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残留日军《总队部服务规定》的发现及其意义

  一、二战结束后侵华日军残留中国山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按照《波茨坦宣言》与其他国际公法,日本军国主义必须永久铲除,军队完全解除武装驱逐出被侵略国的国土战犯立即接受拘捕,交国际法庭审判。但是却有万数日军及其他身份的日人有组织地在中国山西残留下来,附植于军阀阎锡山之军队和其他社会组织,图谋军国东山再起却有侵华日军山西派遣军第一军司令官澄田睐四郎,山西株式会社社长、曾经策划"皇姑屯事件"的国际知名罪犯河本大作等,继续逍遥法外,破坏中国人民的幸福与安宁。
  残留活动的主倡者是日军第一军参谋长山冈道武、参谋岩田清一和日伪山西省顾问辅佐官城野宏。当世界风云把全面失败全面投降的阴霾抛向日本军国主义时,这些军国主义分子怀着死灰复燃、复兴皇国的梦幻,根据山西统治者阎锡山的政治特点以及中国内战的危机,处心积虑地策划了残留山西的图谋:"使战胜国的资源,服务于战败国的经济复兴",把山西"作为日本战后经济复兴的燃料、炼铁和其他原料的供应地","使其重新成为战败国日本实际的殖民地"。
  8月底,阎锡山回到太原后,双方秘密会谈,达成协议,将日本军人编成部队,置于阎锡山的编制下;对留用的日本军人全部给予军官待遇,阶级在原基础上提高二级;给全体人员安排宿舍,并允许营外居住。9月,在阎锡山的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成立"合谋社",除负责人由梁武担任外,其军事组、总务组、经济组、文化组,组长皆由日本人担任。12月,城野宏、岩田清一等研究了残留日军组编特务团的计划。同时,山冈道武赴北京,向北支那方面军司令部报告残留活动,得到了认可。1946年2月,山冈道武即签发文件,分配第一军各部队征用人员名额8000人。这些残留日军先被编为特务团,并在特务团建立了政治部。到1946年4月,被编制人员已有六千六七百人。这是残留日军主体。除此之外,尚有第一军系统外的残留日军组织"铁道护路总队"、"特别警察队"等两三千人。又据档案记载,长官部特种技术研究会、省会警察局、太原绥靖公署机甲队等要害部门和军事武装,及西北实业公司、太原铁路局、民众日报社等经济文化组织,也有千余日本人有组织地残留。很多残留日军军官和日侨并带着家属,多者三四人,少者一二人。1946年5月,在暂避军事调停"三人小组"检查后,特务团解散,编为山西省保安总队。1947年6月,即正式编为野战军陆军暂编独立第十总队,总队部驻太原新民正北街1号,统辖特务营、第一通讯队、第二通讯队、工兵营和第一团、第二团、第三团、第四团、第六团。总编制人数9726人。其中有日系军人2447人、华系军人7297人。但从总队长今村方策到各团团长,领导骨干基本是日本人。更为重要的是,十总队有着明确的纲领,是为"复兴皇国、恢弘天业而奋斗"的。且有着严密规章、严格纪律,从《总队部服务规定》到《司令部业务规定》、《政治部业务规定》、《惩罚条例》、《任官、进级规定》、《军械处理办法》等,非常健全。1948年3月十总队改编为"太原绥靖公署教导总队"。辖特务大队、工兵队、通讯队,军事教育一、二团和教导一、二、三团。改编后实质并无变化,在习惯上仍叫"十总队",向民国政府国防部报送材料也仍称"十总队"。
  由于残留活动的组织实施,在二战后的山西,并没有出现日军因战败而落荒、沮丧的情景,没有战败国民的自卑感,反而又以优秀民族、指导民族的姿态,帮助阎锡山打内战。侵华日军第一军参谋长山冈道武担任了阎锡山的军事顾问,他于1948年5月回日本后,战犯、第一军司令官澄田睐四郎继任此职,还亲自为阎锡山制作太原城防计划。1946年7月至1949年4月,十总队即参加了13次对抗解放战争的作战。在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中,曾作为主力部队参加战斗,作战有功请赏日人即400余。而澄田睐四郎等残害中国人民的战犯,不仅没有关进监狱,反而继续住着太原的一流住宅,配备有副官、厨师,以至照顾他们日常生活的侍女。策划"皇姑屯事件"的何本大作,也由山西产业株式会社社长,摇身一变成了西北实业公司顾问,照常乘坐小轿车上班。以"总顾问室"为成文单位,不断发出配有地形图的《情报记录》;以何本大作为首,并在残留日人中成立了"星期四研究会"等组织,收集情报,研究国际局势,窥视时机,图谋东山再起。原第一军专事情报活动的指田国福,组成了"山西资源调查社",架设电台,接收和破译"空中情报"。
  然而,逆潮流而动的"日军残留",很快即被彻底粉碎。在解放战争胜利的炮火中,残留日军随阎军的覆灭而溃灭。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十总队残寇在其司令部"复兴楼"--原侵华日军第一军司令部,全部被俘虏。总队长今村方策被俘后服毒自杀。残留活动的三个主倡者,除山冈道武已回日本外,城野宏、岩田清一均被俘。原第一军司令官澄田睐四郎在阎锡山逃走后,一人乘飞机逃回日本。何本大作与侵华战争中其他罪犯一起,被押进战犯管理所。日本军国主义者残留山西死灰复燃的梦幻,彻底破灭了。但它留给世界的警示却是深刻的、长期的。
  
