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寻找太原消失的街巷之18:“韶九”巷名探源

  上世纪70年代末,在解放路南段居民住宅大改建中,太原城内的古老小巷——韶九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小巷东段多个传统小院民居,从太原的地平线上消失,被五至七层的砖混结构居民住宅楼取代。

    实实在在地讲,当时被拆迁的居民是欢喜雀跃的——绝大多数世世代代住在四合院和大杂院里的人,期盼着住上一套自成格局的单元住宅,吃喝拉撒不出家门便可完全解决。

    韶九巷,原是解放路西侧的一条东西走向小街,在上世纪50年代中叶解放路打通取直拓宽工程中,其巷之东段已被拆除一小段,留下了长270多米、宽6米多的残街。在改革开放前夕的这次大拆建中(即本文开头所述),韶九巷近半条街又旧貌换新颜。之后的十余年中,明、清、民国建筑,传统的小四合院、大四合院、大杂院,几乎被平板式居民住宅楼和办公楼代之。韶九巷这条小街,成了高楼大厦中的小通道,街名虽存,街址虽在,但当年的小街巷只留下一个空的概念。

    观今忆昔,韶九巷的产生当在明初太原城的扩建之时。当时,这条街有烧酒作坊,以前店后坊的方式,经营烧酒生意,便约定俗成得名“烧酒巷”。这一点从清初的康熙版《阳曲县志》上得到证实——在康熙版《阳曲县志·卷三·街巷》上曾载有“烧酒巷”之名,而无“韶九巷”之称。那么,现今街名却叫“韶九巷”,不称“烧酒巷”,这是怎么回事呢?难不成是两条街、两个名称?

    在民国24年(1935年)出版的《太原指南》中,也提到了这条小街,街名叫做“韶九巷”,而且也有资料说:“今韶九巷处在宋太原城内子城南门外位置。子城内有宣诏厅,为宋代宣读皇帝诏书的地方。韶九巷名称,当源于此。”意为皇帝的声音,九重之声从这里传出。

    其实,上述的解释甚应商榷。第一,宋太原子城,在宣和年间宋金太原保卫战时已被彻底摧毁,元代有关街坊的资料已不再见其所载;第二,子城中宣诏厅地处子城偏北,与南门——河东军,相去较远,而且,把皇帝的制诏,解释成“韶九之音”与“《萧韶》九成”之本意,也大相径庭。依《阳曲县志》载,此巷本名“烧酒巷”,明代得此名,清代沿用,后来人们觉得以“烧酒”为街名似不雅,便取其谐音,从“《萧韶》九成”中取出“韶九”二字更改街名。此事,在上个世纪地名普查中已得到解决。

    具体说“《萧韶》九成,凤凰来仪”之典,出自《书·盖稷》,“《韶》是舜乐名”,并非什么“皇帝声音”,所谓“九成”,有三个会意,一为“九阕”,成者,犹终也,每曲一终,不变更奏。九成者,乐曲终止也。二为“九重”,指极高,如古之九重之台。三为唐代的宫名,即“九成宫”。

    综上所述,太原的韶九巷,原名烧酒巷,乃明清以来太原的小街巷,街巷中从无官署、衙门,也无所谓公家建筑。与“韶九”本风马牛不相及,所以由烧酒巷演变为韶九巷,乃去其俗而增其雅,仅此而已。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王继祖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09-23 )

太 原 道 >> 太原文史 >> 寻找太原消失的街巷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