汤(或其它清汤),再放入主、辅料与所需调味料,烧沸后撇去浮沫,对好口味,勾入淀粉,淋入明油即成,成菜鲜醇味浓,如庄菜代表菜烩乌鱼蛋、烩海参等,在庄菜第一席“八十八碗海碗席”中以烩成菜的就有16道之多。

    以庄菜传统烩法制成的大王蛇菜,特色而有名者当数全晋会馆的重耳五味蛇。重耳,是晋国国君晋文公的名字。相传重耳还是流亡公子的时候,娶了齐桓公的女儿齐姜为妻,每日玉楼琼宴,乐不思“晋”。一次齐姜用蛇给他烹制了一道菜,对重耳说“一龙飞天,五蛇相助。现在你的朋友文武兼备、忠贞烈志,他们一定会协助你当上国君,成就一番霸业的。”从此,重耳又踏上了复国的征程,在朋友随从的帮助下,终于回国做了国君,并为晋国奠下春秋五霸的基业。全晋会馆以人工养殖的大王蛇 (象征晋文公的文武随从)、鲜姜(象征晋文公的夫人齐姜)为原料,融煸炒烩炖工艺,入咸辣甜酸五味,烹制的这道重耳五味蛇,不仅鲜香味美,为冬补食疗佳肴,而且有“一龙飞天,五蛇相助”的美好寓意,是宴宾酬朋的一道特色美味。

    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一上一下,以和为量。从古至今的庄菜里,追求的思绪在故事中翩跹,吉庆的向往在美食中表达,古老的味道在技法中相传,又何止于重耳五味蛇?此即是烩江池消匿于餐桌后的余韵吧。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李星民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11-23 )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山西饮食民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俗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民俗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