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明末山西总兵周遇吉头骨之谜

 

 

 

 

 

  明末镇守偏头、宁武、雁门的“三关总兵”周遇吉,在中国历史上曾被标榜为“忠君死节”楷模。有关他镇守宁武关,与明未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起义军殊死决战,宁死不降的史实,打从清代以来,不仅民间流传,就连京剧和晋剧直到建国初还作为保留剧目上演,且《明史》、清代《山西通志》、《宁武府志》等均有记载。南明追谥“忠武公”,宁武等地建“周武庙”、“忠武庙”、“周公祠”等祭祀。之所以如此,均因其与起义军决战,死得甚为“ 悲壮”。但在当代考古发掘其墓葬时,却对历史的传说有了新的发现。欲知其详情,还得从周遇吉其人及宁武关之战说起。 

宁武关之战 

    周遇吉,东北锦州卫人。《明史》说他:“ 少有勇力,好射生。后入行伍。战辄先登,积功至京营游击。”“ 崇祯九年连进二秩,为前锋营后将。十一年班师,进秩受赍。屡加太子少保,左都督。”“ 十五年冬山西总兵官许定国有罪论死,以遇吉代之。”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李自成率大军渡黄河,取道山西北伐进京。晋民痛恨明朝官吏,义军所到之处,据《平寇志》记载:“ 郡县所至开门迎贼,结寨以拒官军。”河曲、代州、忻州、五台地方官献印投降,士民“ 执香迎道,远近若狂”。义军势如破竹,很快攻占太原。此时,原驻代州的周遇吉斥杀劝降叛将熊通,奇兵奋战,坚守代州10 多天,杀义军数千,终因“ 兵少食尽,退保宁武。”李自成率数十倍义军紧追,将仅四华里周围的宁武关团团包围。明军以城固守七天,四面发炮,义军死伤近万。此间,崇祯皇帝本有南迁之意,但正因为有周遇吉这样的忠君将领殊死力战,崇祯便认为凭借层层险关足可阻止义军攻势,从容等待各路勤王之师前来救驾。事实上,闯王从代州北上途中,曾有放弃攻陷宁武关迂回直进大同打算。这是因为,早年河南光山一战,义军刘忠敏部曾大败于周遇吉。后因军师劝其“ 勿留后顾之忧”,才挥师南返宁武。这就是晋剧《倒取宁武关》剧情之源。围困宁武之际,义军将士连呼五日“ 不降者屠其城”。明军弹药用尽,义军重炮将城墙轰塌,明军修复,再轰塌,再修复,反复多次。周遇吉再次断然拒绝闯王劝降,以弱兵计设伏,诱义军入城,杀义军甚众。第七日,城破,周遇吉在士卒死众降多困境中,勒马巷战,“ 马蹶,徒步跳荡,手恪杀数十人。”最终被义军擒获,不降被杀。时为公元1644 3 1 日,周遇吉44 岁。 

周遇吉之死 

    周遇吉被擒后拒降被杀,诸家均无争议,但其死情,却说法多种。

    宁武民间传闻,一说周遇吉在城墙外被义军乱箭射死,其尸不倒,闯王崇其忠节,面尸跪地连叩数头,周尸倒地,将马靴甩过恢河。后人拾靴连同衣冠并葬于城南,是为衣冠塚。二说混战中周遇吉见周府起火,知母亲与家眷已自焚尽节,再与义军交战被擒拒降,义军将其吊在高杆上,乱箭射杀。后人移尸周宅废墟合葬,是为“ 阖署尽节墓”。晋剧《宁武关》剧情:两军混战中,周母、周妻上城观战,见周军终难取胜,为坚定周遇吉死战决心,免其顾家之虑。周氏婆媳率家人返府纵火自焚。周遇吉跪拜母亲后,再战,身负重伤被擒,拒降,闯王怒而杀之。《明史·周遇吉传》载:“ 官军力尽,城遂陷。遇吉巷战,马蹶,徒步跳荡,手恪杀数十人。身被矢如蝟,竟被贼执,大骂不屈。贼悬之高杆,丛射杀之。复脔其肉。城中士民感遇吉忠义,巷战杀贼,不可胜计。其舍中儿,先从遇吉出门,死亡略尽。夫人刘氏素勇健,率妇女数十人据山巅公廨,登屋而射,每一矢,斃一贼,贼不敢逼。纵火焚之,合家尽死。”

    周遇吉死情,说法诸多,略有:战死、刀砍,乱箭射杀,火焚,“ 脔其肉”而死。所谓“ 脔其肉”,又叫“ 凌迟”,是我国古代一种极其残忍的死刑。其行刑方式是将受刑者捆绑吊挂在木杆或木架上,刽子手执刀,先从受刑者乳房、阴部、两臂、双腿做起,一刀刀,一块块将肉割下。继而从上向下整体剥落其皮肉。死者在痛苦挣扎中被砍头死亡。剥下的人肉置于筐,刽子手上市出卖,据说有治病功效。这种死刑,直到清代还在应用。

