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寻访山西不为人知的红色遗址

之六、太行小山村飞出《新华日报》

  七十多年前,在太行山区沁县南里乡后沟村一座四合宅院里,《新华日报》(华北版)全体编创人员安营扎寨。19391月,一张张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新华日报》从这里飞向大江南北,华北抗战的消息像一颗颗火星,点燃了全国民众胸中抗击日寇的熊熊烈火……

    在建党90周年到来之际,本报记者走进后沟村,在早已停歇的排字房和印刷车间,追寻那尘封已久的记忆……

  探访当年敌后报馆

    623日,记者驱车来到沁县南里乡后沟村探访新华日报社旧址,对新华日报社(华北版)当年在后沟办报的一些事情进行了深入了解。

    在后沟村村支部书记栗俊芳的指引下,记者来到该村一座深宅大院,这是一处民国时期建筑。院墙牌匾上的字迹已不太清晰,隐约可辨“新华日报社”几个大字。宅院坐北朝南,呈田字格局,为二进院落布局。上院分东西两院,中轴有过厅、正房,两侧为东厢房、西厢房,有窑洞5孔,楼12间,过厅房14间;下院有窑洞式正房7间。院子里如今还住着村民。

    据村干部介绍,从19391月到1940年年初,新华日报社的工作人员一直住在这个大院里。另外,院里还住着许多保卫报社的士兵。印报在厅房,许多机器都是用脚蹬和手摇的,而且用铅字印刷。送报纸的时候用扁担担着,送往敌后根据地。

  《新华日报》北上太行

    据沁县党史办负责同志介绍说,《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的惟一大型报纸。早在1937717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同蒋介石商谈国共合作问题时,在国统区公开出版报纸和刊物就是其中一项重要议题。蒋介石在承认我党合法地位的同时,不得不承认中共有公开出版发行自己党报的合法权利。当时延安已有《新中华报》,所以,周恩来同志把国民党地区出版的这份我党机关报,定名为《新华日报》,并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了报头。当年10月初,派潘梓年、章汉夫等在南京筹备出版工作。后因日寇进攻南京,《新华日报》被迫赴武汉继续筹办。报馆把南京一家停办报纸的印刷厂全套设备买过来,历尽艰险,运到了武汉。在克服国民党方面故意阻碍等困难后,《新华日报》于1938111日在汉口府东路(今前进五路)成功创刊;19381024日,武汉沦陷。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转战重庆,坚持出版了8年之久。

    《新华日报》(华北版)正是在这一时期走上太行山的。一面是战局变化,报馆必须转移;另一方面是我党华北抗日根据地迅速壮大,急需要把这里发生的一切告诉全国人民。这为《新华日报》(华北版)诞生创造了条件。

    19387月,保卫武汉的会战已拉开序幕,武汉《新华日报》根据中共长江局的指示向重庆转移。同时,报馆的杨放之、何云等15位同志按计划转战西安,准备开辟西安分馆,出版《新华日报》(西北版)。由于国民党西北行营办公厅的阻挠,出版西北版的计划未能实现。

    这时,朱德总司令去延安参加六届六中全会,途经西安,得知西北版与国民党交涉遇阻后,便对何云同志风趣地说:“如果他们不欢迎你们,华北军民欢迎你们。在偌大的太行山地区,只有一两张油印或石印小报,字体又小又模糊,看的时候还得戴老花镜,真费劲儿。”不久,彭德怀副总司令把在晋东南根据地出版《新华日报》(华北版)的意见报告了中央。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正式决定创办《新华日报》(华北版)。

    193810月初,何云、江横、周永生等同志一行十几人,分两路起程奔赴太行,于107日到达八路军前方总政治部驻地潞城中村。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他们受到了陆定一、傅钟、左权、李大章等同志的热情接待,同时,陈克寒同志也由《新华日报》总馆派来,加强筹备工作。这时,晋东南已有几家小报,晋冀豫区委刚刚于51日创办了《中国人报》。经研究决定吸收《中国人报》部分人员,两报合并,以加强报馆力量。10日,江横主持在《中国人报》驻地屯留县寺底村举办了记者训练班。193811月中旬,何云、陈克寒以及印刷厂职工先后开进沁县后沟村。

