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寻找太原消失的街巷之13:来去匆匆的开化寺北街

  以古刹开化寺得名的街道,在民国时有两条:一条名叫开化市,一条名叫开化寺街。据《太原指南》载:“开化市,东通东夹道,西通西夹道、南仓巷,南至开化寺街,北至钟楼街、按司街。”“开化寺街,南至棉花巷、小铁匠巷、前所街,东至西校尉营,北通开化市、于家胡同、静安里,南通炒米巷,西至东米市、柴米巷。”

    准确地说,这两条记载丝毫未错,但是,没有在那块地方居住过,或者说不熟悉那块地方街巷情况的人,或会被上述记载引入迷宫,或会以为上述记载有误,而搞不清所载诸街巷是怎样相互衔接的。

    因为当年的开化寺街与后来的开化寺北街,无重叠演变关系,姑且搁置一边,不去理会。而当年的“开化市”却与后来的“开化寺北街”,地域大致重叠,有沿革关系,所以需简述如后。

    所谓开化市,顾名思义,乃以市场得街名。此街名产生于民国之初,或更早一些的清之末季,是在原古刹开化寺的大部分遗址上形成的。当年此街有5个出口:西北口通按司街;东北口通钟楼街;正西出口西通南仓巷,南通西夹道;东出口通东夹道;南出口通开化寺街。

    开化市街名从约定俗成,到民初正式确认产生,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年,始终这样使用。1982年地名普查时,太原市革命委员会“因其位于开化寺南街之正北,”遂发文正式更名为“开化市北街”。然而,此后不到5年,在旧城改造中,此街便全部拆去,新建了现在的开化寺市场。街道和街名统统不存,称其为“来去匆匆的开化寺北街”,当无不确切之虞。

    细细品味开化寺北街之得名,再玩味宋至明清以来的古刹开化寺实况及演变,并联想其原名开化市,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此街名当初确实不应该更改。首先,原开化寺街的一部分,共和国创建后更名开化寺南街,依据是其街位于古开化寺山门外大牌楼之南,与古刹山门是丁字对接。更名方位准确。其次久居此街之老居民,早在口头上简称其街为“南街”、“南街上”、“牌楼南”,只是在书写时才用“开化寺街”。更名尊重了实际的使用,纠正了原开化寺街,多出口、多走向、多街连、难准确查询的烦琐弊端。

    而开化寺北街定名时,仅考虑到它在开化寺南街之北的因素,却没有考虑到它在开化寺庙宇的遗址之上,首先出了方位和定位的失误。其次,长期以来人们称其开化市或开化寺,是以其古为寺院后为市场,渐成街巷的历史发展实际而称,主观地不依民生习俗和习惯,而定名为开化寺北街,没有尊重实际使用,试问当今太原市民有几位还有开化寺北街的记忆?似乎也可以这样认为开化寺北街乃因拆迁而消失,但是,如不拆迁,此街之名似乎也难持久。

    因为开化寺北街是在开化寺故址上形成的,所以述说开化寺当为必然。清地方志书载:“晋广昌安喜王祈母疾于此,表赐开化禅林、发帑金,命中贵、安澄修。万历间,僧元祥建砖塔于殿院,勒石曰:‘雁塔题名,自是科名鼎盛。缘事毁,或谓塔关文运,宜复旧观。’寺贮全藏,明末散佚,栋宇亦颓。国朝康熙三年巡抚杨熙倡修补缮全藏。”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王继祖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09-23 )

太 原 道 >> 太原文史 >> 寻找太原消失的街巷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