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太原沧桑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bt.jpg (7343 字节)

走遍山西 第11章:走进皇城相府、古村郭峪、砥洎城

  翻开《明史》,读者可以看到《流贼列传》,这也是煌煌《二十四史》中的唯一一部《流贼列传》。对于明朝的灭亡,史家自有总结,就其内部原因而言,“明朝之亡,亡于万历”,而从外部原因来看,“明朝亡于流寇”。明朝末年,几乎席卷全国的“流寇之乱”摧毁了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富庶的阳城却因此崛起了一大批城堡式建筑,历经三百余年的风雨沧桑之后,目前保存基本完好的,还有皇城相府、古村郭峪、砥洎城三座。

一、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与古村郭峪位于阳城县北留镇以北八公里处,两位古城所在的皇城村与郭峪村相距不过几百米,而事实上,它们在历史上其实就是一个村,这座历史上人丁并不兴旺的古村落,却积淀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明清两朝先后走出了十五位进士和十八位举人,这在中国科举史、文化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后来迁居皇城村的陈氏家族则更是出类拔萃,“积德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被称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康熙字典》的总阅官、清代大学者陈廷敬是这一家族的杰出代表。

  陈廷敬原名陈敬,祖辈为郭峪村名门望族,顺治十五年,年仅20岁的陈敬考中进士,因为同榜进士中有两位陈敬,为易于区分,顺治皇帝在朝廷上亲自为其更名,在他的名字中间加上了一个廷字。古人相信人的名字可以决定他的人生际遇,顺治皇帝的这一小小改动,未尝不是这位新科进士改变一生命运的重大契机。此后54年间,陈廷敬平步青云,喧极一时,成为康熙皇帝的政治导师与肱股重臣,先后封官进爵28次,做为一个汉族人,历任除兵部以外的其它五部尚书、侍郎。辅佐康熙51年的陈廷敬不仅是一位为奠定康乾盛世做出重要贡献的政治家,更是清初的大学者,除了自己的《午亭文编》等多部著作传世之外,还负责主持编撰了我国历代收字最多的《康熙字典》,而他的儿子陈壮履也参与了这一文化工程,父子同修一部字典,一时被传为佳话。陈廷敬一生备极荣恩,康熙皇帝称其为“全人”,在花甲之年为其御笔题写了“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并对陈廷敬表示,这是他最后一次为臣子题字。康熙皇帝的题词后来被陈壮履恭摹勒石,建楼珍藏,也就是目前相府正门外的御书楼。陈廷敬去世之后,康熙皇帝赐谥号“文贞”,并派遣三皇子主持丧礼,护丧归葬故乡。

  “皇城相府”之名,为旅游开发的产物,说得通俗一些,它的名称应该是“阳城县皇城村陈廷敬故居”,陈廷敬晚号午亭,所以,“午亭山村”是它的别称。因为陈廷敬出任的最后官职为文渊阁大学士,这一官职即为清初的宰相,因此,“陈廷敬故居”也就被“相府”二字所代替。皇城村原名郭峪中道庄,因为康熙皇帝曾两次驾临而改用现称。皇城的另一名称为黄城,传说陈廷敬的老母亲非常想去北京看看,陈廷敬考虑到母亲年势已高,千里奔波难免劳顿,于是就说:不用来了,我在中道庄给您修一个小北京就行了。于是,陈氏城堡的外城拔地而起,外墙按照北京城墙修建。不久,朝中有人弹劾说,陈廷敬在家乡修建皇城,意图谋反。听说皇上要调查此事,陈廷敬马上派人提前赶回,将城墙全部涂成黄色。调查官员回京后禀报说,陈廷敬修的只是黄城而已,陈氏家族于是化险为夷。其实,这只是一个似曾相识的传说而已,皇城在当地始终就是约定俗成并得到清王朝认可的地名。参观过灵石王家大院的游客都应该记得,红门堡也有类似的故事。1998年,为适应旅游的开发与宣传,“阳城县皇城村陈廷敬故居”最终被定名为“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北依樊山,西临樊溪,其枕山际水的地理位置可谓风水绝佳。皇城相府开城门九座,城墙总长1700米,大型院落19处,总建筑面积近四万平方米。皇城相府又分为内外两城,河山楼和藏兵洞为其标志性建筑。

  明朝末年,豫陕流寇横行,王嘉胤、王自用部屠戮山西,晋南为之震恐。明崇祯四年五月,王嘉胤率军由沁水进入阳城,次月在与乡兵的作战中被叛将杀害。王嘉胤遇害后,绰号“紫金梁”的王自用率军再起,号称36营20万人马,几乎席卷山西全境,并在此后两年多次侵扰郭峪、润城、屯城一带。屯城人张慎言曾任吏部尚书,是明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在他的笔下,曾详细地记叙了流寇对百姓生命、财产带来的重大侵害。

  陈氏家族祖居郭峪,其明建祖宅“老狮院”至今仍由村民居住。明崇祯五年,也就是公元1632年,为抵御流寇,自保于乱世,陈氏家族在樊山脚下修建了高达七层的防御性建筑河山楼,第二年,在河山楼外增修城堡,也就是今天的皇城相府的内城“斗筑居”。陈廷敬显贵之后,家族兴旺,在这种情况下,又开始修建外城,即“中道庄”,并于康熙四十二年全部完工,九年后,陈廷敬病逝于北京。