  二、残留日军《总队部服务规定》的发现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侵华日军残留中国山西的史实,没有谁能否认它的存在。日本防卫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山西省档案馆等单位都有档案保存。山西省档案馆馆藏中反映残留日军主体"十总队"之准则、编制、规章、活动的重要档案,特别是准确记载残留日军性质、目标、宗旨、任务的"十总队"《总队部服务规定》,被直接用于解决世界和平与战争重要史实,及国际关系原则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十总队"《总队部服务规定》,在山西省档案馆被列为重要档案保存。档案管理人员李立国深知其价值,予以特别关注。1999年初,该馆副研究员孔繁芝撰写《梦幻的破灭--日军残留山西》时,在李立国提供的档案材料中,首次使用这份文件,对日军残留活动的实质,予以准确揭露。2000年4月,曾参加侵华战争、战败后又残留山西的日本老兵奥村和一,在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陈俊英副教授陪同下,专程来到山西省档案馆,查阅残留日军档案资料。目的是"澄清残留事实,还历史本来面貌;揭穿谎言,给后人留下真实的历史",并以原始档案作凭据,提请日本政府解决残留兵的优抚问题。因为日本政府出于政治原因,对这段历史讳莫如深。不仅不承认残留兵是为天皇的功业和日本的"复兴"而残留被侵略国,反而认定他们"擅自残留,成为阎锡山的雇佣兵",连军龄也不作计算,优抚金不予发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山西省档案馆接待了奥村和一。根据其利用目的,提供了相关内容的档案资料。其中包括"十总队"《总队部服务规定》及残留日军编制表等原始档案复印件。
  《总队部服务规定》由"十总队"总队长今村方策署名发出。时间是民国36年(1947)7月1日。用日文打印,16K,25页。内容包括总队长训、总队部训,及总则、服务与礼节、业务处理、会议、勤务、作息风纪等六章,还有附表三种。其《总队长训》明确规定:"总队以复兴皇国、恢弘天业为根本宗旨。要经常坚持牢固的信念,为贯彻根本宗旨而奋斗。"并宣示"挺身作中日提携和亚洲建设的基石。"《总则》规定:"总队部人员要领会《军人敕谕》、《教育敕语》以及天皇关于结束战争的诏书的宗旨,以此作为培养精神因素的根本。同时要贯彻殉皇志士、烈士的精神,以便在总队长的领导下,相互切磋学习,朝着实践《总队长训》的目标奋勇前进。"而《军人敕谕》,即是战败前日本天皇制国家观念的核心内容,天皇制军队的立军之本。它由明治天皇于1882年1月向军人颁发,旨在使军队直接与天皇制结合,建立天皇制军队。"敕谕"前半部分中提出,天皇作为大元帅,是军队的直接统帅。《教育敕语》则是1890年10月天皇发布的教育法令。它不仅是各级学生的必修课,而且力图把忠君报国的思想灌输到每个国民的头脑中去。
  奥村和一看到这份文件后,高兴的情状溢于言表。他说:"这就拿到了残留部队是抱有明确目标的被组织起来的日本军队、而非乌合之众的雇件兵的证据。"奥村并将这一重要发现在日本残留兵组织"全国山西省在留者团体协议会"和日本国内公开,立即引起重大反响。"协议会"决定以《总队部服务规定》等原始历史记录为依据,再次提起诉讼,要求政府澄清残留历史,并解决残留兵的优抚问题。2000年8月29日,日本《读卖新闻》差不多以一个版面报道了相关内容。主要题目如《残留日军守则--在中国山西省档案馆发现原始文件》、《参与国共内战是命令--不平的战后残留中国原日本兵》、《决意为恢复名誉提起诉讼--"我们为国家而残留",军人请求支付优抚金》。
  