宁武关大战后,各地明军降表迭至,闯王很快进京称帝,明亡,出逃南明小王朝追封周遇吉“ 太保,谥忠武公,列祀旌忠祠。”清代沿袭明制,仍以忠武公祭之。 

周遇吉死刑辨真 

    周遇吉死,后人在焚毁的城内府宅立“阖署尽节墓”,移尸葬于东门外,即今大河堡村外。为避恢河水冲刷,移墓至今火车站前,即“ 衣冠塚”。1996 4 14 日宁武县政府将墓搬迁至城北华盖山栖凤阁后山脚下。

    这次移墓为我们揭开了近400 余年的历史悬疑。“ 衣冠塚”发掘到墓底,发现有遗骨及铁兵器座,经宁武文管所聘请忻州文物专家现场勘察鉴定,确认系周遇吉遗骸。周墓出土遗骨,有顱骨、股骨、盆骨及四颗牙齿。专家鉴定表明:“ 下额骨切迹较深大。頦隆突较明显,下额骨不向外翻,下頜体角为120 度。”

    牙齿上下共有4 颗,门齿和一颗不完整的臼齿边缘质。依据仅有的4 颗门齿和一颗不完整的臼齿观测,死者当年在40 50 岁之间。”

    依据上述勘察,结论是:从“ 清理出的头顱骨上看,在枕骨下部有长13 厘米的一个刀切痕,而且刀切痕将顱骨后枕砍透,伤至大脑而死亡。这明摆是被砍头斩首无疑,根本不是众射杀。周遇吉死时年仅44 岁,而嘴中只有4 颗门齿和一颗不完整的臼齿,并依据牙床骨的被损程度,显然是其被擒后‘ 大骂不屈’,而遭受毒打所致。”“ 据此,周遇吉就是先被“脔其肉”,而后悬之高杆,众射杀。”尸骨有存,刀痕俱在,深及大脑,周遇吉最终死于刀砍,这是毫无疑意的。但就此否定《明史》有关记载,则显理由不足。其一,死者被“ 脔其肉”,并非如宰猪般置人于案板之上剔肉留骨,而是将受刑者捆绑于杆上行刑。而周遇吉并非一般武士,他武功超群,勇悍难敌。义军大将刘忠敏(一说张献忠)曾败于手下,闯王亦心存畏惧,《明史》载:“ 自成惧,欲退。”说:“ 倘尽如宁武,吾部下宁有孑遗哉!” 甚至宁武关战后有返师陕西之意。周在刑死之际,“ 大骂不屈”。几个刽子手欲行刑却难近其身,即以乱箭射之,致其重伤无力挣扎撕拚,再“ 脔其肉”。而欲脔其肉,按当时行刑规矩,就是绑在高杆之上。这就是说,“ 悬之高杆,众射杀”,言出有据。

    其二,众矢射之,周遇吉丧失反抗能力,刽子手以刀“ 脔其肉”已无阻力,正如有人说:“ 直到差不多把肉割尽时,才断首斃命。”符合明清刑律。

    其三,笔者系宁武关土著居民,自幼熟知宁武关故事,且民间世代传言至今已有400 多年历史:即周遇吉被乱箭封杀,最终死于刀下。一个在当地著名、有籍可考的历史事件,能够如此久远地传播于世,足见并非空穴来风,难以轻易否定。

    其四,《明史》、《平冠志》、相关国史、多种版本《山西通志》、《宁武府志》均有记载,其史实资料当有凭据。历史书籍当然是由后人编著的,但历史的事实却不会轻易更改。

    基于上述理解,笔者以为,周遇吉之刑死实况,按历史记载和事件常理应是:周与义军血战到弹尽援绝,旁无士卒,其骁勇杀敌使义军不能近逼,即以乱箭将其射伤落马擒获。被擒拒降,临刑仍拚力反抗,刽子手难近其身,再以乱箭致其丧力,继而按当时刑律,吊之高杆“ 脔其肉”,最终将头顱砍下。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周墓出土的周遇吉遗骨。

试想,其肉已脔,受刑者濒死,何须再丛射杀之? 而周顱骨所遗刀痕,正是整个酷刑最后的“ 断首”一刀。故,《明史》载:周遇吉“ 身被矢如蝟,竟为贼执,大骂不屈。悬之高杆,丛射杀之。复脔其肉。”并无差错。(完)

更多有关周遇吉与宁武关的文字与图片,请看:将军死战哀宁武——明末山西总兵周遇吉与《别母乱箭》明末山西总兵周遇吉头骨之谜凤鸣阁下周遇吉孤寂的灵魂名震天下宁武关

 
 

明代山西总兵周遇吉遗骨发掘现场。

左上图为头骨被刀砍痕,左下图为漏斗状骨盆。李有成提供

 

 

周遇吉之墓

 

 

周遇吉墓碑

 

 

周遇吉戏曲形象

本文来源:网络;本文作者:王树森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6-09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