  皇城相府城墙高达12米,与明建平遥古城和九边重镇太原的城墙等高,这圈享受州县级规格、周长一千余米的城墙,便是陈家的院墙。即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康熙帝国》中,平定三藩之乱的几场戏,即是以此城墙为背景拍摄的。同样,陈家的院门也如同城楼般高大宏伟,门洞上镶嵌着两块匾额:“中道庄”和“天恩世德”。中道庄,既是皇城村的原称,也是皇城相府外城的名字。世德是指世德堂,这本是陈廷敬曾祖经商时的商号名称,后来陈氏家族陈廷敬这支支脉也就以此来称呼,同样为富商巨贾,陈氏家族的另一支树德堂则鲜有及第入仕之人,世德堂的子孙们自认为造成如此悬殊差距的原因是上天对自己的垂爱与恩顾,于是悬挂了“天恩世德”这块匾额。

  走进中道庄,首先看到的是两座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的石牌坊。陈氏家族的第一座石牌坊奉旨建于清顺治十四年,褒奖的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这一年,19岁的陈廷敬已经考取举人的功名,牌坊的落成不仅为陈家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激荡着这位青年书生渴求功名显贵的雄心壮志,一座更大更能彰显天恩的牌坊已经在无形之中植根于他的心灵深处。第二年,少年得志的陈廷敬即成为陈家第三位进士,开始了他平步青云的宦海坦途。陈廷敬心中的那座牌坊最终在清康熙36奉旨建造,陈廷敬时任经筵讲官、刑部尚书。新牌坊四柱三楼,正中上方的匾额上书写着“冢宰总宪”四个大字,“冢宰”,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总宪”,则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冢宰总宪”两侧的匾额上,书写着“一门衍泽”和“五世承恩”,而另十四幅匾额则书写着陈氏家族取得的功名与官职,其中包括康熙皇帝对陈廷敬父亲、祖父、曾祖父的累次封赠,这便是一个莘莘学子在位极人臣之后为昔日的寒窗苦读而得到的泽被整个家族的回报。抬头仰望牌坊上高达五层的匾额,不能不叹服陈氏家族的显耀与辉煌,而匾额上一排排黑底白字的楷书更显得庄重威严,令人肃然起敬。

  走过两道石碑坊,街道北侧,即是陈廷敬的私邸“冢宰第”,陈廷敬入阁为相之后,这里又增挂了“大学士第”的匾额。“冢宰第”是中道庄的主体建筑,同时也是整个皇城相府最重要的建筑,也正因为如此,“冢宰第”的修缮工作必须得到专家学者更为细致的论证,它的修缮工作被放在了最后,成为皇城相府唯一还没有修复的院落。

  走入“冢宰第”,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照壁,照壁正中镶嵌着麒麟砖雕,两侧各垂直排列有六幅内容完全不同的砖雕,这十二幅砖雕,通过谐音、象征、借代等手法各代表一个汉字,共同组成了一幅楹联,由于年代久远,这幅楹联如今已经成为不可破解的谜语。

  “冢宰第”内的正北厅堂内,悬挂有康熙御笔匾额“点翰堂”。传说康熙皇帝南巡驾临皇城时,御笔钦点陈家第六位进士、陈廷敬之子陈壮履为翰林,“点翰堂”因此而得名。此后,康熙皇帝走过的正门也被称为御道,官员及庶民从此一律改走东西次间偏门。

  在山西全省保存基本完好的城堡式大院中,与灵石王家大院、沁水柳氏民居一样,皇城相府也是为数不多的官宅之一。学者们评价说:皇城相府主要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熔宫廷规制与地方特色为一炉,巧妙地把封建礼制与建筑工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严格地遵循封建礼制的规定,又体现出地方建筑的工艺特色。而“冢宰第”,无疑是最能体现这些建筑、艺术特点的代表建筑。

  专家学者们所说的“遵循封建礼制的规定”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可能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但小姐院的建筑特色将这一特点最直观地表现在了游客面前。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小姐院的屋顶采用的都是卷棚顶也就是罗锅顶,屋顶上面没有屋脊与脊兽,与周边房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一建筑样式的选择,正是陈氏家族崇尚男尊女卑、希望女眷顺从封建礼教的传统观念的真实体现。而管家院与主人房舍的差别,更是体现了封建社会“尊卑有分,上下有等,内外有别”的传统礼制观念。但是,这一差别仅仅体现于封建礼制方面,在森严的族规面前,不论族人还是奴仆却都是一视同仁,管家院后阴森的“面壁思过室”就是相府全体人员触犯家规之后反省思过的地方,这体现了一个名门望族的严谨家风。

  走入皇城相府内城“斗筑居”,可以看到以陈氏家族两大分支命名的“树德居”和“世德居”。世德居由三个院落构成,建于明正德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是皇城相府内现存最早的建筑。明朝末年,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成为这里的主人,崇祯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陈廷敬出生于世德居,与他的八个兄弟及堂兄陈元先后在这里接受陈昌期的儒学教育,并从此走上仕途光宗耀祖,世德居成为陈氏家族兴旺繁荣的发祥地。