    1938128日《新华日报》(华北版)编印一期试刊,1939年元旦成功创刊。四开四版,隔日刊,属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报纸一出版,发行量就达两万份。一年后,发行量就达到5万余份。北方局书记杨尚昆同志曾高度赞扬:“《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努力,替我们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开辟了敌后新闻事业的新纪录。”

  朱总司令写信鼓励

    “当时,新华日报社选择这里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当时这里很偏僻,不易被发现;另一个是这个院子房子多,质量还算不错。”南里乡政府武装部长张晓军介绍说,这处房子原来属于晋南某县县长,战争以后就分给群众了。

    现年85岁的老房东王焕梅说,当年《新华日报》和她家人同住一院,社长何云住在上院正面中窑内,编辑部在西院东楼,排字间在西院过厅6间房内,印刷车间在东院过厅6间房内,制模、造字、伙房和保卫人员在下院七孔窑洞中。当时,保卫报社的部队有一个连,院内驻扎着一个排,其余两个排分别住村北、村南两个出口,总人数有150人。

    创刊时,印刷设备极为简陋,只有一台从西安带来的印刷机,一套5号铅字,创刊不到一个月,铅字就被巨大的铁轮子碾得光秃秃的,可又无铜模字补充。为此,何云社长同印刷部主任王显周与老工人周永生、张建功共同研究,创造了土法浇铸“半铅模”和用抛光连纸、毛边纸打纸型的新工艺。喜讯很快传到朱总司令耳朵里,特意奖给印刷部100块银元,并亲笔写信鼓励“继续提高创造热情,不断克服可能到来的任何困难,使敌后抗战的文化工作更益前进!”

    报社人员从村里走的时候,村民都不知道。第二天一大早,村民发现水缸满了,院子也打扫干净了,报社人员却不见了。据了解,当时空炸的是故县镇,报社人员以为行踪暴露,所以赶紧撤走了。

    随后,村支部书记栗俊芳带着记者又找到村里一位年长的老人了解情况。老人名叫杜辛酉,今年88岁。老人说,新华日报社人员来村里的时候,他才十来岁。当时报社在院子里印报,村民帮着送报、叠报,他和村里的孩子们都给报社叠过报纸。

    最后,记者了解到,这里早在1986年就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了。现在院子比较破旧,需要维修,但是缺乏资金。当地希望能得到社会的关注,对新华日报社旧址进行更好的保护。

  新闻工作者的楷模

    在日寇扫荡和封锁的情况下办报,遇到的困难很多。解决了字模和打纸版问题后,仍有纸张断源、油墨失供等诸多难题。但在根据地党政军民的支持下,《新华日报》(华北版)办起了文具厂,用绳头、破布生产麻纸,又用大麻油、豆油、松脂制成油墨,使《新华日报》(华北版)正常刊出。不仅如此,报社还为根据地军民印刷毛泽东著作《论持久战》《论新阶段》及《新地》《戏剧》《抗战生活》等大量书籍,使沁县后沟这个小山村一度成为吹响华北抗战号角的重要新闻阵地。

    在日寇多次“围剿”的艰苦环境下,《新华日报》(华北版)从未停止战斗,不能开机器,就用油印,不能出正刊,就出号外。从创刊到1943930日终刊,在太行山中坚持战斗了4年零9个月,出刊846期。朱总司令称赞说,“一份新华日报,等于10万军队!”后来随着根据地发展的需要,1943101日改为《新华日报》(太行版),成为中共太行区委机关报,直到1949810日停刊。

    《新华日报》(华北版)是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党的新闻烈士流洒的鲜血中成长起来的。日寇对《新华日报》(华北版)恨之入骨,进行残酷“扫荡”。19425月,报社在辽县(现左权县)大羊角村附近遭到日军重重包围,突围中社长兼总编辑何云等46位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中外新闻史上惨烈而悲壮的一页,也在中华民族解放史上耸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本报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石波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8-31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寻访山西不为人知的红色遗址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