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原红色遗址巡礼

之三、战斗(事件)遗址

  太原众多的革命遗址中,不少是具有全国影响的重大事件发生纪念地。古交市、娄烦县、阳曲县、清徐县、晋源区、小店区作为晋绥、晋察冀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日战争时期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军活动的重要区域;全市各县(市、区)是解放战争时期太原解放战役的发生地。正因如此,在太原有众多战斗遗址、事件遗址。

 

晋阳堡惨案遗址

    晋阳堡惨案遗址位于晋源区晋源街道办事处晋阳堡村西北,分布面积约两千平方米。1937118日,太原失守的当天,守卫太原城的晋绥军有七十多人撤离到晋阳堡村附近时,与日军遭遇,因火力不支退至村西北龙天庙内,被日军包围缴械后全部用机枪射死。

    当天下午,日军又将晋阳堡村重重包围,进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搜捕大屠杀。日军在村东打谷场,将手无寸铁的农民宋富魁、郝变喜、宋四魁、郭二货等7人杀死。而后以窝藏抗日部队的罪名,将村中所有在家的男子26人抓住,押到村西头场院附近,用刺刀顶住群众的胸脯,杀害了宋满只、郝金全等22名群众。傍晚,日军又在村中放了一把大火,将村中的门扇、板凳和家具等物全部烧毁。大屠杀后,全村男劳力所剩无几,14名妇女守寡,10家成了绝户。20世纪80年代村民在此立纪念碑。200911月,晋阳堡村党支部重新修立晋阳堡惨案纪念碑。

 

王兴坪惨案遗址

    王兴坪惨案遗址位于阳曲县侯村乡上阳寨村王兴坪自然村,分布面积约3600平方米。193865 (五月初八),驻太原日军松本、三冈部队及伪军千余人,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八路军120358714团独立营驻地王兴坪村。在一阵狂轰滥炸后,日军向村内猛烈攻击,独立营指战员一边转移群众,一边奋起反击。经激烈战斗,独立营大部突出重围,但部队伤亡很大,八十余人在战斗中牺牲。独立营突围后,日军对只有七十来户的王兴坪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王银喜全家8口人,除他随独立营转移外其余全部遇难,其中85岁和83岁的两位老人被日军扔到院中谷草堆里活活烧死,大儿子被日军用刺刀挑开肚子。日军共杀害无辜村民41人、抓走13人。此外,日军还烧毁房屋114间,炸毁窑洞73眼,打死大牲畜38头,抢走和烧毁粮食、衣物、农具无数。遗址位于村中,仍保留有烧毁的房屋和窑洞、倒塌的墙体等遗迹,其中院落的西南角为当时的屠杀地点。

 

洛池渠惨案遗址

    洛池渠惨案遗址位于清徐县东于镇洛池渠村西,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1938年至1939年洛池渠村为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19395月,驻清源县城日军进攻清太徐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洛池渠村打谷场杀害包括武根全一家五口在内的群众和干部三十多名,烧毁房子十余间,抢走羊一百多只、大牲畜15头。此后日军又6次血洗洛池渠,先后7次杀害干部群众八十多人,烧毁房屋三百多间,抢走大牲畜五十多头,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洛池渠惨案。为追念被日军杀害的干部群众,东于镇洛池渠村拟在惨案原址立碑。

 

米峪镇战斗遗址

    米峪镇战斗遗址位于娄烦县米峪镇国练村南25米,占地面积为61082平方米。1940615日,盘踞在静乐的日军独立混成第9旅团村上大队七百余人去米峪镇方向“扫荡”,八路军358旅得悉这一消息后,决定在米峪镇方向消灭这股敌人。17日至19日,第358旅第4团、第716团、第2支队在米峪镇和国练等村向日军发起进攻。战至18日,残余日军溃退到国练村程家大院。716团和4团经过连续攻击,全歼日军。米峪镇战斗共歼灭日军七百余人、俘虏二十余人,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是晋西北军民抗日战争的一次重大胜利。战斗遗址程家大院,坐西朝东,南北248米,东西2463米,四合院布局,现仅存正房。正房为石砌窑洞8孔,窑洞上原有木结构楼阁2间,在战争中被焚毁。米峪镇战斗遗址与米峪镇战斗纪念碑、烈士陵园共同组成米峪镇战斗纪念地。1998年娄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梁鸿山战斗遗址

