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百年浮华——寻访太原历史文化遗存

第十部:孤城犹拥并山河——太原旧城墙西北角(上篇)

  1948年11月12日,经过整整31天的艰苦鏖战,7纵独7旅终于攻占了牛驼寨庙碉,在征服这个相对高度 300余米的东山要塞之后,解放军得以居高临下俯瞰太原市区,周长12公里的城墙拥抱着这座方方正正的华北重镇,杏花岭、饮马河、黑龙潭、文瀛湖,并州城内的山山水水就倚靠在它的臂弯里。当夜幕降临之后,一幅更加壮观的画面出现在解放军指战员面前,城墙顶端和护城壕沟两侧灯光通明,环绕全城的数千盏电灯为太原点亮了一个耀眼的光环。此时的太原,在许多第一次见到电灯的战士眼里,成为一座神话世界里的梦幻之城,几十年后回忆起当时的感受,一位老兵和他的战友当时甚至“都有点舍不得打太原了”。

  城墙是冷兵器时代保卫城市的盾牌,明初大规模的修造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古城,它们在民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现代化战争中依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防御作用,天镇保卫战、涿州保卫战、“二虎守长安”以及临汾攻坚战等名垂战史的城市保卫战,无一不是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古代城墙,孤军坚守数月之久的经典战例。

  太原的城墙,始建于宋代,扩建于明初,《百年浮华》在第六部中有过介绍,不过,此时的太原城墙,不再是600年前的旧模样,阎军已将它们改建成拱卫市区的环型防御工事。太原城墙高12米,上宽6到10米,底宽15米,砖厚2米,环城共有32个凸出于城墙的马面。早在抗战初期的太原保卫战中,傅作义就对太原城墙进行过改造和利用,抗战胜利之后,阎军在太原城墙上新建了环绕全城的碉堡,将部分地段的城墙掏空辟建出大量的火炮射口和机枪射口,防御最严密的地段,从城根到城墙顶端,由下而上共有7层火力网,城墙之外,还修建有环城壕沟和碉堡群。昔日的太原城墙上,修建有8座城楼和4座角楼,高大稳固,气势逼人,成为这座古城的地标。太原的8座城门,北曰镇远、拱极,俗称大北门、小北门,南曰迎泽、承恩,也就是民间所谓的大南门和新南门,东曰宜春、迎晖,俗称大东门、小东门,西曰振武、阜成,俗称水西门、旱西门。当年日军从小东门附近攻入太原后,有人将迎晖门戏称为“迎日军门”,太原战役前夕,又有人担心迎泽门成为“迎毛泽东门”,太原警备司令王靖国一度准备拆除迎泽门城楼。关于太原的几座城楼,是拆除于解放前还是解放后,各方面的资料还有不一致的说法,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因为原来的砖木结构不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防御要求,再加上年久失修,太原的4座角楼在太原解放前都已被拆除改建为工事,太原旧城墙西北角,就是保留至今的的罕见的阎军城防工事实物标本。

明建太原城的八座城楼

太原旧城墙西北角卫星照片

1935年太原市区图中的北城角

20世纪30年代旧照片上的西北城角,当时还保留有角楼

从城内黑龙池拍摄的太原城墙西北角楼旧照

从城外拍摄的太原城墙西南角楼旧照

  走入龙潭公园一个僻静的院落,几间低矮的平房背后,隐藏着太原旧城墙西北角羸老的躯体,披坚执锐的往昔已被雨打风吹去,城墙的包砖成片的脱落,有些地方甚至已经裸露出夯土,但是,班驳的青砖和黑洞洞的机枪射口依然显示着它的冷酷与威严。沿着荒草丛生的土坡,可以爬上城墙顶端。城角上的角楼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与城墙浑然一体的砖砌环型工事。从城墙顶端东侧的豁口,可以深入城防工事的内部。顶层以下的工事,是掏挖城墙的夯土而成,每层工事之间,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分隔。这些工事空间虽然不大,但足够士兵们作战起居并设置机枪射口。虽然因为砖石淤塞而难以继续深入,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带的工事绝不止目前可见的三层。据童年时代经常在这里玩耍的当地居民回忆,在城墙底部,还修建有深不可测的地道。

