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道 >> 山西民歌及戏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地方小戏

山西秧歌

祁太秧歌

广灵秧歌

凤台小戏

晋南迷胡

道  情

神池道情

万荣花鼓

襄垣鼓书

潞安大鼓

寿阳坐唱

平遥鼓书

武乡琴书

浑源扇鼓

锣鼓杂戏

耍 孩 儿

罗 罗 腔

皮 影 戏

二 人 台

榆社霸王鞭

左权小花戏

武乡三弦书

临县三弦书

浮山木偶戏

山西戏曲

戏曲风尚

戏曲摇篮

地方戏曲

晋  剧

北路梆子

上党梆子

蒲  剧

丁 果 仙

晋剧音频欣赏

山西戏曲视频欣赏

武乡琴书

  起源于武乡农村,流行于武乡、襄垣、榆社、左权、太谷、榆次等县,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传说,武乡琴书是由艺人将鼓儿腔和中原曲种鹦哥柳揉合,及吸收了当地小曲而成。艺人们称之为“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最初,演唱以两人一挡,以八角鼓击节,用木胡伴奏,唱一段吉利词赋,借以乞食。

  到清代同治年间,盲艺人开始坐场说大书,每档增至六、七人。抗日时期,武乡县组织了盲人宣传队。为加强说抗日书目气氛,艺人们承袭了咸丰年间大板书艺人操打七件打击乐器的技巧,这时才称为武乡鼓书。民间艺人们勤于探索,善于吸收他人的长处,对民间音乐和曲艺音艺颇有建树。武乡琴书后来创造了起腔、垛板、簧腔等。演唱的新书目有《西安事变》、《减租减息》的段子。

  新中国成立后,盲人艺术工作者取消了打击乐器,以上制月琴为伴奏,开始叫武乡琴书。音乐唱腔中的起板,是由方言语汇与柳调旋律构成的衬腔、乐句组成,富有乡土特色,传统书目有《呼家将》、《包公案》等。


摘自《山西民俗大观》,中国旅游出版社,李彬著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太 原 道 >> 山西民歌·山西戏曲 >> 山西地方小戏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歌·山西戏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原道 >> 山西民歌及戏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