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原历史文化街区系列

南华门——承载着太原人的历史记忆

 

 

 

 

 

  明代晋王朱棡的晋王府是一座方形的宫城,开辟着四门,正门开在南面,称为“南华门”。清时的一把大火,晋王府化为灰烬,南华门亦毁于大火,成为驻扎精骑营的营房。民国时期,一些富贾大户、军阀要员看中这一王府宝地,纷纷迁居于此,兴建别墅小院。1912年后,迁入居民,形成街道。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机构陆续进驻,居民建筑越建越多,但仍延续民国时期的街道格局。1956年南华门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五条并入,统称“南华门”。

    解放以后,随着一些政府部门陆续搬出精营东边街的院落,迁住“南华门”街区的居民,自行搭建、加建了房屋院落。并州大地的古老民居建筑以四合院为代表,与北京四合院布局相同。通常分前后院,两院之间设垂花门,后院是住宅中心。在中轴线上南向为正房,北向为倒座,两侧为厢房,一般门窗开向院子,对外不开窗。大型住宅由多个院子组成。

    相传,太原的四合院最早出现于宋朝,兴盛于明清。在民国年间,阎锡山统治山西期间,一些官僚政客及军官大兴土木,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四合院。目前,太原是全国范围内保留民国建筑数量较多的城市之一。

    民国时期的太原建筑,一方面继承、借鉴并发扬了传统的建筑风格,丰富了中国传统的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体的建筑形式,另一方面吸收并引进了国外的建筑形式和先进的建筑技术,形成了传统式建筑、中西合璧式建筑和现代式建筑。

    从类型上来看,太原的四合院有几种类型,一种是清朝年间有“功名”的官宦人家所居住的四合院,叫“旗杆院”。在科举考试中,中了进士以上的可在院门口筑旗杆旗斗,称为双斗旗杆院,举人家里可筑单斗旗杆,七品官以上的门口可立拴马桩。第二种是豪商巨富所建造的四合院。院落为深宅大院,车马出入可畅通无阻,但不能立旗杆旗斗及拴马桩。第三种是一般的殷实农商之家所建造的小四合院。第四种是商户所居的四合院,一般为前店后院式,即前院是店面,后面是居住屋宅。第五种是民国年间小军阀或大官僚所修建的四合院,这种院落类型在太原市区的精营街、新民街、天地坛、典膳所、东仓巷等地还能见到。

    在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保存有许多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其院落均为四合院布局,正房坐北朝南。如前双龙巷11号民居,现存主体建筑为民国时期建造,院落东西长13.97米,南北宽23.46米,占地面积327.73平方米,中轴线有南房、正房,两侧有东西厢房。又如南华门东四条民居,现存建筑的主体结构为民国时期建造,东西17.40米,南北22.82米,占地面积397.07平方米。正房为石砌台基,高0.45米,面宽五间,明、次间前檐设廊,柱间设木雕葡萄、花卉图案雀替。再如,精营东边街12号民居,现存主体建筑为民国时期建造。院落东西10米,南北22米,占地面积220平方米,正房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六檩前廊式,柱间雀替雕刻有龙、花草等图案,装饰别致。

    太原民宅的精粹集中在繁华的城南,南华门街区的民国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正房单檐硬山顶,拱券形门窗。虽然南华门被众多的民宅所取代,但南华门早已成为太原人心目中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化街区。

 

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张锦华(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11-2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太原历史文化街区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