  斗筑居内,还建有御史府,这是陈廷敬伯父陈昌言的故居,陈昌言是陈氏家族的第二位进士,他的儿子陈元,则是陈家的第四位进士。内城城门上的“斗筑可居”匾额即是陈昌言的手笔,这四个字充分表达了遭逢乱世的陈氏家族对平安生活的渴望与祈盼。陈昌言在明清两朝均担任御史之职,也只有他这种出身于商贾家庭的知识分子,才不会像传统儒生那样,与生俱来地背负过于沉重的思想负担和“夷夏之防”的精神枷锁,得以从从容容地脱去旧朝服,剃去头发,继续做他的“直指公”。

  皇城相府的标志性建筑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是崇祯五年,为抵御流寇侵扰,由陈家昌言、昌期、昌齐三兄弟合力建造。河山楼高达七层,可同时容纳千余人避难,如此的高度与规模在明清建筑中极为少见。更为难得的是,这样一座砖石高层建筑,历经近四百年的风雨沧桑,仍旧巍然屹立,雄距一方,周边至今没有超越其高度的建筑。

  做为一座民用军事防御堡垒,河山楼的设计非常科学,考虑极为周全。河山楼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进入堡垒的石门高悬于二层之上,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河山楼楼顶建有垛口和堞楼,便于了望敌情保卫城堡,底层深入地下,开辟有秘密地道,便于转移逃生。河山楼内还备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储备有大量粮食,以应付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

  河山楼建于公元1632年,工程尚未完工,流寇不期而至,陈氏家族及附近村民八百余人入楼避难。流寇久攻不下,扬言要日夜封锁并采取火攻,楼内村民将井水从楼顶泼下,以显示准备充分,不惧围困,流寇知难而退,撤兵离去。此后十个月里,流寇又先后三次进犯,依靠河山楼的避佑而逃过兵灾的村民多达数千人次。

  河山楼峻工的第二年,陈氏家族修建了“斗筑居”城墙,将河山楼、世德居、树德居等建筑囊括其中。皇城相府内城墙仅用七个月的时间即全部完工,城头遍设垛口,东南、东北二角设文昌、关帝二阁。城墙内四周设藏兵洞,共计五层125间,为战时家丁、民勇藏身休憩之处。藏兵洞大多为窑洞式建筑,具有明代风格,因为地势较高,站在远处即可看到它们一字排开,显得颇为壮观。

  皇城古堡为求自保于乱世而建,虽然明末的动荡很快宣告结束,但其军事防御功能在此后的岁月中又多次发挥作用。顺治六年,大同总兵姜(王襄)发动兵变,烽烟燃遍三晋,姜(王襄)部将张光斗上门召请陈昌期,经历了明末十余年战乱的陈昌期不愿卷入政治旋涡引火烧身,因而严辞拒绝。张光斗率兵围攻斗筑居,陈昌期坚守数月,直到清军解围,陈氏家族和周边村民因为没有参与这次注定会以失败告终的兵变而逃过了一场政治灾难。民国初年,政局混乱,河南土匪多次越境进犯阳城,动辄即以多达数千的人马一路烧杀抢掠而来,皇城村坚固的城墙使得土匪不敢有所企图,再一次护佑百姓于乱世。

  从“斗筑居”的命名、陈昌言的两朝为官以及陈昌期不愿反清这几件事,我们可以看到陈氏家族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与谨慎求稳的价值观念,所有这一切,无疑都被陈廷敬完整地继承下来,再加上陈廷敬自身的德才以及清初帝王迫切需要汉族知识分子来协助他们维护统治,这些都是陈廷敬官运亨通、成为封建政坛上罕见的不倒翁式人物的主要原因。

  陈氏家族的最后一位进士是陈廷敬的孙子陈师俭,繁荣兴盛一百余年之后,陈氏家族最终走向衰败,昔日笑语嘤嘤的王侯深宅成为陈家没落子孙与周边外姓村民混居的大杂院,而文革期间,当年不怕谋逆弹劾的相府子孙们畏于封建主义这顶大帽,更是把村名也改成了黄城。改革开放之后,“皇城煤矿”率先恢复了村名更恢复了昔日的自信,秉承先辈经商传统的相府子孙们在短短十几年间将,就将人口不足七百的皇城村建设成为富裕的小康村。为了不让祖先的荣耀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之中,从1998年开始,皇城村将城内住户迁到城外的别墅小区内,投资三千元修复皇城相府,并使之迅速成为全省知名的旅游景点。

