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给我留言  文化论坛

大同烟云

太 原 道 >> 大同烟云  光辉岁月  绝塞烽烟  地名溯源  文史集萃  历代名人  龙壁之城  碑刻艺术  民俗风物

chenjiayu.jpg (8407 字节)

    石敬瑭借助辽太宗耶律德光的援助,即位做了儿皇帝,历史上称为后晋。为了报答耶律德光,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这十六州中,属于大同地区的有:云州、寰州、及蔚州大部分。宋朝建立后,大同仍属辽国领土。为了收复失地,统一中国,宋朝先后两次对辽作战。第一次战争发生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农历七月,地点在幽州城下高梁河畔(今北京西直门外)。结果,辽国和宋朝双方伤亡都很大,两军统帅赵匡义和耶律休哥都负了伤,最后,以宋军失败而告终。之后,辽圣宗耶律隆绪幼年上台,由其母萧太后执政。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农历三月,宋朝趁辽国“母寡子弱”、政权不稳之机,又发动了第二次对辽战争。这次战争宋军分兵三路:东路以曹彬、米信为正副将,出兵雄州(今河北省雄县);中路以田重进为主将,出兵飞狐(今河北涞源北);西路以潘美、杨业为正、副将,出兵雁门关。

    杨业(《辽史》称为杨继业),并州太原人(郝树侯先生《杨业传》说:杨业为保德州人;《欧阳文忠公集》、《隆平集》说:杨业是麟州人)。杨业在年轻时曾担任北汉的保卫指挥使,由于他效忠刘崇,被赐姓刘,改名为刘继业。杨业勇敢善战,被人称为杨无敌。宋太宗攻灭北汉以后,杨业投降了宋朝,他被宋朝任命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后来,宋太宗以杨业“老于边事”,委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杨业平时带兵,处处能以身作则,战时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在士兵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一次,辽军攻打雁门关,杨业带领数千骑从西陉出兵,由小路绕到雁门关北口,深入到辽军背后,然后,出其不意,使辽军大败,威震雁门关外。杨业因这次战功,被提升为云州观察使。从此以后,辽军一见杨业的帅旗,就望风丧胆,落魄而逃。

    第二次对辽战争开始时,宋军进展顺利,节节得胜。东路宋军逼近幽州,辽国已准备迁都。中路收复了飞狐、蔚州和灵丘县。西路潘美、杨业与蔚州刺史王(亻先)、顺州团练史刘文裕等人带领宋军,一个月之内连下三州。据《辽史·圣宗本纪》记载:开始,辽寰州刺史赵彦章以寰州归顺于宋朝。接着,义顺军节度副使赵希赞以朔州投降宋朝,彰国军节度使艾正、视察判官宋雄以应州投降宋朝。农历四月,宋军又乘胜向北进军,攻陷了云州,从而恢复了大同大部分的地区。当时的形势发展,对宋军很有利。但是,在胜利面前,宋军冲昏了头脑,最初,东路曹彬的任务主要是以声张要夺取幽州,从而牵制辽国的主要兵力,为中路和西路的军事行动创造方便条件。等西路、中路取得完全胜利,然后再三路并进,集中兵力夺取幽州。战争开始后,曹彬连攻数城,后又听说西路、中路进展神速,他怕战功被别人夺走,于是,不顾牵制辽军的主要任务,盲目冲杀,辽国萧太后把宋军东路看作是主力,重新部署了兵力,采取全歼宋军主力,然后各个击破的办法,于是,萧太后调集各路兵马,集中力量,首先对付宋军东路军队。结果,由于曹彬贪功轻进,被辽军截断粮道,堵住后路,在涿州(今河北涿县)歧沟关被耶律休哥击败。宋军东路战场一败,使整个战争形势发生变化。萧太后解除了东路宋军的威胁后,带领十万大军,向宋军反攻,使宋军中路和西路受到威胁。农历五月,辽军在蔚州大败宋军中路,杀死宋军二万多人,占领了灵丘、飞狐。飞狐关是外三关之一,形势险要,飞狐一失,打开了进入山西的门户。秋季,辽军继续反击,宋军从浑源、应州纷纷败逃,弃城而走。接着,辽军又攻克了云州、朔州,一直进军到寰州,直逼雁门关,使雁北大片领土又被辽国占领。迫于形势,潘美、杨业只好率师回到代州。