  三、《总队部服务规定》发现的意义
  
  1.它证明二战后残留中国山西的日军,是为"复兴皇国"继续战争,不是按个人意志"擅自残留"。二战结束后,以原残留兵为代表,坚持"我们是被命令残留,为了国家而残留"。可1956年这一问题在日本国会提出时,厚生省却作出了如此结论:"残留兵不听从军队的劝导,按自己的意志擅自残留下来。"据说是因为原山西派遣军第一军司令官澄田睐四郎提供了"曾到各部队要求全员归国"的证言。这样,日军兵员残留中国期间,尽管是为"复兴皇国、恢弘天业"继续在炮火中死伤,可回到自家国内后,却已按逃兵除名,军龄不作计算,优抚金不予发放。为了能够澄清事实,交代历史和后人,残留兵们成立了"全国(日本)山西省在留者团体协议会",几十年中不断提出申请,要求政府解决这个历史悬案,却都一次次地被拒之门外。随着岁月更迭,残留兵年事已高,有的已不在人世。1999年,日本总务厅恩给局对继续提交申请的50人,还是全部下达否决裁断。其中31人不服,提请复议,也在2000年4月全部驳回。目前还有20多人提出不服。
  在此过程中,"协议会"成员们多方搜集资料,查找证据。10年前,于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查到1946年2月2日第一军参谋长山冈道武发出的征用残留士兵的绝密文件,上面清楚地写着"征用人员分配如下:‘第114师团2500名;独立步兵第14旅团2500名;独立混成第三旅团1500名;第四独立警备队1500名‘"。但官方仍旧未能以此为据推翻定论。而残留日军《总队部服务规定》于2000年在中国山西省档案馆发现,就更加无可辩驳地证明,残留兵不仅是接受上司的命令而残留,而且是贯彻"复兴皇国,恢弘天业"的宗旨,遵循天皇制军队的"敕谕",以"殉皇志士、烈士的精神",按严格的规章、纪律组织起来,为天皇和皇国残留中国继续战争,以图东山再起的。
  研究中国现代史的日本中央大学教授姬田光义说:"被卷入国共内战的旧日本军的原始资料在中国被发现,还是首次。可以说提供了残留兵们不是随便残留下来,而是保持了指挥系统、有组织地残留的证据。"奥村和一等日本"全国山西省在留者团体协议会"成员,也将以从山西省档案馆查到的《总队部服务规定》等原始凭证为依据,再次提起诉讼,要求政府澄清残留事实,给后人留下真实的历史,并解决残留军人的优抚金问题。该协议会会长藤田博说:"为了国家而残留,却被按逃兵对待,死也不甘。要洗雪‘擅自残留,继续战争‘这样的污名。"
  当然,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优抚金。正如中国山西大学知名教授,1956年曾担任山西省"日本战犯罪行调查联合办公室"翻译组组长的孙凤翔先生所说,日本政府之所以不给残留兵解决优抚金问题,"并非计较这几个钱,而是顾虑到违反《波茨坦公告》的政治问题。因为日军残留如果由此而得出个说法,就和七三一部队遗址一样,将是世界和平与战争,及国际政治、军事重大原则问题上有力的事实证据。"
  2.证明残留部队仍是日本天皇的军队,不是一般意义的雇佣兵。日本政府也曾以"残留兵是山西军阎锡山的雇佣兵"混淆视听。但《总队部服务规定》作为原始历史记录,明确规定残留日军要遵循"复兴皇国、恢弘天业"的宗旨,贯彻天皇《军人敕谕》、《教育敕语》的要义,坚持"殉皇志士、烈士"的精神,岂不正说明残留日军仍是"天皇的军队"?倘若是什么雇佣兵,那只能为雇佣方的山西阎锡山服务,岂能以复兴日本皇国和天业为宗旨?只能执行中国国民政府的军事思想和战略任务,岂能贯彻日本天皇的《军人敕谕》、《教育敕语》?何况,《总队部服务规定》已清楚地载明了残留日军独立的组织系统,在军事上"具有强有力的控制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于"残留山西"这一重大政治、军事行动,"山冈道武于1945年12月赴北京,得到了北支那方面军司令部关于第一军残留的谅解"。实施残留后,山冈担任阎锡山的军事顾问,岩田清一和城野宏都是十总队少将部附,城野宏并任政工处长。原第一军司令官澄田睐四郎虽然被列为战犯,也参与了残留活动。
  3.告诉国人、世人,二战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并未灰飞烟灭,当提起深刻的历史警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展史上,对华政策一直是其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把中国当作"天然之原料国"进行扩张、掠夺是它一贯行径。即使二战战败后投降,军国主义势力也未偃旗息鼓。皇国史观一直在统摄军国主义势力和军国主义分子的精神建构。从19世纪末期以来,就鼓吹日本为"万国之冠",负有"解放"亚洲的责任,企图建立以"皇国"为中心的殖民帝国。联想战后几十年日本"皇国史观"幽魂不散的现实,他们不仅未对其侵略战争认真反省,反而为侵略历史翻案,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慰安妇制度,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并对东京国际法庭正义审判贬损和歪曲。这一切都说明,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我们不可不对它保持警惕。对二战后日军残留中国山西的事实,同二战中和二战前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一样,也绝对不能漠视,不能淡化。

日军残留山西相关内容可参阅本站蚂蚁部队

暂编独立第10总队第三团官兵合影

今村方策检阅部队

部分身穿国军军服的“残留日军”军官合影

“残留日军”军官的合影,前排左二为城野宏,前排左二为永富博之

“残留”日本人出版的杂志《晋风》

本文来源:文史月刊 2002年3期;本文作者:孔繁芝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09-01)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