  做为一个旅游者,笔者也想就皇城相府的旅游开发发表一些想法。皇城相府内最重要的院落“冢宰第”一直拖到今年才开始修复,这无疑体现了开发者对历史、对文化的负责态度。将斗筑居内的藏兵洞改造成为旅馆,不仅能够创造经济效益,更满足了旅游者夜宿侯门的心愿。皇城相府开放之初,即成为《康熙帝国》、《我所认识的鬼子兵》两部电视连续剧的外景地,随着电视剧的即将播出,皇城相府必将走向全国。以上几点,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开发过程中不尽如人意之处也显而易见,一些院落搞起了“钱币展览”、“根雕展览”、“像章展览”等等,似乎是丰富了游览内容,但明显偏离主题,淡化了皇城相府的文化内涵。而相府内的歌舞表演、戏曲演唱、湖北编钟表演等等,在满足部分游客兴致的同时,也给其它游客造成了噪音污染,破坏了相府古朴厚重的蕴味与寻幽思古的意境。皇城村的周边环境也急需加强治理,这一点,省城新闻媒体早已报道过,北留镇建有亚洲最大的坑口火电站阳城电厂,已经给当地造成了污染,而站在皇城的城墙上,放眼所及,便是村边的两所煤矿、远处铁厂的烟尘以及樊山的荒山秃岭,希望开发者在继续投资的过程中,不要冷落这些不该被遗忘的角落。

 

二、古村郭峪

  其实就历史而言,早在唐代即有建置的郭峪村更加久远也更为显赫。郭峪村自古以来经济繁荣,文风鼎盛,由唐至清,村内考取功名者多达八十余人,民间有“金谷十里长,才子出郭峪”的美誉。特别是明清两朝,包括陈氏家族在内,这个小村一共产生了十五位进士、十八位举人,也出现过一门四进士的科举世家和担任侍郎等职的官宦人家。

  明崇祯十一年,也就是陈氏家族修建“斗筑居”五年之后,为抵御流寇侵扰,郭峪村几家大姓家族联合修建郭峪城,是年正月十七开工,同年十月峻工,城墙高12米,城周1400米,城内面积近18万平方米,开设东、北、西城门三座,水门一座。郭峪城的城墙上,开凿有三层六百余眼窑洞,居住与防守功能兼而有之,郭峪城墙因而也被形象地称为“蜂窝城墙”。

  皇城与其说是城,倒不如说是陈家的私宅大院,相比之下,郭峪才真正具有“城”的特征——这是一个由不同阶层不同家族所共同拥有的家园,城中的居民不论贵贱,比邻而居,在城墙的保卫下安居乐业,繁衍后代。

  郭峪城建城三百年后,在民国初年曾对城墙进行过维修,据说当时可以骑马从城墙上环城一周,也正因为有如此坚固完整的城墙,才会有日后“十二月事变”暗夜里突围的枪声和烈士的鲜血。土地改革中,城窑分给村民个人,失去了统一的管理,此后,村民建房、村里进行公共建设,都拆用城墙上的砖石,明代城墙几乎被破坏殆尽。到了1994年,郭峪村对城东门右侧紧临樊溪的一段城墙及城上的奎星阁、菩萨阁进行了维修,这也正是每一位游客在踏入郭峪之前都会看到的那一段二百米的紫红色城墙。

  郭峪城至今仍保留着“老狮院”、“小狮院”、“陈氏十二宅”、“王家十三院”等明代民居40院1100间,从数量上优于皇城村,而且,对城墙的维修也先行一步,但旅游开发却落在了后面,直到今年才陆续修缮开发出豫楼、汤王庙、戏台等古建筑,于国庆节正式对外开放。相对于皇城一家村,多姓氏杂居的郭峪村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阻力要大得多,皇城村民可以统一迁出相府,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将名贵的明代家俱捐献出来,而郭峪村却无法做到这些,在重修西城墙的过程中,仅仅因为一户村民不愿搬迁,这段城墙被迫在他屋后拐了弯。针对这种情况,郭峪村仅对豫楼、地道、汤王庙三个景点进行了封闭,而村民们将像他们的先辈一样继续居住在明代民居中,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每天清扫好自家的院落,在一如继往地保持过去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方便管理单位接待远方的游客。半封闭的状态虽然给管理带来了困难,但这种充满生活气息,贴近普通百姓生活状态的人文景观其实更富有特色。

  皇城相府门票30元,导游需要另外聘请,古村郭峪门票20元,其中包含有导游服务,因为做为一个有五、六百户人家生活的二十万平方米的村落中心,贸然进入的外来游客即使不会迷失方向,也不见得能够找到每一处景点。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由明代地道进入古村郭峪。这条古地道开挖于明朝末年,为郭峪城的附属防御工事,战乱时代是重要的隐蔽、转移通道。郭峪明代地道因为年代久远,很多已经坍塌,我们穿行的这一段是今年刚刚修缮恢复的,为保证游客安全,管理部门在地道内增券了窑洞式砖壁,在地道内,我们也多次看到漆黑的岔道,这些分支地道已被封闭,等待修缮后再对外开放。

  地道的另一头,是豫楼的底层。豫楼是一座军事防御工事,其外形、功能完全类似于皇城相府的河山楼,豫楼之名,取防御、居安思危之意。豫楼比郭峪城墙晚落成两年,楼高七层,墙厚两米,顶层设有垛口和堞楼,底层设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豫楼可以说是河山楼的翻版,但同时又做了局部的改进,一是楼体上开设有四个火炮射口,加强了防御、进攻能力;二是楼内辟有令古建专家称道的厕所,这个厕所位于三楼,一半的空间深入墙体,秽物通过垂直孔道直接排到楼外。看来,宣传资料中所说的豫楼内“一应俱全”并非虚言。