    梁鸿山战斗遗址位于阳曲县高村乡西兴庄村与河庄附近梁鸿山地区。19382月,为配合国民党军反攻太原,八路军总部指示120师破袭同蒲铁路崞县至阳曲段。贺龙、关向应、肖克等指挥120师主力展开同蒲铁路破袭战。至27日,359717团攻占平社车站,计破坏桥梁8座、拆毁铁路二十余公里,炸毁敌军用火车3列、汽车十余辆,切断北起忻县麻会、南至阳曲高村间的交通。227日,从太原出动的日军一千多人,乘装甲车沿铁路向石岭关、平社等地进犯,企图打通铁路交通。日军到达高村火车站后,立即向北推进。在梁鸿山,与贺龙事先部署在这里的358716团相遇,独臂将军贺炳炎团长率部与日军激战半日,形成对峙。贺龙命358旅旅长张宗逊调715团参加战斗。下午4时,王尚荣团长率715团赶到梁鸿山。黄昏,两个团同时发起攻击,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激战两小时,将日军击溃,并追到10公里以外的高村车站,毙伤日军九十余人,俘虏1人,切断了忻口至阳曲的交通线,完成了破袭同蒲路的任务。战斗中,贺炳炎、王尚荣两位团长身先士卒、靠前指挥。王尚荣被一颗子弹打穿肺部,依然顽强地坚守指挥岗位。遗址所在的梁鸿山地形复杂,树木丛生,当年的战壕仍依稀可见。

 

籍营惨案遗址

    籍营惨案遗址位于阳曲县杨兴乡杨家掌村籍营自然村东北约100米处的土梁上。1941118日,因叛徒告密,驻阳曲县南温川的日伪军三十余人包围了籍营村,村里的男女壮年大都顺着村后的山沟转移到村北山沟里躲藏起来。老弱妇孺,因行动不便钻进村东沟崖上的存放柴草的一个窑洞里躲避。日军进村后四处搜查,当听到窑洞里有小孩哭声时,残暴的日军小队长吉田让伪军点燃了堵在窑洞口的柴草,躲避在洞内的27名老弱妇孺全被活活烧死。遗址附近现存旧窑洞3眼,距地面约15米,因自然侵蚀,窑口坍塌,基本封堵。

 

小娄峰事件遗址

    小娄峰事件遗址位于古交市常安乡小娄峰村。194211日,中共清太徐、榆太祁县委和县政府、七专署机关及清太徐游击四大队、120师手枪队全体指战员进驻小娄峰村,准备召开七专区党政干部扩大会议,整编部队,总结工作,部署对敌斗争。由于领导轻敌麻痹,3日拂晓,遭到太原、古交日伪军三百余人轻装突袭时,四大队等猝不及防,仓促应战。激战中,张振福等32名干部、战士英勇牺牲,清太徐县委书记肖靖、七专署专员李晓 等六十多人负伤,四大队一连连长孙法等30人被俘,清太徐、榆太祁党政干部和部队遭受严重损失。小娄峰村也蒙受较大损失,25头牛、11头驴、骡全部被日军抢走。

 

风格梁战斗遗址

    风格梁战斗遗址位于尖草坪区阳曲镇风格梁村。风格梁,海拔1059米,登高可俯瞰阳曲县南部和尖草坪区北部平川。火力可控制南北铁路、公路交通,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阎锡山固守太原时的重要防御阵地之一。阎锡山曾把太原防线比喻为“人”字形阵地,风格梁即为“左眼”。阎军在风格梁一带共筑有碉堡16个,现村委会所在的“北梁顶”即地堡、碉堡最集中处,原有 “梅花碉”、“子母堡”、“半腰式”8个。现存有碉堡两个,一个在南面的 “梨树顶”,一个在西边的 “礼花帽”。1948106日,西北野战军7纵独12旅、警备2旅等发起强攻风格梁战斗。我军占领风格梁高地后,阎军集中整编30军、68师拼命反扑。担任前沿指挥的独1259团团参谋长王鼎新组织部队反击。经过7昼夜激战,我军攻克太原东北重要据点风格梁,歼敌第681个多团和暂编第391个营。风格梁战斗的胜利,打开了阎军东山防御体系的缺口,使我炮兵完全控制了太原北飞机场,为向东山纵深发、攻打牛驼寨等要塞创造了有利条件。

