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省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系列

襄汾汾城镇——千年县城“标本”

 

 

 

 

 

  襄汾汾城镇,兴盛于唐,唐初大将尉迟敬德封地于此,为歌颂贞观之治,故取名“太平县”,一直延续至上世纪50年代初期。历史上有“金襄陵,银太平”之美称,物资殷实,文化丰厚。汾城镇保持着我国县级城市建筑的布局方式,署衙、学宫、仓储、寺庙、店铺、民居、塔、楼、桥梁等不同类型的建筑一应俱全。现存建筑从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4年)到清末的建筑遗构11处,有近40余座保存非常完整的历史建筑,时代特征鲜明。城西布置有文庙、学宫、试院、学前塔;西北布置了城隍庙、魏侯祠、娲皇庙、观音堂、仓储等;城东布置县署各司衙门、关帝庙、刑狱等设施。主要街道两侧,民宅栉比,店铺林立,商业繁荣,是我国现存罕见的、保存完整的古代县级城市标本。

    世事如棋,祸福难料。或许,汾城正是因为从县城降格为乡镇,从此被冷落而不再受人注目,其古建才得以幸运地完整保存下来,才有了今天保存完整的古代县级城市标本。这里至今保留着从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4)到清末的建筑11处,有城隍庙、文庙、县衙大堂、鼓楼、社稷庙、文峰塔、洪济桥、城墙等。总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占地4万平方米。汾城古建筑最古老的是洪济桥,规模最大、保存完整的是城隍庙和文庙。

    洪济桥是一座廊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桥身为单砌单券单孔拱桥,桥上东西纵向建桥廊五间,木石结构,单檐歇山顶。清乾隆年间将木桥柱改为石柱。

    城隍庙创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天启三年至七年(1623年至1627)重修,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维修,占地面积2540平方米。坐北朝南,为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现存有影壁、石旗杆、庙门、戏楼、献亭和大殿,两侧为东西牌坊、钟楼、鼓楼及西厢房。城隍庙前街道东、西各有一座牌坊,东面牌坊上写着:鉴察坊,西面牌坊上则只有两个字:翊镇。城隍庙大门,斗拱重叠犬牙交错,四角飞檐翘首凌空,对面的影壁中央蟠龙腾飞,两边的楹联:人化物,物化人,人物无穷;生了死,死了生,生死不息。走进庙内,古柏苍苍,殿堂巍巍。钟楼、鼓楼左右列峙,戏台、正殿相得益彰。大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四周围廊,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殿前建十字歇山式献亭。与庙门紧紧融为一体的复合结构戏楼,建筑精巧、用料粗犷,是元、明、清三代不断重修的杂合之物。庙里的五棵古柏,估计树龄大都在千年左右。最粗的一棵,三人伸臂方可环抱。这棵古柏,在树身的分杈处,寄生着一株枸杞,令人称奇。

    文庙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始建于唐,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至正十九年(1359年)及明代重修,现存均为明代建筑。它的主要建筑有影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名宦祠与乡贤祠,东西两庑,月台、大成殿、藏经楼、启圣祠(内供孔子五代祖先)等组成。文庙的棂星门是花岗石结构,两旁的石柱上各缠绕着一条巨龙。大成门内古柏参天,清雅宜人,院中央是泮池,上有状元桥。穿过戟门进入正院,大成殿前古柏挺拔,露台依然,左右两侧庑殿完好。庙内还存有明清重修石碑8通,有两尊笔法苍劲,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书法大家文征明传世的墨宝。

    汾城像矗立在汾河边的一座千年不朽的丰碑,包容了古老的建筑、艺术、民俗文化等传统文明。

 
 

 

汾城镇原太平县文庙

 

 

 

 

城隍庙街

 

 

 

 

城隍庙后街

 

 

 

 

城隍庙门

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吴根喜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2-2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省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