  登上豫楼顶层,可以看到村南一公里处的海会寺,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寺庙初名郭峪院,寺中建有宋代砖塔和明代琉璃塔各一座,其中,十三级的琉璃塔被誉为三晋明塔之冠。

  出豫楼东门,眼前是一个坡形院落遗址,青石条地面与柱础基石至今犹存。导游介绍说,这个院落过去是通往豫楼的必经之路,位于缓坡之上,步步登高,因为历史资料缺乏,对于这个院落的形制、样式仍在论证中。

  汤帝庙位于郭峪城西门内,始建于元代,现存建筑为清初拆旧整修。汤帝庙为村之社庙,很长一段时期里也是郭峪的政治中心,村内的重大事情都在这里商定办理,建国后,乡公所、大队部也曾以此为驻地。汤帝,是指商朝的建立者成汤,在此次的阳城六日行中,我们已经在析城山看到他的祠庙,在桑林听到他为民祷雨的传说。郭峪汤帝庙与析城山汤王庙形制相仿,但是规模更大,气势更宏伟。门楼上的挑角戏台高约十五米,元代风格,为全县最高的戏台,戏台两侧还建有角楼,在古代完全是一个高标准的文化场所。汤帝庙通脊正殿面阔九间,如此规模在全国也属罕见,出自于一个小村就更显珍贵。

  陈氏、王氏、张氏、范氏、卫氏等等均是郭峪城内的名门望族,他们的院落也都是古代民居的杰出代表,这其中又以陈家的“老狮院”为最,它目前是古村郭峪的主推景点之一。“老狮院”之名,取自于大门外的两座石狮,“小狮院”的得名游客也就不难理解了。“老狮院”是陈廷敬的祖居,在中道庄另辟新居之前,陈氏先辈就居住在这里,门楣上多达三层的木制匾额间书写着陈氏家族过去的辉煌与荣耀,青青的石条台阶、被岁月冲刷成黑灰色的门柱与斗拱记载着陈氏家族的沧桑。

  走出“老狮院”,徘徊于古老的巷道间,清静而悠然,全然不是村口的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以石条铺路的小巷或曲径通幽,或笔直向前,巷道两边耸立的都是两层楼的明代旧居,灰白色的明代墙砖折射出古村四百年的历史——现代生活的喧嚣与远离尘世般的寂静之间,原来仅仅相隔着这几百米的距离。

  游览完古村郭峪,我们回到了郭峪东城墙,当年这里也曾回荡着“十二月事变”的枪声。“十二月事变”是阎锡山一生的污点,就共产党而言,他掀起了山西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就国民党而言,他造成了山西新军十余万人正式加入共产党军队的序列。抗日战争初期,共产党与阎锡山在山西联合抗日,组织了牺盟会和以决死纵队为主体的山西新军,但仅仅两年之后,双方时有矛盾发生,磨擦不断,并最终在晋西同室操戈,“十二月事变”爆发。与此同时,驻扎于郭峪村的中共阳城县委和牺盟会支部预感到形势危急,决定星夜离开郭峪城,当时东门紧锁,破门而出之后,冒着冲锋枪的扫射突围而去,未能成功突围的部分同志被阎军枪决。

  回到售票处取包,管理人员诚恳地请我们留下意见。虽然郭峪城没有产生过像陈廷敬那样煊赫一时的人物,但其包罗的内容,其实要比皇城相府丰富得多,而仅凭导游简单的介绍和短时间内的目光所及,游客感受到的仅仅是皮毛而已,我们希望管理部门能够进一步挖掘古村的文化内涵,整理历史资料,使得游客对郭峪能够有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nw-gulou.jpg (45078 字节)

郭峪城东城墙

三、明代古城砥洎城

  郭峪、皇城以西五公里,是晋东南名镇润城。润城镇地少人多,自元代以后,外出经商者颇多,富商巨贾迭出,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其商业为全县四大镇之首,为铁货产销中心。冶铁业是当地的传统产业,润城镇初名老槐树,铁业兴盛后一度被改名为铁冶镇,最终被定名为润城镇。

  经济发展的同时,润城文风鼎盛,科举人数冠于全县,取得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在晋东南民间,影响最大的历史人物其实并非官职最高的陈廷敬,而是王国光。王国光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财政家、学者,张居正实行改革的得力助手,官至户部尚书、吏部尚书。这个王国光,便是润城人。当地民谚称:郭峪三庄上下伏,秀才举人两千五。文中的三庄,即是王国光的故乡,他的故居至今仍保存在上庄村。

  润城镇是阳城县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多次遭到流寇袭扰,在公元1633年4月,王自用部更是一度驻扎于此。在明末的动荡岁月里,润城镇一共诞生了三座城堡,分别是屯城、刘善城和砥洎城,遗憾的是,屯城与刘善如今均仅存遗址,只有砥洎城基本保留了下来。屯城村相传秦将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屯粮于此而得名,诞生过明末吏部尚书、诗人、书法家张慎言及清代浙江巡抚张泰交等一门三进士。刘善村隔沁水河与砥洎城相望,城堡虽毁,但村内仍保留有大量明代民居,城堡西门依然完好,城楼上悬挂着一幅楹联:“东障百川,西来奕气”,前往天坛山庙宇的村民和游客都要从门楼下经过。