 

石槽事件遗址

    石槽事件遗址位于阳曲县杨兴乡石槽村,占地面积200平方米。19423月,为贯彻县委对敌工作指示,盂(县)阳(曲)委第二区区委书记赵丰源、区委副书记孟沛元、区长高山等7名同志从庞家庄转移到石槽村开会。因叛徒告密,驻南温川日军山崎小队长带领三十多名日伪士兵包围会议地点刘天德家。赵丰源、孟沛元、高山等区县干部突围时壮烈牺牲。石槽事件发生后,石槽村成为日军推行“三光”政策的重点村,约一年间,驻南温川日军对石槽村进行了十多次 “扫荡”,先后杀害抗日军民33人。19434月,盂阳县委抗日民主政府在石槽村召开悼念死难英烈大会,为纪念革命先烈和遇难群众,石槽村公所在村口立起一座“死难英烈永垂不朽”的石碑,并将33位死难者的名字刻在石碑上。遗址因年久风化,残存窑洞已坍塌。

 

牛驼寨战斗遗址

    牛驼寨战斗遗址位于杏花岭区中涧河乡牛驼村老爷岭中心,占地近3万平方米。牛驼寨要塞始建于日伪时期,日军在这里修建了永久性地面工事、地下隧洞和雷达站。经过阎军的加强之后,以10座主碉为阵地支撑点,每座主碉周边,又有若干个副碉或火力点拱卫。除2号碉为2层片石碉堡外,其余主碉均为3层片石碉堡,3层片石之间又灌注了2层钢筋混凝土,壁厚超过15米。在这10座主碉中,位于要塞中心的是10号炮碉,指挥碉则是东南方位的4号碉,因为4号碉是在老爷庙的基础上修建而成,因此又被称作“庙碉”,它统帅着最为顽固的牛驼寨要塞,是名副其实的“碉王”。194810月小店战斗后,第1兵团前委讨论决定首先攻占东山,从东北、东南及正东方向逼近太原,相机攻城。从1017日起至1113日,晋绥野战军第7纵队所属独立第4旅、第6旅、第7旅、第12旅和陕北警备队2旅与阎军连续激烈争夺30天,最终攻克老爷岭庙碉,取得牛驼寨战斗的胜利。牛驼寨战斗是解放太原战役中最艰苦惨烈的一次恶战,庙碉的攻克标志着东山争夺战取得完全胜利,打开了太原的东大门,为夺取太原解放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战斗遗址包括老爷岭庙碉,附近有庙碉等工事遗迹。2000年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头事件遗址

    东山头事件遗址位于阳曲县凌井店乡西头村东山头自然村。1948325日,东阳曲县第三区委在东山头村召开区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直机关干部和三区全体干部及各自然村村长、贫农团长、民兵干部、妇女干部共一百三十余人。会议的任务是传达全国解放战争的形势,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以巩固扩大胜利成果。328日,会议结束后因天色已晚,县、区干部仍分散到老百姓家中居住。因土改中遭到清算斗争的不法分子企图报复,便将东山头召开区委扩大会议的消息报告给驻东黄水的阎军,县、区干部遭一千余阎军包围。区委书记田喜、区长李二圪旦、武工队长李玉拴等参会同志以居住点为单位组成战斗小组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因寡不敌众,大部分干部战士牺牲,一些群众也惨遭屠杀。在东山头事件中,东阳曲县干部群众26人遇难、78人被捕。现东山头村24号存窑洞2眼,为当时参会干部住所,其院为当时开会场所之一。院西南约三十米存一井,当时有6名干部战士被敌人杀害后抛入井中。

 