龙潭公园内的太原旧城墙西北角遗址

西北城角上的防御工事

西北城角上的射口

西北城角防御工事的下层入口

  1948年11月,在突破部分外围防御阵地和东山四大要塞之后,解放军兵临城下,越过城北工业区的厂房和首义关、大南关的民宅,可以清晰地看见古城的墉楼堞橹。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却并不准备冲出来,城墙,成为太原最后的防线,在城墙之外,还有一圈步步紧逼日益收紧的封锁线,双方陷入了长达半年多的围城与对峙之中。

  虽然太原战役正式发起于1948年10月5日,但是,对于太原的围困却在晋中战役刚刚结束的7月下旬就已经开始,为此,太原前线专门建立了以政治瓦解、经济封锁、搜集情报、收容溃兵为主要任务的“对敌斗争委员会”,并按照负责地区划分为西南、西北、东北、西南四个区。以西北区为例,负责松树坡、马头、小王村以北及同蒲铁路阳曲至忻县段以西地区,西北区对敌斗争委员会的主任,是一位27岁的年青人,时任中共阳曲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治委员,20多年后,他成为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的名字就是华国锋。

没有找到华国锋在阳曲县的照片,发一张新华社照片:华国锋1941年在山西省交城县关头村

  经济封锁是“对敌斗争委员会”的主要工作之一。围困之初,阎军除了到交错区征粮外,还组织商人与小店、什贴等地的群众进行物资交易,孟家井、龙王山一带的阎军则直接向群众推销布匹、手巾、袜子、化妆品以换取粮食。针对这些情况,各对敌斗争委员会一方面向群众宣传政策,公开警告走私分子“谁要走粮,打开太原也要算清帐”,另一方面则加大缉私力度,据记载,仅1948年9月,11区就没收麦子1200 余斤,盐800斤,8区没收麦子798斤。

  在严密的封锁下,能否保障粮食供应成为阎锡山固守太原的关键之一。蒋介石为了履行救援太原的诺言,规定每天由青岛空运太原70架次200吨的物资。蒋介石给太原下拔的第一笔粮款和运费占到了国民党政府1948年7月总支出的五分之一。据“国防部”四厅的报告称:“仅太原空运月需60亿金元”,而另一则资料则显示,国民党政权全国士兵与干部1948年12月份的副食开支为32亿金元,由此可见救援太原费用之高、代价之大,太原一城造成的负担之重。

  为了解决粮食等物资的运输问题,阎锡山与陈纳德合股开办了航空公司。抗日战争结束之后,美国援华空军志愿军“飞虎队”的陈纳德准备继续留在中国,在上海筹组航空公司。阎锡山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人与其接洽。1948年6月,陈纳德与夫人陈香梅来到太原,阎锡山在柳巷正太饭店设宴招待,经过协商,阎锡山以100条黄金入股,陈纳德航空公司帮助太原空运物资。在这次会见中,陈纳德向阎锡山赠送了飞机模型和他的签名照片,阎锡山向美国《生活》杂志记者展示501颗毒药时,身后就摆放着陈纳德的这张照片。

1948年6月,阎锡山在太原与陈纳德、陈香梅会面

1948年11月,美国《LIFE》杂志记者Jack Birns为阎锡山拍摄的照片

纸盒里倒出来的是501颗氰化钾毒药,背景是陈纳德的照片

  陈纳德的航空公司是当时全国三家航空公司中规模最小的一个,但却担负了太原空运一半左右的任务,以18架运输机,每天平均起运28架次向太原运送物资。从1948年8月到1949年4月的8个月里,据不完全统计,陈纳德航空公司为太原空运粮食2500余万斤,副食10万余斤,子弹2500万发,炮弹10万余发,以及其它大量的军用物资和医药用品。

正在向太原空投给养的飞机,一个个白色降落伞徐徐下降,远处是汾河

美国《LIFE》杂志记者Jack Birns拍摄于1948年11月

正在飞机上空投给养的士兵

美国《LIFE》杂志记者Jack Birns拍摄于1948年11月

飞机上的士兵正准备空投大米

美国《LIFE》杂志记者Jack Birns拍摄于1948年11月

一架C-47运输机飞离烟尘滚滚的河西简易机场

美国《LIFE》杂志记者Jack Birns拍摄于1948年11月

空运至太原的物资

美国《LIFE》杂志记者Jack Birns拍摄于1948年11月

  请继续浏览《孤城犹拥并山河——太原旧城墙西北角》下部

本文来源:本站原创;本文作者:张珉,转载请先与作者联系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04-2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百年浮华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太原道三晋文化交流群:126285103  太原道网站微博:http://t.sina.com.cn/tydao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