    宋军由于仓卒撤退,许多官员和人民都来不及迁移。于是,宋太宗下令,让潘美、杨业护送云、朔、寰、应四州官员和人民往内地转移。根据当时的形势,要完成护送任务,正面出兵损失一定很大,而且不一定能护送出境。所以,杨业主张避其锋芒,声东击西。他对潘美等将领说:“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朝廷止令取数州之民。但领兵出大石路(今应县大石口,是繁峙到应县的重要通道),先遣人密告云、朔州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之众先出。我师次应州,契丹必来拒,即令朔州民出城,直入石碣谷(今朔县南)。遣强弩千人列于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保万全矣”(《宋史·杨业传》)。监军王(亻先)不但不同意杨业的正确方案,反而污蔑杨业贪生怕死。不想出战。他主张从雁门关北上,从马邑出军,正面与辽军作战。刘文裕也赞成王的这一错误主张。杨业听后当即反驳说。“不可,此必败之势也”。王反以怀疑的口气说:“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以上见《宋史·杨业传》)杨业本来是投诚过来的,王这么一说,是对杨业的极不信任,同时也深深刺痛了杨业的心。杨业听后气愤地说:我又不是怕死不想战斗,只是这样死了,事情也办不了。既然你们责备我畏葸不前,我就只好冒死前去。出军前,杨业哭着再次对潘美等人说:这次出军,必然对我军不利。我本来是投降过来的人,皇上不但不杀我。而且对我非常信任,让我掌握重要兵权。所以。我并不是放纵敌人不敢出战,只是为创造时机,为国立功,以报皇上对我的恩遇。你们责备我,那我只好以死来相报。临行前,杨业指着陈家峪口(今朔县南,通往忻、代的要道)说:你们在峪口的两翼部署下步兵强弩,万一我退兵回来转战到这里,你们就从两侧援助,袭击辽军,不然,我们就会全军覆灭。说完,杨业就带领部队从石碣口北进。辽军统帅钭轸得知杨业带兵进入辽境后,随即派萧达兰指挥军队埋伏在过路两侧。宋军与辽军交战后,钭轸假装败逃,引诱宋军进入埋伏圈。然后,辽兵突然四起,把宋军团团包围,钭轸也回兵大战宋军。杨业四面受敌,孤军奋战,尽管宋军英勇杀敌,终因力量悬殊,惨遭失败。

    再说,潘美与王(亻先)在陈家峪口按兵不动,观望等待。王派人登托逻台(今朔县西南山上)了望,见没有什么动静,还以为辽军已经败走了,于是,想争着报功,领兵及早离开了陈家峪口。潘美见王(亻先)军队离去,也以“不能制止”为借口,带领所属部队顺着灰河(今朔县恢河)后撤了二十多里。之后,他听说杨业的军队败退下来,不但不派兵增援,反而指挥军队急忙逃走。杨业率领部下,浴血奋战,从白天一直战到黄昏。最后,只带领少数官兵退到陈家峪。杨业本想利用伏击。挽救败局。谁知,陈家峪口连宋军一个影子也没有。杨业气得拊膺大恸,只得率领少数官兵与辽军决一死战。当时,杨业部下只剩下一百多人,他本人也受伤十几处。他对部下说:你们都有父母妻子,白白跟我一块死也没用,不如及早逃走。报告皇上。众人感动得痛哭不止,都不肯离去,最后宁死不投降,战死在疆场。同时殉难的还有杨业的儿子杨延玉、宋太祖皇后之兄贺怀浦、淄州刺史王贵。尤其是王贵,当时已经七十三岁,作战勇敢。箭用完了,就用弓把子作战,杀死辽军数十人,直到英勇阵亡。杨业身上受伤十多处,仍然坚持战斗,杀死辽军数十百人。关于杨业殉难的具体地点,说法不一。按照《辽史》的记载,杨业最后转战到狼牙村(今朔县狼儿村)被包围。因杨业在辽军中很有名声,辽军统帅下令只能生擒,不准杀死,所以,辽军很难抓住他。杨业边战边追,之后,战马受了重伤,行走不便,他又退到树林中坚持战斗。辽将耶律奚低望见杨业的战袍影子后,射了一箭,杨业中箭从马上摔下,这才被辽军俘虏。辽主深知杨业的才干,几次派人劝他投降,杨业坚决拒绝了辽国的招降,绝食三天而死。杨业死后,钭轸砍下他的脑袋,献给辽主报功。宋太宗得知杨业死讯后,非常惋惜,追认他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潘美、王(亻先),刘文裕等官员都受到处罚,潘美被降官三级,王(亻先)、刘文裕都被撤除职务。

    为了表彰杨业的功绩,宋朝又提拔了杨业的儿子杨延朗。杨延朗又名杨延昭,曾多次跟随杨业出征打仗。杨业攻打应州、朔州时,杨延朗担任先锋官。尤其是在进攻朔州城时,他被辽军飞射来的流矢穿臂,仍然顽强战斗,他在边防二十多年,辽军很怕他,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杨六郎(以南斗六星相比)。但杨六郎不是排行第六。根据《宋史》排列顺序,杨六郎应为杨业的长子。杨延朗的儿子杨文广,曾在范仲淹帐下带兵,并跟随狄青南征。为了收复失地,他曾向皇上献出阵图及进取幽、燕的策略,但壮志未酬,抱病而死。

    杨家将中的巾帼英雄也确有其人,杨业的妻子为折德(户衣)之女,云州(亦说云中)人,作战勇敢,善于骑射,曾帮助杨业立过战功。因折、佘同音,所以小说中称佘太君。

    有关杨家将的小说、戏剧和传说,就是根据这些历史事实演义加工而成的。杨家将多次转战于雁北,传说中的大战金沙滩,就在今怀仁县。怀仁县西还有两狼山,山腰有李陵碑,山上有存放杨业尸骨的“寄骨寺”。穆桂英大战洪州,传说为浑源城。还有许多汉墓群,是杨家将迷惑辽军的“荒粮堆”。至于六郎寨、穆桂英坡等就有多处。这些传说和地名并非真实,但它反映了广大人民对杨家将的怀念和颂扬。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太 原 道 >> 大同烟云 >> 绝塞烽烟

太原道 >> 大同烟云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晋阳书屋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