  砥洎城落成于明崇祯十一年,主持修建者为时任北京大兴知县的润城人杨朴。不过,就在城堡建成的次年,杨朴突然去世,杨家也接连发生不测,这一切正应验了“羊入圈”的谶语,在风水先生的建议下,杨氏一门迁出了砥洎城。

  砥洎城位于润城镇西北隅的土丘上,依地形而建,外观椭圆形,东、西、北三面环水,只有南面与陆地相通,沁河绕城而过,远望好似砥柱中流,因为沁河古称洎水,砥洎城因此而得名。遗憾的是,这一具有浓郁江南水乡特色的自然景观却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消消溜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刘善劈山工程使得沁河另走新道,砥洎城外只留下干涸的河床,如今成为一家预制板企业的货场。

  砥洎城出于军事防御目的而建,同时兼顾居住使用功能,城堡内的民居与巷道与城墙一起被全部纳入整体防御体系,担负防御职责,因而砥洎城既不同于类似雁北广武古城的军事城堡,也不同于类似于平遥古城的以居住、行政功能为主的城镇,它体现出鲜明独特的防御为本、平战结合的设计风格和建筑特点。这一点,从砥洎城的选址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堡选址通常都要考虑交通便捷,而砥洎城恰恰刻意选择了这个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地形筑城,设计者首先考虑的,正是防御功能。

  砥洎城城墙高十二米左右,临水的部分城墙更是高达二十米,西侧临水城墙随地势而呈梯状分为两层,两层之间有坡道连通。砥洎城的城墙极富特色,润城镇冶铁业发达,并因此出现了一大批富商巨贾,他们用来自于冶铁业的财富构筑城堡,而冶铁后废弃的坩锅又为城墙的主要建筑材料,既坚固耐久,又降低了成本。砥洎城外侧包以青砖,与其它城墙如出一辙,而从城墙内侧,则可以清晰看到坩锅与石条混彻的特殊结构,那密密麻麻、整整齐齐排列的坩锅,使人感觉这儿才是真正的“蜂窝城墙”。其实在华北的一些地区,也有用瓮彻垒院墙或窑洞的做法,而此后在隔河相望的刘善村,我们又看到了许多以坩锅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明代民居。

  砥洎城共开两门,城南为旱门,城北为水门,由水门可乘船进入沁河。沁河改道后,水门也成为了旱门,城内居民为了出入方便,又在城墙上掏出了几个小门,昔日戒备森严的古堡,如今已是门户洞开。我们是由城南旱门进入砥洎城的,城门口立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城墙上镶嵌有一块石匾,黑底白字,上书三个楷体大字:砥洎城。城门门洞并不大,门洞内,可以看到昔日用来封闭城门的石槽和石臼。很想从城墙上绕城一周,但沿着狭窄陡峭的台阶登上城墙,满目疮痍,蒿草蓬生,风雨早已将墙顶荡平,历史资料中记载的堞口、女儿墙、炮台荡然无存,苍凉之感由然而生,比战争更能改变事物的,是岁月的冲刷。

nw-gulou.jpg (45078 字节)

历史照片:远眺砥洎城

  在阳城县至今依然留存的三座城堡式建筑中,皇城相府、古村郭峪都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唯独砥洎城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专家们称:砥洎城是华北地区的明代民居代表,建筑史上稀缺的实物资料。

  砥洎城城内面积约三万七千平方米,类似于古代城市建制的规划,共分为十个街坊,城墙底的环城道路和街坊间的蛛网小巷将城内民居分隔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院落。城中院落多为单进式二进院,也有不少三进院,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坊中院落并不封闭,与其它院落之间均有仅容一人通过的过道相连,尽管现代居民大多将过道封死,但痕迹极为明显。坊中街巷狭窄幽长,四通八达,主要巷口设有巷门,坊与坊之间又通过横跨巷道的过街楼连接,比较大的建筑群中还建有望楼。砥洎城中的这种布局与特点,构成了一个完善的内部防御体系,一旦敌人攻破城墙,城内居民可以通过院落间的过道与街坊间的过街楼方便地转移或反击,而呈丁字型构造的蛛网式狭窄巷道不仅不利于进攻,而且非常容易迷失方向,我漫步城中时,尽管许多巷道已经被打通,但依然几次绕回了原地。

  城内保留有刻于明崇祯十一年的“山城一览”碑刻,为砥洎城建筑规划平面图,详细地标注有城内建筑和巷道。这块碑刻原来保存在文昌阁内,现存于一居民家中,由于风吹雨打,这一建筑史上的珍贵实物资料已经漫漶不清,难以辩认。当然,这幅平面图看不清也好,看清楚了,恐怕只会徒增自己的遗憾与惋惜。

