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楹联故事系列之十

如何为官为民,平遥县衙楹联告诉你

 

 

 

 

 

  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

    这是平遥古县衙衙门口的一副楹联,言辞恳切,入情入理。这衙门自古以来就不是好进的地方,能不进就不进,上联也劝大家“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打官司那就是伤和气的事,能好说好商量,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百姓的处事原则。您呢别寻仇、别负气、也别听人教唆煽动,没事别跟人过不去,打官司不好玩,能忍便忍,能让就让,中国人讲究的是一团和气。

    劝完百姓,开始劝勉官员。下联说,这做官可不能又懒又馋又贪婪,那可是造孽,会遭天谴的。过去的县令,那管得内容可是又多又杂,吃喝拉撒,柴米油盐,打架斗殴,偷鸡摸狗,事事都要操心,古人说是“父母官”也自有道理。

    过去每天早上九点,知县升堂开始办理公务,其余时间主要在二堂办公,处理日常公务,个别召见下属,秘密询问案件,会见来客等。

    光绪七年(1881)冬的一个早晨,县令锡良刚刚升堂,就有一人慌慌张张来报案。来人报上姓名,是当地落邑村一从事古董生意的商人,名唤王希闵。王希闵跪在堂下就开始陈诉:小人在走村串户收买古董时,收到一副“铜”象棋,回到家仔细擦抹一番后发现“铜”变成“金”了。

    这可不得了啊,意外横财啊。老百姓说,财不露白。可偏偏这王家的保密工作做得不好,王家收了一副金象棋的消息被村里几个无赖听到了。这帮人见财起意,生了歹心,一天夜里趁着夜黑风高,便蒙面闯入王家抢劫,所幸王家的保安措施也做得不错,未能得手。不过却留下匿名信一封,威胁其交出象棋,否则将招来灭门之祸。这威胁,搁谁谁不怕啊。赶紧了,王希闵急奔县衙告状。

    当时的平遥县令叫锡良,蒙古镶蓝旗进士,光绪六年(1880)刚刚到任。一听此事,便立刻派人微服私访,反复查证分析,蹲点守候,终于将这帮恶徒绳之以法。警报解除了,王希闵那自然是感动不已,过了腊月,进了第二年(1882)正月县衙开印后,立刻就给锡良送来一块匾,上书“除暴安良”。如今这块匾还在平遥县衙里悬挂着。据考证,清代在晋商昌达兴盛的百余年间,任职平遥的县令中没有出现过一任贪官。

    平遥(包括此前之平陶)县衙最早始于北魏,早期的平遥县衙旧址已成历史的尘埃,无处觅踪了。现存于县城西南隅的县衙署为明清时期的衙署。据明成化十一年(1475)《山西通志》载,这座衙署初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至今已六百余年了。在平遥县衙多处悬挂的楹联,都颇有深意,非常值得回味。“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这楹联便是古代官文化的一个缩影。

    比如大堂两侧的楹联也挺让人回味,在此摘录一观: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二堂对联:

    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

    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

    (此联书写方面别出机杼──“愧”字有意写少一点,“民”字有意写多一点,寓意着对“民”要多一点爱,少一点愧。)(完)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李雅丽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5-0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楹联系列总目录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