草庄头战斗遗址

    草庄头战斗遗址位于古交市邢家社乡草庄头村西300米的山梁上。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在此构筑钢筋砖石据点,中有主碉,西有巷道并有住宅十余间,四周有若干小碉堡,面积约三千平方米。曾住日军一个小分队,伪军六十余人。凭借地势险要和筑起的碉堡,日军控制着草庄头一带和玉道川的大片地区,经常四处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草庄头一带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伪军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决定拔除这个钉子。19433月起,清太徐游击四大队和周围民兵围困据点达6个月。918日,晋绥八分区副参谋长吕怀忠率领分区66连和清太徐游击大队以及周围各村民兵,由山后小路登上山冈,在内线伪军协助下,一枪未发就俘虏了草庄头据点内的全部伪军。接着,顺着地道插入日军主碉大院驻地,把睡梦中的日军重重包围。据点里的23名日军除一名逃跑外,全部被击毙,还缴获迫击炮1门、轻重机枪7挺及其它军用、医药、生活物资若干,彻底摧毁了敌据点。草庄头战斗受到途经八分区到延安的彭德怀副总司令和129师师长刘伯承的表扬,晋绥军区将其作为模范战例通令各部学习。拔除草庄头据点就切断了日伪东社、古交、协和堡等据点的联系,太原县和清源、交城等县的大片地区得以解放,方便了山地与平川的交通,打破了敌人的封锁。1989年,该处被古交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围困娄烦战斗遗址

    围困娄烦战斗遗址位于娄烦县娄烦镇旧娄烦村山石梁。1942821日,日军侵占娄烦镇,在城西北的山石梁上修了1座大雕堡,在娄烦镇内黄土圪洞的衙门圪塔修了1座大碉堡,大碉堡周围修了4座小碉堡,与山石梁炮台遥相呼应。日军以此为据点,对娄烦人民进行血腥镇压与统治,拔除这几座碉堡成为娄烦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目标。1944年秋,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8月中旬,静乐县委、县政府、晋绥八分区二支队和静乐二区区委、区政府在蒲峪村成立指挥部,决定采用挖地道炸碉堡的方法炸掉娄烦衙门圪塔上的日军碉堡。二区民兵共挖了520米地道,将250公斤炸药安放在东南方向两个碉堡底下。静乐二区民兵及群众组成云梯队、镢头队、担架队、运输队、慰劳队积极参战。925日,林海清支队长一声令下,两个小碉堡飞上了天。随后抗日军民很快占领西北两个小碉堡。之后娄烦民兵用火攻的办法烧掉了由13个日军负隅顽抗的大炮台。1028日,《抗战日报》以《三天三夜的胜利攻坚战——— 记静乐敌大据点娄烦的毁灭》为题,详细报道了这次战斗的经过。强攻娄烦战斗后,日军据点只剩下山石梁一座碉堡。晋绥二支队奉命转移,娄烦民兵在二区指挥部领导下采用断人、断水、断电的方法对山石梁碉堡围而不攻。1945421日,日军丢弃碉堡偷偷溜走。山石梁为抗日军民拔掉的日军在娄烦的最后一个据点。

 

淖马战斗遗址

    淖马战斗遗址位于杏花岭区杨家峪街道办事处淖马村北。整个淖马要塞包括淖马主阵地和周围小山头组成的1号至9号阵地。阎锡山以其主力精锐部队第8总队、另配有保安六团驻守淖马阵地;以30师全部和40师两个团组成机动兵团,随时增援和组织反扑;以城东黄家坟、剪子湾、大小东门、双塔寺等炮群作为火力支援。1948102616时,华北军区第15纵队向东山四大要塞之一的淖马的国民党军第30军和暂编第8总队发起攻击。至27日拂晓,攻占淖马主阵地。此后两天阎军连续组织19次反扑,均被我15纵杀退。部队乘胜追击,又夺占6个阵地。第44旅政治委员李培信不幸牺牲。1110日,15纵向淖马炮碉发起突袭,成功占领炮碉。12日,守军暂编第8总队五百余人战场起义,我第15纵队占领淖马全部阵地。20世纪90年代因城区改造,淖马战斗遗址损毁消失。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8-31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太原红色遗址巡礼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