  砥洎城内分为十个街坊,街坊的名字被刻成匾额,镶嵌于过街楼上。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有的空间划分与所属关系逐步改变,街坊的划分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很多街坊的名字也被人淡忘,走在今天的砥洎城中,只剩下“世泽坊”这唯一一块匾额。同街坊一样,城中每个院落也都拥有一个极富书卷气质或诗情画意的名称,如“素履居”、“笃庄居”等等,这些名称被雕成木匾镶嵌于门楣之上。古城中没有门牌号码,就凭借街坊和院落的名称来民居方位,世泽坊的素履居便是一所民居的位置座标。

  砥洎城中的民居多为明末建筑,典型的晋东南地区民居的建筑风格,以两层楼阁式建筑为主,三层建筑也不少见,每层均有明廊,因为年代久远,木制立柱及时明廊上的木雕大多已经变成了黑灰色,与灰白色的明代砖墙形成鲜明的对照。

  我们走进的第一个民居院落是“鸿胪第”,进入城门后沿着环城道路西进,不过几十步便可以看到“鸿胪第”。鸿胪者,有两种解释,一、古代太学设有鸿胪科;二、古代设有职掌朝祭礼仪的鸿胪寺。这个院落不论因何悬挂如此匾额,都说明其祖先普有过一段光照门楣令后代骄傲的历史。鸿胪第大门洞开,门框上的春联为这所曾经的官宦府第带来了亲切的生活气息,我们于是贸然进了进去。这是一个典型的二进院落,外院建筑依旧,但已经没有人居住。走进第二进院落,寂静无人,房门虚掩,如果不是院内悬挂的衣物,在踏入这个院落的那一刻,我真的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回到了三百年前。二进院的中央有一个石桌,我就坐在石桌上,在这清晨的静谧之中陷入没有时间也没有思维的真空之中。

  二进院正房的东侧,有一条窄窄的过道通向另一个院落,走出通道,小院中的大嫂看着我们问道:“有什么事?”,我们回答道:“来看一看。”大嫂淡淡地笑了笑:“那就看看吧。”这是一段令人记忆犹新的对话,孤身在家的大嫂对悄然而至的陌生人没有任何的戒备,面对好奇的东张西望心境坦然而毫不介意。后来我又不请自入地走进了一户又一户民居院落,这段对话在主人和游客之间又多次重复。砥洎城的建设理念体现着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思想,但城中的居民却以淳朴平和的民风接纳着每一位闯入他们平静生活的外来者。

  征得同意之后,我们走入了主人的房间,吸引我们的是正对房门的中堂和中堂前的明式桌椅,这样的装饰与摆设过去只在古装影视片中大户人家的客厅中见到过,没有想到的是,在砥洎城中,几乎每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家庭都是如此。正对房门悬挂的中堂以对联加国画为主,中堂前摆放一张方桌和两张太师椅,方桌上放置一座如同小屏风般的衣镜,也有的人家将衣镜改成了相框。这户人家的中堂全部为书法作品,中间为一首关于洞庭山水的古诗,两侧对联为“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不错,这幅直到今天也依然带给我无穷回味与启示,充满睿智与人生哲理的对联,就悬挂在寻常百姓居住了三百余年的祖屋中,砥洎城,文风鼎盛的岁月虽然已经随着沁河的碧波远去,但仍然不能小觑。或许有人为会认为,这不过是一种传统习俗的保持与延续罢了,院落的主人也未必关注过这幅对联的内容。我要说的是:这种习俗的保持本身就难能可贵,当美元与人民币也堂而皇之地被印上年画,在其它地区的农家更多看到的是“连年有余”、“福禄双全”的时候,为什么这里的百姓没有被世俗的浮躁所感染而依然让这些再简朴不过、泛着黄色的楷体字占据心灵呢?这难道仅仅是三、五元的经济原因造成的么?当主人家的小二郎背着书包从学堂归来,回忆着今天刚刚学会的生字辩认着对联上的内容时,这些劝导珍惜光阴、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朴实语言要胜过多少篇《劝学》与老师的说教,对人生的影响恰恰多是在细微之处完成的,只要这样的传统依然保持,砥洎城的文风鼎盛,将不仅仅是昨天的旧梦。

nw-gulou.jpg (45078 字节)

砥洎城明代民居鸿胪第

  为追寻砥洎城昔日昌盛的文风,我们走进了四世同堂的张敦仁故居。砥洎城“一城三进士”,官做得最大的是陕西巡抚张(王春),学术成就最高的是张敦仁。张敦仁,乾隆四十年中进士,时年二十岁,以后为官江南,多有政绩,故居院中一口做工精细的大铜缸就是他从江南带回来的。做为清初的国家级大学者,张敦仁的价值更体现在学术领域,在历史、文学等方面都有造诣,是清代数学领域成就最大的学者之一,很多著作在介绍到他时,都称之为“著名数学家”,他的遗像,至今仍然保存在太原文庙省历史博物馆中。

  张敦仁故居规模不大,但却是砥洎城现存民居中最为宏伟的一座,主体建筑为三层阁楼式民居,民居侧壁还建有望楼一座,这也是砥洎城目前最高的建筑,从天坛山或刘善村远眺则犹为显眼。当我们走进张敦仁故居时,院中只有老幼妇孺四人,老奶奶坐在台阶上剥着玉米,小女孩,这个昔日数学家的后代正伏在院中小桌前做着简单数学题,两位大嫂则在厨房中忙碌。我们院中不时地拍照,与主人攀谈良久,了解我们所感兴趣的一切东西。一位大嫂从屋中拿出一份复印件递给我们,是发表于《山西文学》的《话说砥洎城》,作者田澍中,晋城市文联副主席,一篇不错的文章。在我们离去的时候,两位大嫂塞给我们几个冒着热气的煮玉茭,还挽留我们喝完刚刚做出的汤再走。

