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原历史文化街区系列

矿机宿舍街区的历史建筑文化符号

 

 

 

 

 

  太原矿机宿舍历史文化街区,西起享堂路,东至规划路,北起涧河路,南至规划路,面积约21.1公顷,于2009年被山西省政府公布为太原市五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太原矿山机器厂的前身是西北育才炼钢机器厂,筹建于19249月,正式投产于19269月,是一个具有近90年历史的老厂。这里曾是太原市最早的产业工人聚集地之一,至今仍是太原市重要的工业宿舍区之一。

    走进太原矿机享堂小区,一条大路笔直伸展向西,这还是上世纪50年代修筑的柏油马路,宽30米,至今仍然宽畅平坦,车辆、行人穿梭往来。道路南北两侧双排杨树枝繁叶茂、粗壮挺拔、遮天蔽日。

    掩映在绿树之间的住宅楼,新旧不同、造型不一、楼色多彩、朝向各异,最引人注目的是夹杂其间的一幢幢灰色楼体,这就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苏式住宅楼”。

    细细数来,“苏式住宅楼”一共有21栋,灰色楼体,分布在三个区域,总建筑面积10933平方米,形成三个半封闭式“大院落”布局。各区之间有路相隔。三个区的四周为对称分布的“苏式”楼体,楼体之间均有杨树林立,楼体围成的中间空地栽种着粗壮的杨树,曾经杨树成林,浓密到看不见对面的楼窗。四周楼体构成一个平面规矩的半封闭式“大院落”,这与我国北方封闭的四合院是不同的。

    21栋“苏式”建筑,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符号”,承载着矿机厂上世纪50年代的历史内涵。这些苏式“三层起背闷顶式”住宅楼,均仿照苏联样式建造,砖木结构,厚墙壁。所谓“起背”,意即“起脊”,指把屋脊起高;“闷顶”,是指在楼的顶层加上一个很小的架空封闭的空间,楼顶截面是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空间就是闷顶。这样的“闷顶”,当时称为“苏联人字房架”。

    上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亲密,为了做好苏联专家的接待工作,为了“在提高生产的基础上改善工人的生活”,设计师们参照苏联的楼房设计,借鉴了苏联建筑风格,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矿机厂陆续建起了“仿苏式建筑”。一方面为苏联专家提供住处,另一方面也可解决本厂职工的生活需要,其别致的样式、标准的施工,在上个世纪的矿机厂可以算得上是豪华建筑了。

    住宅区规划有序,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生活区。设计有数栋家属宿舍楼、俱乐部、食堂、汽车库、医院、合作社、浴室、理发室、锅炉房、水塔,还有托儿所、小学。在众多的家属宿舍楼中,既有平楼,又有拐角楼,还有T型楼、单身宿舍楼。“苏式建筑”适合高寒地区,与苏联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采用仿苏的“起背闷顶式”,加上坚实的地基和“三七墙”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冬暖夏凉”的作用。

 

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张锦华(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11-2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太原历史文化街区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