  “有恒居”是另一处保存完好并富有特色的院落,我手头的一份资料介绍说,这座古城内少见的四合院为明代商人修建,“木石建筑工艺精细,四梁八柱,四门八窗,极具民俗特色”。不过,“有恒居”现在的主人并不是商人的后代,他们是从城外迁居而来,至今已有五、六代。“有恒居”院内,墙上挂的、地上铺的,都是金黄的玉米,因为我们正赶上丰收季节,在其它院落甚至小巷内,都不时看到集结成束的玉米串。主人满怀歉意地说,如果其它时间来,等我们把院子打扫干净,拍出照片来可能效果会好一些。其实,金黄的玉米与古朴厚重的民居相结合,更富有生活气息。其实,砥洎城中的居民现在已经没有以务农为主的人家,他们大多有其它赖以养家糊口的工作,务农,或许连副业也算不上,秋季的收获基本都留在了家中而没有流向市场,种那几分薄地,更象是业余爱好。

  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许多院落门楣上的木雕匾额已经腐朽裂缝,字迹模糊不清难以辩认,以至于我们无法知道许多院落的名字。当我们走进城西的一家无名院落后,外院的老大爷成为整个古城中唯一对我们的来历进行盘问的居民。这是一个三进式院落,中院空置不用,内院已经遗憾的被改建成现代建筑,令人为之惋惜。外院里的老两口和他们的儿子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砥洎城的故事。老两口的儿子在太原西山煤矿工作,他小时候曾听中院南房的女主人说,抗日战争期间,一队日本兵就驻扎于中院的北房中,那些日军的军纪比八路还要严明,从不越过中线一步,而向他讲这一故事的女主人,其实就是一位地下党员。我们后来在水门附近遇到一位残疾人,在与他的攀谈中,他并没有日军进入砥洎城的印象,回到太原后,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当年东北军的小河口阻击战、八路军的町店阻击战都发生在距砥洎城几公里的范围内,至于日军有没有进入砥洎城,无从查找。

  三百多年来,这些历经风雨的明代民居至今仍然遮风挡雨辟佑后人,可以说是一种奇迹,而居住在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古建中的现代人,也可以说正享受着一种难得的奢侈——尽管他们从来没有这样认为过。人,正因为有了人,才给这座凝重的古城带来了生气,但是,人类的活动也在无时不刻地破坏着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七十年代的水利工程破坏了砥洎城的自然景观,文革的浩劫则破坏了古城的文化遗存,文昌阁、土地庙、关帝庙等祠庙被横扫一空,这些最具文化魅力和民俗价值的古建筑现在有的成为头顶开着天窗的厨房,有的成为堆满垃圾的猪圈,它们过去的存在已经被逐渐当地居民淡忘。破坏今天仍在继续,为了自己的方便,明代城墙被掏出一个个残破的门洞,许多居民的生活垃圾也直接从城墙上倾倒出去,在城墙外形成一道蔚为壮观的山坡。

  我的故乡有一句民谚,“好孙子不住爷爷的房,赖孙子不住爷爷的房”。砥洎城的使用延续三百余年,原因是很多的,最重要的还是传统和经济,抗日战争爆发后,润城镇走向萧条,从此再也没有恢复昔日的经济地位,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对于占砥洎城居民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来说,经济已成为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后,一批贴着耀眼的白磁砖的现代化住宅在推倒后的明代民居上拔地而起,触目惊心,干部们带的这个头几乎会使砥洎城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好在地方政府已经出面制止,严禁在城中新建改建住房,为游客保留下来这座幸运多于惋惜的明代古城。

  走出村民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明代民居,漫步于曲径通幽的小巷之中,脚踩青色的地砖,头顶写满岁月沧桑的过街小楼,当“耕心种德”、“修身养德”、“耕读传家”等一幅幅匾额从我们的眼前流过时,真有一种时光倒流、时空转换的感觉,如果一个身穿对襟袍服的古人迎面走来,我一定会极其自然地把它当做自己朝夕相处的邻人,仿佛自己也是这座古城三百年前的一位安居乐业的住户。想到这里,我久久不愿离去,因为我知道一旦踏出城门,我就将结束这段梦幻般的旅程被拉回到现实世界。


  有关沁河古村落群的更详细资料,请看我为山西卫视撰写的电视系列片《解读沁河古村落群》第一集:古堡寻根第二集:金郭壁,银窦庄第三集:湘峪古城第四集:郭峪与皇城第五集:砥洎城第六集:解读沁河才子之乡

  更多图片请看:明代民居砥洎城

  下站预告:走遍山西(12)——走过金太谷

撰稿人:张珉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1-11-12 )

太 原 道 >> 山西旅游 >> 旅晋游记 >> 走遍山西

太原道 >> 山西旅游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